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必然选择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必然选择社会主义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20世纪50年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社会主义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在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以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正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握历史必然性,在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选择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历史必然选择社会主义

六、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20世纪50年代,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的选择是由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社会的性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建国初期既有民主革命的各种矛盾,又存在着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其主要矛盾在建国之初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以后,主要矛盾转化为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但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1952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始终是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这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社会,同时具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性质,这种双重性质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方面。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国营经济是主导,它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国家经济命脉,这就必然使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性质是主要方面。政治结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集中表现,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结构中,党领导的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新民主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文化结构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是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服务的。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

2﹒中国社会主义的选择也取决于当时的国际环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根源于该民族内部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但是,任何一个民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处在国际交往中。当国际上有多种社会形态同时并存时,先进的社会形态对处在历史转折点上的民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并为它提供了“历史的启示”。我国建国以后所作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正是由当时的国际环境所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影响下,一些国家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且表现了它的优越性,强烈地吸引着中国人民。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鼓舞着我国人民,它使得我国人民对于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25]各帝国主义国家则四处向外扩张,争夺殖民地,它绝不允许中国发展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然,也只能选择社会主义,学习苏联,以苏联为榜样,走社会主义道路。

3﹒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选择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虽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要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物质前提,但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来看并不认为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历史条件如何,只要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就不能进行革命。历史选择性和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并非一成不变。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的首领认为俄国生产力落后,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并以此作为评价俄国革命的唯一根据的观点时,曾充分论证了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够选择社会主义。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26]不懂得这点就是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因此,经济落后的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社会主义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历史充分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是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在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以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正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握历史必然性,在历史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作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选择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社会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注释】

[1]章显培:《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00页。

[2]《新民丛报》第18期,1902年10月16日。

[3]《新民丛报》第42、43合期,1903年12月2日。

[4]《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23页。

[5]师复:《孙逸仙江亢虎之社会主义》,《民声》第6期,1914年4月14日。

[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7]潘公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东方杂志》第18卷第4号,1921年2月25日。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30页。(www.xing528.com)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307页。

[10]《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0页。

[11]《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2页。

[13]同上书,第651页。

[1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15]《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0页。

[17]同上书,第677页。

[18]《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19]《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20]《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30页。

[21]《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5页。

[22]《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8页。

[2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0页。

[24]同上书,第222页。

[25]《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1页。

[26]《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