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艾思奇的贡献及启示

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艾思奇的贡献及启示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贡献及启示孙应丽艾思奇是最早在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运用作出了巨大贡献。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上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桥梁:艾思奇的贡献及启示

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的贡献及启示

孙应丽

艾思奇是最早在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运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全国上下掀起纪念艾思奇活动的热潮,我作为一名云南人为此感到骄傲自豪,作为一名党校理论工作者,传播、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职责所需,艾思奇同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重温艾思奇同志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道路上所进行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辉煌成果,无疑是对当代的理论工作者莫大的鼓舞,艾思奇同志永垂不朽!

一、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哲学作为一个认识工具,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切实变成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求解放的精神武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欧洲,其语言、内容、形式具有欧洲风格,欧洲气派,要让这朵“西方玫瑰”在中国盛开,首先要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即必须把它转换为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表达形式进行诠释的“中国语言”,变为中国大众读得懂、弄得通,喜闻乐见、身体力行的东西。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艾思奇作出了榜样,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之先河。书中用大众所熟悉的人和事使之与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消除了人们对哲学的距离感,使大众能够很容易接受。例如用滑稽大王卓别林与法西斯独裁者希特勒外表的相似与本质的不同来阐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矛盾,用孙悟空七十二变来阐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用杭州西湖雷峰塔倒塌来阐述量变与质量的关系等等。反之,如果艾思奇用“定义”、“原理”、“物质”“范畴”、“规律”、“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等概念术语来阐述哲学,则肯定收不到如此好的效果。

《大众哲学》虽然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的读物,但我们绝不能低估它的理论价值。李公朴在该书的序中说:有人怀疑“通俗会流于庸俗”,但《大众哲学》却“出浅入深”,“作者对于新哲学中的许多问题,有时解释的比其他一切的著作更明确。虽然是通俗化的著作,但也有许多深化了的地方。尤其是在认识论方面的解释。”艾思奇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别开生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使《大众哲学》因此成为“大众的书”,长久不衰,其价值在于它破天荒地把哲学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群众手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像海洋中的一盏明灯,帮助无数青年扫除迷漫在心中的时代苦闷,窥见科学真理的光芒,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大众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

二、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又一贡献就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艾思奇作了说明,他指出:①中国化运动,“不是书斋课堂的运动,不是滥用公式的运动,是要从各部门的抗战动员的经验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然后才把这发展的哲学理论拿来应用,指示我们的思想行动。”②艾思奇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创造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有新的贡献。他在《论中国的特殊性》中说:“能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之下实践马克思主义,能在一定国家的特殊条件之下来进行创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这里就一定有‘化’的意思,也就有‘创造’的意思。”③对于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艾思奇提出了两个原则,“第一是要能控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熟悉其表现方式;第二要消化今天的抗战实践的经验与教训。”④可见,艾思奇讲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大众化是不同的,大众化主要是宣传、普及理论的工作,中国化主要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是理论能否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况,能否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否指导社会实践的全面展开,就其本质来说,中国化是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上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几点启示(www.xing528.com)

今天,我们回顾艾思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所走过的历程,对于继承艾思奇留下的精神遗产,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而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一)启示之一:让哲学走进现实生活是哲学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哲学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毫无疑问,那种哲学代替法是不值得提倡的。然而,今天的哲学似乎被冷落了,哲学专业成为冷门,而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却炙手可热,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生活对哲学的呼唤和哲学对生活的疏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导致哲学的疏远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哲学理论工作者有没有责任应值得反省。哲学往往给人以“高处不胜寒”的印象,许多从事哲学研究的人也或多或少受此感染,认为哲学的通俗化就等同于哲学的庸俗化,刻意渲染哲学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高深莫测,普通老百姓很难读懂,觉得哲学神秘玄奥,与己无关,学了也没用,于是哲学就慢慢远离我们的生活了。如何才能让哲学走进现实生活呢?艾思奇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大众哲学》做到了把“隔得天地一般远”的哲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他传播哲学所采取的方式贴近于大众的生活,正如艾思奇说的:“千万人在生活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思想,才真正是哲学思想的基础”。哲学的研究内容和形式只有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现实,才能避免坐而论道。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工作者要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行思考,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回答现实百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对问题的分析与回答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宝库,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进现实生活,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把握,这是当前哲学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启示之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

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艾思奇说:“中国化绝不是丢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意思,相反地,愈更要能够中国化,就是指愈更能够正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意思,愈更能创造,就是指更能够开展真正的马克思的意思”也这就是说,我们愈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愈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然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以,从中国实际出发,一切以实际为转移,理论联系实际,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具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践也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和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密不可分的。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现在,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传播者,怎能不由衷喜悦!

(三)启示之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所实现的与时俱进的过程。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拓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灵魂、源泉和动力。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的过程,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拓创新的过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何能如此风靡一时?关键在于它的创新性。《大众哲学》无论在理论内容、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创新,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有学者称《大众哲学》与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一起,“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形成”。只有不断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实现思维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从而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云南省省级机关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