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研究视域
二级学科都是有多个所辖分支学科也可谓之三级学科的支撑才能成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应该发挥其研究优势与特色,最起码确立如下几个研究视域,或者称之为三级学科,以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发展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基本支撑点。
1.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的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来展开的,要在广泛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全方位、多视角深入研究“三个选择”。其基本逻辑推进是:在近现代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就不行;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社会主义,就不一样。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选择,所谓“历史选择”这是拟人化的提法。因此,“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浅明地说,就是哪种力量胜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讲深、讲透、讲好“三个选择”,必须直接依托“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同时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共党史”等学科,需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选择?二是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的?三是在“三个选择”之前中国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的?四是“三个选择”之中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不选择其他?五是“三个选择”之中、之后怎么样(如:选择和发展,即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是“三个选择”的对象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本身是什么?七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三个选择”?八是历史和人民依靠什么进行这样的选择?九是“三个选择”有何用(历史和现实作用)?十是“三个选择”过程中的特点和经验教训。
“三个选择”教学和研究涉及思潮、思想、运动、制度、政党、国际影响等多个层次,又具有相通的关联性。在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就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
而马克思主义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带有西方或者德国的民族性。相对于中国社会及其传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的西方思潮。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又具有世界性。在这个意义上,“选择”才有可能,同时也规定了“选择”以后干什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有可能。
2.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
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这是黑格尔首次提出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专门研究”的规定性以及这一二级学科的名称“基本问题”表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在搞清楚中国近现代历史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着重对与“三个选择”紧密相关的基本历史规律和主要历史经验进行研究。它把理论研究同了解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的研究;深入开展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人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样才能使“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很紧密地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协调一致,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提供直接有效的学科支撑。
通常在历史中,一切客观规律都只有通过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把握,这跟自然规律是不一样的。所谓的历史规律,它是从主观性回复到客观,把客观把握在主观中,把主观作为客观来把握,才能显示出它的规律性。客观的事情只有在主观中把握才是历史,才能显示出它的历史规律。
就历史学的常识和公理来说,它往往体现于一种历史感,一种对历史发展过程中那些具有延续性和始终有效性的内容的领会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包括内在联系)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揭示领悟隐藏在转瞬即逝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基本趋势和运动,寻找赋予历史事件以意义和内容的推动力和各种联系。通过深入研究,使历史规律“浮”出水面,确切地说,是被“托”出水面。历史规律一旦呈现在人们面前,就放射出智慧的光芒。这个光芒不但可以照亮历史,更可以照见未来。这也就是历史规律和主要经验具有“需求法则”的张力。
历史规律和主要经验,也是在主要线索的梳理和历史进程特点的概括中呈现的,这样的研究成果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纲要”教学所必需的。张海鹏先生主编的10卷本《中国近代通史》中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4]第三章为“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它由三部分组成,即:第一部分“沉沦与上升:近代中国的U字形历史进程”,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谷底的底就在20世纪头20年,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第二部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若干转折”,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中,晚清有4个转折,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新政的兴起、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民国时期有5个转折:第一个转折为辛亥革命(“谷底”时期“沉沦”与“上升”交替表演的第一回合);第二个转折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召开一大,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北洋军阀的垮台;第三个转折为国共合作破裂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第四个转折为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空前调动了全民族的救亡意识、民主意识,标志着近代中国“上升”趋势的形成;第五个转折为重庆和谈签订的协议和政协会议的决议不能履行,解放战争开始。第五个转折完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模式,完成了自辛亥革命开始以来的“上升”趋势,也原则上完成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转变。第三部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无疑,这样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历史是开放的,它的规律总是有待于我们去研究、去发现。但历史又不是完全盲目的,在每一阶段我们回过头看,把我们的视野与以往的视野融合,就可以不断加深认识,把握其中的规律性。(www.xing528.com)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直接的重点支撑学科,其学科的实践性必然包括要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即怎样科学、有效地抓住重点(在仅有的36课时内)、突破难点、解析热点。这样的研究必须提升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论,具体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这就涉及如下教学论研究:一是“三个选择”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二是价值导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三是历史规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四是话语转换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五是原著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六是史家史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七是学科支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八是史料运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九是多媒体应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是师生互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一是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二是教学设计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三是科学的历史观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等。这一层面的研究同样具有主流性、学理性和实践性。
此外,也要研究有代表性的中国近现代史通史,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0卷本《中国近代通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香港中文大学10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是从学科融合层面来看,涉及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方法。以“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例,就涉及文化学的方法,即文化传播、文化接受、文化冲突、文化选择和文化触合等。
二是从视界多维来看,具有多方面结合,即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宏观的视野、审视与微观的分析和论证,并相互支撑),民族眼光与世界眼光相统一(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背景),历史审视与现实观照相贯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为例,它既有中国近代以来大变革(走向)的研究,也有历史规律性、结论性的揭示。从中国近代以来大变革(走向)来看,第一次大变革是商品经济撞击自然经济,由此当时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一次选择——或闭关自守或“师夷长技”;第二次大变革是民主制度撞击着君主专制制度,由此当时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二次选择——或墨守成规或变法维新;第三次大变革是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撞击着封建正统思想,由此当时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三次选择——或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第四次大变革是市场经济撞击着计划经济,由此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四次选择——或关门建设或改革开放。从揭示历史规律性、结论性来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世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实践,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是从创新视域层面来看,既然是专门的二级学科,就不能止步于政治性、宣传性,而必须具有学术性、学理性,而学科、学术、学理,贵在创新。从学理的视角看学术创新具有多方面、多层次,例如,解释原则的创新、概念框架的创新、背景知识的转换、提问方式的更新、逻辑关系的重组,归根到底是“解释原则的创新”,也就是以某种独特的基本理念或统一性原理去解释相应领域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以“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例,在其宏大的研究视野中涉及制度跨越和历史比较等,必须从制度跨越的历史常规性多样性现象、跨越的方式、跨越的对象、跨越的性质、跨越的背景、跨越的主体等角度进行比较研究。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50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4]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