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辨识理路
追问历史是为了关照现实,追问历史教学,更是为了在思考中廓清追求的方向。
先看王家范教授在《中国历史通论》中的辨识理路。王家范教授认为对“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艰难性”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吃“后悔药”,以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等为代表:如果慈禧当年不杀六君子,早点觉悟,把“变法”旗帜拿在手里;如果不搞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成功;如果日本人不打进来;如果建国后毛泽东与刘少奇思想一致……对此,王家范从“历史合理性”、“历史基地”论切入,指出:“我总觉得这些人要么没有读过历史,要么读了等于白读。这就叫没有历史感。历史既已如此,说明它有不得不如此的‘历史合理性’。你应该做的是,说明它们何以会如此发生,积极地去清理阻碍现代化的历史基地,而决不是责怪为什么要发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还应该引述列宁的“革命不是制造”论(即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另一种是埋怨“国民性”。辛亥时期,严复认为“欲问中国人当受几许磨灭,但问其恶性根与不宜存之性习多寡足矣”,即将现代化的受挫归之于中国的“国民性”,这曾是经历辛亥革命挫折的一代人的普遍心态,汇集成一种思潮。对此,王家范的辨识理路为:“严复的想法,今天我们也有。我们不也常常说,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现代化。但是不是可以反过来问:没有社会体制或结构方面的现代化,没有制度环境的孕育、造就,人的现代化又怎么能实现呢?”“将董仲舒的话改装一下,换成‘天不变,道亦难变’。这里的所谓‘天’,无非是形象地借经济、政治、文化诸项子系统整合而呈现出来的社会制度、社会大系统。它们一旦成形相当长(!)的时段内,‘人’都在它的笼罩之内,显得很‘小’。因此,结构、制度的系统分析有其特别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与其想靠人改变自私自利的本性,还不如先改革制度,用制度去约束、制衡。制度变了,人也不得不改变,不得不适应。”[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面对丰富的内容,究竟怎样用有限的课时去表达160多年的历史?以下视角值得借鉴。
一是整体全局视角。中国传统史学具有“通史家风”的底蕴,将重大历史事件等置于160多年的历史时间跨度下,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任务为基本线索和研究视角,站在160多年历史的天平上,观察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和位置,体现出自觉的会通意识。
二是民族精神视角。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充分发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井冈山根据地开辟、长征、抗日战争、西柏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等重大事件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三是现代未来视角。历史的内容是过去,其目标是指向今天和未来。用今天的眼光来分析历史,去理解那个时代,从而获得对今天的启示。
四是全球国际视角。历史教学和研究不能封闭起来自娱自乐,而须用世界、国际化视角,打开另一扇窗。中国近代以来160多年的历史,也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这一大背景之下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核心是“三个选择”的教学,要讲深讲透讲好“三个选择”,需要由历史认知推进到理论思维:一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选择?二是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的?三是在“三个选择”之前中国先进分子是怎样选择的?四是“三个选择”之中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不选择其他?五是“三个选择”之中、之后怎么样(如选择和发展,即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是“三个选择”的对象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本身是什么?七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三个选择”?八是历史和人民依靠什么进行这样的选择?九是“三个选择”有何用(历史和现实作用)?十是“三个选择”过程中的特点和经验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思路,不仅使我们知其然,而且重在知其所以然,所必然。
在历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所应该把握的是历史的大系脉络,所应该重视的是历史的完整性与延续性,帮助大学生理解的是每一个重大历史变故的肇因及其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从历史学习中学习一种思虑周全、兼及整体的思维方式。由于这种对历史的体认是系统的、完整的,所以是难忘的。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延伸,因为中学历史教学已对有关的历史事实、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基本的介绍,但对历史的脉络、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等有欠缺之处。
因此,本书的框架主要为:一是“三个选择”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二是价值导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三是历史规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四是话语转换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五是原著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六是史家史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七是学科支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八是史料运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九是多媒体应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是师生互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一是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设计示例等。我们将力求使本书具有主流性、学理性、方法性和实践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