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力要素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生产力要素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对生产力要素进行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它们是其他生产力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承担者。坚持这一观点,可以为我们正确地进行生产力要素分析提供有利的帮助。人们可以发现生产力要素之间的若干共同点,但绝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要素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三、理解生产力要素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生产力的要素体系具有整体性

生产力要素尽管复杂多样,但并非杂乱堆砌,而是诸因素的有机组合,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多变的系统。因此,对生产力要素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作系统分析。这是对生产力要素进行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二)生产力要素体系是分层次的

就是说,在生产力要素体系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对生产力要素进行分析时,必须树立层次观点,即要充分理解生产力诸要素是在生产力系统的不同层次上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一般而言,生产力的要素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见“生产力要素层次示意图”)。

1.生产力系统最基本的层次

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实体性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成果。它们是其他生产力要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质承担者。

2.生产力系统的中间层次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智能性要素、关系性要素、传承性要素等。它们的特点是很少有实物形态,只能附着在实体性要素上或渗透在这些因素之中,通过改善它们的质或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发挥作用。在这里,我们必须清楚,生产力要素的实体性与非实体性之分,仅仅是就其结构而言,并非是以其作用的大小而分。就是说,非实体性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不一定就比实体性要素的作用小,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3.生产力系统的最高层次

这一层次主要包括运筹性要素,即社会生产管理。它包括生产力的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和时序安排以及分工协作等方面。运筹性要素同智能性要素有共同点,即没有实物形态,但它对生产力其他要素的作用方式又不同于智能性要素。它主要不是通过改善其他要素的素质或改善个别要素的单线联系,而是通过对全部生产力要素的统一调度、统一处置、统一组合或匹配、统一选择等手段,从而改善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内部联系,以提高整个生产力系统的总体功能。

(三)生产力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对性

这主要是指在生产力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层次)以及各要素的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是可变的。就是说,相对于大的系统,它是层次、是要素;而相对于下一级的层次,它又是一个系统。同一事物既作为要素又作为系统的这种相对性,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是一般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坚持这一观点,可以为我们正确地进行生产力要素分析提供有利的帮助。

(四)用动态的观点认识生产力要素

换句话说,生产力要素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任何两个时期或两个地域的生产力要素及其作用和地位,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一切生产力要素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可以发现生产力要素之间的若干共同点,但绝对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产力要素。例如,手工时代的劳动者不同于普通机器时代的劳动者,后者又不同于智能机器时代的劳动者。三者之间,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各个侧面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生产力要素不断扩展、作用不断增强。例如,随着手工工具时代向普通机器时代的过渡,科学、技术、管理、教育等要素产生和发展起来;随着普通机器时代向智能机器时代的过渡,信息要素产生和发展起来。第二种情况是随着新要素的出现和发展,原有要素的作用和地位会发生或大或小、或迟或早的变化。例如劳动对象,在手工工具时代,它多半是没有经过劳动过滤的自然物,或只是经过简单劳动和初级技术处理的浅度加工品。此时,它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同生产工具比起来是不太显要的,地位也是较低的。但在科学技术被大规模地和成体系地并入生产过程以后,特别是在新兴的材料科学和材料加工技术发展起来以后,劳动对象的构成、作用和地位都大大地改变了。

【注释】

[1]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12~215页。(www.xing528.com)

[2]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5、87、88页。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270页。

[4]李万忍:《科学技术与生产力革命》,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24、12、15、20页,序第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3~204页。

[6]薛永应、徐则林:《生产力经济理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0页。

[7]薛勇民:《走向社会历史的深处——唯物史观的当代探析》,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70~7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42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7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11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7页。

[14]戈德史密斯、马凯主编:《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10页。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