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儒术以后,国家所选中的师就不再是老子,而是孔子了。后来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其始点就是汉武帝与董仲舒。从那开始,传统宗教和儒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儒教,黄老道教被挤出了政治舞台,成为在野的宗教。当然,至今为止,承认儒学是教的人,在国内还为数甚少。我们这里也不对儒教是教做什么论证和争论,只讲一些与道教有关的历史事实,以帮助读者了解道教在此后的发展。
可以说是在黄老统治的后期,黄老学者就感到对传统宗教有改革的必要,比如《淮南子》中讲了天上五帝,同时又以紫微宫为太一的居所,这显然是把太一当成最高上帝。但是,黄老没来得及实行自己的宗教改革计划就被撵下了台,改革的任务就留给了儒教。汉武帝即位以后,在宗教方面最重大的举措,首先是把太一尊为至上神:
亳人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史记·封禅书》)
依照谬忌的建议,汉武帝命人在长安东南郊建起了太一祭坛。此后又在甘泉宫建立了太一祭坛:
上遂郊雍,至陇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祠坛放亳忌泰一坛,三陔。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史记·封禅书》)
这样,太一神就成了国家的至上神。黄帝等五帝,则成了太一的辅佐。
大约就在武帝祭祀太一神之后,人们给天上的五帝也重新起了名号。据颜师古《汉书注》的记载,这五帝分别为:青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叶光纪、黄帝含枢纽,或者是苍帝灵府、赤帝文祖、白帝显纪、黑帝玄矩、黄帝神斗。后来,前一套神名成为天上五帝的正式名称。
改变天上五帝的名称,表示人们不再承认这五帝原是上古的君主。这是汉代上帝观变化的第一步。西汉末王莽执政,改革祭祀制度,有条件地接受了变化后的上帝观。经王莽改革后的五帝分别称为:中央帝,黄灵后土;东方帝,太昊青灵勾芒;南方帝,炎帝赤灵祝融;西方帝,少皞白灵蓐收;北方帝,颛顼黑灵玄冥。在五帝名称后加上“灵”字,表明此时人们心中的上帝是个纯精神性的存在,从而把它和人世君主明确区别。特别是中央帝,干脆连“黄帝”之名也加以回避,以表明这是和上古君主无关的、纯灵的存在。
王莽此次改革祭祀,太一神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汉书·祭祀志》载:
莽又奏言:……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1),而称地祇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地祇称皇地后祇,兆曰广畤。
到刘秀称帝时,祭天时仅称上帝为“皇天上帝”,与太一神也彻底脱离了关系。“皇天上帝”一名出于《尚书·召诰》:“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从此以后,儒教就严格按照儒经来为上帝定名了。从三国到南北朝,儒教的上帝名称又经过许多曲折,到南北朝末年,依晋代据《周礼》所定,称“昊天上帝”,隋唐宋元都因袭不变,直到明代嘉靖改礼,才又将上帝名称改为“皇天上帝”,被清代沿袭。这是后话了。
王莽时代,有一幅《紫阁图》,上面写着“太一、黄帝皆仙上天”(《汉书·王莽传》),把太一神也当做成仙上天的人。王莽自己对此也崇信不疑。这说明,当时还是两种上帝观念的交替时期。
从武帝到王莽,其间还有两次大的祭祀改革。其一是丞相匡衡把祭天神坛从远离京城的雍地迁到京城南郊,确定了儒教的南郊祭天制度。《汉书·郊祀志》载:
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谭奏言:“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也;瘞地于北郊,即阴之象也。天之于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飨焉……”
但当时祭天要到甘泉宫,祭后土要到汾阴,既不合古制,又劳民伤财。他建议,将甘泉宫的泰一祠、汾阴的后土祠分别迁到长安城的南北郊。(www.xing528.com)
这是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汉成帝表示同意,但大司马许嘉等八人表示反对,以为应如旧制。右将军王商、博士师丹、议郎翟方进等五十八人支持丞相,改革的建议获得通过。在把天地祭坛迁往京城南北郊的同时,将长安城中683所神祠中不合礼制的475所全部废除;雍地203所神祠,也只保留15所,同时废除从汉初以来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所建的不合礼制的神祠:
又罢高祖所立梁、晋、秦、荆巫、九天、南山、莱中,及孝文渭阳、孝武薄忌太一、三一、黄帝、冥羊……及孝宣……仙人、玉女、径路、黄帝、天神、原水之属,皆罢。
连汉武帝立的神坛都被认为不合礼制,汉文帝的渭阳五帝庙就更不在话下了。黄老时代的国家祭祀被消除了,儒教开始严格按儒经建立自己的祭祀系统。
这样重大的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其间经过了多次波折,到王莽时确定了下来,并被刘秀的东汉政权所继承,南北郊祭祀制度遂成为儒教最重要的祭祀。
另一项重大的宗教改革是整顿宗庙。汉初刘邦的父亲死后,不仅在京城建庙祭祀,还命令各诸侯国立庙。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死后也都照此办理,甚至他们生前到过的郡县也须立庙祭祀,到汉元帝时,全国的宗庙共有176所。后妃陵旁寝殿30所。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陵旁便殿,每年祭祀次数24455次,用卫士45129人,庙祝及乐舞者12147人,饲养牛羊的兵士还不在其数。如果加上数倍于宗庙的天地神坛及其他神祠,则全国每年用于祭祀的人数约有二三十万之众。这对于一个人口不足五千万的国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汉元帝时,贡禹就建议改革;此后韦玄成追随贡禹,主张废除各诸侯国和各郡县的宗庙。也是经过多次反复,到王莽执政时,终于按儒经所载礼制“天子七庙”,把宗庙制度确定下来。
此外就是祭祀先圣先师的制度。据《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又说:“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礼记》乃戴圣所辑,其祭先师制度是据《周礼》祭祀乐祖的引申,还是从古就有的制度,尚无可查考。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尚不见有学校中祭祀先师的记载。儒教的祭祀制度,还有待完善。虽然刘邦做皇帝后就曾以太牢祭祀孔子,但那是个人对先贤的敬意,还不是国家的制度。
因为汉成帝没有儿子,《尚书》和《谷梁春秋》专家梅福上言,请求国家祭祀孔子:
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而皇天动威,雷风著灾。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汉书·梅福传》)
依据梅福的建议,孔子说过自己是殷人后代,所以可把孔子封为汤的后人,以继承商朝的祭祀。
梅福突然有一天抛妻弃子,到了九江,据说成了神仙。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他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他本来是一位儒者,并且经他建议,儒教国家才开始把孔子祭祀列入国家祀典。
不过依据这样的祀典,孔子个人是得到了尊崇,但尊崇的还不是先圣先师,而是殷人之后中有功德者。直到东汉后期才规定,把孔子列为国家单独的祭祀系统,其规格和社稷相同。然而,梅福的建议和汉成帝的决策,毕竟是国家祭孔的第一步。
独尊儒术以后国家的宗教状况,或从正面,或从反面,都对失势以后的黄老道教发生着影响。
————————————————————
(1) 《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此处作:“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似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