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教简史:张角与汉初黄老

道教简史:张角与汉初黄老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角的黄老道和汉初的黄老也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比如孔子见老聃后称老聃为龙。黄帝,在《庄子》书中,是和尧、舜、孔子同道的形象,《庄子》书中关于黄帝的记述,不成其为黄老并称的根据。汉初黄老并称,是因为黄帝是当时的上帝,而且是五位上帝居中的最尊贵者,而老子则是当时的国家所选中的师,是上帝的代言人。但是张角之后,张鲁也失败了,黄老继独尊儒术之后,再一次经历了政治挫折。

道教简史:张角与汉初黄老

概念的内涵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然而既是同一概念,特别是影响广泛的概念,其先后之间总有必然而内在的联系。张角的黄老道和汉初的黄老也必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为了说明这种联系,我们先来分析汉初的黄老。

分析汉初“黄老”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用黄老指称这个学派?至今为止,人们列举了许多理由,也都难以令人信服。经过研究,有人把黄老出现的年代上推到战国,然而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作为一个学派,不要求大家意见完全一致,但在那些基本问题上是应该一致的。有人考出托名黄帝等人的书多讲方术,如《黄帝内经》,如讲房中术一类的书,但老子恰恰是不讲方术的。庄子不但不讲,而且是坚决反对方术的。有人认为庄子等人多讲黄帝事,但是讲谁未必是赞成谁,庄子书中讲尧舜孔子的文字并不比讲黄帝的少,但不能因此将庄子和儒家归为一个学派。问题是怎样讲法。

在《庄子》书中,黄帝和尧舜一样,是一个行仁义的帝王形象。其《在宥篇》道: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

在这里,黄帝被说成是尧舜的先驱,是乱天下的祸首。在《天运篇》,庄子借老聃之口讲述三皇五帝之治:

老聃曰:小子少进,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

在该书其他地方,黄帝的形象似乎略好一些,如《在宥篇》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徐无鬼篇》中黄帝向小童问道,并称小童为天师,庄子也讲述了孔子类似的故事。比如孔子见老聃后称老聃为龙。在《知北游篇》,黄帝给“知”讲了一番老子之道理,然而类似的事也发生在庄子笔下的孔子身上,比如《德充符篇》孔子对哀公论“才全”和“德不形”,使哀公甚至称孔子为“至人”。至于《人间世篇》孔子对颜回论“心斋”,对叶公子高论命;在《大宗师篇》因子桑户死而论方外方内,因孟孙才母死而论生死,向来都被学者们当做庄子本人的意见而加以引用。在这些地方,孔子都完全是一个庄子的形象,但是改变不了儒与老庄的对立。在《大宗师篇》,庄子甚至让孔子表示自己要不为“世俗之礼”,而要“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山木篇》,庄子让孔子表示要绝学捐书而逃往大泽。这些言论都不足以使人将孔子视为老或庄的同道。同样,黄帝在《庄子》书中的表现,也不能使人把黄和老作为同道而归入一个学派。在《田子方篇》,庄子还借孔子之口,把黄帝和他所向往的真人鲜明对立起来:

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

黄帝,在《庄子》书中,是和尧、舜、孔子同道的形象,《庄子》书中关于黄帝的记述,不成其为黄老并称的根据。

黄帝的行仁义的君主形象,大约不始于庄子。如果上引《史记·秦本纪》中由余的说法还大体符合史实,则把黄帝视为上古帝王,以仁义礼乐治天下,在庄子之前,就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如果考虑到秦代,甚至在秦代之前就已有黄帝祭祀司马迁《史记》把尧、舜、禹,直至商、周、秦国君的祖先都追溯到黄帝,以至今天我们中华民族都自称炎黄子孙,那么,以黄帝为上古帝王当有更悠久的历史。而作为帝王治国,几乎是非行仁义礼乐不可的。后世儒者作为基本信条的先王之道,上推到伏羲,接着就是神农、黄帝,然后才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孔,这样的观念也是黄帝作为上古行仁义帝王的旁证。这样一个形象和老子思想是扞格不入的。为什么汉初会把黄老并称作为一个学派呢?(www.xing528.com)

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黄帝之道,属于儒家所称道的先王之道,和老子只有“相绌”,又如何能够相容,甚至成为一个学派呢?当不是学术原因,而是其他。

汉初黄老并称,是因为黄帝是当时的上帝,而且是五位上帝居中的最尊贵者,而老子则是当时的国家所选中的师,是上帝的代言人。因此,所谓“黄老”,不仅是一种学说,更是指当时包括政治宗教在内的政教一体的设施和制度。它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宗教体系。围绕这政教一体的制度,学者们以传统的宗教教义和治国之道为基础,以老子学说为灵魂,创立了一整套学说,这就是黄老学说。张角和张鲁所继承的,就是这样一种政教一体的制度、设施,还有作为这制度、设施灵魂的学说。他们的目的,首先是要依照这样一种学说去建立一个太平世界,即建立一个使人人都能得到幸福的宗教-政治制度。张角失败了,但张鲁在局部做到了。假如张鲁能够掌握全国政权,则他的五斗米制度就是一种新的政治和宗教制度;假如张角能够胜利,他建立的也将是一种和张鲁类似的制度。但是张角之后,张鲁也失败了,黄老继独尊儒术之后,再一次经历了政治挫折。于是黄老在一个长时间里,彻底从政治舞台上退却了,追求长生成为他们的目的。然而教徒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只要有机会,他们就要去实现自己的政治-宗教理想。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后世道教一有机会就要参政、议政的情况。为了论证自己的教义,黄老(也就是道教)学者创立了许多足以和佛、儒二教媲美的哲学体系。因此,黄老道教绝不只是原始宗教巫术的渊薮,道士也绝不是只会低级方术的巫师。黄老道教和儒、佛二教一样,也是以善道教化为目的的宗教。

然而上述观点,却非一言可尽。本书将尽其所能,为上述观点提出充足的论证。

————————————————————

(1) 任继愈:《先秦无六家》,任继愈:《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 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 这条材料,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同志最早查出。

(4) 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5、129页。

(5) 本节所引诸文,均据陈垣编,陈智超、曾庆英补:《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

(6) 按:“庄”字疑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