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产力概念的重建
根据对传统生产力及其缺陷的分析,本文将(广义的)生产力或称社会生产力定义如下:所谓社会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时空里(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们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水平;从根本上来说,生产力是标志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它是人类对自然界“索取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辩证统一;劳动者(生产的主体)、劳动对象(生产的客体)和劳动资料(生产的中介或手段)是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也是其最基本的要素。这一概念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意义:
第一,生产力所标志的是人们从事生产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水平”,但是,这个“能力”和“水平”应当是指人们进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人类的生产活动类型比较多,但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有三种,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或生命的生产),精神生产等。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这三种生产是不可分也是不可能分开的。生产力是指人们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能力,故它至少包括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生产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水平,而决不应仅限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生产力不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单向活动能力,保护自然的“支付能力”也是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说生产力从本质上所要表达的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生产力是标志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但是,这一关系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它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辩证统一,而绝非是单纯的对自然界的“改造“与”“征服”。所以,从内涵上讲,生产力不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单向活动能力,人们改造自然向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索取能力”,只是生产力的一个方面。人们在生产中还必须自觉调节、改善、保护自然,使之可持续发展,这种调节、改善、保护自然的“支付能力”,是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然界既是人类索取的对象,也是人类必须给予的对象,调节、改善、保护自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环节。所以说社会生产力是“索取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辩证统一。如果把自然界看作是任人随意宰割和掠夺的对象,把生产力看作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单向活动能力,对自然界只索取不给予,或采取“有水快流”的方法过度过滥开发,就必然要遭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
第三,从其现实性上,生产力是标志一定地域的人们在一定时期生产水平的程度。生产力不仅体现了人类的能力(或力量),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的现实水平的标志。这一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人们生活水平高低、生活质量好坏、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综合实力的标志。具体来说,人们从事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具体量化为国民生产总值、科学技术水平、物质技术构成、社会化程度、产业结构、工业化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生态环境的保护、国民素质以及教育、卫生、体育等等的现实水平。(www.xing528.com)
第四,生产力作为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的标志,它必然具有特定的时空结构,即它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们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实际能力和现实水平。这里的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就是指的生产力的时空结构。
第五,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既是多元的,又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它应该是一个要素体系。这一体系可分为五大部分,即基本要素、智能性要素、运筹性要素、关系性要素、传承性要素。在这五大部分中,除第一部分“基本要素”比较稳定外,其他部分均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关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本书有专题论述。
以上说的是社会生产力,亦称为广义的生产力。而狭义的生产力,一般指的是部门生产力或具体生产力。如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人力资源生产力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