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革命
17至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因此,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是要进一步铲除封建残余,推翻外族压迫,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由于这场革命是在欧洲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走上政治舞台,因此革命又呈现出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这次革命是欧洲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巴勒摩到巴黎,从柏林到维也纳,从布拉格到布达佩斯,革命风暴席卷了除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大陆,最后以1849年9月匈牙利革命被镇压而宣告结束。革命风暴沉重地打击了各国封建王朝,埋葬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会议体系,俄国的农奴制也受到猛烈冲击。它也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较量,最终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革命前的欧洲
1848年革命爆发前,欧洲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在迅速发展,封建自然经济基础日趋瓦解。工业资产阶级形成,并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的核心力量,工业无产阶级也逐渐兴起。同时,由于维也纳会议后大国对弱小国家实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欧洲政局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七月王朝末期,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路易•布朗在其著作《劳动的组织》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争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工人的贫困、堕落、犯罪及愚昧,如果实现有组织的生产,就可以消灭这些现象。因此他建议资产阶级国家拿出资本,成立“社会工厂”,由国家负责指导和组织生产。他认为广泛成立这样的“社会工厂”就可以排挤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从而实现工人的解放。他把工人解放的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国家,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是超阶段的,并提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合作。路易•布朗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工人中影响很大。
革命前的意大利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工业资本主义和农业资本主义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意大利北部已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工业企业数目大增,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开始修筑铁路。工业革命导致对于原料及农产品的需求日增,于是促使一部分地主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大资本主义农场。贵族地主逐渐资产阶级化,并与大商业资产阶级结成了同盟。然而意大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却受到层层阻碍。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内部政治分裂,国家林立,而且多数国家仍受外来势力的统治。曾被拿破仑推翻的封建专制君主复辟,贵族僧侣恢复了特权,人民被剥夺了自由权利。因此,革命不可避免,迫在眉睫。奥地利的“梅特涅制度”
1848年以前,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1821年,著名政治家梅特涅出任奥地利首相。他对哈布斯堡家族忠心耿耿,竭力维护现存封建制度,推行被称为“梅特涅制度”的一整套保守主义的政治主张。梅特涅在国内实行高压统治,维护以封建地主和金融巨头为代表的君主制统治。他对自由民主运动采取高压手段,对大学实行严格监督,加强书刊出版检查制度:设立中央调查委员会,侦察各地革命活动;时刻准备在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特别是君王有被推翻的危险时,派联邦军队进行干涉。
法国革命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金融贵族同工业资产阶级以及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加深。1848年,法国巴黎首先爆发了二月革命,建立起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之后,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巴黎无产阶级又举行了六月起义,遭到镇压。此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确立了统治。1848年11月12日,制宪议会公布了《1848年宪法》。1851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发动军事政变,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二月革命
七月王朝的反动统治引起法国人民及资产阶级的普遍不满,其中资产阶级反对派又分王朝反对派、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三大派别。这些反对派的主要斗争手段是“宴会运动”,即利用宴会的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和群众动员。1848年初,政府禁止举行宴会运动,这成为二月革命的导火索。2月22日,巴黎群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到24日,演变成武装起义。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国民自卫军纷纷倒戈,国王菲利浦仓皇逃往英国,革命很快取得了胜利。
资产阶级窃取革命果实
二月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建立。表面上,临时政府是由参加革命的各个阶级联合组战的,但实际上政府中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占据着重要的职位。参加临时政府的工人代表只占少数,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了资产阶级手中。但是,临时政府在工人阶级的强大压力下于2月25日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工人阶级在资产阶级的欺骗下一再让步,逐渐陷于孤立及无戒备的状态,而资产阶级的力量却大大增强了。
六月起义
制宪会议执行委员会成立后,资产阶级认为自己的统治已经巩固,而工人阶级处于劣势,便开始向工人阶级大举进攻。在这种形势下,工人阶级发动了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六月起义”。6月22日,工人们走上街头,高喊“打倒制宪会议”、“建立民主的社会的共和国”等口号,起义拉开了序幕。23日,激烈的巷战爆发。就在工人群众还在准备胜利后成立自己的政府时,26日,起义以失败告终。六月起义的失败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路易•拿破仑•波拿马政变
1848年12月,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选为法国总统,并立即授命巴罗组成秩序党内阁。1849年5月,立法会议开始选举,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无力与君主派抗衡,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开始为复辟帝制作准备。1851年12月2目,他发动政变,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恢复普选。1852年11月,受波拿巴控制的议会作出了恢复帝制的决议。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正式宣布法国为帝国,自任法兰西皇帝,称“拿破仑三世”,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德意志革命
革命前夕,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巴黎二月革命的影响下,南德的巴登公国酋先爆发革命,革命迅速波及德国西部和西南诸邦。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政府相继成立,却未能解决德意志的统一问题。1848年5月18日,德国资产阶级以解决统一问题为名,在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解散,德国1848年革命结束。
柏林三月革命
德意志的分裂日益成为德意志诸邦经济发展的障碍,国家统一已是大势所趋。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加速了德国革命的爆发。1848年3月13日,柏林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并与军警发生冲突。18日,爆发了群众起义。由于士兵同情人民,国王威廉四世被迫撤走军队,并于29日改组政府。5月22日,国民会议召开,资产阶级代表占据优势,取得政权。三月革命取得暂时胜利。11月,由于国王军队的反扑,三月革命以失败告终。
法兰克福议会
三月革命后,德意志各邦基本都组成了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府。资产阶级主张由各邦选出代表组成全德国民议会,制定一部统一的宪法,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统一国家。5月18日,法兰克福全德国民议会召开。在由奥地利还是普鲁士为首统一德国问题上,代表们分成两派,相持不下。
1849年3月,法兰克福议会选举普鲁士国王为德意志帝国皇帝。议会还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但各邦的君主却不接受这部帝国宪法。
护宪运动(www.xing528.com)
由于《德意志帝国宪法》遭到了以普鲁士为首的各邦君主的拒绝,人民群众为了维护宪法掀起了护宪运动。到1849年5月,这场运动发展为武装起义,席卷了德意志许多邦国。城市工人阶级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但领导权却掌握在小资产阶级手中。护宪运动也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积极支持,恩格斯甚至亲自参加了战斗。起义蔓延之后,德意志各邦君主连忙调集军队去各地镇压。这场轰轰烈烈的护宪运动最终失败。1849年6月,法兰克福议会被强行解散。护宪运动的失败和法兰克福议会的解散,标志着1848年德意志革命的结束。
奥地利革命
1848年3月,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爆发了推翻梅特涅政府的革命运动。迫于人民的压力,奥皇只好让步,改组内阁,并颁布帝国宪法。但新内阁继续推行反人民的政策,又引发了五月起义。奥皇带领皇室逃出维也纳。10月,为反对奥皇入侵匈牙利,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月起义。十月起义被镇压后,维也纳陷于政府军之手,奥地利革命失败。
维也纳三月革命
巴黎二月革命和柏林三月革命加速了奥地利革命的爆发。1848年3月初,维也纳到处举行群众集会,资产阶级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3月13日,工人、手工业者和大学生聚集在帝国议会附近的广场上,高呼口号,并且提出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建立陪审制和责任内阁等要求。帝国政府派军队镇压,引发了第一次流血事件,群众纷纷举行起义。在群众起义的强大压力下,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辞职,并乔装逃出维也纳,流亡英国。15日,起义群众包围了皇宫,奥皇斐迪南一世被迫宣布改组内阁、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三月革命取得胜利。
五月革命
1848年4月25日,奥地利颁布了帝国宪法,仍授予皇帝以军政大权,并有权否决议会通过的法律。5月11日,奥地利公布了选举法,规定了很高的选举资格限制,剥夺了广大群众的选举权。这些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5月15日,工人、学生和国民军举行游行示威,并且筑起街垒,起义再次爆发。第二天,皇帝仓皇出逃。政府被迫让步,同意召开制宪会议,重新制定宪法。但反动政府不甘心失败,5月26日下令解散学生军,又一次引起了人民武装起义。在起义中,学生军和国民自卫军都参加了战斗。最终政府再次作出让步,收回了解散学生军的命令。
1848年10月3日,为了镇压匈牙利革命,奥地利对匈牙利宣战,再次引发维也纳人民起义。这次起义完全是自发的,没有一个集中而统一的领导组织。10月6日,维也纳的工人、大学生和部分国民自卫军同政府军展开战斗,取得了胜利。奥皇斐迪南一世逃往奥尔木茨,维也纳又一次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10月23日,政府军开始反攻,炮轰维也纳三天。起义群众虽然坚守阵地,英勇还击,但终因寡不敌众,11月1日,维也纳陷落。
意大利革命
革命前的意大利处于封建分裂状态。1848年1月,两西西里王国首府巴勒摩人民首举义旗,米兰、威尼斯等地也相继爆发起义。由于各国君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妥协,意大利的反奥战争屡遭挫折。但意大利人民并没有屈服,后来掀起了以罗马为中心的革命新高潮。1849年2月9目,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但7月即被反动联军所颠覆。意大利1848年革命最终失败。
巴勒摩起义
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严重破坏了意大利的经济,使意大利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革命形势不断高涨。1848年1月13日,两西西里王国首府巴勒摩的人民首先掀起了反对专制政府的武装起义。起义者同反动军警激战两周后,终于取得了胜利,并在西西里岛建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临时政府。巴勒摩起义带动了意大利其他地区的革命运动,它是1848年欧洲革命的开始。
第一次反奥战争
1848年3月18日,奥地利统治下的米兰首先爆发了反奥起义,起义者于23日解放了米兰城,将奥军驱逐出境。3月17日,威尼斯人民发动起义,不久解放了被奥地利统治的威尼斯。在人民运动的强大压力下,意大利各国君主为了保住王位,相继答应派兵参加反奥战争。各国人民纷纷组成志愿军,积极参加反奥民族解放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但是,意大利各国所结成的反奥同盟并不牢固,各国君主先后破坏反奥联盟,最终给奥地利以可乘之机。第一次反奥战争最终失败。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1948年11月,罗马人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罗马教皇庇护九世被迫成立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世俗内阁。1849年2月,按照普选制选出的制宪会议召开,宣布成立罗马共和国,废除教皇的世俗政权,由马志尼等三人共同执政,掌管罗马共和国的政权。4月24日,庇护九世勾结法军,向罗马共和国发动进攻,被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击败。6月初,法军、奥军和两西西里王国的反动军队进攻罗马共和国。尽管马志尼政府进行了许多进步改革,但罗马最终仍未能避免沦陷的结局。7月3日,教皇在法国的刺刀保护下恢复了政权。8月22日,威尼斯城陷落。意大利1848年革命至此结束。
东欧的民族解放运动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前,东欧的捷克和匈牙利都处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两国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两国来说,1848年革命的任务皆为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虽然革命最终失败,但在欧洲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捷克革命
为了推翻奥地利的长期统治,捷克民族资产阶级组织了政治团体“利皮尔社”进行反奥斗争。1848年3月,布拉格等地掀起革命的高潮。4月,民族委员会组成。6月,捷克资产阶级自由派在布拉格召开奥地利境内斯拉夫人的代表大会。会议上,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对自由派投靠哈布斯堡王朝的主张,坚持革命的立场,并领导了后来的人民起义,但以失败告终。
匈牙利革命
匈牙利是完全依附于奥地利的封建国家。19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匈牙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科苏特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要求民族独立的革命活动。1848年3月15日,著名爱国诗人裴多菲领导布达佩斯的革命者举行起义。起义人民通过了《十二条》政治纲领,并迫使奥地利总督接受。接着,起义军夺取了政权,控制了首都布达佩斯。9月,奥地利军队卷土重来,匈牙利人民与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1849年4月14日,匈牙利宣布脱离哈布斯堡王朝,宣告独立。5月,沙俄出兵入侵匈牙利,匈牙利人民被迫两线作战。由于实力悬殊,加上匈牙利内部产生了分裂,匈牙利革命最终失败。匈牙利革命的失败标志着1848年革命告终。
波兰民族起义
18世纪末,波兰被俄、普、奥三国瓜分后,波兰人民从未停止过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的斗争。1848年,波兰人民又一次掀起革命高潮:3月,波兹南地区发生反对普鲁士统治的武装起义,并成立了民族委员会,但于5月被镇压。加里西亚也发生了反奥斗争。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地区也爆发了武装起义。不过,这些起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