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生产力实现过程|生产力哲学论

揭示生产力实现过程|生产力哲学论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劳动对象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所谓精神客体是指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马克思称之为“思想客体。”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来看,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活动过程中系统结构的两极,不是一种单纯的两项结构关系,而是包括工具在内的复杂的三维结构关系。

揭示生产力实现过程|生产力哲学论

五、关于生产力的实现过程

生产力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即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以工具为中介的相互作用。这就是说,主体、工具和客体是构成主客体系统的三大要素,也是生产力基本要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展现。因为只有主体、客体以及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进行有效地生产活动,从而发展生产力。

主体和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两极,也是生产力实现过程的两极。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作为主体的人是一个具有多重形式、多重属性、多重结构、多重层次、多重功能的复杂的社会存在物。它在本质上是历史主体,个体、群体和社会是它的三种表现形式。人类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所以,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也就是生产力的主体。

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劳动对象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只是构成实践和认识活动系统的一极,另一极则是客体。作为与主体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客体同主体一样也是一个动态系统,它具有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即无论何种客体,包括精神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具有客观性。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客体的不同属性角度划分,客体有三种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所谓自然客体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主体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对象性客体首先是自然界。自然客体不仅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而且包括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改变了客观世界,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自身生产出的“生成着的自然界。”[29]

主体在同自然界发生联系从事生产活动的同时,也生产出自己的社会关系。所以,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既指向自然,同时又指向社会,把社会作为客体。所谓社会客体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对象的社会的事物和现象。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客体也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社会客体还包括有主体自身。人能做自然和社会的主人,也必定能做自己的主人。如果主体不能把自己作为客体,那么,他也就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并进行各项生产活动。

所谓精神客体是指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马克思称之为“思想客体。”[30]精神现象从物质现象中产生出来,就成为不同于客观存在的主观存在,因而能够成为精神生产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而精神现象一旦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对于主体来说,就具有了对象化意义,就成为客体了。精神现象作为客体可以区分为主观精神客体和客观精神客体。主观精神客体是指精神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主体的实践、认识的对象。这里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大脑内部的精神活动、思维活动。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人的大脑活动、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为认识客体的。客观精神客体与主观精神客体有所不同,它是对象化的意识,是精神生产实践所生产的精神产品。这种产品是通过书刊、画报、录音带、录像带、电影拷贝、计算机存贮系统等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文学艺术作品等。无论是主观精神客体,还是客观精神客体都是主体对客观外界的反映,属于精神现象,是第二性的东西。同时,它们又都具有物质载体和物质外壳,借助于语言以及其他形式表达出来,并产生一定的客观影响。

总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是客体的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中是很难完全剥离开的,虽然人们在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中,其对象偏重于某一个方面,但是,它绝对不可能与其他客体断然分离。如主体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时,它所指向的对象主要为自然客体,但在实践中肯定离不开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因为它们是无法分离开的,若一定要分离的话也只能是理论上的分离。

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来看,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活动过程中系统结构的两极,不是一种单纯的两项结构关系,而是包括工具在内的复杂的三维结构关系。这是因为,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创造和使用工具作用于客体的活动。在主体、客体和工具的三维结构系统中,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构成现实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不仅能够提出目的,而且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创造出各种工具来实现目的。这是人的活动同动物的本能相区别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所谓工具是指人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制造和使用的手段,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中介性。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工具可分为两类:物质性的工具和精神性的工具。前者包括劳动工具、科学仪器;后者包括语言、文字、符号、科学概念、公理、公式和逻辑范畴等。

物质性的工具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而制成的。它可以代替人的天然器官的一部分功能,可以看作是人的天然器官的延伸。人的天然(肉体)器官一般分为三类:运动器官、感受器官和思维器官。与此相对应,物质性工具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延伸了上述三类器官。

作为主体运动器官延伸的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工具,也包括一部分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例如,钻、锯、锤、车床等是人手的延伸。它们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代替人的运动器官对客体施加作用、干扰,使其信息为主体的感受器官所接收。

作为主体感受器官延伸的主要是各种科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声纳以及各种信息传播工具等等。马克思说,人“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了他的活动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肢体。”[31]延伸感受器官的工具是在近代实验科学开始后才于生产工具中产生和分化出来的。由于它们在人们科学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速度也很快。近年来,由于仿生学的发展和运用,人们制造出了灵敏度很高的仪器。例如。模仿蜜蜂眼睛的特点,制成了偏振光天文罗盘用于航海和航空;模仿狗的鼻子,制成了比狗鼻子灵敏一千倍的“电子警犬”等等。这些工具的出现和应用,突破了主体肉体感官的某些局限性,增强了主体的地位和认识能力,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作为主体思维器官延伸的主要是电子计算机、智能机等工具。它可以模拟人的思维,代替人脑的一部分功能。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着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方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

除了物质性工具之外,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还要利用一定的精神性工具。作为精神性工具的语言、文字、符号、科学概念、公理、公式以及逻辑范畴等,是人类世代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结晶。它们虽然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外壳或载体,但在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却是以精神性形式来表现的,因而与物质性工具不同而属于精神性的工具。这类工具既是人类认识的结晶,又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获取知识的手段。概念等认识工具在思维活动中起着选择、整理、概括和复制信息等作用。只有通过它,主体的思维才能把握事物内部的联系和关系,深刻地认识客体。

工具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它处于中介地位。从工具和主体的关系看,工具是按照主体的目的创造出来的,它凝聚着主体的目的因素。在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中,主体总是通过工具作用于客体,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工具和客体的关系看,处于静态既定的工具,是作为主体活动的对象而存在的,从属于客体的一面。而在处于动态的活动开始后的工具,它才成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物对客体发生作用,从属于主体的一面。因而,工具既有从属于客体又有从属于主体的二重性,但又不等于主客体之外的第三种“中间物”。只有明确了工具的中介性、二重性的特点,才能科学地说明它在生产力的实现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注释】

[1]艾思奇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61年11月第1版,1978年4月第3版,第212~215页。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269~270页。

[3]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320~321页。

[4]《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4~23页。

[5]谭贤伟:《生产力范畴的嬗变:“物质变换”到“知识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6]武而文:《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质疑》,唐都学刊,1997年第3期。

[7]薛永应、徐则林:《生产力经济理论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7页、第28页。

[8]见《光明网》,2004年5月8日。(www.xing528.com)

[9]人民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70~71页。

[10](英)乔治·莱尔因著,姜兴宏、刘明如译:《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麦克默特里:《马克思世界观的结构》,1978年版,第55页。

[12]科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基础》,1978年版,第32页。

[13]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1978年版,第10页。

[14]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76年版,第862页。

[15]凯列、科尔瓦森:《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框架》,1973年版,第107页。

[16]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76年版,第856页。

[17]麦克默特里:《马克思世界观的结构》,1978年版,第73页。

[18]阿尔都塞和巴利布:《读〈资本论〉》,1975年版,第213~214页。

[19]哈内科尔:《马克思的历史概念》,1968年版,第28页。

[20]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1978年版,第24页。

[21]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1978年版,第31页。

[22]科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基础》,1978年版,第11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6页。

[26]米勒:《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981年版,第103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7页。

[28]科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基础》,1978年版,第95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