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洋发生的强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疯狂肆虐,席卷东南亚各国,造成举世震惊的灾难,新闻媒体无不及时跟踪报道。在这次国际性灾难报道中,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凸显人文关怀的新闻理念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体现。这里仅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三家报纸在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3日的有关报道为例,从标题、图片、内容三方面剖析媒体的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人文主义的核心内涵。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1]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关怀”开始进入我国大众传播的视野。新闻传播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本身,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
在国际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新闻传播尤其需要人文主义关怀。这是因为:首先,悲悯是人类在灾难性事件中彰显的基本情感。巨大的自然灾难往往具有出人意料的突发性与破坏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家园、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物伤其类”,人类在灾难性事件面前总会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哲人罗素曾说过: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全人类痛彻心扉的悲悯,是为人的三大精神支柱。对生命的悲悯,对人的关怀,使人文关怀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应有之义。灾难事件中,众多的受难者理应得到世人的关怀。新闻巨子普利策说,正义、勇气、公理和悲悯,是我们尊奉的最高价值。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新闻工作者不仅应当关注那些受难者,而且应当体验灾难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创伤,用悲悯的情感去关注灾难与生命,充分体现媒体的人文关怀。
其次,整个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命运共同体。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基于信息传播的发展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如今,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还包括社会全球化。人类社会既是共同利益的结合,也是共同情感的结合。“地球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重大灾难,都会对其他地方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国的灾难可能变成多国的灾难,甚至世界的灾难。在巨大的灾祸面前,人类具有共同的生存价值观和责任意识,从心灵深处萌发出对人类的灾难、对灾难受害者的爱心、善心、同情心、恻隐和怜悯之心。全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不分民族、国家地关怀灾区的受难者,就是关怀人类自己。
那么,灾难性事件报道究竟如何体现其人文关怀呢?
二、从标题上看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窗口,以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提示给读者。报纸读者正是从浏览标题开始接触新闻的。对受众而言,标题是“第一引力”。新闻标题在读者理解力、想象力基础上产生的鲜明印象,使读者更能在深层次思考中加深对新闻事件的领悟。
在这个“厚题薄文”的时代,标题的作用正在日益被强化,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媒体现人文关怀的窗口。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更应把握好标题的分寸,标题要符合人类对待悲伤的共同准则。
在这次海啸灾难报道中,标题直接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如《羊城晚报》2004年12月28日A1版标题《24000人殁于大海啸》,其中,“24000”用了醒目的黄色,“人”字用了凝重的黑色,“殁于大海啸”用了肃穆的白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殁”字,规避了死亡等字眼,反映出拟题者的人文取向。《南方都市报》2004年12月29日A23版大标题为《推土机掘墓数百人同眠》,以“同眠”告慰遇难者及其家属,避免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广州日报》2004年12月30日A10版标题为《斯国“海洋女王”遇难》,旁边是图片介绍,“海啸把整列火车掀出轨道,棕榈树横七竖八倒在‘海洋女王’的‘遗体’上”,标题将名为“海洋女王”的列车拟人化,以“遇难”和“遗体”报道,以人文关怀感受人们当时悲伤的情绪。
对于这次灾难,广州各报都做了相关专题报道,而作为专题的各个标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文关怀的温暖。如《广州日报》2004年12月29日A9版为《悲情儿童》,2004年12月31日A13版为《举世同哀》,2005年1月1日三个专题《同呼吸》、《共患难》、《展未来》,2005年1月3日A10版为《生命之光》,凝练的标题激活人类共同的情感。
灾难发生在岁末年初,之后的哀悼报道在标题上也无不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2005年1月1日,《广州日报》A7版为《新年披上海啸黑纱》,《南方都市报》A20版有《希望渺茫也是希望》;2005年1月2日,《羊城晚报》A2版有《曼谷:繁华平静难掩伤悲》,《广州日报》A7版有《纽约百年倒计时不只有欢乐》,适时适度地把握了人们寄托哀思的感情。
借助美好的事物和古语委婉地表达悲伤之情,也是人文关怀的体现。如《南方都市报》2005年1月2日A19版的《风中烛光·玫瑰·悲伤》,《羊城晚报》2005年1月3日A1版的《“启事”处处,“哭墙”密密》,标题将人性的光辉闪现于版面和读者的心间。
三、从图片上看
传播学认为,新闻图片是传播符号中的“感性符号”,图形符号的传播速度比文字符号的传播速度要快。同时,人们更容易接受图形符号所要传播的信息。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图片中的人文关怀内涵也是媒体情感的充分体现。(www.xing528.com)
这次灾难报道,报纸上的照片大多采取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图像式的“文化委婉语”。在文化学领域,“文化委婉语是很常见的。对于某些事物,人们出于感情的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往往不直截了当地提到它们,而是换一种更为隐讳的说法”。[2]肆虐的海啸过后,人们都不愿看到灾区面目全非、尸横遍野和灾民呼天抢地、痛苦万状的景象。此时,可以在新闻照片中充分地运用文化委婉语,以巧妙的角度、独特的对象、人文的视角委婉而又细致深刻地将灾区及受灾人民的情况展现给读者。
在报道受灾情况时,媒体回避了灾难中的惨烈、残酷、血腥,将人文关怀融入图片。《羊城晚报》2004年12月27日A2版有一张马来西亚灾后图片,介绍为“海啸过后,把船留在了路中央”,以“路中船”巧妙表现海啸之猛。2004年12月28日,《羊城晚报》以一幅题为“痛”的图片,展现一名男子掩面孤身坐在废墟上,令人顿感凄然。《广州日报》A9版图片介绍一位收拾好行装准备离开泰国的西方游客茫然地看着大海和沙滩,昔日的旅游胜地如今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南方都市报》A8版图片展现一尊站立在海啸过后的海滩上的木雕佛像,仿佛在为不幸的人们祈祷。
流离失所,劫后余生,人文关怀使媒体将照片锁定灾后的普通人群。《羊城晚报》2004年12月29日A16版图片是位刚满1岁的瑞典男孩,手里握着玩具小汽车,被救援人员抱着,他在海啸中与母亲失散,稚嫩的眼睛透出的茫然令人震撼。《广州日报》2004年12月30日A13版是一对相拥低头而泣的男女,图片介绍为一位瑞典游客安慰他在海啸中失去亲人的泰国女友。《羊城晚报》2005年1月2日A2版图片是一群缺水缺食苦盼救援物资的灾区难民,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广州日报》2005年1月3日A9版图片描述一位印度儿童提着从救济机构分到的少量食物,在一片废墟中缓缓独行,令人心酸。
将表述事实的图片融入人文关怀,它们产生的情感冲击波远比任何直接表现悲痛的文字都要强烈。媒体充分利用图片的表现元素拨动人们的心弦。《广州日报》2004年12月31日A13版刊登一幅印尼人在雅加达举行烛光哀悼会,悼念海啸死难者的图片。充斥整幅图片的是一位印尼妇女的头像,眼中泪光闪闪,左边是柔柔的烛光,目光微斜,仿佛瞥见不堪回首的灾难。《羊城晚报》2005年1月1日A4版题为“祈祷新年”的图片,描述一名泰国男子在新年前夜为死难者祈祷默哀,双手合十,举着一只白色蜡烛,图片前景为白色雏菊。《南方都市报》2005年1月2日A19版的照片描述一名小女孩正在一个为海啸遇难者举行的纪念仪式上点亮几排白色的蜡烛。媒体通过对悼念者的图片报道,展现灾难无情人有情,以情动人彰显人文关怀。
媒体还将人文关怀寄托于景物,自然而然地融入图片。如2005年1月1日,《羊城晚报》A4版刊登图片“伦敦街头新年灯光设计成烛光哀悼死者”,《广州日报》A7版图片则显示“法国香榭丽舍大街的路灯杆用黑纱点缀,以悼念那些在地震和海啸中遇难的人”,烛光和黑纱传神地表现了人们的情感,从而引发受众在解读时的一系列情感体验。
四、从内容上看
“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要求媒体不仅仅引导公众关注事件本身,更要关注灾难中人的命运,关注灾难性事件中体现出的人性美。在这次海啸的灾难性报道中,媒体不仅仅停留在报道悲剧本身,而是迅速地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受灾人民的生活、灾后威胁、国际救援等等,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去追求新闻。
突如其来的天灾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广州日报》12月27日A4版开辟专题《紧急拯救》,以“我应急救援小组整装待发”为题重点介绍了中国、欧盟、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的救援准备;12月28日,《羊城晚报》开辟栏目“关注我同胞遇险情况”,公布中国外交部的查询热线以及中国公民在海啸中的受灾情况;《广州日报》报道“大灾可能引发瘟疫”、“全球携手支援灾区”;12月30日,《羊城晚报》A14版报道“全球捐款捐物非常踊跃”,《广州日报》描述“受灾国向游客伸出援手”;12月31日,《羊城晚报》撰题“紧急救援印度洋地区灾民”,报道广东省红十字会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呼吁献爱心救助灾民,公布捐款账号。《南方都市报》A22版设专题《各方援助》,报道“中国将大幅增加援助”。2005年1月1日,《广州日报》的目光投向“芬兰人排长队捐款,意大利人发短信赈灾”,1月3日,又浓墨重彩报道“广东医生救援前线显身手”。
灾难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对这些生命个体的关注,常唤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和同情,深深打动读者。如《广州日报》2004年12月29日A9版为《悲情儿童》专题,以触目惊心的标题“逾1/3遇难者是儿童”报道各地海啸中儿童的遇难情况,“年少力弱的孩子成了26日海啸的最大受害群体,未成年人在许多地方受害者中几乎占了一半”,读罢,对遇难儿童的痛惜之情油然而生。
“人”是有能动性的,深入发掘灾难事件中所蕴涵的更新鲜、更美好的主题,体现人在灾难面前的积极主动性,弘扬灾难中的人间真情,也是媒体人文关怀的最好注解。如《南方都市报》2004年12月29日报道“智勇:海啸过去鞋未湿”,《广州日报》2004年12月30日报道“手机定位救出71命”,《南方都市报》2004年12月31日讲述“巨蛇引路,妇女勇救双胞胎”的故事,《广州日报》2005年1月3日报道“10岁英国女孩智救数百游客”的机智故事。
“全世界的眼光都在注视你们,无论贵贱无论老幼不分肤色不限职业,各个地方都有人在为你们的灾难捐款,都有人在想着为你们‘做点什么’,在这个新年里,你们并不孤独”,《羊城晚报》2005年1月1日时评版《新年好!海啸幸存者》一文“有感而发”,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坚强或者幸运的幸存者发出新年的问候。《羊城晚报》特派记者在2005年1月3日报道“免费的饮水,免费的饭,免费的衣服,免费的日用品,免费的乘车,甚至免费的机票——一切都是免费的。为帮助受灾的普吉,悲伤的人们竭尽所能。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悲伤”,字里行间的人文关怀使得新闻报道得到升华,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原载《新闻知识》2005年第2期,与研究生孟盈合写)
【注释】
[1]参见孙丽萍:《人文关怀精神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意义》,《新闻大学》2001年夏季号。
[2]黄顺铭:《“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对一幅照片的跨学科解读》《,新闻记者》2004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