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黎贵优
从《大众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继续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艾思奇是较早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员。1938年,艾思奇在《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就针对当时存在的忽视哲学理论的倾向,认为“需要来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而不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仅仅停留在“书斋课堂里的运动”,要从抗战的实践经验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运用于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丰富和发展,用于指导中国的思想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辩证法唯物论应用于中国的实际”,“根据中国自己的现实材料,在中国自己的地盘上,来发展辩证法唯物论的世界观。使它更能够成为改造中国、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锐利的方法论武器”。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必须融合于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文化之中,使之成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思想理论。对此,毛泽东曾强调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并要求:“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一种理论能否得到某个民族的认可和运用,不仅取决于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而且取决于这一理论对该民族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传入中国后已逐渐被中国所接受,并在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能离开中国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也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过程,具体运用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丰富的发展,并赋予了中国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形式的影响。只有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以独特的中国文化形式来诠释、解读和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在运用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与中国传统思想方式相融合。因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阐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时,他用中国的俗语“三句话不离老本行”来阐明人的实践对认识的制约性。这正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实践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方式的独特表达。在讲到对立统一规律时,艾思奇则借助岳飞故事等来加以说明,使人明白一个事物都具有正面和反面的属性,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必须分析事物的对立方面,揭露矛盾”,把握矛盾双方,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指导思想,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可能为我们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现存答案,而是需要在实践中指导实践,帮助人们改造现实问题,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使之得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自己认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要指导实践,必须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严格以变化了的客观事实为根据,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些一成不变的论断或结论,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活的灵魂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着力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指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邓小平认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强调:“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应时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时俱进。(www.xing528.com)
要使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故步自封的学说,而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艾思奇认为:“真理不断地发展,我们的认识的进步是无限的”,要坚持真理,就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真理。当前,要真正坚持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主题,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和新论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特定中国历史时期解决特定具体问题而总结概括得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运用和发展的理论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时代化的具体表现。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关键在于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真正成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即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必然伴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纯粹而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用来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启迪群众,以提高群众改造主客观世界能力的科学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教育群众、武装群众、为“群众掌握”的大众化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简单地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人民群众通俗化的语言习惯、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让人民群众容易理解的行为方式,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思考、分析、处理自己所面对需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转换,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武器,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一转换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普遍信仰,内化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指南。就目前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上,对于广大普遍的群众则很少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并且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的理论教育居多,自觉钻研的少而又少。这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像《大众哲学》这样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大众哲学》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哲学本来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的科学理论,具有抽象思维的特征,但艾思奇则用许许多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诠释,使人一看就能理解。如讲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时,他就利用孙悟空七十二变来阐述。孙悟空能够七十二变,似乎无所不能,但他却没有能够逃出二郎神的细微观察,随时都会被二郎神所识破。艾思奇就将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比喻为现象的多变或多样性,把孙悟空始终所必须保持的相对稳定性比作事物的不变的本质,从而阐明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阐明事物的本质是保持事物相对稳定的属性,决定这一事物的存在,表明这一事物与他物的区别所在的深刻道理。这样的比喻确实让人较为通俗地理解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使深邃的哲学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一般群众的理解和把握。当我们理解哲学上“物质”的客观属性时,都觉得难以理解,但艾思奇则通过天气冷,通过加穿棉衣来取暖,但决不因为我们害怕天气冷,而气候会缓和来加以说明“天气冷”这一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是独立在外的东西,它不受我们的心意的支配,不但不受心意的支配,还常常是违反着我们的心意,在外界独立地运动,独立地变化,甚至于会妨害我们的生活。”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形态的思想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对各民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并继续指引中国走向民族复兴之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各民族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体现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来解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问题,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凝聚成每位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现实生活化的转变,必须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使普遍群众都能理解和把握的生活道理,使理论通俗起来,缩短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就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实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奥理论。如他在讲到唯物主义反映论时,不是文绉绉地从理论层面去阐述这一理论,而是用照相机来进行比喻,使读者知道我们的认识不仅来源于外部的客观内容,而且还加入了人在认识外部事物时个人的主观内容。他写到:“照相机只能完全照着外物表面的样子拍下来,有这么一种东西,就只能拍这么一张照,除了照着外物拍照以外,别的作用一点也没有了。但人类的认识却不同。……人类的认识除了感觉以外,还有想像和理解等等作用,它能够利用过去感觉所得到的东西,自己构想成种种东西,不一定要真正有那东西存在,分明世界上没有鬼,人类偏偏可以想像出鬼来。”艾思奇就用这些浅显的生活化语言来反映哲学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指导人们“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但不能让马克思主义束之高阁,而应将马克思主义通过生活化语言通俗地表达出来,还原为现实生活哲理,便于读者理解和运用,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和行为习惯。
总之,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撰写的《大众哲学》,紧扣时代的主题,通过尽可能多的人们熟悉的、生动的事例,把当时国家的形势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紧紧连在了一起,把科学性与通俗性有机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众哲学》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所进行的路径选择,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和认真思考。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