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子之道》引发思考:缺少证伪机制成中国文化弱点

《君子之道》引发思考:缺少证伪机制成中国文化弱点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的,这是中国文化千年未消的一个病穴:假。这一个字,如果用现代学术语言进行比较平静的表述,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历来最大的弱点,是严重缺少证伪机制。但是,受假的侵害最深,而且仍在生生不息的,独数中国。“伪君子”,在中国语文中是一个常见词语。但是,当“伪君子”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恶名,它又有可能成为一枚石块任意丢掷,伤及不该伤害的人。

《君子之道》引发思考:缺少证伪机制成中国文化弱点

文化思考的最高等级,不是加法,而是减法。

对于愈是庞大、愈是复杂的对象,愈要做减法。

我曾做过很多实验,努力找出一个宏伟机体的最关键“命穴”,用一个字来概括。例如,对于历史悠久、支派繁多的“君子之道”,若要层层剥除剩一个字,我认为那个字是“德”。

那么,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且把它的千般优势暂时搁下,光说它的种种弊病,而且也必须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是什么呢?

这个字是:假。

是的,这是中国文化千年未消的一个病穴:假。

这一个字,如果用现代学术语言进行比较平静的表述,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历来最大的弱点,是严重缺少证伪机制。

这种平静的说法背后隐藏着多少灾祸、战乱、冤屈、颠倒、倒退,简直无法想象。

历来所要的,只是忠奸之分、分合之选、道术之争、盛衰之衡、得失之论、华夷之别,从来等不到一场至关重要的真假之辨。于是,假,潜伏在争论的任何一方,永远安全,越长越大。而正是它,败坏了对立的双方,败坏了一切。

直到现在,很多看似十分紧缺的社会观念,为什么迟迟不能生根?原因是,它们的假体,早已风行一时,因此让真体无从插足。例如“民主”,实在是一个不错的观念,但它在“文革”中曾以超常的规模和体量席卷九州,让人不寒而栗;而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上暴民、刁民们发挥的能量和取得的实效,也无与伦比。这一些,都被称之为“民主”,甚至是“大民主”,那么,什么是“真民主”?很难辨得清了。而且,领略过宏伟“假民主”的中国人,确实也更能发现那些标榜“真民主”的地方的虚假性。

这果然合得上中国最伟大小说家曹雪芹的结论:“假作真时真亦假。”(www.xing528.com)

假,世界各国都有。但是,受假的侵害最深,而且仍在生生不息的,独数中国。假数字、假案件、假证据、假证人、假记者、假文凭、假医生、假品牌、假酒、假药、假茶……永远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屡禁不绝。

特殊之假,起于骗子;中度之假,起于牟利;广泛之假,起于文化。

不错,还是回到那个平静的学术判断:中国文化严重缺少证伪机制。

正因为是千年机制,实在无可奈何。即使我们天天见假而恨,见假而怒,见假而泣,却仍然不知如何从根本上整治。当然也能看到一些整治措施,但对这些措施的长久效能,却还心存怀疑。

那么,我们能做一些什么呢?

我想,既然主因在于文化,那也不妨从文化上说说它。有效无效,大效小效,那就顾不到了。

我曾反复论述,一切文化的最后成果是集体人格,而中华民族对集体人格的选择是君子之道。但是,正是在君子之道的伟大结构中,羼杂了大量的虚假和伪诈。

“伪君子”,在中国语文中是一个常见词语。而且,一见这个词语,多数中国人都会联想起一张张生动的脸庞,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但是,当“伪君子”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恶名,它又有可能成为一枚石块任意丢掷,伤及不该伤害的人。在我看来,仅仅是只求其表,只求其名,还算不上“伪君子”;一直想做君子而修炼不够,处处露怯,也算不上“伪君子”。只要不是故意作假,一切向往君子的企图都应该鼓励。我注意到了,随意地把别人称作“伪君子”的人,自己究竟是什么人,倒是特别应该存疑。

我会在下文中列举出一些已经被法律认定为罪犯的“伪君子”,借以说明,在哪些方面,君子最容易被“伪”;在哪些方面,君子最不应该被“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