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开心声,培养男孩最好的情商!

打开心声,培养男孩最好的情商!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长给周浩的妈妈打来电话,告诉她两天前周浩在休息时间打了某个同学,老师让他带张字条回家让父母签名,但是,周浩并没有把父母签名后的字条带回学校。当然,妈妈对字条的事全然不知,她谢过校长,答应等周浩回家后她马上处理这件事。妈妈想给周浩最后一次机会。周浩一面若无其事地回答,一面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周浩低头看着地板说。

打开心声,培养男孩最好的情商!

第六章 进行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

在培养孩子情商的过程中,应该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中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整体素质,并且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

1.教育孩子为社会做奉献

孩子为社会做奉献是个体对别人或社会有益、有助的行为,也是符合社会公认的规范准则的行为,包括互助、分享、合作、友爱、慷慨、同情等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外来的奖赏或害怕惩罚,而是出于自愿。简单来说,就是凡事要为他人着想。

(1)拥有愉快的心情

理解别人在相同情境中可能产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当儿童手指碰伤、玩具摔坏、想参加游戏却遭到同伴拒绝时,父母不仅要启发孩子讲述自己的情绪并且要安抚他的情绪,如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因为其他的小朋友不肯和你玩,是吗?”“想一想你还可以找谁玩呢?”让孩子说一说,使激动的情绪得到正确表达与发泄。父母的同情、建议加上讲述时的宣泄,会使孩子较快地恢复平静愉快的心情。

(2)适当的情感转移

情感转移指孩子对来自另一人的情感暗示或者对另一人所处的情景所产生的一种不随意的反应,表现出感受到与另一人的情绪体验。移情的程度在于一个人对别人的想法和情感的敏感性。因此,移情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和增强对别人的理解。移情和同情都建立在对别人内心状态的理解能力之上,但移情比同情更进一步,它要求孩子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产生同样的感受。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认为,移情能力的主要发展过程是: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岁,如果附近有别的婴儿在哭,孩子便也会哭,这是一种模仿行为,也是最原始的移情形式,但不是道德行为。一岁左右的孩子看见照顾自己的亲人哭泣时,马上感到压抑不安,会轻拍亲人的脸,把自己的头埋在亲人的膝上,既像是安慰人,又像是寻找安慰。1岁半的孩子看见同伴哭泣会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第二阶段,3—6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能看出别人高兴或不高兴,并因之感到兴奋或压抑,不过他以为别人和自己的感受总是一样的,不大理解别人可能有和自己不同的意见或感情。有一个关于3—7岁幼儿的实验表明,当关着门的另一室中传出儿童的哭声时,约有50%的孩子露出关心的表情,17%的孩子表示悲哀,10%的孩子跑去喊成人帮助,5%的孩子表示焦急;但还有18%的孩子自顾自游戏,或明显地表示不同情。第三阶段,8岁左右的孩子大多数能接受关于他人情感的较为微妙的暗示,也知道在同一情景下,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第四阶段,12岁左右的少年能够不依赖当前的情景线索去理解或预测他人的情感变化。但是同龄少年儿童中移情能力有很大悬殊。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时,应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图书、故事、电视、木偶戏或指出当前情景中出现的亲社会行为,鼓励孩子谈论他人的情感体验,使孩子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可导致对双方均有益的后果:接受帮助的人因解决了困难而高兴,乐于帮助别人的孩子,有时会受到赞扬;同时他也会感到学做好事是令自己心里很愉快的事。一旦孩子逐渐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他的分享、互助、合作、慷慨、友爱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会得到增强。

(3)及时赞扬孩子奉献社会的行为

有些家长衷心地喜欢子女帮助、关心他人,和他人分享与合作,他们对奉献社会行为的言语肯定较多,子女的行为也就更加稳定地向利他方向发展。反之,有些父母比较斤斤计较自家的利益,对他人的奉献行为持批判或怀疑的态度,其子女的移情能力也较差。

(4)让孩子独立解决矛盾

同伴间发生争吵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因为它增进了孩子解决纠纷的技能,丰富了独生子女的社会经验。有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是正常的事情。因为许多孩子还摆脱不了“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他们常常只想到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了解他人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只有在争吵中才开始理解别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在多次产生分歧、冲突甚至打架以后,在不断遭人拒绝、遭受冷落、不受欢迎以及孤独难熬之际,才会认真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交往方式,学会协商、轮流与合作的办法。

2.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有个故事写道:一个财主在划船过河途中不慎掉入水中,财主高呼:“有谁救我,赏金一百!”一位打鱼回家的渔夫正好路过,见此便下河将财主救了起来。谁知那财主见是一位顺路回家的渔夫救了自己,便不愿兑现一百金的承诺,他只给了渔夫十金。渔夫说:“你不是高喊赏一百金的吗?”财主十分生气,说道:“你一个小小的渔夫,一年才赚几金,给你十金就相当不错了。”渔夫怏怏而归。后来又有一次,这位财主过河途中又翻了船,他照样高呼:“有谁救我,赏金一百!”此地本无多少人路过,大多是一些渔夫,碰巧上次救他的那位渔夫又从此地经过,他对其他的渔夫说:“不能去救这个人,他不讲信誉。”于是,渔夫们都不相信财主说的话,没有去救他,财主就这样被淹死了。

为人处事中不讲信誉,往往就会像这个落水财主一样把自己推到绝路上去。做人做事失信于人,既显示了一个人的人格卑贱,品行不端,更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现在而不顾长远的愚蠢行为。因为没有信誉,就没有你活动的空间,甚至你将寸步难行。

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有撒谎的时候,于是一些父母选择用严厉的惩罚来遏制孩子说谎,然而这样做通常只能起到反效果,只有恰当的批评才能让孩子把错改过,养成诚实的好习惯。校长给周浩的妈妈打来电话,告诉她两天前周浩在休息时间打了某个同学,老师让他带张字条回家让父母签名,但是,周浩并没有把父母签名后的字条带回学校

当然,妈妈对字条的事全然不知,她谢过校长,答应等周浩回家后她马上处理这件事。并且妈妈还从校长口中知道,以前周浩就经常惹是生非。

周浩放学回家来了。

“你好,妈妈!”他轻松地同妈妈打招呼。

“你好!”妈妈强压怒火。她努力提醒自己,小孩子常常会做这样的事。

“今天学校没有东西要你交给我吗?”妈妈想给周浩最后一次机会。

“没有呀。”周浩一面若无其事地回答,一面把书包扔在沙发上。

“我刚接到你们校长的电话。他说几天前你就应该给我一张字条,上面说你在休息时间行为不当。字条还得由我签名。”她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再问他“你肯定吗”之类的话,那只会给他再次撒谎的机会,并使自己受挫。

“哦,我弄丢了。”周浩低头看着地板说。

妈妈点点头说:“我知道了。那你至少也要告诉我这件事。”

“我忘记了。”周浩耸耸肩膀说。

这下子妈妈决定不能轻易原谅周浩的过错了。“不!小浩,你在撒谎,你打了人是吧?你让妈妈很失望,妈妈几乎不敢相信你会做出这样的行为!知道这样下去会怎样吗?你会变成一个坏孩子!”“妈妈!”周浩吓得哭了起来。“孩子,不管怎样我都是爱你的,因此我必须对你负责。我批评你是因为你确实做错了。对同学动手已经很不应该了,而且还对妈妈撒谎!现在回到你房间去,好好想一想你的错误!”

妈妈的批评没有白费,周浩给妈妈写下了保证书,保证不再说谎和欺负同学,从那以后他真的改正了错误。

孩子小时候由于是非观念不清而容易犯说谎的错误,而严厉的惩罚往往容易增强孩子的恐惧感,迫使孩子产生防卫心理而进一步编造谎言。所以父母们只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让他们知道说谎只会让人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而说真话却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

除了鼓励孩子说实话,以培养孩子诚实的习惯外,我们还建议父母做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以培养孩子的诚实习惯。第一,用具体的规则来要求孩子。光讲道理是不足以防止孩子说谎的,教育孩子诚实,必须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从小就按诚实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品质。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三不要”的具体要求,比如不编瞎话,不讲假话,不谎报成绩等等。第二,多给孩子一点诚实教育。可以用举实例、讲故事的方法给孩子讲做人不诚实会带来什么恶果,而诚实的品质对人的发展多么重要。要让孩子坚信,弄虚作假是可耻的行为,必将受到惩罚。教导孩子从小就做一个诚实的人,自己有缺点、错误要勇敢承认,做自我批评,也接受他人批评,绝不隐瞒、造假。这样一来,孩子长大后才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地做人。第三,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应对孩子的撒谎行为进行适当惩戒。在认真耐心的教育之后,孩子仍然出现说谎等行为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这种为“戒”而“罚”,也是爱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这又是一种最令人棘手和带有风险的爱,因为孩子容易抵触施加惩戒的人。但是,如果你的惩戒适度,又执行得合理、巧妙,事后讲清道理,孩子会受益很大,并心悦诚服。当然,对孩子的惩罚,不要严厉到使他甘愿冒险说谎的地步。

所以,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厉训斥孩子,而是应当冷静地批评孩子,以理服人,让孩子认识到说谎的危害性,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3.老师喜欢勤学好问的孩子

不懂就问也是对老师的一种尊敬,每个老师都欣赏勤学好问的学生。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你应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这样同样会让老师感到欣喜。

学生有什么问题,心里有什么想法,也要主动找老师请教,主动找老师谈心,让老师了解自己。不懂就问,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某校初二年级有个同学叫徐明。他有个怪毛病,课堂外叫呱呱,活跃得像条龙,但见到老师就成了哑巴虫,遇到难题也不敢问,因此,学习成绩老是在中游徘徊。他说:“问老师难为情,一旦问题太简单,也怕人家笑话。”有这种心理的青少年确实不少,它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自尊心往往特别强,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这有积极的一面,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积极上进。但过分自尊,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如死要面子,不懂也不问老师等,也会走向反面,对自己的学习进步和成长都十分不利。

正确的心理认识应该是:不懂问老师是天经地义的,好问是一种诚实好学的美德;人家笑话,那是人家的事,学生自己完全不用理它。

怕问老师还可能有别的原因,如与老师的关系不好,这就需要改善师生关系。一般情况下,主动问老师问题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很好途径。有的同学常常挨老师的批评,就不敢问老师了,这就需要鼓起勇气,尤其是第一次问老师时。还有的同学可能只害怕问异性老师,这是青春期对异性老师产生的生性心理,是由于感到不好意思造成的。其实,对异性老师有些好感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感到羞耻,坦然处之就会变得自然。

也有的青少年有些自暴自弃,认为反正学不好,问也是多余的,混过去算了。这种观念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也是影响同学们自身进步和师生之间关系的有害心理,作为青少年,应当努力克服这种不良的认识观念。

课堂上的问与答是师生间沟通交流最主要的形式。在课堂上讲课的老师,谁都不希望听讲的学生对自己的提问没有回应,否则会影响整节课的质量和效果。试想,上课铃响了,老师迈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室,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课。第一个问题提出后,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举手回答。同学们漠然的面孔、愣愣的眼神,让老师皱起了眉头,心情一下子坏了许多,接下来的课很可能会讲得不再生动有趣了。就这样,老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几十分钟的时间在悄然中白白流失。

师生交流对于学习知识很重要,老师在课上提出问题无人回答,他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任何老师都不例外。这就和一个同学高高兴兴地跟另一个同学打招呼,另一个同学不答应、不理睬的感觉是一样的。老师心情变糟了,知识也就不能很好地传授。

不敢积极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自信,怕当众出丑,但每答必对的同学在班上毕竟不是多数,尤其是老师传授新知识的时候。鼓足勇气,勇敢地站出来,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哪怕是浅显的,哪怕是错误的,也会把老师从尴尬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作为学生,多向老师请教问题,有助于老师更多地了解自己。在这方面,某校初中年级学生朱子涵就做得很好。朱子涵刚升入初中的时候,成绩很差。他看到老师非常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于是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各门功课。可是他的基础实在很差,自学很吃力。

于是,朱子涵将不会的题分成难易两类,先请教同学,同学不会的就拿去问老师。最初的时候,朱子涵的成绩虽然没有明显提高,但他发现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却明显好转。有时,还没等他去问老师,老师在自习的时候就会问他还有没有问题。

当问题解答完的时候,老师还经常询问一下他生活方面有没有困难,这让朱子涵十分感动。更让朱子涵兴奋的是:老师还常常鼓励其他学生向朱子涵学习,说:“不怕你有问题,就怕你不问,像朱子涵这样勤学好问,总有一天成绩会提高上去。”也就是从问问题开始,朱子涵同老师的关系密切起来,成绩也逐渐上升。

可见,多向老师问些问题就增强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在问完老师一些有关学习的问题后,同学们还可以把握机会,与老师开始更广泛的交流。比如在老师空闲的时候,商讨完问题,还可以进行一会儿闲谈,从学习到生活,从学校到社会,从天上到地下,海阔天空,无所不可,师生间的了解会逐渐增多。但注意气氛要轻松,时间不宜过长,要及时离开办公室,免得影响老师的工作。

4.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变得更懂事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家长一定要拒绝,这样才会让孩子变得懂事起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经常会感叹:“我们小时候的物质条件不如现在,每天也高高兴兴,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却总是不满足。”确实,由于家长们习惯于过问孩子们的物质需要,过分给予子女物质享受,使孩子变成了永不知足的“小皇帝”、“小祖宗”,到头来,想管都没法管了。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与父母的思想、教养方式、行为准则息息相关。可是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小孩亦是如此,甚至更为强烈。本来,孩子是没有自立能力的,他的需求很自然要靠家长来满足。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现代社会,他们不仅从父母身上也从电视上、从网络中看到这多姿多彩的繁华世界,他们的视野宽广,他们的欲望也变得强烈。而许多家长对这些事的表现就是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唯恐落在他人之后。不要说以有限的精力、财力、时间去满足孩子无休无止、花样翻新的欲望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是对孩子的需求全部都予以满足也是一种愚蠢的错误。过于迁就孩子,等于促使孩子养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势必导致他们在日后迈入社会,进入实际学习、工作、交往中碰得头破血流,诸事不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不管。对孩子非分的需求也不要迁就,即便对孩子正当的要求,有时基于家庭的经济条件,或者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未必一定全部满足。但是,不迁就孩子必须讲究方法。小孩虽小,可心里明白,自己所依靠、所依赖的就是父母,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轻易甚至粗暴地拒绝孩子的需求会导致孩子的心灵受到损伤,产生不安全、无所适从的感觉。当你准备不迁就孩子的要求时,要三思而后行,决定之后就把自己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要相信孩子的认知能力,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做法,要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感到家长不是通过干涉自己的自由来管自己,而是自己的要求过分,或者家里的确有困难。让孩子自幼明白道理与克己节制,在心理上有承受一定的挫折的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亦是大有裨益的。

不是所有的拒绝都是有效的,以下两种情况是最有害的。第一,有些家长当时不迁就,可是经不住孩子的纠缠,过一会儿又予以满足,这种管法的后果比不管更糟。这样出尔反尔,定会使孩子养成坏习惯,以为通过死缠硬磨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目的。第二,也有些家长不注意相互之间的通气、默契,妈妈不迁就了,爸爸却迁就了。或是父母达成一致意见,爷爷奶奶却悄悄地予以满足,当父母提出批评,老人又说对孩子不能太苛刻,背后又在孩子面前唠叨,这样很可能会造成孩子心理失衡,误以为父母不疼爱他。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是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掌握一些方法、策略更是不可或缺。比如家长在拒绝孩子的同时,答应他如果条件许可,一定会满足他的合理要求,但必须信守诺言,千万不要自以为孩子过后就会遗忘。信守诺言,不仅会树立自己的威信,在孩子方面,也会感到父母管自己是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还有,家长假若眼光敏锐,注意观察孩子,出乎孩子的预料,主动满足孩子心中渴望而又没有说出来的愿望,更会事半功倍,令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融洽,并逐步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关系。

许多家庭的家长尤其是祖父母都有追着孩子吃饭的习惯。摄取足够的营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所以在进餐的问题上父母会同孩子发生很多争执。例如在家中母亲精心地准备了晚餐,孩子却提出要吃另一种食物。这里面不仅是一个进餐的问题,也经常是孩子与父母进行的权利斗争。孩子很懂得父母对他饮食的关心,因此相信有了操纵父母的砝码。事实证明他们在这一点上是有眼光的,父母不忍心孩子挨饿缺乏营养,往往屈从于孩子的要求,或者另备食物,或者带着孩子去买他爱吃的食品。在这个问题上家长朋友应该更理智一些,事实上孩子一顿不吃饭,对他的健康并无太大影响。如果一味满足他的要求,反而容易养成他偏食的习惯。有了这样的经验,孩子受到了鼓舞,认为可以用他的意愿来控制妈妈,甚至发展到脾气发作时打妈妈几拳,妈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心血培养出一个自私自利为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怪物。妈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牺牲了自己应享有的权利,也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情况是孩子坚持要买新玩具,被母亲拒绝。孩子质问母亲为何刚才替自己买了新衣服,现在却不肯买玩具给他玩?并以哭闹相威胁。母亲可能怒火冲天,当众大骂或给孩子一巴掌,结果孩子在回家路上大哭不止,做母亲的不但十分尴尬,甚至其他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和骚扰。母亲在孩子的苦苦哀求下,不如先遂了孩子的愿望,待回家再慢慢教导:“你看你的玩具已经多得没处放了,你还要添置新的。阿姨家涛涛的一个小坦克玩好久了也没有换,一件心爱的玩具才是最重要的,比你每天换新的要强。”这种低调处理会出乎孩子的意料之外,会令孩子歉疚,他的脑海中可能会出现另一个他,叫自己以后不要提无理要求。

如果父母对孩子无论什么事总是最终妥协、同意,允许其破坏规矩,自己就会显得很软弱,不坚决,没主见。孩子的行为就会表现出对父母的不尊重。不停地接受孩子破坏规矩,每一次破坏规矩的行为似乎都不无道理,但如果把这些都放在一起,父母就该好好考虑考虑了。孩子们有时就是在父母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的。真正爱孩子不是事事顺他们的意,而是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巧妙地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且健康成长。

5.孩子爱打人,父母有责任

宁宁是某市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国家公务员,家境比较优越。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但在寒假考试之前,他因与同学发生口角,便用水果刀将同学刺伤。在接受采访时,宁宁对记者说:“只要我学习好,犯了什么错都不是错,父母都不会责怪我。爸爸虽然跟我朝夕相处,其实他并不真正了解我。爸爸说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私是没有什么可值得谴责的。他们在别的方面不管我,就是要我做一个强人。他们说的强人,就是指不被别人欺负。他们帮不了我,因为他们不想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有时还会起反作用。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聪明,成绩好,别人才会买你的账,成绩不好,别的地方做得再好,别人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近距离地与宁宁接触,他给人的印象是机智、真诚和冷静。而且,他长得高大、英俊,看上去属于“很阳光”的那种少年。发生了这件事情后,他经过深刻的反省,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他说:“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天生就很任性,反正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是这样依着我的。他们认为男孩子任性是应该的,正常的。可能是任性造成了我的一种霸气,我的个头在班上最高,成绩也好,同学们都很服我。老实说,有时我心里真有一种满足感。爸爸妈妈送我到贵族学校是要我学习好,然后就是在外不要吃亏,不要被别人欺负。如果我吃了亏,被别人欺负了,他们肯定会认为我窝囊,没有用。记得我在上学前班的时候,有一次我带了玩具飞机去学校,小朋友们抢着玩,有一个小朋友玩着玩着居然不给我了。我急了,夺过飞机就朝他脑袋上刺去,把他的头刺出了血。家里赔了人家钱。我害怕死了,以为回家要被处罚。哪知道,爸爸妈妈并没有责备我。爸爸妈妈认为我没有被人欺负,懂得保护自己。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打了同学,同学的家长找到我家里来,我爸爸向人家赔了不是。送走了人家后,他对我说,小子行嘛,懂得教训别人了。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欺负了别人回来不受罚还得到表扬。妈妈告诉了我道理,她说,到贵族学校里读书的孩子都很霸气,你要是不让别人怕你,你就会被别人欺负。后来,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夸奖,我在学校没打人也说打人了。爸爸妈妈开始还表扬我,后来发现不对,孩子怎么可能天天打人,他们一查发现我骗了他们。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他们不宠我宠谁?他们对我很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在学习方面,他们从我小时就注意挖掘我的学习潜能,培养发展我的学习兴趣。我上一年级前,就去过全国十多个城市。有的地方,比如北京,是爸爸妈妈为了开阔我的眼界专门陪我去的。他们很耐心,很尽责,经常陪着我做作业到深夜。在这些方面,我的父母可能比别人的家长要做得好。但他们在别的方面则不管我,就是要我做一个强人。我的班主任老师曾说我在情商方面是不及格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历年来没有评上甲级生的原因。因此,我对我爸爸妈妈的评价也就很难说了,他们有的方面合格,有的方面不合格。我有一个表叔在大学教书,他说我看上去像个大男人,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我内心自私和脆弱。关于脆弱,爸爸认为表叔胡说,因为爸爸从来没有看到我有任何脆弱的表现。但我知道,表叔的话是对的。只有我知道我是多么外强中干。”

宁宁的反思应该说是深刻的,他之所以发展到持刀伤人的地步,很明显,主要责任在他的父母身上。发生在宁宁身上的悲剧,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应该是前车之鉴。那么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爱打人的坏习惯呢?第一,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爱护。经常打人的孩子是不会交上好朋友的。第二,孩子打人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有的孩子在玩累了,不想再玩儿下去的时候,特别容易打人。这时,父母就应该在这种时候把孩子叫走,不让孩子再泡在孩子堆里。第三,让孩子换一种方法应付恼人的事情。恼人的事情可以用多种方式解决。比如,当孩子在玩自己心爱的玩具的时候,别的孩子可能过去抢他的玩具,孩子急了就会打人。这时候,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对抢他玩具的小朋友说:“这是我的玩具,让我先玩一会儿,等会儿我给你玩儿。”或者让孩子请求大人的帮助。第四,用武力解决冲突是不理智的。家长应告诫孩子不要用武力解决和小朋友之间的冲突。让孩子在碰到争执时,最好是和小朋友讲道理。第五,如果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立即大声呵斥孩子,让他们停止争吵,更不能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而护着孩子。应该让孩子自己说清楚发生冲突的原因,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或者为孩子们提一些解决冲突的办法。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双方都做出让步。第六,如果孩子打人的坏习惯老是改不了,父母就应该警告孩子,如果再打人,就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虽然这种方法不是很理想,但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有三个这样的故事。故事一:我是一名初三学生,模拟考后,我十分后悔,原因是没看清题目,一大半分数因为粗心而泡汤了。我曾问过老师,老师说我不重视考试。这在平时也许可能,但大考我怎么会不重视呢?我时常想:下次考试我一定仔细。可到时候就是会出错,总改不掉这个小毛病。我该怎么办?故事二:我是一个初二的男生。在我读初一的时候,父母离异了。一个美好的家庭就此破碎,父亲整日精神不振,借酒浇愁,我幼小的心灵也受到很大打击。在失去母爱之后,我结识了一些比我大一二岁的坏学生。他们对我很好,弥补了我的感情空虚。渐渐地,和他们在一起,我学会了逃课逃学,模仿爸爸妈妈笔迹写请假条请假。我学坏了,还会撒谎。在老师心目中完全是个不可救药的坏学生。但我不要变坏,我要学好。我是不是一个坏男孩呢?我该怎么办?故事三:我是一名初中生,由于受到诱惑而一时冲动,偷拿了别人的财物而受到校方的处分。我曾发誓,以后再也不干这种蠢事了。然而,我发现自己常常远离同学和家人,喜欢独处。同时感到别人经常在我背后吐口水,骂我小偷。痛苦之余,不知怎么办,难道我要为之付出一生的代价吗?

上面三个案例是中学阶段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小小插曲。第一个案例说的是有些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比如说粗心、拖拉、丢三落四等。这些小毛病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还算不上就是错误,属于在以前生活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它们通过训练是可以矫正的。第二、三个小案例说明一些中学生已经具有或发生过不良行为或说问题行为了,如果父母或老师没有及时提供帮助,这些不良行为将会继续发展下去,或者孩子的心理一直就背负着“小偷”标签的阴影。但我们从孩子们话语中,看到的均是一颗颗改过向善之心。有位老师说:她多次见过犯了错误后痛悔不已的学生,眼泪像珍珠一样吧嗒吧嗒地落下来。

中学生是犯错误的年龄,而且在未成年阶段犯错误往往代价最小,且对以后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意义更大。这也是由中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决定的。从中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来看,首先,中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一个高峰期,身体形态的变化以及前所未有全新的生理现象,往往使青春期的中学生处于一种茫然的生活状态中。其次,从认知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想象发展相比于小学生来说更富有现实性,往往更能精确、完整地反映客观现实,而虚构的成分逐渐减少。比如说,中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大大降低,而更喜欢富于现实性的文艺作品。但是,中学阶段,中学生有时还会有不切实际的想象发生,个别人还会胡思乱想,因此,对于那些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学生,还有可能走上歧途。再如思维发展水平上,尽管中学生思维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但思维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思维的独立性也还不是很强,特别是思维的自我监督和调控能力还不太完善。

这些生理的、认知上的各种变化和发展水平,对中学生外在的言行和内在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使中学生处于一个各种矛盾不断涌现和交织的时期。这些矛盾突出地表现在: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上的晚熟之间的矛盾;成人意识加强所渴望的独立与经济、生活上的资源还需依赖父母之间的矛盾;希望敞开心扉、渴望父母师长理解与过分的自尊、闭锁心灵之间的矛盾;渴望扩大参与社会与一旦遭受挫折就后悔、退却之间的矛盾;情感丰富、讲究义气与父母、师长所持的社会规范有限制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是中学生顺利社会化的重要任务。或者说,中学生如何在这一阶段获得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取自我认同,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塑造,是中学生面临和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中学生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各种各样的自我形象,回答“我是谁”这一人生难题。而现代社会又是如此的复杂,且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过程当中,旧的传统和规范大部分被打破,但新的规范和要求还没有被建立起来,有好多东西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用社会学家的话说,当前社会正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当中。所以,中学生的探索注定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说,中学生是一个犯错误的年龄;也是一个犯错误代价最小、价值最大的年龄。进一步说,即使对于成人,人们也有权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然,成人犯错,并非指他们有权违反法律,或使人遭受人身伤害,或指使他人干这类事情,而是说成人也有权显得目光短浅、愚蠢、持相反意见、不公平、刻板以及顽固。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犯了错误,而是他们怎样面对错误;对于父母、老师和社会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如何有效地防止中学生犯我们已经犯过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中学生已经犯的错误。也就是说,对于中学生,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需要树立的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7.父母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谈心、交流

不少做家长的都有这样的苦衷:在逐渐长大的孩子的心目中,自己的威信在逐渐地丧失。许多时候,虽然孩子也听父母的,但大多是慑于家长的“威势”,而不是出于一种自愿。父母和孩子之间,已经有着一种心理上和感情上的隔阂。

受不良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一些家长养成凡事一人说了算的习惯。孩子有了冤屈,不容申辩,稍作申辩,就横眉怒目,吓得孩子不敢做声。有时,明明是自己做错了或错怪了孩子,就是不肯认账,更谈不上用适当的形式向孩子表示歉意了。孩子对家庭大事发表看法,往往被粗暴地打断,所谓“小孩别管大人事”常常是这种父母的口头禅。当然,人分长幼,要求孩子尊重长辈,也属应当。但是,我们毕竟不是封建社会的旧家庭,父母、子女之间是平等的,尤其是孩子有了独立意识之后,更应平等相待。况且孩子对父母的尊重敬爱,并不是建立在压服的基础上的,而是应该通过父母正确的言传身教而自然产生。唯有心灵的沟通,才有感情的交融,这是消除父母子女之间的隔阂的重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家长觉得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绝对权威的姿态,以维护家长的尊严。这不仅拉开了父母与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又使孩子不能从父母那里更多地学到知识,得到信息。

有一些这样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与自己的孩子谈心、聊天,不去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里的一切事情从不跟孩子讲。这些父母认为:跟一个小毛孩子没什么好谈的,他们虽然上了小学或中学,但他们毕竟是自己的晚辈,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些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面孔,摆出一种什么都懂,绝对权威,至高无上的样子,动辄对孩子教训一番。他们怕与孩子平等相处会丧失做父母的尊严,使自己威信下降。除学习之外,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们一点也不掌握,甚至孩子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父母也没有察觉。孩子们在这样的父母面前,自知没什么好讲的,不得不保持沉默,内心的不安、委屈、痛苦等也只好独自承担。

作为父母,不能只限于关心孩子的学习,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了解,才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些封建家长制思想严重的父母,应当尽快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谈心是与孩子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孩子的思想、内心世界最容易用语言表达,语言是思维的信号。父母在同孩子一起游玩、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可以与孩子聊聊天,问一问班级里、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学之间关系有什么变化,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老师对你们怎么样,你们班的同学谁学习最好等。聊天时家长还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叙述,了解他们的观点。事实上,孩子们乐意向别人,特别是父母讲这些事情。他们心直口快,往往不假思索地把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说出来。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们对一些事情很敏感,有些事情不愿跟父母讲,但是如果真是以平等的关心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把父母当作朋友,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纳素夫说:“父母应从孩子的言谈中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引导他。父母的耳朵永远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们的智慧火花应该永远照耀着孩子前进之路。”通过和孩子谈心,父母能够了解到孩子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了解到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打算,他们的作为。当意识到孩子的观点、做法是正确的,要加以赞扬、鼓励,鼓励孩子大胆地做下去。对于孩子认识上的误区,要加以分析,帮助他们认识清楚。对孩子认识或行为上的错误,要慎重对待。不要用训斥、打骂、发怒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一旦这样,下次孩子很难再向父母敞开心扉,讲实话、讲心里话。要耐心地、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所在,使孩子心服口服。以这种形式解决问题,孩子会从内心感激父母。

父母与孩子以平等的姿态谈心、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广阔的了解成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交流中,孩子们也会向父母探究成人的内心世界,如家庭的经济情况、生活状态,父母的工作情况、打算、志向等,这使孩子能够增长知识和经验,增进对父母、对社会的了解。父母与孩子平等相待,可以使孩子学到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人的品质,加速孩子心理上的成长。

8.重点培养孩子表达的能力

学习和记忆解决的是在人脑中贮存知识的问题。经过实验、研究所创造的新知识,如果只是创造者个人进行记忆,意义就不大了。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让更多的人理解、记忆,进行学习,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因此,表达能力是一切人才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1)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法

柳州市一所中学初三班的小伟同学就善于利用课堂发言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他说:“每当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我的思维就活跃起来了。有时候为了答好题,我连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小学里学的知识都用上了,这样就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争取发言,就得很快作出反应,举手慢了会被别人抢了先,所以促使我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

所以,当众发言次数最多的场合是课堂,争取课堂发言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有不少孩子,在公众的场合下讲不好话。明明是经过准备的,一到台上,脱离稿纸,就讲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影响口头表达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思维的敏捷和思路的清晰与否。讲话和写文章不同,不能停下来多作思考,必须一句接一句地说,这就要求思维敏捷,前后连贯,不能结结巴巴;要求思路清晰,语句具有条理性。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第一,思维敏捷,来自于人的丰富的知识结构。你所掌握的知识越多,讲话的时候思维就会越活跃,越敏捷,因为各种知识会使你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毫无思维阻塞的感觉。思路清晰,来自于对所要讲的事物的熟悉。第二,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与讲话者掌握的词汇量有关。很简单,话是由词组成的,掌握的词汇量大,讲起话来就可以选择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的词语,也不会出现由于选不到适当的词语而语塞结巴。第三,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受讲话者讲话时的心情稳定与否的影响。一般人在公众的场合、大场面的情况下,容易由于担心讲不好而产生心慌,心情镇定不下来。这是由于讲得次数少的原因,只要多练习是可以慢慢克服的。针对上述三种因素,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就明确了。首先要博览群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讲话之前做好准备,充分熟悉要讲的内容。其次,就是多讲,在各种场合下主动地讲。课堂上踊跃发言,开小组会或班会时积极发言,哪怕给班上的同学们读读报也可以。看完电影、小说或听过新闻广播之后,主动地向同学复述电影、小说或新闻的情节内容。学校里举办的朗诵会、讲演会、讨论会等集体活动,都积极主动地参加。这样,思维就会逐渐敏捷,口齿就会逐渐伶俐,就会逐渐适应各种陌生的大场面而不心慌。

(2)书面表达能力训练法

简单地说,书面表达就是写文章。书面表达能力,就是写作能力。怎样提高写作能力?郭沫若有一段话:“多体验,多读书,多请教,多练习,集中注意,活用感官,尊重口语,常写日记,除此之外,别无善法。”这段话确实是学写作的经验之谈。

孩子在学校里学作文。那当然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了。但仅仅靠两个星期写一篇作文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因此,孩子在课外还应练习写作。练习的方法就是刚才所引的郭老的那句话。如果简单一点,可以缩成六个字:多读、多写、多改、多读。就是多读名家著作,多读规范的作品。找来几篇极好的文章,“依样画葫芦”。一开始写作总是这样的。这叫模仿,书法上叫临帖绘画上叫临摹都是一个意思,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的同学也在读,但效果不大。那是他不会读。为了学写作去读范文,就不能从情节上、内容上去读,而应当看其是怎样的结构、如何的顺序、使用的语言等。细细体会,求其一得。虽不是每篇文章读后收获都很大,但总应有所得,哪怕揣摩出一点收获也是可取的。多写。所有谈写作的文章都要说这一点。写作能力确实是在多写中练出来的。初写的时候,可能写不好,不足为怪,不要爱面子,任何会写的人也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多改。多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每次写过之后都要进行修改。写而不改,写得再多,等于没写。在修改的过程中,大脑得到反馈信息,知道了这次写得好的地方是怎样写好的,写得差的地方是怎样写差的,怎样写又是要不得的。下次再写时,这次写得好的办法就可以发扬,写得不好的就设法避免重犯。要不怕丑,敢于把自己写的文章给别人看,让人家挑毛病;要敢于删改,哪怕全部推翻都可以。当然,修改也有方法。不要一边写一边改,写完之后再改;不要刚写完就改,放上三五天之后再改;改的时候,要先从全局着眼,从整个文章的主题、材料、结构上看,要核对引文,然后再在语言文字上斟酌。

当然,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速成,因为懂得了写作知识,并不等于你会写作,因此要找准原因,勤奋练习,才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9.在与他人的冲突中接受人生教育

作为男孩子,相互之间发生争吵、打架是经常性的事情。打架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在孩子间的交往、游戏中几乎又是难以避免的,无论做父母的再三告诫也好,训斥也好,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缺乏与他人相处的经验,思维简单,感情直露,自我抑制能力有限,一发生冲突便互施以拳脚。

在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时,其中多数是不用担心的,但是这些争执可能伤害孩子和他们的父母的感情。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家长常常感到为难:即便错在别的孩子,如果去批评他,也显得自己“护犊子”;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总批评自己的孩子,又会委屈他。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一起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打人、推人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条件反射,更是他们游戏的一部分。经常看到小伙伴之间刚刚还打得哭哭啼啼,一转眼就前嫌尽释,玩在一起了。这是因为孩子有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游戏规则,也许是成人无法理解的,但是成人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用自己的方式与对方“谈判”和解,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在冲突中明显地“吃亏”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孩子吃了亏,会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另外一种心情继续投入游戏。这种经历也会让他明白自己周围的环境并非那么纯洁,这也是培养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此外,当出现其他孩子抢夺玩具时,父母不要以成人的礼貌强迫他放弃自己心爱的玩具,那样会让孩子迷惑不解,甚至非常伤心,让孩子有机会保卫自己的权利,这也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孩子与他人产生冲突的问题上,家长应遵循一点:给孩子们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机会和空间,避免武断地介入孩子们的冲突。有些孩子自己挑起了和哥哥姐姐或朋友之间的争斗,结果却受伤了,接着又扮演了一个无辜者的形象向父母告状,这时家长应警惕不要被这样的孩子所蒙骗。因此,家长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准确地判断何时应远离孩子的纠纷,何时又该介入孩子的纠纷。假如孩子们在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时确实很费劲,家长提供一种选择或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就可能有助于冲突的公平解决。

孩子可能是在没有别的处理办法的情况下争执起来的,父母对他们做些体贴入微的提醒是会有所帮助的。当孩子同朋友有发生争执的倾向时,就加以帮助、予以制止,一旦冲突已经发生,则应设法将坏事转化为好事。

孩子间的冲突,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又是特别的人生教育。在冲突中,孩子必然直接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孩子间的冲突,一般而言对身体不会有大的伤害,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经受对抗、较量与失望后,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别人的压力。但家长切不可鼓励孩子加剧冲突,而应及时地引导孩子与朋友友好相处,教导他首先检讨一下自己,有责任就要承担;孩子有委屈,想报复,若不是原则的问题,可教导孩子学会原谅宽容别人,培养豁达开朗的胸怀。

对于一般的冲突,家长们不要做审判官,更不要做自己孩子的保护神,居中适当调停就是最好的选择。过多的干预会干扰、打击孩子间的交往,甚至会使孩子失去朋友。除非你的孩子总是处在被欺侮或欺侮人的地位上,你必须给予特别的帮助。

虽然,孩子们每天在一起学习、生活、做游戏,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可是,孩子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会和小伙伴闹一些矛盾,会为某一件小事而争吵,也会使朋友变成陌路人。他们也会有一些情绪的宣泄,会发怒,会忧郁,会沉闷,会痛苦。要避免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就需要教育孩子有一个广阔的胸襟,让孩子学会宽厚谦让,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让孩子与伙伴融洽相处、轻松交往。

10.教育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孩子的年龄小,自我防卫能力弱,加之阅历少、缺少辨别和分析能力,在遇到危险时,容易轻信和上当,不能很好地自我保护。正因为如此,国家才制定专门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家长,有责任让孩子懂得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在这些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名记者,为调查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而做了一个试验。他来到一所学校门口,对一个正在玩耍的孩子说:“我是你爸的朋友。你爸出事了,让我接你去。快跟我走吧。”孩子一点也没有怀疑,一边跟这名记者跑一边问:“我爸出了什么事?”记者说:“到了就知道了。”孩子匆匆跟着记者钻进了出租车……这位记者先后试验了10名小学生,竟有8名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最后,记者发表了这样的看法:中国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堪忧,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

保护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对孩子严加看管,不准他们外出,限制他们的交往,这不但不能防止万一,还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积极的做法是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做的同时,又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家长在平时应对孩子进行自我防护训练,让孩子牢记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学校的地址及电话、邮政编码;懂得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电话的打法;辖区内或学校附近的派出所的位置等。在孩子有可能独处、独行之前,更应教会他们熟记以上这些事项。家长可在家中显眼处贴上写有基本情况和事项的大纸片,以便独处的孩子在遇上危险时及时获得帮助。

一名8岁的男孩放学后独自回家,半路上忽然被一个声称是其母亲好友的中年妇女拦住了。“你妈正忙着,让我来接你去玩,汽车就在前面停着。”她一边说,一边还急着想把小男孩抱起来。小男孩疑惑地后退一步,突然机敏地问了一句:“你认识我妈,那她叫什么名字?”妇女一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小男孩见状,立即转身向不远处的同学呼救,并跑了过去。那名妇女马上慌慌张张地逃走了。(www.xing528.com)

许多孩子被人劫去钱物,不是因为穿得太好,就是因为钱多太招摇了。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对中小学生的穿戴都有严格的规定: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穿校服到学校,不允许穿别的服装。这样,就不会在学生中间表现出贫富悬殊,减少引发恶性抢劫事件的因素。家长不应让孩子佩戴贵重的首饰、手表等,以免遭遇抢劫。家长要告诉孩子在万一遇劫时,不要与对方争辩搏斗,而应在脱离危险后及时报警。

实践证明,使孩子免受突如其来灾祸的伤害,经常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训练和教育,让他们学会面临危险时的脱逃和应对技巧,对于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教育孩子尽量与熟悉的同伴在一起。独行时路遇陌生人搭话,必须保持必要的镇静和警觉。从多起孩子被拐案件中分析得知,犯罪分子往往从胆小慌乱不安者下手。一些拐卖儿童的不法分子,常常在孩子单独行动时,以认识孩子父母或亲友、带孩子出去玩儿等为由拐骗孩子。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不能跟陌生人到任何地方去,如果是认识的人也表示要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如果遇到危险就大声呼救。

通常,孩子往往被要求服从和尊敬长者。因此,那些以“关心孩子”、“代为接送”、“让我进来做客”为幌子行骗的不法分子,往往容易在“乖孩子”处得逞。针对这一情况,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和礼仪教育的同时,学校应教孩子学会明辨真伪、保持警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家长则常以故事、游戏等形式,告诉孩子目前的治安现状以及犯罪分子的惯用伎俩,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

邻居之间若能加强联络,对于保证孩子的安全作用极大。一旦发生意外,如家中失火、遭遇窃贼、煤气泄漏等,孩子立即可以向邻居求助,这一点对于城市的孩子尤为重要。家长应允许孩子常去邻居家串门,或与邻居家孩子共同玩耍,增加感情交流;应让邻居知道孩子及自己家庭里的基本情况和事项,以便及时联系;对于那些经常独处的孩子,更应引导他们养成在遇见危险时马上向邻居家求助的习惯。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骗孩子的钱,甚至诱惑孩子走歪门邪道。有的骗子诱惑孩子赌博,有的以赊账的方式卖给孩子吃的东西和玩具,有的用讲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或淫乱思想。家长要给孩子分析这些社会现象,告诉他这些坏人、骗子的真实面目,遇到这类事,一定动脑子想一想,绝不盲从。回家以后要跟家长说清楚,还要向老师汇报。

11.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一家国内知名的研究机构对1000余名7至12岁孩子所作的专题调查表明,50%的人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在能力上,都不比一般孩子逊色。

自信是一种潜伏在人的意识中的能源,一旦开发出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自信就像人身上的发动机、推进器,总是不断给人提供前进的动力。自信也具有感染力,所有和自信的人有过接触的人都将受到积极的影响。当自信成为习惯时,那实际上已经为成功做好了准备。

在许多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他们不是从未被击倒的人,而是在被击倒后,还能够高举自信之剑,继续为成功打拼。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从而获得最终的成功。

任何幸运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光临。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的坚定信念。没有什么比自信更能改变人的处境,信心就是人生最好的观音,拥有自信就等于拥有无限的可能。自信是成功的源泉,拥有自信,人们就能在千百次失败中,重新筑建起自己的人生乐园。

缺乏自信的人,多是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的人。他们往往以缺乏经验为理由,或以曾经失败过为借口,给自己制造前进的障碍,束缚自己的手脚,使自己寸步难行。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很多工作都是无经验的尝试。如果人们相信自己,就会发现,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婴儿出生后,什么都不会,但他却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甚至唱歌、跳舞。在学会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摇摆不定,想过自己是否能,还是不能。他们要做的就是尝试,摔倒了,爬起来,重新试一次。试想,除了有生理残疾以外,又有哪个孩子没有成功呢?

自信对孩子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主动积极,勇于尝试,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面前表现出柔弱、害羞、恐惧的心理,不敢面对新的事物,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而且,长期缺乏自信会让孩子产生“无能”的感觉,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现在,不少家长非常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的智力因素,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却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挫折教育,忽视培养孩子正视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以造成了不少孩子“高分低能”或是“低分低能”。例如,不少孩子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先提出一大堆担心,或是尚未进行实践活动,就自以为不行而放弃尝试。有的学生代表本校外出参加学科竞赛,准备了很长时间,却在临赛前打了退堂鼓;有的学生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明明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却因事先在心理上认定对手比自己强,因而从主观上放弃拼搏,这事与愿违的结果令不少家长困惑不解、苦恼不堪。

有一句教育名言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这句话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不比别人差!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小学生、中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那么,培养孩子的自信有什么技巧呢?

(1)鼓励孩子

缺乏自信的孩子常常在心里建立了消极的自我预言,即“我是没用的”、“我肯定成功不了”等。这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事物,越来越缺乏信心。因此,家长在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忽视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而在孩子表现出自信的时候及时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淡化“我无能”的心理,树立起“我也行”的心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做不好,所以事事都会阻止他们自己做,都要替他们做好。殊不知,这么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的自觉性。这样,大人们也忘记了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磨炼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人的道理。所以,要努力避免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用激励的办法去促使孩子主动做事情,而不是以年龄为由去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

“你能做好”,这是家长大脑中首先要设定的一个前提。应该相信,孩子和大人一样也能把事情做好,孩子随时随地都应该学习生活的本领。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能因为失败而影响孩子自身的价值,关键之处在于孩子是否敢于尝试,敢于面对失败,同时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情,既不能打击孩子,也不要过分表扬,因为过分的表扬容易使孩子产生骄傲的情绪。总之,适当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增强自尊和成就感,从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心。

(2)尊重孩子

孩子由于年幼,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来自于成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父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责怪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家长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因此,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的事务,与孩子讨论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父母对自己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话。千万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出息!”、“小孩子懂什么!”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父母的信任,从而无法获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随意辱骂、惩罚和殴打孩子,辱骂、惩罚和殴打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

(3)为孩子创造机会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都有表现和展现自己的欲望,因此,家长要顺应孩子的心理,为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一旦孩子有突出的表现,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因此,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会扬长避短,增强信心。

如果家长能把握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点燃他的自尊心,打消他的自卑感,并以此激发孩子鼓足勇气,树立信心,就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12.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

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虽然只有五六岁,但神情很忧郁,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里,很少与父母家人说话,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这类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相反,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他们将来可能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组织者。

乐观与悲观的最大区别就是对有利和不利事件原因的解释。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愉快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他们能够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事件发生,他们也能视为是暂时的。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久的。在解释坏事发生的原因时,他们不是责怪自己,就是诿过别人。所以,威廉·詹姆斯才说:“我们所谓的灾难很大程度上完全归结于人们对现象采取的态度,受害者的内在态度只要从恐惧转为奋斗,坏事就往往会变成令人鼓舞的好事。在我们尝试过避免灾难而未成功时,如果我们同意面对灾难,乐观地忍受它,它的毒刺也往往会脱落,变成一株美丽的花。”

乐观是成功的一大要诀。而失败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生命就这么无奈,努力也是徒然。”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无意识中就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了。因此,每个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

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乐观的性格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如果孩子无法乐观地面对人生,就会意志消沉,对前途丧失信心,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乐观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改变。孩子的乐观首先来自家庭和谐、幸福的气氛,来源于父母的乐观、自信、幽默、豁达,来源于父母能够切实地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并战胜他们面临的困难,用自己的乐观精神鼓励孩子。这样,即使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困难挫折,他也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具备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的目标,因为父母已使他相信在困难和挫折后面,还存在许多美好的东西。一个有着童年的幸福与温馨回忆的人,胸中会永远充溢着幸福。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相反,“控制”过严却又会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副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例如,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喝牛奶,今天穿什么衣服;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家长许可的范围内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周末去哪里玩;对于六七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什么时候学习等;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应该允许他结交朋友,带朋友来家玩等。

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聪明的父母不妨做个“懒惰”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处理自己的事情。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例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他们往往受着孤独的煎熬,而且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就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

与他人融洽相处有助于培养快乐的性格,因为与他人融洽相处者,心中的世界较为光明、较为美好。但要与他人融洽相处也并不容易。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与不同的人融洽相处。当然,首先要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然后再学会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待客,真诚待人,不势利,不卑下,不在背后议论他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千万别以为源源不断地为孩子提供高档玩具、美味食品和名牌时装就会给他们带来幸福。而实际上,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真正原因。相反,那些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快活。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多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他就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爱好广泛,当孩子看不成电视时却能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对只有一种擅长的孩子来说,鼓励孩子爱好广泛更为必要,以免他们对某项爱好过分关注,而对其他活动兴趣索然。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地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可以选择阅读伟人的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咿哑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象,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平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例如,碰到周末要加班去,就要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这表明妈妈的工作很忙。”而不要对孩子说:“该死的,妈妈今天又要加班去。”不管怎样向孩子说明你的情况,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给孩子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当你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这表明妈妈的工作很忙。”孩子会觉得妈妈很能干,在公司是核心人员。如果你对孩子说:“该死的,妈妈今天又要加班去。”孩子会觉得你是不愿意加班而不得不去,这就给孩子留下了不快乐的阴影。

人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因而再乐观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快乐”。但乐观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振奋起,并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当父母的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挤出时间和孩子交流。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坚强面对,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只往消极的方面想。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这就从反面证实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表扬和鼓励。

13.及时改变孩子的不良情绪

要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关键就是帮助他们学会调整情绪。对情绪的认知和表现,影响孩子的做事方法。

同大人一样,孩子也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愤怒、沮丧、难过、悲伤……这些不良情绪,常常困扰着孩子,阻碍孩子学习和成长。举例说,人们会经常碰到沮丧的孩子,他们想要将自己所受的伤害说出,但却不知从何处发泄;也常会遇到需要痛哭一场的孩子,在哭泣完毕之后,又和小朋友有说有笑,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说明,孩子与大人一样,有时难免需要大哭一场,借此来松弛一下情绪,以利于继续生活。从另一个方面看,每个人都渴望向别人倾诉,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心理。对生活中不顺利的遭遇加以谈论、哭诉,能使人重振精神。

因此,面对孩子的种种不良情绪,家长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善于给孩子一个发泄和倾诉的空间,也就把握了调整情绪的杠杆。

当孩子愤怒时,家长应坚持要求孩子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愤怒。当孩子生气时,鼓励他大声讲出来,并尽可能说出原因。接着,帮助孩子找到愤怒的原因。孩子有时需要成人的提示来回想自己生气的理由。当孩子愤怒时,做家长的要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并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家长应立即给予惩罚。家长应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

孩子也会发脾气。孩子最初发脾气是为了发泄愤怒和不满,当他发现这样做可以控制成人,让成人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时,发脾气就成为一种向成人提要求的手段,而表达愤怒和不满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不可以在这时候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不让孩子以为发脾气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告诉孩子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讲,不能用拉长脸的方式向大人提出来,应学会直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

在孩子一开始发脾气时,就想办法制止。家长可以走开,不理睬他,或把他领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也可以严厉地高声训斥他。但不论用哪种方式,目的是制止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同时准备对其加以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下一次绝不可以再这样做。如果这次是重新犯错误,还可以给予一些具体的处罚,比如,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等等。总之,要让孩子感到发脾气带来的后果简直糟透了,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此外,当孩子要发脾气时,家长不妨抢先一步发火。孩子在一些地方特别容易发脾气,如在商店里或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在这些场合往往态度过于温和、妥协,使孩子觉得有可乘之机。所以,家长越是在这样的场合越要态度坚决、语气强硬,使孩子不再利用这些机会提要求。最重要的,就是阻止爱发脾气成为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习惯,对将来为人处世都是不利的。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一天,他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发一次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17颗钉子。过了几个星期,由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比往栅栏上钉钉子要容易多了……最后,小男孩变得不爱发脾气了。

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所有的钉子都拔掉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对小男孩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小孔,栅栏再也不会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孔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人们肉体上受到的伤害没什么两样。”家长应该像那位父亲一样,把发脾气的危害性告诉孩子,让孩子一步一步地改正这种不良情绪。

一般来说,感情敏感、脆弱只是孩子个性的一个方面,它可能有助于、也可能有害于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当孩子感情脆弱时,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能及时地给孩子予以帮助,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敏感的孩子容易与同伴发生争吵。平时,家长同孩子谈话时可提出各种问题,让他想想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采取什么不同的方法来避免感情冲动。当孩子悲伤时,让他好好地哭一场。此时,家长无须过多地干预,只要平静地坐在孩子身边,让他感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有时,孩子会投入家长的怀抱,需要家长紧紧地拥抱和轻轻地抚摸。但有的时候,他只需一个人独处,静静地体味自己的悲伤。

有些事情,只有在他安静下来后才能逐步帮助他深切地体察事物,教他更好地处理不愉快的事。在问题棘手的情况下,可暂时让孩子回避一下,换个环境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再帮他解决问题。

有时候,孩子更容易感到恐惧。一个人若不知道害怕,就很容易遇到危险,但恐惧过多,也难以过上正常的生活。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对引起恐惧的因素进行理智的思考。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恐惧。三四岁儿童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由此产生许多担忧和恐惧,经常无根据地对人或事产生惧怕心理。对此,家长应表示理解,并以轻松的语调与孩子谈论他害怕的事情。如果孩子对现实生活的事物,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感到恐惧,家长可以针对这些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告诉他在这样的事发生时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

如果孩子对幻想的东西产生了恐惧,家长应明确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经常害怕,但又说不出为什么,家长应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谈话,从中找到困扰他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正确地引导。

14.如何让孩子学会乐听、善听

许多孩子在倾听他人讲话时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处理他事,或摆弄东西,或不时走动,这些不良举止最易伤人自尊,说话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因此而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谈话不仅无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人两只耳朵,而只给人一张嘴,意思就是要人少讲多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倾听,不但能给予他人自信,使自己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也是了解别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

英国作家萧伯纳是个很聪明、很健谈的人。少年时,他总是习惯于表现自己,无论到哪里都说个没完,而且出语尖刻。一次,他的一个朋友忠告他:“你说起话来真的很有趣,这固然不错,但大家总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都比不上你。有你在场,大家就只能听你一个人说话了。加上你的词锋锐利而尖刻,听得实在叫人刺耳,这么一来,朋友都将离你而去,这样会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朋友的提醒给了萧伯纳很深的触动,他从此立下誓言,决心改掉“自话自说”的习惯,这样,他重新赢得了朋友的欢迎和尊敬。

在沟通中,如果不耐心地去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连对方的想法都难以掌握,怎么能谈得上与他人交流呢?“听”是人们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习惯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有资料显示,“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的活动总量相等。因此,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就必须让孩子“乐听”、“善听”,学会倾听。

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要告诉孩子,声音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风声、雨声、流水声、笛声、歌声、人语声……丰富多彩的声音,使大自然充满奇趣,使人与人得以沟通交往。如果没有声音,世界将会怎样?枯燥、死寂、可怕……难以想象。通过引导,让孩子喜欢声音、留意声音、倾听声音。

一些孩子在听他人讲话时要么心不在焉,要么目标转移,要么四处走动,这种行为使说话者受到伤害。说话者因此而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谈话不仅无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有的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经常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插嘴,不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家长一定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他是一个与大人平等的人,如果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要想让孩子倾听他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父母既要重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能把孩子当成全家的中心,什么事情都围绕孩子转。应该让孩子懂得在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者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要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礼貌行为。

倾听他人,就是要给他人更多的说话时间。如果孩子能够掌握恰当的提问方式,可以帮助他把说的机会留给他人。对于不认识的同学,在交谈的时候,两人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但是怎样提问却是有讲究的。比如,有些孩子会这样问:“你是从外地转学来的吧?”“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现在住在哪里呢?”“我们两个交朋友好吗?”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往往会让对方感到压抑,同时,这种提问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回答。

如果孩子换一种方式提问,把回答改成开放式的。那么,就可以引导他人畅所欲言。比如,“你是从什么地方转学过来的?”“你们那里有没有好玩的地方?”“你能不能谈谈你来这里后的所见所闻?”这样,对方就可能介绍一些提问者不太了解的事情。这种提问方式无疑是应该提倡的。

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目的是引起孩子的兴趣。一种良好的练习倾听的游戏就是“传话法”。比如,妈妈可以向孩子说一段话或者讲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听完,然后再把这段话或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听,妈妈要听听孩子讲得是否准确。或者,每个人各说出一段话传给其他人,当最后一个人把话传到发话人的时候,原话往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种游戏比较有趣味性,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

15.让孩子明白说脏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当孩子想发泄愤怒的时候,教会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感情,而不要骂人。让孩子明白说脏话会伤害他人的感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一位母亲是这样劝导她的孩子改正说脏话的坏习惯的,的确值得借鉴。一天,孩子和小朋友玩得不高兴了,孩子就向同伴说脏话。这位母亲非常生气,但她强压住了愤怒,平静地问孩子:“儿子,你爱妈妈吗?”孩子一本正经地回答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最爱妈妈!”母亲接着问:“如果有人骂妈妈,你该怎么办?”孩子回答说:“我就帮妈妈去骂他!”母亲拍了拍孩子的头,严肃地反问:“儿子,你告诉妈妈,你是不是经常骂别人的妈妈?如果你骂别人的妈妈,别人肯定会骂我,是吗?妈妈可不想因为你而挨骂呀!”孩子答不上来了。母亲继续对孩子说:“儿子,你知道吗?你骂别人的妈妈也就等于是在骂自己的妈妈。你要是真爱妈妈,不让妈妈挨骂,你就只能是做到不骂别人。你明白吗?”听了妈妈的教导,孩子想了想说:“妈妈,我保证以后再不骂人了!”

5岁的奇奇过年时得到一盒儿童拼图,于是他不亦乐乎地玩起来。碰到拼错时,小嘴里会不时地蹦出“他妈的,怎么又错了”这样的话,他妈妈为此感到担忧。

一般说来,孩子四五岁时,正是口语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语言学习的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了。不仅喜欢听别人说话、讲故事,也喜欢自己讲给别人听,这个时期孩子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模仿性强,几乎什么都要模仿。发现孩子骂人、侮辱人的无礼行为后,有的家长听之任之,认为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必认真对待。有的家长却大动肝火,破口大骂,甚至打孩子的嘴巴,认为这样就算严格要求了。其实,用这种打骂方法所进行的“严教”,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骂脏话的缺点,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感情。

孩子讲脏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每一位做家长的都要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和特点,要有耐心,要讲究方法,简单粗暴、过分严厉不能解决问题,放任自流也不能达到目的。

家长不要一听孩子讲脏话,就暴跳如雷,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家长应该向孩子说明这种行为不好,明确地表示自己的态度:“爸爸妈妈不喜欢说脏话的孩子,小朋友也不愿意跟这样的孩子玩。”从正面教育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孩子,3岁时第一次骂人,家长及时抓住这“第一次”进行教育。并陪他向被骂人去道歉。从此,这个孩子再也不骂人了。这种做法,能够使孩子加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使他知道,讲脏话是不对的,大家都不喜欢,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就会有意识地管住自己的行为。有些家长在孩子第一次讲脏话时,觉得好玩,哈哈大笑,不加制止。孩子会觉得大人是在欣赏他的表演,他就会更加起劲地重复。结果养成骂人的习惯,不论什么场合,都会讲出一连串的脏话,家长再想管,已经晚了。

怎样使孩子改掉讲脏话的不良习惯呢?这和教育孩子改正其他缺点一样,要严格要求,耐心教育,注意方法。首先要保持冷静,这是因为,孩子讲脏话往往是在模仿,也就是他们的脏话只有“脏”的形式,而不包含“脏”的道德。因此父母不必过分大惊小怪,只要在预防和引导方面双管齐下就可以了。当孩子口出脏话时,爸妈也无需反应过度,冷静以对才是最为重要的处理原则。不妨先询问他是否真的懂得这些不好听的话有什么意义?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他知道这些语汇其实是不尊重、不成熟的行为吗?如果换个方式,他会怎样表达呢?爸妈要避免用愤怒恶言威吓,得让孩子知道,爸妈很愿意和他讨论“说话的艺术”,包括脏话和好话。其次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说。这时,就得见爸妈的功力了。孩子说脏话的动机,不论因为好玩、习惯或为了表达负面情绪,爸妈都应悉心引导孩子,教孩子换个说法试试看。彼此定下规则、随时提醒孩子,告诉他“你如果能克制自己不说不好听的话,说得有理又合时宜,这样才是好孩子”。

如果父母耐心说服后,孩子还有些不满情绪,还故意讲脏话,那么全家人可以采取一致行动,即有意地疏远,不理睬他一会儿。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受到冷遇后,会感到自己的行为让人失望、反感,会逐渐收敛。

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方面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平时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讲话都要文明礼貌,不带脏字,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如果孩子的脏话是在外面学会的,家长就要关心孩子常和什么样的人玩耍。

此外,为孩子选择一个好的伙伴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让孩子和那些爱说脏话的孩子混在一起。在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减少一些学习粗言秽语的机会。

16.家长应更多地聆听孩子的心声

学会倾听别人讲话是交流的基本要求,为人父母者如果想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就应该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个13岁的孩子整天逃学、打架,而且屡教不改,他的父母想和他谈谈,让他改掉坏毛病,但每一次做父母的一张嘴,孩子掉头就走,父母感慨地说:“他小时候对我们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但我们总是打断他的话题。如果我们当时耐心地听他讲话,那么他就会有事和我们商量了,也不会变得这么坏!”

一个孩子说:“妈妈,请您耐心地听听我所提出的问题。只有您肯听我讲,我才能向您学习去听别人讲。”您是否听得出这番话里隐藏的委屈和挫折?

然而,现在耐心地听孩子讲话的大人越来越少了。一些孩子的父母,不是面对孩子主动说话,而是只顾看着报纸或电视随声附和地聊上几句,很少看到父母面对面地耐心地听孩子说话的情景。

但是,生活中,我们又常常听到父母叹息说:“孩子大了,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孩子也抱怨说:“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

“父母光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想说的话,父母都不听。”这种父子或母子情疏的现象常常为父母也为孩子所困惑。

用心听,但不急于判断,这是运用倾听时必须注意的一点,然而父母却总对孩子的倾诉缺少耐心,急于判断谁对谁错。但只判断而不用心听,会切断许多心灵沟通的途径。

假如一个孩子放学后很晚才回家,孩子刚要解释,心焦的父母便开口喝道:“我不要听出了什么事!”这种反应破坏了双方的沟通气氛,更严重的是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正确的方法是告诉他你们如何为他操心:“我们又担心又害怕。”然后让他说明一切,也许孩子有可以得到谅解的理由呢!

我们都渴望有人听自己说话,在大多数的情形下,人与人不能沟通,就是因为只有人说话而没有人听。如果父母们能对孩子的倾诉多一点耐心,不急于打断孩子的话,那么孩子遇到事情时就会乐于向父母倾诉,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

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一种无私的举动,可以让我们离开孤独,进入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建立友谊。

学会倾听不仅仅是一种表示赏识的形式,而且还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家长有必要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而孩子对你的信任感也会越来越深。他会向你袒露内心世界,让你知道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感觉。

只有把耐心倾听孩子的话作为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才能渐渐地看清楚孩子的世界,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听孩子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因此,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我们。

倾听不是在摆姿态。如果我们将这种态度当作一个技巧采用,只是用此来骗取孩子的信任,一边做出倾听的样子,一边想着驳回的理由和转变他的想法的途径,完全不考虑孩子所述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看法就一概否定,内心深处还是认为以孩子的经验与认识又能懂得多少,如此反复几次,孩子便有上当的感觉,也就不会再接受你的倾听了。

称职的父母,一定要注意聆听孩子说话,用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尊重去促使孩子更多地表达自己,而父母则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把自己对孩子的美好期望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养成更多、更良好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