首页 理论教育 《道教简史》汉代三部《老子注》简要介绍

《道教简史》汉代三部《老子注》简要介绍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部要说的是严遵《老子指归》。《老子指归》是《德篇》在前,《道篇》居后。因此,《老子指归》所说的道,乃是圣人之道。求长生的因素显然是大大增强了,但是,《河上公老子注》仍然没有把长生确立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因此,《河上公老子注》上的“常道”,仍然主要是修身、治国之道。老子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在《河上公老子注》看来,仍然主要是治国与治身之道。长生、升仙的因素在《河上公老子注》中大大增强了。

《道教简史》汉代三部《老子注》简要介绍

第一部要说的是严遵《老子指归》。《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说严遵“依老子、庄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借古朴之口,说“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说“老子、庄周之指”,主要是其中多引庄周语;就性质而言,这的确是一部黄老著作。

《老子指归》是《德篇》在前,《道篇》居后。今天《德篇》保存尚属完整,《道篇》则只有王德有的辑本。(4)其第一篇讲“上德不德”。《指归》说天地开辟之后,物物不齐,人人有别。就人来说有五种:道人、德人、仁人、义人、礼人。这五种人,或无名称,或称皇,或称帝,或称王,或称伯。君主也有五种: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他认为,五种人“皆乐长生,尊厚德,贵高名”。而五种君主,其治理各有特点。虽然他最推崇的是上德之君,但除对上礼之君有所批评外,对上仁、上义之君也未见贬词。很明显,他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容纳仁义,和汉初黄老的思想格局相同。

第一篇奠定了《老子指归》的基调,“君人南面之术”是本书的核心。第二《得一篇》,落实于贤君圣主、王道仁政。第三《上士闻道篇》,其道乃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作用,一治天下,二修自身:“欲治天下,还反其身”,“心为身主,身为国心,天下应之,若性自然”。他主张盛德之人“涂民耳目”、“绝民之欲”,以保持民之天性。第四《道生一篇》,论述生一生二生三之道,是虚,是无,因此,虚无乃是“万物之源泉,成功之本根”。最终又落实于圣人治国:“故贤君圣主,以至尊之位,强大之势……无为无事,天下自已。”这分明是司马迁归结的“清静自正”。并认为这样就可得到天地的佑护:“天地是佑,万物是归”。严遵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个佑护黄老之道的上帝。第五《至柔篇》,自然是讲刚与柔的关系。在严遵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统治术,或者说,严遵也是首先把它视为一种统治术:

是以,地狭民少,兵寡食鲜,意妙欲微,神明是守,与天相参,视物如子,德盛化隆,恩深泽厚,吏忠卒信,主忧将恐,累柔积弱,常在民后,被羞蒙辱,国为雌下,诸侯信之,比于赤子,天下往之,若归父母。……

君父在上,若有若无,天下惘惘……

这样的君主,以老子之道保全了他的国家,并获得了天下人的信任。

其余各篇,大都如此。严遵把老子的哲学,落实于修身,落实于治国,而修身也主要是君主的修身,所以归根到底是落实于为君者南面之术。对于君主来说,修身和治国,是一回事。其《天下有道篇》说:

人之生也,悬命于君;君之立也,悬命于民。君得道也,则万民昌;君失道也,则万民丧。万民昌则宗庙显,万民丧则宗庙倾。故君者,民之源也;民者,君之根也。根伤则华实不生,源衰则流沫不盈;上下相保,故能长久。

士人,也是民之一员,为君谋,就是为己谋。因此,所有的道理、智慧,都不能不首先用于对治国之道的研究。

因此,《老子指归》所说的道,乃是圣人之道。圣人之事,首先是治理国家,圣人之道,也就是治国之道。为治理好国家,圣人,也就是君主,必先修行自身。为给治国、修身提供正确的指导,就要研究道的内容;道的内容,就是哲学的领域

同时,《老子指归》的道,也是天道。以天为至上神,把顺从天意、天道、天心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也是《老子指归》的基本立足点。这个立足点,贯穿于每一篇。下面是随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下德之君……德配皇天……上德之君……取舍合乎天心。(《上德不德篇》)

故圣人之为君也……不知以因道,不欲以应天。(《不出户篇》)

神沦天地,德尊阴阳,不请福而天地佑之。(《含德之厚篇》)

是故,虽获天佑,得人之助,犹守之以忧,持之以畏……(《用兵篇》)

故太上畏道,其次畏天……(《民不畏威篇》)

天之所恶,不敢活也;天之所佑,不敢杀也;天之所损,不敢与也;天之所益,不敢夺也……天心所恶,莫之能辨。(《勇敢篇》)

……

《老子指归》也是一个政教一体的治国纲领,是黄老道教的重要文献

河上公老子注》大约成书于东汉后期(5),是道经在前而德经在后。其第一章《体道》,于“道可道”下注: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汉代文献中称经者,多指儒教经典。此处的“经术政教之道”,就是儒教以五经为指导的治国之道。在“非常道”下注:

非自然、长生之道也。

也就是说,常道就是“自然、长生之道”。求长生的因素显然是大大增强了,但是,《河上公老子注》仍然没有把长生确立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在“非自然、长生之道”下,它进一步说明了常道的内容:

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辉,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因此,《河上公老子注》上的“常道”,仍然主要是修身、治国之道。在第三《安民》章中,说“圣人之治”是“圣人治国与治身”;第十五《显德》章,解“古之善为士者”,为“谓得道之君”;第十七《淳风》章,说“功成事遂”是“谓天下太平”;第三十八《论德》章,也和《老子指归》一样,把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解释为五类君主;第四十三《遍用》章,说“无为之益”是“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老子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在《河上公老子注》看来,仍然主要是治国与治身之道。

道,也仍然和天道同格、同实。天或上帝,仍然是这部书中的至上神,并且鉴于汉代的思想氛围,该书还较多地强调了天人感应。其第三十《俭武》章,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是因为“天应之以恶气”;第三十二《圣德》章,解“天亦将知之”和“知之,所以不殆”为“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天知之,则神灵佑助,不复危殆”。第四十七《鉴远》章,解“不窥牖以见天道”为“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君清静,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第五十七《淳风》章,解“以正治国”是“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国也”,而“我无为而民自化”是“我修道承天”。《河上公老子注》中的天或上帝,仍然是黄老道教的清静、无为、自然的天或上帝。

长生、升仙的因素在《河上公老子注》中大大增强了。第十三《猒耻》章中有“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注道:“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第四十六《俭欲》章,解“却走马以粪”说“治国者兵甲不用,却走马治农田;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修长生不死方术成为治身的内容。(www.xing528.com)

从思想内容上看,《河上公老子注》和东汉时代的思想氛围也是适应的。黄老仍然以治国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已有一部分黄老学者遁迹山林,修持长生方术。而《太平经》中,则把人的长寿确立为天下太平的重要标志,因而也有讲求长生方术的内容。

《老子想尔注》是现存的汉代第三部《老子》注。据唐玄宗《道德真经疏》和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该书为张道陵所注,不知根据何在,难以凭信。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说“一云张鲁,或云刘表”。大约此书更晚于《河上公老子注》,为汉末作品。该书早已亡逸,近人饶宗颐据敦煌本,整理为《老子想尔注校笺》。其《笺证》部分,指出《想尔注》和《太平经》之关系,“《太平经》中每以真道与邪伪对言。与《想尔》同”,“此可见《想尔》之数言真道,乃取《太平经》之旨”,“《想尔注》,大部分即以《太平经》解《老子》”。那么,《想尔注》的思想倾向,也就和《太平经》大体相同。

和《太平经》一样,《想尔注》也在尊崇《老子》之道的前提下,容纳仁义之道,讲修身、治国,以尊天、顺天为基本行动原则。其解“大道废,有仁义”道:

古道用时,以人为名,皆行仁义,同相像类,仁义不别。今道不用,人悉弊薄。

老子认为,大道废弃,才出现了仁义,仁义和道是不能同在的;但《想尔注》却说“道用”时,人们才都行仁义,把仁义说成是“道用”的直接结果。这和《老子》本义全然相反,却体现着汉初以来黄老道教的基本精神。由于“道用”时人皆行仁义,治国就要任用仁义之人。《想尔注》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道:

治国法道,只任天下仁义之人,勿得强赏也。所以者,尊大其化,广开道心。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

治国法道,要用仁义之人,实际上也就是说,道,乃是仁义之道。《论语》说,孝乃“为仁之本”;老子则认为只有绝仁弃义,民才能复归孝慈。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想尔注》也站在了儒者一边。它解释“国家昏乱,有忠臣”道:

道用时,臣忠子孝,国则易治。时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神。

“道用”时,不仅人人皆行仁义,而且臣忠子孝:忠孝仁义都是行道之结果。这样的道,是黄老之道,更是儒者之道。

当然,清静无为仍然是道的内容和原则:“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天地,道臣也。王者法道行诫,臣下悉皆自正矣。”(“无欲以静”解)但是,在《想尔注》中,清静之道和仁义忠孝是一致的,并不互相抵触。

君主,乃是天之所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五帝精生,《河》、《雒》著名,七宿精见,五纬合同,明受天任而令为之。

“五帝精生”,是说君主乃是感应天上五帝之一之精降生,这是汉代儒者上帝观念的重要内容。依据这个内容,南北朝后期,儒教国家开始祭祀感生帝。“《河》、《雒》著名”,是说《河图》、《洛书》上写着君主的名字。《河图》、《洛书》在汉代,乃是记载天神,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记载上帝言语的天书;上帝言语的基本内容,是说谁该做皇帝。这样的《河图》、《洛书》,乃是汉代儒者的重要创造,它是谶纬书的核心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想尔注》显然接受了汉代儒学的说法,认为君主都是感应五帝之精降生,做君主是天之所命,并且其名载于《河图》、《洛书》。

可惜直到今日,不少道教研究者还囿于一种习非成是的说法,认为汉代就已有了黑白点《河图》、《洛书》,此后在儒者中失传,却保存于道教之中。这实在是所见太少,所断过勇。

前引《想尔注》内容,已经说到臣子畏天神,其目的是“欲蒙天报”;说至诚者“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其尊天畏天的原则已经非常明白。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引用几段文字:

人非道言恶,天辄夺算。(“善言无瑕適”解)

王者尊道,吏民企效。不畏法律,乃畏天神。(“民莫之令而自均”解)

然而在《想尔注》的时代,道教已经丧失了参与治国的可能,其注文中不时露出其信徒对现实的不满,特别是对尊儒、尊孔的不满:

道甚大,教孔丘为知。后世不信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道故明之,告后贤。(“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解)

不满于只尊儒经,他们就极力抬高自己。其表现,首先是抬高道。所谓“天地,道臣也”,就是抬高道。这种说法,在《太平经》还没有出现。《太平经》还希望在天之下,在君主之下,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想尔注》把天地说成是道之臣,表明道教已经不再抱有这种希望,而要另寻出路了。

出路之一,就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求成仙长生。和河上公《老子注》相比,《想尔注》中以方术求长生的内容更多了。它把“其中有信”说成是“古仙人宝精以生”,把“国有利器,不可以示人”说成是“宝精勿费”。它解“谷神不死”道:“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它认为“道重继嗣,种类不绝”,说“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它似乎反对托名黄帝、容成之类的房中术,只是主张“宝精勿费”。并且认为单是宝精也不能长生,而要“百行当修,万善当著”(“其中有信”解),似乎仍然留滞于以善道教化天下。然而过多地谈论宝精长生,也就预示着方术内容的膨胀,成为方术内容大量涌入道教的先导。

————————————————————

(1) 参见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66页。

(2) 参见熊德基《太平经的作者和思想及其与黄巾和天师道的关系》,《历史研究》1962年第4期;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682—686页。

(3) 依中华书局1980年版。

(4) 参见王德有译注:《老子指归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

(5) 参阅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