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源泉
陆 云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始终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华大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一、始终与具体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力之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质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国国情为本,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一个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胜利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在深刻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直接简单照搬来的,而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新的发展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着巨大的新考验。面对新的国情、新的实际,要完成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极大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民族的兴盛与人民的幸福,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只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我国发展阶段性国情特征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所产生的具体政策需求,在实践中不断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结论,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向前进。
二、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力之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世界环境和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适应时代需要,引领时代潮流。自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人类历史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当年的预想,甚至已经极大地不同于列宁和毛泽东当年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必然地只能存在于与时俱进的思考中、存在于党的理论和思想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变化中。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功经验表明,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创新力之源。(www.xing528.com)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取得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丰功伟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继往开来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不断地进行了理论总结,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理论成果,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灿烂的时代真理光芒。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党的任务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尽管已经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改革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但这个理论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时代环境和条件面前,如果把达观求变、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固定起来、僵化起来,不能怀疑,不能修正和创新,只会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不断变化的大千世界面前失去应变的能力,从而丧失自己的生命力。因此,能不能解决好时代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前途命运。面对新的时势、时世、时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理论魄力,纵览天下风云,洞察时势之变,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深入研究隐藏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背后的机遇和挑战,探索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规律,不断研究、回答并解决当代中国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新问题,及时提出新思想、新范畴、新论断,概括总结时代实践的发展结晶,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方针、政策,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永葆旺盛的创新活力。
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感召力之源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和运动的价值目标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面,“为绝大多数人的运动”的主体必须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创造者;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的运动”的价值和利益目标必须是“为绝大多数人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根本着眼点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庄严宣称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因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丑。”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价值目标,就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真正的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离不开作为“运动”主体的人民大众,同时也离不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一运动价值目标作为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以及众多杰出的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如艾思奇等光辉典范所进行的成功实践,都一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实现其大众化,即尊重人民大众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才能具有永不衰减的强烈撼世感召力。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检验马克思主义满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需要程度的最好尺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大众化程度。当前,随着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困惑日益增多,迫切需要大众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析事明理、解疑释惑,这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亲切走进和融入大众的寻常生活,贴近和指导大众的日常实践,体现和反映大众世俗生活的利益价值和利益目标,使之潜移默化为亿万人民群众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思维向导、价值核心,才能不断统一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决心、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云南警官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