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的生产力要素观-生产力要素体系论有哪些

我的生产力要素观-生产力要素体系论有哪些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既是客观的,又是感性的、具体的,而并非抽象的,“劳动成果”就是生产力具体化的一个基本要素。

我的生产力要素观-生产力要素体系论有哪些

二、我的生产力要素观——生产力要素体系论

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它必然是由其要素构成的。我认为,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既是多元的,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它应该是一个要素体系。就目前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而言,概括起来,这一体系可以分为五大部分:即基本要素、智能性要素、运筹性要素、关系性要素、传承性要素。在这五大部分中,除第一部分“基本要素”一般比较稳定以外,其他部分均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为了更加具体、明了地表示生产力的要素体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用一个图式来表示。见“生产力要素体系示意图”。

(一)基本要素

这一部分主要是指使生产力形成并进行运动所必须的几个构成要素,之所以说它是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说它是生产力系统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其中这几个要素在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即缺其中任何一个就无法形成生产力系统。具体来说,这一部分由4个要素构成:(1)劳动者,即生产的主体;(2)劳动对象,即生产的客体;(3)劳动资料,即生产的中介或手段;(4)劳动成果,即各种生产成果的总和。其中前3个要素就是我们传统生产力概念中的三大基本要素或称实体性要素,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这里重点解释一下第四个要素“劳动成果”。

为什么要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加上“劳动成果”呢?因为生产力所表示的是人们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能力和程度。而这个能力和程度总是通过一定的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定的结果来表现出来的,这个结果就是劳动成果,即各种具体生产成果的总和。生产力既是客观的,又是感性的、具体的,而并非抽象的,“劳动成果”就是生产力具体化的一个基本要素。

(二)智能性要素

这一部分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就是说凡是能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素均可以列入其中,如医疗保健体育运动等等,但这一部分最主要的是科学技术和教育

1.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中非实体性要素,作为智能性要素,它对生产力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力基本要素即实体性要素的渗透从而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来实现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

第一,物质生产力不能脱离精神生产力,从这个意上来讲,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因为,不论物质生产力处于怎样低级的阶段,其中也不可能不包含人类的智力因素。正是由于人的智力因素物化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使生产力与一般自然力得以区别。因此,生产力是一种包含着人类智力的物质力量,离开作为人类智力结晶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生产力,也不可能理解生产力与纯粹自然力的区别。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形态”,是“一般社会生产力”[8]

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人们生产什么,而是取决于人们怎样生产,用什么进行生产。所以,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指示器。而生产工具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步的。在生产力中,劳动者是首要的因素,而劳动者劳动能力的提高不是取决于其体力的提高,而是取决于其智力的提高。劳动者智能和素质的提高,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由此可见,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一方面,科学技术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社会变革。马克思说:“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9]而科学技术则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变革,为新制度的诞生和巩固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另一方面,科学通过参与新思想和新理论的形成,推动社会变革。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而革命理论的创立,需要以正确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而哲学思想的每一进步又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科学一方面以生产力为中介而为社会变革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以哲学世界观为中介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10]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技术才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当代的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早已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1]邓小平则明确提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是对现代科技革命引起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构、节奏和功能的转化的深刻反映,也是对产业结构现代构成的正确理解。

(1)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使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因素。资料的统计,在18世纪,从科学的发明到投产往往要用近百年的时间,如蒸汽机从1680发明,到1780年才正式试用。而在19世纪,从发明到投产的节奏加快,电话56年(1820~1876年);电子管31年(1884~1915年);汽车27年(1868~1895年)。进入20世纪,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雷达从发明到投产用了15年(1925~1940年);电视机12年(1922~1934年);晶体管5年(1948~1953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台原子反应堆只有3年(1939~1942年);激光从实验室发明到工业应用仅用了1年;而近年来在微型计算机领域仅隔6个月就有新一代产品问世。科学发现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节奏加快,以至于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直接的生产力。现代技术、生产都是科学的物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没有现代的社会生产。

(2)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料统计,20世纪初期,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0%左右。到了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已达60%至80%,即大约3/4是靠科学技术来实现的。

(3)科学技术的水平是国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和军事实力的体现。高科技的发展和成就,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在现代,世界的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物化在商品中科技水平的竞争,它实质上是一场高科技的竞争。

第三,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科技革命是发轫于19世纪末的自然科学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技术革命的总称。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1)新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正如邓小平所说:“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13]新科技革命不仅引起生产力的量变,而且优化了产业结构,使其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宏观上看,新科技革命使社会产业由原来主要是两个,即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发展为四个,即增加了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业),并使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为主转化。此外,产业结构还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出现了许多所谓“朝阳工业”,即高科技工业。从微观上看,新科技革命促进了企业内部系统功能的发挥,表现为管理的科学化和生产力内部结构的优化。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如系统论)、手段(如计算机)和方法等等。

(2)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变革有巨大的作用。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不同,本身不具有政治意义,但它具有生产功能,能够通过促进生产力的革命而间接推动社会革命。近代历史上前两次科技革命,都通过生产力的变革而引起了社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与资产阶级革命相联系的,蒸汽时代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与社会主义革命相联系的,电气时代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期,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来临。新科技革命也同前两次科技革命一样,其发展方向与社会革命的总趋势是同向的,因此必将推动社会革命的到来。新科技革命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通过提高工人阶级的知识水平,为社会革命准备了更高素质的物质力量;新科技革命通过发展生产力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新科技革命所引起的社会革命的结果只能是社会主义,正如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贝尔纳所说:“我所预期的技术进步,将必然意味着会带来一种根本性质的经济变化。这个科学和计算机的时代,必然是一个社会主义时代。”[14]

(3)新科技革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了条件。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即环境与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超出国家、民族和意识形态的全球性问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既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又造成了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危及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迫切需要。为此,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既注重发展经济,又注重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既注重经济的增长,又注重社会的全面进步。新科技革命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创造了一定条件。

2.教育

教育作为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和科学技术一样,也是以渗透的方式对生产力系统起作用。

教育起源于劳动。人们在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为了使新一代人能更好地劳动、生产和生活,老一代人就把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传授给新一代,教育就产生了。可见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要活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社会或一定阶层需要的人。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广义的教育概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说科技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辐射与渗透。科技从形态上讲,可称作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如何才能成为现时形态的生产力呢,它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教育将科学知识内化于劳动者。马克思提出了“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5]还说:“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6]劳动力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一则是具有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的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直接表现为生产力;一则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技术人员,经过他们在生产过程之外的技术开发,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资料,进而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邓小平才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17]教育是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经途径。教育会生产劳动力。生产劳动能力的生产,并非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生产。生产劳动力的过程是“物”化为“智”的过程,是物质财富的消费,是科学知识——人的智能的生产;社会生产是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能力(智力和体力的总和)对象化在对象物上的过程,是智力和体力的消费,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教育真正呈现它的生产力功能,惟一标志是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力。所以,我们说,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经途径,它是生产力要素体系中智能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三)运筹性要素

运筹性要素,即社会的生产管理。它包括生产力的结构设计、规模选择、布局决策和时序安排以及分工协作等方面。运筹性要素同智能性要素有共同点,即没有实物形态,但它对生产力其他要素的作用方式又不同于智能性要素。它主要不是通过改善其他要素的素质或改善个别要素的单线联系,而是通过对全部生产力要素的统一调度、统一处置、统一组合或匹配、统一选择等手段,从而改善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内部联系,以提高整个生产力系统的总体功能。运筹性要素是在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家庭自然经济时代孕育胚胎,在以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破土萌芽,在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近代生产力系统中发展成熟的。

管理作为生产力要素,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使生产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发生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组合,实现生产力系统的最大产出。(www.xing528.com)

管理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都是存在的,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关系的存在形式及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管理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活动将各种独立存在的生产力要素结合在一起,组合协调为有机的整体生产力活动,使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要进行社会生产,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但是,当这些要素各自独立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时,仍然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所以,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生产力各个要素的结合就是通过管理关系来实现的。这就是通过经济组织来建立人、财、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包括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一定的权威领导、一定的规章制度等,再加上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实现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结合,把生产力各要素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结构,经济活动才能正常进行。在生产力各要素的结合上,一方面有其质的对应性,即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在性质上必须是协调、匹配的,如某种工具必须安排具有相应素质的劳动者才能进行操作;原材料和其他设备也必须与之相互配套,否则将无法进行生产。另一方面,生产力各要素之间还必须建立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即通过管理使生产工具、劳动者和原材料,以及能源、动力等因素,在数量上相互适应。因此,生产力的管理关系就包括了生产力布局和规模的选择、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结合方式、劳动者的合理调配、生产中的时序安排等内容。由此可见,管理活动是使各个生产力要素实现有机结合,保证生产活动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重要条件。离开了一定的管理活动,生产力就只是一种远离现实的抽象的东西。

第二,管理活动使人类共同劳动中分工协作产生的生产力得以实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劳动一方面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协作越来越密切。协作使生产向横向发展,缩短了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时间,扩大了劳动作用的范围,促进了劳动的集结和不同劳动过程的靠拢。分工和协作在生产力系统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必须依靠一定的管理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它们建立起一种优化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分工协作的劳动就像一个乐队需要指挥一样,必须依靠管理来进行协调,使分工协作有序地合规律地进行,它们所产生的生产力才能实现。否则,分工与协作就会杂乱无章,这种无序化的状态只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管理活动能够形成生产力的优化结构,从而创造新的生产力。管理活动不仅决定了生产力能否实现,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因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生产力诸要素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即生产力的结构。国外一家著名研究机构通过测算提出:一个现代化企业,每增加一个合格的体力劳动者,可取得1∶1.5的经济效果;每增加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可取得1∶2.5的经济效果;而每增加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可取得1∶6的经济效果。这说明,由于优化管理关系所创造的新的生产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四,管理活动使科学技术这一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作用得到实现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需通过一定的管理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必须依靠管理以协调科学技术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如科技人才、科研设备、科研课题、科研经费和科学技术各个门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如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政治、科技与教育等关系。科学技术只有通过一定的管理关系,使自己处于一种适宜的社会环境和优化的内部结构中,才能得到迅速而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这种“软性”生产力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渗透到各种“硬件”即基本的要素中,才能实现其“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就是:通过技术创造发明的途径,渗透到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去,物化为新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的途径,渗透到劳动者因素中去,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和素质;通过管理实践的应用,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去,形成科学的管理观念、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这种渗透和转化,必须依靠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建立起科学技术和其他生产力要素的相互适应关系才能实现。法国学者薛利伯在《美国的挑战》一书中指出:欧洲经济之所以落后于美国,不在于技术和资源的差距,最主要是由于缺乏美国企业那样完善的管理。因此,先进的管理关系是使科学技术生产力充分发挥作用的保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向广度开拓,这种保证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由上述可知,生产力的管理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关系,它具有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整合功能”,因而它自身也就是一种生产力,并且这种作用越来越大。

(四)信息性要素

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现代社会正在处于信息化的社会,无论哪个行业,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已成为五种经济要素之一(人力;原材料;技术;资金;信息)。信息的占有量、信息的传播速度以及信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等已成为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信息载体、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服务等各项信息经济活动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经济产业——信息产业。在生产力系统中,信息要素对生产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传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集中表现为人们的交往程度上。二是信息的直接生产提高了生产力质和量的水平。

(1)信息的传播大大促进了人们的交往程度,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而人们社会交往活动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播、交流和沟通。人类在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始终面对着两种关系:一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种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中介。交往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和社会形式。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运用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其中包含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因素、作为对象的物的因素以及作为中介的工具系统。这些因素在结合起来以前,只有潜在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现实的关系。人和自然条件只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构成要素,尚不是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们只有通过彼此之间的交往所建构的社会关系的中介,才能将人、以工具为主的中介系统和对象、自然界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和现实的生产活动。人类个体只有通过交往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社会性力量,并与自然界形成真正的主体与客体、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也表现在各个民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可能在与共创国家和民族的交往中吸收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和其他文明成果都可以在这种相互交往中得以传播、延续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无须从头开始自己的发明创造,可以在其他国家和民族业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高起点地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交往的普遍化和世界历史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使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了世界历史性,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社会发展模式在普遍交往中会对落后国家和民族产生强烈冲击,从而加速落后国家和民族社会结构的变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整个社会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且交往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不出家门,便可知道“天下事”。

(2)信息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许多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中,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在当今社会,信息、物质、能量已经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三项基本资源,其中信息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且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关于信息产业,最早人们把计算机业、信息处理业、信息媒介业合称为信息产业,后来有人把信息传播报道业、信息流通业、知识生产业等也归于信息产业内。现在一般认为,信息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①计算机产业。从20世纪40年代电子管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问世,计算机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②软件产业。软件产业主要是指为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而编制程序的产业,如程序编制业、数据库业、信息系统开发业等;③信息传媒介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讯产业,主要包括电话业、电报业、广播电视业、数字通讯业、光纤通信业、卫星通信业等;④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新闻业、出版业、咨询业、图书情报业等。

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许多国家的统计表明,信息产业的增长值位于各产业的发展之首位。我们国家已经连续三年处于第一位。信息作为生产力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体系,他对生产力的作用日益重要。

(五)传承性要素

所谓传承也就是继承的意思。生产力系统中传承性要素,主要是指一代一代的前辈们创造出的留给后人的各项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即文化。文化,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几乎包括了人类的一切活动,指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过程。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有别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有时甚至专指人类在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成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广义的文化。

具体来说,每一代人创造的并留给后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其实就是文化。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状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根本区别。从文化的产生和实质来看,文化是劳动和社会的产物,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高级反映。文化的积极成果即文明是人类追求的基本目标,代表了人类创造活动的成就。所以,一个社会传统文化的发育状况,就是该社会综合国力的体现,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

文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综合性的标志,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也不可能与之分开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把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及社会进步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文化当然包括着物质和精神产品本身,同时还包括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整个过程。文化的出现,使人类从动物逐渐转变为有创造性的、有组织的、有思想的、有计划的人类,使人类真正从自然界提升到人类社会的状态,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状态。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和自然界进行斗争,为人类的生存创造条件。因此,文化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社会活动及其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综合标志。

另一方面,文化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之一,它一旦形成,必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以科学技术为重要内容的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当代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事实表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已经起到第一位的作用。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否完善,政治民主程度的高低,政治理论是否成熟,不仅与政治决策者的文化水准有关,而且与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分不开。决策者的政治理论水平、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思想道德素养,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有极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文化既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也不可能与之分开的重要因素。

文化作为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一,它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的社会功能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渗透而实现的。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第一,信息功能。即文化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这个“社会遗传密码”的传递,使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积淀的知识和经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把社会推向前进。文化具有人们社会约定的符号系统的功能,能起到固定、表达、储存、传递和加工社会信息的作用。文化不仅充当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记事本和贮藏室,而且可以对它们进行复制和交流,使社会信息的传递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越出个人直接经验的范围,起着传承和创新的作用。

第二,教化、培育功能,即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又塑造人。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通过传授和学习,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知识和能力。人是一个文化存在物,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文化对人的全面的塑造。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并从事各项社会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形式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功能。文化对社会存在具有的这种巨大的反作用是文化最主要的功能。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改变人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有力推动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本身的发展。人创造出改造外部世界的手段,并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改造外部世界的基本手段就是文化活动模式。人类社会就是在基本需要(初级需要)——文化活动模式——新的高级需要——新的文化活动模式的不断循环中进步和发展的。文化发展的这一过程正是生产力实现的过程。

第四,文化的认识功能。即实践和文化的结合,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纳入了认识的过程。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而文化则是“感性世界”的内在形式。人类的认识当然是在实践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但认识还要依赖于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符号系统、科学抽象系统以及概念解释和理解系统。全部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都是文化的产物,而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则是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部认识的发展,如果没有语言、符号、逻辑、想像等文化因素的介入,是不可想像的。

总之,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状态,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和标志,是生产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即传承性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