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需求与客体矛盾:《生产力哲学论》揭示实现不断发展的关键

主体需求与客体矛盾:《生产力哲学论》揭示实现不断发展的关键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需要不同于人的自然需要,它是维持生产劳动以及社会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人的需要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价值实质上是客体性质与主体需要的结合。需要的这些特点说明,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与生产总是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运动,内在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主体需求与客体矛盾:《生产力哲学论》揭示实现不断发展的关键

一、主体的需要以及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与客体对主体需要的不能完全满足的矛盾

所谓需要是指生物体、个人、集团和社会总体对其存在和发展条件的依赖和要求。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是由人的生物本性决定的维持生存的需要,主要是吃、穿、住的需要。社会和精神需要是在人的满足自然需要的特有方式——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需要,如维持某种社会关系的需要、分工、合作的需要、政治需要以及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需要。这种需要不同于人的自然需要,它是维持生产劳动以及社会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需要从本质上来说,具有无限发展性和丰富多样性的特点。即人的需要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就是说,人的需要不仅是为了生存,还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着更高层次的幸福和发展。需要的这一特点,既根源于人自身生存的本性,又依赖于生产的发展。即生产愈发展,人的需要层次就愈高。但生产总是不能满足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双向循环运动发生了无法避免的矛盾,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这就是:旧的需要通过生产得到了满足,生产发展又使人产生了新的需要,于是,需要与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尖锐矛盾,它又待于通过生产的发展去解决。这样,人的需要与自然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在生产中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形成了一个不断反复、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早在1844年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就说:“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1]因为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外界对象,恰恰也就是人表现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一个重要批注中写道:“人体、需要、劳动”。在这三者的逻辑性层次中,“人体”是基本前提;“需要”是“人体”的存在状态和“劳动”的内在动力;“劳动”是“人体”存在的基础和“需要”的实现手段。由此,马克思又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2]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十分重视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他们的需要即是他们的本性”。[3]这是从哲学高度对人的需要的全新思考。从社会关系层次看,人的需要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的一种本质力量。这种力量一方面由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本身又构成需要的内容。从社会发展层次看,需要构成一切社会活动观念上的内在动力,它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关系的内在化。马克思曾经批评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由于忽视人的需要而导致对人的忽视。他指出:人“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其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4]人的所有实践活动都遵循着两个尺度进行:一个是物的尺度,即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再一个就是人的内在尺度,即人的本性的需要。人总是将自己的需要倾注于对象之中,从而实现其自身的本质力量。整个人类发展史证明,需要在可能性上构成实践发展的动力,实践则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需要”通过社会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马克思把利益看作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范畴,它包含着主体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对象两个方面,利益表示的是人的需要对所需要对象的占有关系。如果说物理世界服从物体运动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则服从利益的原则。对利益追求是人的活动持续发展的现实动因,正是利益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凝聚于对象之中,以改造对象来满足自身的需要,由此又决定了人们从事活动的价值取向。价值实质上是客体性质与主体需要的结合。如果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就谈不上构成价值关系。所谓历史,也就是人们为自身的利益(需要)而进行创造价值的活动。就利益与经济关系而言,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5]就利益与思想或道德的关系而言,马克思说:“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6]应关注“群众对这样或那样的目的究竟关怀到什么程度,这些目的唤起了群众多少热情。”可见,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对于未来社会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从原则上指出:“人类的联合今后不应该再通过强制,即政治的手段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利益,即社会的手段来实现。它以这个新原则为社会的运动奠定了基础”。[7](www.xing528.com)

人的需要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实践中,“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8]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几乎是惟一的需要。社会发展后,人的需要逐渐多样化、复杂化。马克思认为,从内容上看,人的需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根据这个观点,把广义的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等生理和生活需要以及繁衍后代的两性需要等;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人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普遍性看成是未来社会的特征,认为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如果抛掉狭隘的资本主义形式,那么,财富就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发展性和丰富多样性;“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生产愈发展人的需要层次就愈高;但生产总是不能满足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需要的这些特点说明,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与生产总是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运动,内在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