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理论架起科普桥梁

科学理论架起科普桥梁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透过《大众哲学》来看我们今天的理论工作,笔者认为,理论不能通俗化必然会丧失生命力,做好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在“通俗”二字上着力。《大众哲学》对认识论等哲学问题所作的通俗解释,却比其他纯理论的哲学专著解释得更明确,可见理论只有通俗化才能剥开那层神秘的外衣,凸显其本质。但从《大众哲学》来看,通篇用语浅显但并不偏离哲学的理论体系,其通俗并不庸俗。

科学理论架起科普桥梁

从《大众哲学》看理论的通俗化

谢 玲

诞生于70多年前的《大众哲学》,为什么能散发出持久的光芒鼓舞几代青年接受革命思想?为什么被毛主席称赞为“能顶十万兵”?其精要就在于理论的通俗化。透过《大众哲学》来看我们今天的理论工作,笔者认为,理论不能通俗化必然会丧失生命力,做好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在“通俗”二字上着力。

一、理论通俗化的重要意义

《大众哲学》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刊印32版,以朴实的文字赢得无数读者,它的成功最能够雄辩地说明理论通俗化的重要性。

(一)通俗化才能还理论以真面目

理论本身并非神秘莫测,它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概括。正如艾思奇所说“只要从周围随便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清哲学的真面目”,理论必然植根于社会生活,通俗才是它的真面目。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不断开放着的思想体系,它不是教义、不故作神秘,理论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是一些领导、专家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理论,一些理论书籍又一味堆砌理论知识、语言深奥晦涩,让人读了反而糊涂起来,觉得理论深奥难解,只能敬而远之,理论就这样被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大众哲学》对认识论等哲学问题所作的通俗解释,却比其他纯理论的哲学专著解释得更明确,可见理论只有通俗化才能剥开那层神秘的外衣,凸显其本质。

(二)通俗化才能赢得群众

群众为什么对理论文章兴趣不浓?为什么不愿意购买理论读物?我们不能归咎于群众的素质低,而是我们的文章不够通俗,面孔呆板、说教味浓,不面对受众,群众难以理解、难以接受,提不起阅读的兴趣。邓小平曾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大众哲学》只是一本看似平淡的小书,可它能够吸引住读者,把深刻的哲学融化在生动的故事里,让读者一看就觉得马克思主义是学得懂的,所以它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事实充分说明,理论书籍只要通俗可读,同样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同样能够赢得广大读者,同样具有市场效益。

(三)通俗化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

试想《大众哲学》如果不通俗,用的是艰深的语言把读者吓跑,那就不可能“顶十万兵”,而是一个兵也顶不了。任何科学的理论,如果被束之高阁,仅仅用来供人们敬仰,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的书架上,那么理论的实际意义何在?理论工作如果总是就学习而学习、就研讨而研讨,一味地从概念到概念、从原则到原则,空谈理论,那岂不是毫无价值?

理论是实践的升华,虽来源于实际但高于实际,它的作用应是帮助人们解疑释惑,引导群众,推动实践。但这种作用得到发挥的前提是理论要通俗化,否则无法让大多数群众接受,理论也就丧失了生命力和作用等于纸上谈兵。理论的通俗化如同一把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人们才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推动实践的巨大力量。积极倡导和践行理论的通俗化,增强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应该成为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理论不通俗的原因分析

理论应当通俗,但现实当中许多理论却成了文字游戏,故作深沉,装腔作势,脱离实际,远离大众,被那层神秘的外衣包裹得严严实实,近乎成了一种风气,之所以不通俗,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首先是担心通俗会流于庸俗

认为理论通俗化就会沦落到低俗、庸俗的境地,害怕用语浅显会失掉学者高深的风范,因此刻意设置名词、概念等防线以示深刻,保持和巩固自己的“高档次”和“高品位”。但从《大众哲学》来看,通篇用语浅显但并不偏离哲学的理论体系,其通俗并不庸俗。庸俗应是内容上的浅薄,而通俗只是外在的表达形式问题,无论内容深浅,我们都可以提倡表达要通俗,把正确的理论通俗化并不等同于庸俗。

(二)其次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www.xing528.com)

本来很好懂的话硬要说得深奥难听,本来很简明的道理硬要点缀上一整套生僻的词句,故意讲一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让别人听不懂、看不懂,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高,表面上自炫高深、对通俗不屑一顾,实质上恰恰是思想的贫乏,且面目可憎。

(三)再次是照本宣科,达不到通俗的要求

只求紧跟形势,紧跟上级,照本宣科地抄文件、读报纸或者从电脑上“克隆”出文绉绉的理论,“复制”专业化的名词术语,永远超越不出学术概念的屏障。而理论通俗化并非轻而易举,它是一个消化再释放的过程,既要对理论融会贯通、把握透彻,还得选用明白畅晓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既要深入又要浅出,这其实是对理论工作者的更高要求。

三、推进理论通俗化的几点建议

(一)通俗化的基础应在于理论工作者的功底和生活积累

通俗不是庸俗,更不是肤浅,理论工作者只有在理解、思考、研究上深入,才能做到在表达上浅出。深入就要求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帮助别人理解它,只有自己研究透彻的问题才能去说服别人,倘若自己糊里糊涂、一知半解,怎么可能表达得通俗易懂?浅出又离不开日常的生活积累,生动形象的事例来源于生活、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源泉,理论不可能通俗。爱因斯坦就用生活的事例来解释高深的相对论:“如果你在一个漂亮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你只觉得坐了片刻;反之,如果你坐在一个热火炉上,片刻就像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的意义。”化繁为“简”,通俗易懂,尽显“简单”的魅力。理论通俗化,就要求理论工作者既注重研读理论基础知识,打牢基本功,又要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锻炼,丰富自己的阅历,积累自己的生活。

(二)通俗化的门槛应在于抓住群众感兴趣的问题

理论离开问题,就会变得苍白无力,而群众感兴趣的问题,如同理论通俗化的门槛。找准这个门槛,就是要找准现实生活中提出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亟须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围绕问题、针对问题、回答问题,这样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作出的理论分析才具有现实针对性。可以想象,我们所讲的理论如果都是与社会生活关系不大、群众漠不关心、不感兴趣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再通俗易懂,也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理论文章如果不触及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就好比“隔靴搔痒”,牵强的理论不可能做到通俗化。

(三)通俗化的关键应在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

群众和理论之间有时就像隔着一层“窗户纸”,距离虽近但模糊不清,只有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活的事例,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这方面,邓小平理论就很值得我们研究,比如他讲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等等都是非常简短的话语,却使人听了句句入心入脑、乐于接受,许多句子成为至理名言,被人们广为传诵,经久不衰。这除了他讲的内容合人心之外,关键就在于运用的都是大众化的、生动鲜活的语言。能用最普通的语言讲明白最深刻的道理,那才是真正的高手。人民的语汇是最丰富的,要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就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群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最能说服、感染群众。

(四)通俗化的保证应在于构建简明的构架体系

简明的构架体系如同理论的支架,它能让内容庞大丰富的理论显得清晰、明了,通过精当的概括化繁为简,使群众一眼就知其纲要,一下就抓住实质。不然,大量支离破碎的材料和观点毫无逻辑地堆积在一起,只能是一片混乱,群众根本看不懂。构建简明的构架体系,就要求遵循事物的内在逻辑,同时考虑和照顾大众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根据理论的本质特征,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尽量用简洁、明了的归纳性条目,呈现出通俗化的理论。

(五)通俗化的有效途径应在于创新载体

探索群众喜闻乐见、富有生命力的载体和形式,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是理论通俗化的有效途径。中宣部编写的系列通俗理论读物,就是用面对面谈话的方式讲理论,成为理论通俗化的一面旗帜。晋北地区运用民间的许多笑话、顺口溜、歌舞、短剧,赋予其新的理论和政策内容,群众愿意参与进来。《大众哲学》更是昭示我们,把通俗化作为理论工作的前进方向,在实践中发掘和创新载体,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限活力。当前,红河州也在积极探索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普及化的有效形式、载体和方法,实施“点线面理论宣传普及工程”,以求对推进理论通俗化做出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