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架起科学理论与大众的桥梁

架起科学理论与大众的桥梁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艾思奇哲学大众化的特点高树群2010年是大众哲学家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他在70多年前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独特道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满足了实践的需要,为当时的革命群众尤其是青年指明了革命的道路。艾思奇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践行,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架起科学理论与大众的桥梁

艾思奇哲学大众化的特点

高树群

2010年是大众哲学家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他在70多年前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独特道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满足了实践的需要,为当时的革命群众尤其是青年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当前我们面临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急需研究而且关系重大的问题,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这对于贯彻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贴近现实,紧扣时代

艾思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动力直接源于当时党和革命事业形势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救亡图存、推动党和革命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而产生的。1931年9月8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我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都行动起来,迫切要求抗拒日本帝国主义,但国民党政府却逆潮流而动,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虽然确立了以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但由于建立时间不长及其他种种原因,包括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都还不高,特别是还不能自觉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王明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大行其道,其“关门主义”的极端做法把广大的革命群众拒之门外,严重挫伤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他们在深深的思想痛苦之中,迫切希望寻找一条光明的道路。革命群众革命的积极性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和无效的活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害无益。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扑朔迷离的政治局势中,看清祖国的前途,明确前进的方向,把握自己的命运,是一个首先需要在思想上理论上廓清的问题,革命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运用,除了具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外,还需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先进的思想方法的指引,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掌握对于年轻的革命者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艾思奇深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的根基是立足现实,回答和解决人民大众最为关心和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他积极适应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具体地讲解运用哲学分析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的写法把这个伟大的思想工具交到人民群众手中。在这一理想的激励下,他从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为每期的《读书生活》杂志写一篇通俗的哲学文章,并在1935年底把它们汇编成册,以《哲学讲话》作为书名出版,在1936年发行时更名为《大众哲学》。后来,他又相继撰写了《思想方法论》、《哲学与生活》、《新哲学论集》、《如何研究哲学》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读物,成为“哲学大众化第一人”。

二、关注大众,以民为本

艾思奇深知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始终贯穿人民大众主体的思想,所以把书名也定为《大众哲学》,他非常推崇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他哲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始终是草根阶层的人民大众,“我写作本书的时候,……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尊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因为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只是一块干烧的大饼。这样的大饼,在吃草根树皮的广大中国灾民,虽然已经没有能力享受,但形式粗俗,没有修饰剪裁,更不加香料和蜜糖,‘埋头’在学院式的读物里的阔少们,自然是要觉得不够味的。”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埋头”在学院式的读物里的阔少们”,而是送给大众阶层的“一块干烧的大饼”。艾思奇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践行,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而要使人民群众掌握哲学的武器,哲学就必须有说服力,而哲学要有说服力就必须彻底,就必须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民大众所真正掌握和运用。他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认为“哲学并不神秘”,“不是虚无缥缈的学问”,其“踪迹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找到。”认为哲学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哲学生长的土壤,所以他有《哲学与生活》的著作,他的哲学著作大量运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典故”:他用朋友出门谋生。多年后归来“相近似嫌陌生”说明世事变化,用身边的例子如商店、工厂繁荣后倒闭说明世界多变等来说明“万物皆流变”,“一切事物离不了运动”等辩证法。又如,他用那个时代老百姓都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喜剧人物卓别林与老百姓所痛恨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作例子,来阐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老百姓就比较容易接受。他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语言,尽量用一般人、普通人都容易理解、领悟的言辞来讲明精深的哲学道理,从人民群众“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中发现哲学。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众话语、大众生活联系起来,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www.xing528.com)

三、艰苦探索,全面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而是一项艰苦卓绝的理论创新活动,“写通俗文章比专门学术文章更难。专门学术的文章,不十分着重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有内容,即使用了艰涩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不是十分要紧的。通俗的文章却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写作技术是第一要义,同时理论也切不可以有丝毫的歪曲,这就是一个困难。”因为《大众哲学》的内容“全是站在新哲学(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上写成的。”这是当时的先进分子写给大众的新哲学著作的代表,是理论创新成果的体现,“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先进分子从事在理论上重新武装自己。经过革命的再生、九一八的事变和华北几次的事变,每次都给了理论以新的充实,新的武装。”艾思奇正是理论创新的代表,他努力站在中国当时哲学学术界的前沿,第一个把刚刚传入中国不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用通俗读物的方式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于翻译和学究式的解读,而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作了艰苦的创造和理论上的创新,正如李公朴所指出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述方面已经包含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即包含了他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独特理解。他的创新遭到当时一些抱残守缺者的批评和非难,“至于说到没有布置(‘布置’,指的是对全书结构、体系的安排——本文作者注),这批评我却不很赞同。实际上我自己在未写之先,已经就把书的内容计划过、布置过,并且是尽可能地依着新哲学的最新成果来布置的。”因此批评者“这样的反对论,并不是由于布置的有无,而是由于王一知心目中的布置和我的布置不同,也就是由于叶青心目中的布置和新哲学的最高成果有所不同。艾思奇的理论创新在许多方面,他“对于新哲学的理论体系,也不是完全照抄外国著作的。在许多地方很用了些心力”,比如他“把人类的目的活动列在最后一节”,“使全部哲学的理论直接转入‘变革世界’的实践问题上去”。《大众哲学》从每篇的题目到内容的表述,都十分注重创新,没有照抄照搬以往的哲学著作,如“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牛角尖旅行记”、“卓别林和希特勒”、“天晓得”、“笑里藏刀”、“七十二变”等小标题,都充满创意,别开生面。

四、注重实效,讲究运用

艾思奇学习和研究哲学都带有明确的目的,他在年轻时为了解决宇宙观人生观问题,曾经试图从古代哲学寻找答案。“我总想从哲学中找出一种对宇宙人生的科学真理,但古代哲学都说不清楚,很玄妙,最后读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才豁然开朗,对整个宇宙和世界的发生发展,有了一个比较明确地认识、合理的解释。”他两次远赴日本留学及在昆明逗留期间,刻苦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都是为了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艾思奇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与他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象牙塔中学究们的自言自语,也不是阔少们的自我炫耀,亦非无聊文人的无病呻吟,而是为苦闷的革命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指出革命的道路,“当时广大知识青年和进步读者最迫切需要的是解决‘知识的饥荒’,打开‘眼光理论知识’,也就是说大众需要正确的世界观为他们解决生活上急待解决的问题,即指出革命道路,这种需要,使他们决心投入到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化大众化的崭新的领域之中”。为此,他非常重视对群众学习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引导。“我尽可能用大家日常都知道的事例来说明这些问题,以便大家能够把日常思想中正确有益的思想抓紧,而把错误有毒的思想清除,以便较系统、明确地掌握符合大民大众利益的哲学思想,使我们有可能较正确地认识周围事变的发展情况,更有勇气和信心为广大人民的斗争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在《大众哲学》中总是选择那些体现与那个时代内忧外患、民族危亡或与老百姓普遍联系密切的事例来讲解深奥的哲学道理,帮助革命大众学习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帮助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革命的道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地正处在军阀混战,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和蹂躏下,祖国同胞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青年艾思奇充满爱国热情,积极追求真理,渴望以自己所学用于社会,他深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本性,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中国的思想武器。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调整,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实现观念深刻变化的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指导。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装全国人民头脑,凝练意志,聚集力量,统一行动,对于共同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