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传导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各类精神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指向“生活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梁漱溟说:文化就是生活的样法。它给我们的启发是历史就是前人生活的记录。通过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前人的人生成败、得失、悲喜际遇,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增加阅历,为自己的人生提供借鉴,提供参照。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适当兼顾“生活化”的原则,将一些历史人物的个人生活、事业、兴趣、交友也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可能的助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但“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本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课,它所承担的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的功能,而是鲜明的、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如何运用恰当的、丰富多变的话语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较强的理论内容持续地灌输给学生而又能避免老生常谈,使学生愉快接受,至少不厌倦,成为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共同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研究话语策略。能够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别具特色的话语风格向学生输送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了解、三个选择”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话语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话语语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即语境的转变应该作为话语创新的突破口。比如我们在以往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过于强调革命话语,往往把革命当成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难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我们应该注意到,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实际上开始了试图摆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化、现代化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革命、斗争与生产发展、技术救国、制度变革、文化变迁一样,都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手段。从器物救国到制度救国,再到思想救国,虽然都没有成功,但实质上体现了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目标的不同认识层面。此后在一百多年的时间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迂回和中断,但现代化始终是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中国建立以后,从毛泽东的“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邓小平的“两个文明一起抓”,再到江泽民的“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战略目标,表明现代化的确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条基本主线。因此,只有抓住这条主线,才能体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语境的转变,不单是用语上的更换,而是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应该看到,近几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所认识,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继续探索。
2.话语内容
话语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要放弃空泛的、不可捉摸的话语,充分挖掘贴近现实生活,容易为学生理解的话语。讲授历史逻辑不宜采用理论性强或专业性强的语言,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并尽可能用历史的细节来论证。所谓历史的细节,是指具体的生动的内容或形象的史实或体现人物形象的事例、生活片断或简洁明了的名言名句。比如讲晚清王朝统治者闭关自守、骄矜自大,对世界文明茫然无知,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而在遭到列强侵略时初则不能组织有效抵抗,最后竟沦为“洋人的朝廷”的道理时,举乾隆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时的礼仪之争和道光对英军俘虏的讯问及断语[3],就容易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这类讲述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历史逻辑,而且扩大了知识面,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历史的愿望。自然,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之外,还要阅读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大量论著材料,包括通史、专史、史料汇编、名人传记、年谱,以至文学作品,还要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必须深深植根于学生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之中,植根于生活世界之中,才可能还原为思想教育实践中的真实话语,成为“真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被处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的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社会转型必然导致一定的文化转型,而文化转型必然涉及语境转换后的话语转换问题。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这样有些老话语就需要及时删除,如“唯革命论”话语。同时,过分强调革命,把近现代历史的丰富内容教条化、抽象化,把历史人物的复杂面相简单化、脸谱化,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历史观和社会进步观,也不利于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理想人格。
还有一些话语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对其进行新的解读,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爱国主义”话语内涵,在传统的教材中往往把爱国主义人为地限定在英勇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但事实上,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和广泛。爱国主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3.话语方式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方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命令式的祈使句,诸如“应该”、“一定”、“保证”、“必须”等。在这种权力话语教育方式中,受教育者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它要求立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性。因此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权力理论话语方式转变为多元的理论话语形式,才能行之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而实现育人的教育目标。例如对话—讨论话语形式,就是在尊重接受者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们就是用这种话语形式,完成了他们辉煌的巨著。邓小平也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述他的理论的。诸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有待于探索的复合性概念,我们无法通过预设的观念去束缚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共产主义”这一概念也是如此表述的,甚至在对共产主义展开最充分论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只是为共产主义规定了最基本的意向。这种开放性的表述既符合实践活动的历程,又切近接受者的心态,同时也培养了思想方法,激励着受教育者去思考、探索。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了解学生、恰当运用话语方式将有利于调动接受者思想、行动诸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面对的这一代大学生已是“90后”,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了解和认识基本上局限于中学的历史课本,对中国百年来的屈辱和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英雄业绩了解不深,对改革开放前后的情况没有深刻的感受,对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各种不良现象他们既感到焦急义愤,又感到无能为力,他们的内心时时有矛盾冲突,需要有人来解答他们内心的种种疑惑。其次,由于中学分科较早,有些理科学生的历史知识比较缺乏,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少数学生甚至对中国历史的基本历史分期都是模糊的,因而在作业和考试中常常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文科学生的情况则相对较好,尤其在分析问题方面能力较强。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理科学生的不同情况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这一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中国深入改革开放的过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造就了他们思想活跃、爱思考、好疑问的特点。如果教师不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只是自顾自地讲授,就容易造成教与学之间的脱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还要强调话语的平实性和多样性,即强调教学要用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教育要求,用合乎教育规律的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克服文本话语范式下重形式而不重实质、不重实效的现象。要将文本话语范式下的控制方式、劝导方式转变为平等交往的人本话语方式,只有在教师与学生的真诚、平等的对话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才能够反映外在世界的真实,表达事情的真相。也只有如此,教学话语才具有沟通性,教师也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例如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将毛泽东“诗词”话语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以灵活的形式、艺术化的内容讲解历史,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毛泽东诗词中直截了当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不在少数。《西江月·秋收起义》就完整记述了秋收起义的详细过程。秋收起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传奇一笔。“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各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特别说明这支军队的名称和旗号不同于国民革命军的名称和旗号,“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清楚指出这支军队已经是中共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以该词讲解“秋收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深刻记忆秋收起义及其相关细节,如军队的名称、军旗的标志,更为点燃“星星之火”后的中国革命是否顺利发展充满期待。清晰凝练地叙述黄洋界保卫战的《西江月·井冈山》也深受学生好评:“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此词艺术感染力极强,“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西江月·井冈山》中的保卫战只是井冈山军事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却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生动地表明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对于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它是所有革命根据地能够胜利发展的生动写照。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继续介绍其他根据地开辟和发展的大致情况,就可以使学生对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发展状况了然于胸。(www.xing528.com)
4.推陈出新
所谓推陈出新,即要在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开一个又一个非真实的言说,使新的真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得以展现出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范式的创新问题上,我们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心话语应从“规范”转到“发展”上来,但我们并不是要彻底放弃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去构筑一种全新的理想的话语,而是要在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温故知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开拓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融合。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形成了一个十分牢固的话语体系,在这一话语体系中,政治话语、主流话语遮蔽了个体话语、边缘话语,个体的言说失去了应有的空间,个体的话语权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人们的真实思想在这种状况下难以展现与交流。相反,那些模式化了的话语却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先在性的话语框架”,对个体的言说构成了一种支配与控制,在这种支配与控制下,每个人都不得不说着同样的“官话”、“套话”,唯恐溢出了先在的“框架”。而正是这种非真实的言说,造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贫困”,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处于一定的困境。我们当今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揭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中一个又一个较为普遍的非真实的言说,使一种个体性的言说、一种真实的言说得以“敞亮”。
第一,温故知新,即在回顾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基础上,获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新认识,这种新的认识既使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中的精华得以继承,又反映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崭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如以前讲个人要坚决服从集体的“集体主义”,我们现在联系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实际,提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集体主义”。这样既使传统德育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又对当今思想教育获得了新认识。
第二,吐故纳新,即抛弃旧的不能体现新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纳新的能反映新的科学德育观的话语。我们并非要彻底否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一切话语,而是力求去除其不合理的话语成分,将新的合理的科学的话语引进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完善,如我们可以抛弃旧的“以××为纲”、“一切听××的话”等不合时宜、不切生活实际的话语,将“合理的个人欲望”等新的能促进教育思想发展的话语引进来,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科学化与人性化。
第三,开拓创新,即要求我们教育者不能满足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状,不能满足于已有的话语材料,只要是指向于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话语,我们就要不断地去开掘、去创新。话语不是凭空产生的,亦不是先天固有的,它总是伴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而出现的,未来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必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我们要在主动参与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去开掘与创造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更新意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更新,更预示着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向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过程中的某种突破与进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调整与更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重视话语研究,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境的转换,及时变换旧话语,发展新话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时代性切换。
【注释】
[1]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高教探索》2005年第6期。
[2]胡福贞:《论教师的个人话语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
[3]乾隆接见马戛尔尼使团一事已为人所熟知。道光讯问英俘事,参阅杨鹏程、左双文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该书载道光皇帝讯问的问题是:英国距中国路程几何?通中国有无旱路?“英夷”来华仅为牟利还是别有叵测居心?该国女王年甫22岁,何以推为一国之主?是否婚配?等等。据此断言:“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幼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训计其公家。纵以横恣之故,蹈成倾国之灾,亦复罔知顾恤。”如此,“英夷”来犯,不过小事一桩,完全不必大惊小怪。这就不难理解道光皇帝当时的“糊涂、颟顸”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