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文 刘化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它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且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任务,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在当今社会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其他领域不可替代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主体——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师资队伍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他们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证。而且,中宣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承担起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重任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一套系统的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材
由教育部组织全国专家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准确地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精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线,密切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变化,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接受理解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拥有的专业的、系统的、全面的、紧扣时代脉搏的教材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理论保证。
(三)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客体——当代大学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证
当代大学生既是当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又是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其掌握过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关重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3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对他们的教育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四)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关注和支持也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政策支撑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其中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2008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标、总体思路和工作部署。这些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政策层面提供了保证和保障。(www.xing528.com)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影响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主体、理论内容和客体,是学习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具有引领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势;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现状与在大学生中普及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少数学校没有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实现大众化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三、如何应对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变化,加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强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引路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大众化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在高校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应该做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宣讲者,应该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执著传播者;另一方面,他们应该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是教书育人的模范和表率,应该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者和引路人。
(二)整合教学内容,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内容保证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服从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服从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前提。使教育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紧跟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及时、迅速地给大学生以最新和最需要的精神食粮,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手段保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鲜明的时代感
当代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大众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改进传统的灌输式的、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授、宣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者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教学,把双向交流“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研究型教学、可视化网络教学等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并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优势。在此基础上,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为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使大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