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浮躁消耗残生,净心成就宗师
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盲目地加速追求什么,只为一时的痛快而做事,对今后的发展是很不负责的一种表现。有时,在我们不断的努力坚持下,成功才越来越有希望。成功不在于你跑得多快,而在于你一直不停地用正确的方法坚持跑。
有个僧人一向很守戒律,对自己从来都很严格。有天外出,因事耽搁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脚步匆忙之际,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软绵绵的。这个僧人心想:“不会是河边的青蛙吧?那么软,肯定是,真是糟糕,我这不等于是杀生了吗?”后又接着想,“万一是只母青蛙,那我岂不是更加罪孽深重啊?”一晚上这个僧人都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一直到很晚才勉勉强强睡着。刚睡着不久,就听见有许多青蛙在那叫个不停,后来有只硕大的青蛙说想要他的命,吓得他瞬间醒来。醒来后喝杯水才知道刚刚是在做梦。静坐许久才把心放平,躺了下来,却一直没有睡着,就这样一直到天亮,天刚刚亮就急匆匆地爬起来去了昨晚回来的路上,看看昨晚到底踩到的是什么。顺着记忆来到“事故”现场,才发现原来是一只熟透的茄子,僧人这才放心下来,高兴地回寺院去了。
境由心生,疑心过重的人内心总是不能平静、总是杯弓蛇影。所以,佛法讲:“忘我、净心”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轻而易举做到。修行的人都是如此的耗费精力,更何况一个长期在繁华都市、充满诱惑的世间凡人呢?
很久以前,有个叫安平的小山村。有一天来了一位会奇异功能的人,他会化石、化土成金,生火将锅中的水煮沸,然后在锅里放石头、放土,再不停地搅拌,慢慢的水干了,土化了就会生成一粒粒的金豆。
村里的人觉得很是神奇,就特别想学会这个成金的秘密。一再诚恳地请求,这个会奇异功能的人就答应了,于是说:“大家看起来,化土和水很简单,但想成金必须有个关键的点,这个点就是在土和水搅拌的过程中,不能想树上的猴子,不然一块金都炼不出来。”
村民们觉得很简单,等那个人走后,先由村长开始,他怕不成功,一直提示自己不要想猴子,不要想猴子,结果越是提示,脑子越是有猴子的影子,所以一块金都没有炼出来。只好交给下一个人,然后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对他说,一定不要想树上的猴子。就这么一个一个传下去以后,整个村子的人没有一个人炼出一粒金豆。因为树上的猴子总是在他们的脑子里。
这虽然仅是一个故事,但它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做事,尤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哪怕是自己很熟悉的事,谁都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投入。所谓“心宁则智生,智生而事成。”就是这个道理。(www.xing528.com)
有位山川大师的手迹在日本京碧寺的山门匾额上,“第一议谛”四个大字,很受游人的喜爱。据说,这简单的四个字是二百多年前山川大师写了第85遍的杰作。为什么要写85遍呢?这个得从他的弟子说起,山川大师是个做事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做事不敷衍之人。所以他写字也是如此,每每写完总会找帮他磨墨的弟子看,让这个眼光独到的弟子给提意见。
然而,替他磨墨的那位弟子,却是个颇具眼力而又直言无讳的人。山川大师的每一笔这个弟子都看得很认真,对字的成型很是“苛刻”。
第一次写那四个大字的时候,这个弟子看了一眼就说:“这幅写得不好。”
于是山川大师继续写,一直写到84次的时候这个弟子都没有看上一幅。
后来山川在一次午休起来后,心旷神怡,心无所羁的心境下,山川大师挥笔写出“第一议谛”四个大字。正好这个时候他的弟子进来给师父倒茶,看了这次写的这四个大字,立马竖起大拇指,表示这次这幅字他很满意。
静品禅心
心境是一种状态,只有心如静水之时做事才是最好的状态。心的状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要想心静必须净心,心无杂念。如果每天心事重重,杞人忧天,那怎能做到心静呢?这样,即使有大理想、大抱负实现起来也很困难。因此,那些心无旁骛、心如止水的人最终能会成为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