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瓜注红药水报道:揭秘真相

西瓜注红药水报道:揭秘真相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于“西瓜注红药水”报道的对话受访人: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采访人:叶明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叶明华:当前假新闻比较多,而且有的假得很离谱,“西瓜注红药水”就是相当典型的例子。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

西瓜注红药水报道:揭秘真相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于“西瓜注红药水”报道的对话

受访人: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采访人:叶明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叶明华:当前假新闻比较多,而且有的假得很离谱,“西瓜注红药水”就是相当典型的例子。董老师可曾注意到这个事件?

董天策:这个事情发生在广州,我自然注意到了。今年7月,广州《信息时报》报道说:广州市民向有关部门投诉,怀疑西瓜被注入了红药水。一时间,广州市面上的西瓜无人问津。紧接着,香港几家媒体转载了这则报道,引起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和香港消委会的重视,专门提醒香港市民提高警惕,谨防“食瓜中毒”。与此同时,“西瓜注红药水”在内地也传开了,人们看着西瓜不敢吃,导致各地市场西瓜价格暴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后来《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结果是:“西瓜注了红药水”事件纯属谣言,《信息时报》记者的报道没有经过核实,报道严重失实。

“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媒介的时效性竞争都会威胁到新闻的真实性”

叶明华:董老师,此次的“西瓜注红药水”事件,为什么《信息时报》和《中国青年报》两家媒体前后的报道截然不同呢?

董天策:7月19日,《信息时报》以“广州出现注水西瓜被注红药水根本就不能吃”为题进行报道。单就报道本身而言,其实就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从该报道的结构就可以看出来:“买个大瓜回家吃汁多子白如嚼蜡”,“有个别不良瓜贩给西瓜注射激素”,整篇报道就这两个层次,其采访的对象也只有报料的两个市民,还有就是几个水果经销商,报道的也是他们的一面之词。至于情况是否属实?哪些地方的西瓜有问题?哪些地方的瓜是好的,记者没有全面分析,没有向卫生检疫部门求证,没有任何专家学者的意见,就这样给西瓜定了性,也就为后来谣言的传播埋下了伏线。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是在一个月后,准确说是8月20日,比较全面地报道了事件的经过,以海南瓜农遭受重大的损失为由头,回顾了整个“西瓜注红药水”事件报道的来龙去脉。《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作了深入的调查采访:从瓜农到中国西瓜甜瓜品种鉴定委员会、到海南省西瓜协会,再到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都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采访,从而拆穿了谣言,维护了瓜农和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叶明华:导致一些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没有亲临现场,没有经过全面调查了解就报道新闻的原因是什么呢?

董天策: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而言,我认为有两点:一个是主观因素,属于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但是有些记者为求时效、为求省事,没有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甚至没有身临其境,就凭感觉,凭第一印象,凭道听途说得来一些信息的细枝末节,就进行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和事实截然相反的虚假报道或厚此薄彼的片面报道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一个是客观因素,属于新闻时效性竞争给真实性带来的挑战。随着各种新媒体、各种先进通讯工具的出现,媒体之间对于新闻时效性的竞争日益激烈。有学者说媒介经济就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媒体为了争取读者观众的眼球而在新闻时效性上的争夺已经白热化。为了第一时间刊登新闻,争夺眼球——注意力,新闻的真实性往往成为牺牲品。不少媒体“宁可错,不愿迟”,在新闻事实还没有确定,还有疑点,乃至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已经把报道做出来了,万一出现错误,再慢慢进行修正,这种竞争态度也是导致当前新闻报道失误层出不穷的原因。

“记者不能单纯依靠各种先进通讯工具,好新闻是要靠腿脚跑出来的”

叶明华:各种先进通讯工具的发明使用,使得一些媒体记者为省时省力采用电话、网络进行采访,董老师对这样的采访方式有何看法呢?

董天策:“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一项科学技术发明都是为人类提供方便,科技本身是没有好坏善恶之分的,关键是看使用者怎么去用它。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像手机、网络等,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了便利,也提供了另一种采访选择手段,何乐而不为呢?但是,身为记者,不能单纯依靠电话、网络这样的通讯工具去进行新闻采访,尤其是当新闻事实本身很复杂的时候,特别不能出于省事省力、怕辛苦的考虑而只进行“不见面”、“不到现场”的采访。

现在确实有一种不良现象:一些媒体的记者每天就在家里、办公室里打电话、等通稿,然后在电脑上稍作修改,略加编撰就能够拼凑出一篇新闻报道,每天也不用去采访,不用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不用奔波劳碌,当记者当得很舒服,但是这样是写不出什么好新闻的。“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名记者黄远生告诫我们:好记者应该“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好新闻是靠腿脚跑出来的,而不是用屁股坐出来的。记者不能轻信任何人提供的任何材料,应该自己深入第一线去采访,去见证,去调查。在这次的西瓜事件中,最早写出《广州市面出现注水西瓜》报道的记者黄某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坦言“没有亲眼见过被注了红药水的西瓜”。可见,该报道事后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和记者没有深入调查、没有亲身求证是分不开的。

“新闻采访一定要身临其境,才有发言权,才能够写好新闻”(www.xing528.com)

叶明华:一些记者抱怨:就算是亲临现场,也不能保证写出来的报道能够十全十美,没有疏漏,董老师觉得呢?

董天策:这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的确,有的记者就算是亲临现场,也不一定能够写出好的报道来,是因为他们看得不够细心,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新鲜的发现。老记者范敬宜有一首打油诗描写了一些记者的工作方式:“早辞宾馆彩云间,百里方圆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着,小车已过万重山。”这是发人深省的。一些新闻记者就算是到第一线去了,也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地转一圈,只用眼睛看看,不用心好好想想是不行的。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新闻采访,记者一定要身临其境,才有发言权,才能写好新闻。社会现象错综复杂、盘根错节,记者没有一点问题意识,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怎么能触摸到事实的真相呢?

近年来媒体涌现的一些好记者,像《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羊城晚报》记者赵世龙、《南方都市报》记者陈锋、央视的柴静等等,都是不畏艰险,敢于“深入敌后”,用最客观的、最真实的一面去感动读者,感动观众。新闻记者应该有他们这样一种排除万难、追求真相的精神。

叶明华:没有经过实地采访,不是根据第一手材料写出来的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董天策:从这一次事件来看,虚假报道和片面报道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巨大的。一些媒体的调查显示:“西瓜注红药水”事件报道一个月以来,人们看着西瓜不敢吃,导致各地市场西瓜价格暴跌,河南、湖北、山东、宁夏等地瓜农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仅海南一省的瓜农损失就超过了3000万。而且经过海外一些媒体的转载,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形象有所受损……如此严重的后果应该是媒体记者在报道的时候所没有预料到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它的影响一般只是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群体范围内,然而,一旦大众传播媒介介入,谣言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影响程度就会呈几何级数递增。大众传播媒介覆盖范围广、信息影响面广、受众人数多,一旦有假新闻的产生,就会快速地在受众中产生反馈,即使事后媒体纠正、道歉,也会使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大打折扣。记者是掌握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者,务必要谨小慎微,才能避免犯不必要的错误,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损失。

“新闻写作一定要讲究尺度,要注意舆论导向

叶明华:采访时要亲临现场,才能够获取第一手资料,那么在写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董天策:新闻写作要把握好尺度,要注意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总书记的这句话分量很重。所谓“真理再前进一步,就成了谬误”,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过犹不及。特别是类似这样一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近年来,有关假冒伪劣商品的一些揭露报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保护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但有些报道后期出现了过火的趋势,而且在对群众的导向上有了偏差,被国外的媒体转载和别有用心的媒体加油添醋,对我国食品卫生等相关的行业造成的损害是深远的。南京冠生园陈年月饼的报道,就使我国月饼出口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叶明华:有些记者说:“新闻报道尺度的把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作时间长了,感觉就有了”,董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董天策:新闻报道尺度的把握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对于同一类题材、同一行业的报道多了,也就熟悉了该类题材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这就是所谓“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同时,这也是一个可以积累和培养的过程。我们一直强调记者要有政治意识,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我国的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需要记者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求记者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对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并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将这些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去看待现实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意识,记者所做出的报道,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同时,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就往往能具备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发现力,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到别人捕捉不到的新闻。

“编辑要比记者看得深、看得远、看得全面”

叶明华:业界都说:编辑是新闻媒介的“把关人”,新闻报道失实,记者有责任,编辑有没有责任呢?

董天策:新闻报道失误,除了记者没有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进行采访写作以外,编辑肯定是有一定责任的,因为他没有对记者的报道进一步求证,没有把好关,导致有问题的新闻见报,给读者受众造成误导。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必须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出色的业务水平,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面对着诸多急需判断、取舍、整合的信息资源,必须时时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前提,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知情权为出发点,以恪守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原则去处理新闻,把好新闻编辑关。编辑要比记者看得深、看得远、看得透、看得全面,发现记者没有意识到的疏漏。

(原载《新闻实践》2006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