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力发展的第一阶段——手工生产力阶段
手工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目前理论界公认手工生产力阶段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阶段,它起始于人类社会的诞生,终结于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之时,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根据生产力物质技术构成的状况及社会结合形式和人们的交往程度,特别是根据人们制造工具所用材料的不同,手工生产力阶段又可分为石器生产力、铜器生产力和铁器生产力等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石器生产力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石器生产力阶段是指自人类社会产生起至公元前2000年前后。这一历史阶段持续了300多万年的时间(又说时间更长)。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具体特征。
1.生产工具的制作原料主要是石块
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各种石制砍砸器、木棒、石镞和弓箭。这一时代的工具从制作原料说,主要是石块,其次也使用骨、角、木、天然纤维等。最初,人类只会选择质地坚硬的石料经过敲击而做成工具(这是旧石器时代),然而,就是这一在今天看来如此简单的举动,却成了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它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石器时代的另一重大发明是弓箭。弓箭已经具有动力、传动、工具等三个“机器要素”的影子。弓箭的发明大大延长了人类的手,扩展了生产活动的范围。
2.生产工具的结构经历了从“单一结构”到“复合结构”的发展过程
从工具的结构上看,这一时代的工具经历了从单一工具到复合工具的发展。所谓“单一工具”,是指由一种原料制成并且只有一个部件的工具,例如由一块石料砍砸磨制而成的斧,以及由一根木棒修整而成的投掷器等。所谓“复合工具”,是包含两个以上部件、通常也由两种以上原料制成的工具,例如用石块和木柄做成的铲、镰,以及用天然纤维和其他原料做成的网坠、纺轮等。复合工具的出现是古代生产技术的一大进步,例如穿孔技术。它给了人类一个重要的启示,开始认识到人类自己的劳动功能是可以经由某种“中介”传递到劳动对象上去的,而且经过这种传递还能大大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这就为以后生产工具中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同时,由于复合工具“在空间上突破了人的自然肢体的限制,把人的活动扩大到人的肢体直接作用所及的范围以外,从而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1]
3.劳动对象基本为天然物
这一时期的劳动对象,例如供捕鱼的自然水域,供采集的原始森林,供狩猎栽培的动物、植物,供制作工具的石、木、骨、角等,可以说都是天然物。经过劳动“过滤”从而被现代人称为“材料”,并看成是生产力要素的那种劳动对象,在石器时代几乎是不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类原因,使得当时的生产工具以及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可能很高,生产门类也必然是单调的。
4.劳动力基本为“体力型”
从劳动力本身来说,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纯粹的“体力型”。由于当时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仅有的原始文化如音乐、舞蹈、图画等等,同人类劳动力特别是智力的进步没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原始技术如耕作技术、驯养技术、制陶技术、纺织技术、开采技术、建筑技术等等,都全凭直觉的经验和固有的成规而产生,全凭“个体对个体”的口传身授而继承,根本没有称得上“技术教育”的部门和设施。由于这些原因,他们不能不是一群蒙昧的体力劳动者。
5.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火的使用是人类生产力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这一时期的技术十分幼稚,科学知识,例如天文学知识、数学知识、力学知识、化学知识、医药知识等,不但零碎肤浅,而且大多以经验、感觉等等这类胚胎形式包含在原始技术之中(如选择石料、磨制石器时所应用的“地质知识”、“力学知识”等),而没有取得独立的形态。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人们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正是由于科学尚未形成,所以这一阶段经历了几百万年而生产力只有微小的进步。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惟一的非生物能源就是火。火的使用是人类生产力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火是人类学会使用的第一种非生物能源。火的发明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火,变生食为熟食,对人的大脑和体质的发展,以及对人类劳动力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火,又可以帮助围猎、烧烤木石以制工具、烧制陶器等,这就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世界性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2]当然,这只是就历史意义而言的。从技术水平上看,那时的生火、存火和用火,还是一种非常简单、原始的活动,火还是一种没有经过转换和传递,以便于更有效地利用的最初级的能源。
6.经历了三次明显的社会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人群开始从事以栽种植物为主的农业生产,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次社会大分工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农业生产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产生了永久性居民聚落;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形成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了物的剩余和贮存;物产的差异使不同聚落的互补性交换时常产生,开始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积存。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在原始社会瓦解时期,由于金属工具的不断改良,金属冶炼和纺织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发生分离。这次社会大分工的重大意义在于:制造劳动工具的行业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扩大了劳动生产规模及其成果的总量,从而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导致了以交换为目的生产,即商品生产,二是导致了居民中财富占有不均衡,私有财产形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由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商业从手工业和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这次社会大分工对城市的历史生成具有“促生”作用:一是形成了专门从事交换活动的商人阶层,扩大了商业交换的地域,强化了为交换而生产的经济活动方式;二是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产生了不求可耕种只求交通便利的这一新的用地选择;三是产生了以商品加工和交易为生存方式的居民点,即以“市”为中心的人口聚集,推动居住聚落性质的分化。
综上所述,石器时代的生产力只有简单的实体性要素,即体力劳动者、粗陋工具和单一能源,技术和管理等高层次因素基本上还不存在,产业结构也十分简单,整个生产力系统处于初生状态。因而它是一种自然环境对人类还保持着异常强大的“支配权”的生产力——低水平的手工生产力。所以有人把这一阶段的生产力又称为“自然生产力阶段”[3]
(二)铜器生产力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铜器生产力发展阶段主要是指从公元前两千年夏朝开始即奴隶社会的产生,到公元前七世纪西周的结束,持续了一千四百多年。铜器时代本应包括红铜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小阶段。但因红铜(即纯铜)工具硬度低,产量少,红铜工具未能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因此铜器时代主要指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具体特征。
1.生产工具的质料和结构有了显著变化
与上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除了在构造上有不小进步之外,特别重要的是质料上经历了由石、木到青铜的变革。青铜最主要的特点是熔点低、硬度高,在当时科学技术条件下便于冶炼,也便于制成各种形式的生产工具。青铜工具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青铜的使用,使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地增加了。例如,用于农业生产的镢、铲、锄、犁、锛等,用于手工业生产的斧、斤、凿、锯、锥等。青铜时代也是商品交换得到初步发展的时代,是无阶级的原始社会向有阶级的奴隶社会转变的时代,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青铜工具的出现,使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而生产力的大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促使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剩余产品得以出现并迅速增加,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2.劳动对象中“材料”得以广泛应用
随着青铜工具的使用,劳动对象也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不再纯粹地以天然物为劳动对象,而愈来愈多地以经过劳动加工的物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材料”为劳动对象。例如,用采出来的矿石冶炼,用种出的麻、缫出的丝纺织等等。也就是说,“材料”第一次出现在生产力系统中,从而成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因素。(www.xing528.com)
3.劳动者成了统治者的专利品,即奴隶;生产规模扩大,分工明显细化
奴隶是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劳动者,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任何的自由和权利,被奴隶主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和私有财产,任意奴役、买卖甚至屠杀。奴隶又可分为农奴和家奴,前者又叫生产奴隶,是奴隶的主体。整个这一时期的劳动者除了经验有了较多的积累以外,仍然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在生产规模方面,这个时期则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农业这个基本的生产部门里,以奴隶主大庄园为单位的大规模的集体劳动方式取代了过去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的小规模的集体劳动方式。《诗经》中所谓“千耦其耘”、“十千维耦”,就是这种成千上万人一起劳作的记载。在王室贵族所掌握的手工业里,生产的规模也很大,分工很细,有所谓“百工”之说。这种简单协作(农业)和分工协作(手工业),都是在一定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的,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不能把这一事实误认为是“规模经济”的例证。因为,这时生产还属于自然经济,从而在规模与成本之间还缺乏直接和密切的联系。
4.管理成了社会独立的部门
由于生产规模较大了,分工较细了,因而生产管理较之前一生产力阶段有了很大进步,国家机器中设置了执行生产管理职能或其他同生产有关的各种官职。但是,这时的管理还是没有突破劳动力管理这个低水平的框框。并且,在分工不很发达的手工劳动中,管理的作用总是不很突出的。因此,严格说来,此时的管理也还不能算是一种生产力因素。
5.手工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体
手工业在这一时期中完成了它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的过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其中的分工也进一步发展,形成一个由青铜冶铸业、制陶业、兵器制造业、骨器业、玉石工艺业、皮革业、竹木编制业、酿酒业等多种行业组成的、生产联系紧密的手工业生产力系统。但是,在产业结构方面,从总体上看,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飞跃。首先是农业作为基本生产部门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相反,畜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以其比重来表现)下降了,早先曾经占有显赫地位的采集和狩猎活动则完全成了农业经济的附属和补充。所以,同上一个生产力阶段一样,这个阶段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和主导部门的、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结构。
6.科学从技术中分化出来,技术仍然处于萌芽阶段的技术
技术的经验性质是同科学的描述性质相关联的。这个阶段,科学开始从技术中分化出来。由于农业生产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初期的天文学产生了,历法就是其重要的成果,较多的农学知识、医学知识、气候知识和地理地质学知识等积累起来了。总之,古代科学体系的许多重要特点,都在这时出现了。但是,他们大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肤浅知识,仍然处于零碎而不成体系、描述而不能解释的状态,处于积累和整理经验即感性认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进步主要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成就是“熟荒耕作制”和“牛耕法”的采用。熟荒耕作制能够充分地利用和有效地恢复地力,从而增加收成;牛耕法则是人类体力的最初的解放,为后来人们寻求和使用各种能源以及相应的能源装置提供了最早的启示。青铜时代的技术进步也表现在手工业方面。例如青铜冶铸技术,经历了由草创期到形成期、鼎盛期以至延长期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初步摸到了有关铜、锡、铅的配比的“六齐”(“齐”,同“剂”)规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又如纺织技术,不仅能织出缯、素、帛、练、纨、缟、纱、绢、绮、罗等繁多的品种,还能织出多色织物,即所谓的“锦”;更突出的是出现了提花技术,这是我国对人类纺织技术的重要贡献。当然,从整个生产力发展史看,青铜时代的技术只是处于萌芽阶段的技术,并且以有限的经验为基础,还未得到科学的指导。
(三)铁器生产力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铁器的使用,是生产力的又一次革命。恩格斯说:“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4]手工生产力体系在铁器时代达到了顶峰。铁器时代是离我们最近的手工生产力阶段。在欧洲,它的出现虽然比我国晚,但早在18世纪就结束了。而在我国,由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它从春秋战国开始沿袭至20世纪中叶才大体上基本结束。漫长的铁器时代,也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例如生铁阶段和钢铁阶段。这些较小的阶段各有特点,并组成生产力逐步上升的阶梯。但总的来说,铁器时代的共同特点使它们属于同一个技术体系,具有共同的基本性质。
1.工具结构复杂化和多样化
铁器时代的工具,除了质料上由铜进化为铁,因而是一大突破外,另一重大发展则是由初期的只有一两个,最多三四个部件的比较简单的复合工具,演进到后期的包括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部件的、比较复杂的复合工具。例如耕地农具,战国以前使用石、木、骨、铜等材料制作的耒耜,战国以来出现了构造比较简单的只有犁、铧等一两个部件的铁犁,至汉唐,铁犁已经由犁壁(翻土、碎土)、犁辕(承受牵引作用)、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箭(调节深浅)、犁建(限制犁辕和犁评,使之不至滑脱)、犁评(控制耕地深浅)等十多个部件组成了。唐朝后期出现的江东犁,就是我国铁器时代农具成熟定型的重要标志。这样的农具,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效率更高。此外,这个时代的工具种类也更加专门化。仍以农具为例,从整地、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收获、脱粒到农产品加工,就有30多种机械。[5]铁器时代工具的完善化和多样化,使许多器具在萌芽形态上具备了机器的要素,例如,汉代的“三脚耧”已能完成现代最新式播种机4道工序中的3道(开沟、下种、覆盖)。又如宋代的多锭大纺车,可以安装32个锭子。许多机械由于使用水力、风力作动力,动力机构和传动装置都得以改进。这些,都为机器的出现,为机器生产力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
2.能源多元化,但没有实现多级化(即有效转化)
在铁器生产力发展阶段,能源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被利用的能源种类的增加和多元化。因为工具的进步必然要求能源的发展与之同步。在燃料方面,煤、天然气、石油等直接被应用于生产之中,除此之外,非燃料能源如风力、水力等也被广泛应用。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石”就是煤。另据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浊漳水篇》记载,新疆库车地区有人采煤炼铁。宋代以后,用煤冶铁更加普遍。可以说,煤是古人最早利用的矿物燃料。煤之后,是石油。《汉书·地理志》中有“洧水可燃”的话。这是人们观察到的石油燃烧现象。公元1303年成书的《大元大一统志》中,还记录了人工开采石油的事情。但在这一时期,石油仅被用作燃料和药物,还没有很深的加工和利用。同石油开发并行的是天然气的开采和利用。《后汉书·郡国志》上已有了用天然气煮盐的记载。[6]在非燃料能源的利用方面,人们继利用畜力之后,在这一时期学会了利用水力和风力。水力最先被用于行船运载,史料表明,春秋战国以来,不仅利用了天然水道,而且开凿了许多运河。东汉初年,人们还创造了水排——冶铁鼓风装置(最早记载于元朝的《王桢农书》)。利用水力的工具还有水碓(西汉末年出现)和水磨——粮食加工机械(《王桢农书》有记载),以及水转大纺车(宋代出现)。利用风力的典型工具是帆船和提水风轮。东汉时已有布帆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船舶的动力问题。但是必须看到,即使到了铁器时代的末期,人们所利用的都是简单的自然能,都是“一次能源”。这说明,人们对能源的利用还处于低级阶段。综上所述,就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而言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能源已多元化,但还没有实现多级化,即没有实现能源形态的有效转换,例如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机之类),由水能转化为电能(水电站之类)等。
3.形成了以农业技术和冶炼技术为中心的技术群
这一阶段最大的技术成就是形成了以农业技术和冶炼技术为中心的技术群——一个空前发达的手工技术体系,这在我国尤为突出。农业方面,从春秋到明清,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包括耕作制度(一年多熟和复种轮作等)、耕作技术(改善牛耕法和田间管理等)、选种施肥技术、灌溉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在内的农业技术体系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冶炼方面,最重要的是生铁冶铸造技术、炼铁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和改进。由于这些当时处于基础地位的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使得铁器的使用和推广,以及工具的多样化和精制化成为可能,从而使机器的出现也成为可能。在农业和冶炼技术这一主导技术群的带动下,相关的其他技术,如纺织技术、染色技术、机器制造技术、采矿技术、船舶技术、桥梁技术、测绘技术、航海技术、建筑技术、造纸技术、印刷技术、制瓷技术等等相继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手工业技术体系。同上述技术群的产生和完善过程相适应的,是一个以农学为中心,包括农学、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成就卓然的四大学科,以及地理学、矿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初具规模的学科在内的基础科学群的出现。
技术科学群同基础科学群,加上生产领域中的技术群,组成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体系,自从在春秋战国时代奠基、秦汉时期形成、隋唐五代持续发展、宋元时期达到成熟、直到明清之际陷于停滞以前,始终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但必须看到,在17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科技体系,都是建立在现象描述的基础上,而不是实验的基础;追求直接的实用目标,没有脱离哲学性的猜测和经验性的描述,这些都呈现出科学发展过程中低级阶段难以避免的特点。
4.产业部门多样化和层次化
这一阶段在产业结构上的重大演进,是新部门的不断出现和部门内产业层次的不断复杂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分化出了不少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如冶铁业、煮盐业、漆器业等。至隋唐,建筑业、纺织业、造船业、陶瓷业、造纸业等已达到了相当繁荣的程度。农业方面,除粮食种植业外,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加工在唐代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无论农业或手工业内部,都分化出了更多的层次。例如农业,形成了以粮食业为主、桑麻畜牧业次之的结构。但是,整个铁器时代的产业结构仍然没有改变以农业为主体的模式。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门类的多样化,生产过程对劳动力的熟练程度的要求提高了。与此相适应,以学徒制为形式的技术教育,在铁器时代的中、后期开始出现。唐朝政府规定,官府工匠要接受几十天到几年的长短不一的工艺训练。隋唐两代都在国办学校设置了数学教育,在科举中设立了“明算科”等等。当然,由于生产力的低水平,加上统治阶级的局限性,这些措施都是很不普遍、很不彻底的。因为,这个生产力阶段的劳动者虽然在实践经验的积累上大大超过了前人,但他们仍然没有跨出“体力型”这个框框。
5.生产管理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我国铁器时代的生产管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工与协作上。据春秋末年的《考工记》记载,当时的官府手工业就有30个类别,每一类别内部还有更细的分工。这种细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分工,一方面是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生产管理完善化的结果。《周礼》一书记录了这一时代的王室官制,书中表明王室对官员的分工和职责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些措施和思想至今还被美日等国经济学家、企业家尊为现代企业组织的滥觞。都江堰、大运河、万里长城等宏伟工程的兴建,表现了我国古代生产管理的较高水平。
总之,铁器时代的生产力虽然在性质上仍然属于手工生产力,但在水平上较之以往任何一个阶段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手工生产工具已趋于完善,因而具备了转化为机器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或者说已出现了机器的嫩芽;能源的种类大大增加,既有燃料能源,又有非燃料能源;科学和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和成熟,因而为近代科技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产业结构日益复杂化和细密化,这也为后来实现产业革命创造了物质条件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