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今天的成就显示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在独特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自身的特征。正确分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认清跨国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跨国经营概念辨析
一般来说,跨国经营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结构,并以此为基础所展开的跨国界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
跨国经营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即强调企业对海外资产的控制权,或对其经营管理施加有效影响,这种控制和有效影响一般是通过股权来保证的。这就将国际化经营的初期阶段即仅从事商品和劳务进出口业务的国际化经营活动排除在跨国经营范畴之外,但并非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都将导致跨国经营的产生。二是要根据优化配置资源的原则,在最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国家直接设置生产经营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在母国之外的其他国度里展开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单纯的外贸公司的贸易经营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
要完整、正确地把握跨国经营的基本含义,我们还必须将它与以下几个相关概念加以区分:
(一)跨国经营与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1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间接投资(FII)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和经营管理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对外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投资收入或资本收入,而不是对企业的经营有直接兴趣。对外投资是跨国经营企业或跨国公司的主要活动,但并不是其全部的经济活动。
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各国都有自己的划分标准。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基本问题:(1)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直接投资,而不选择其他间接投资方式?(2)企业怎样进行投资,即选择何种方式进入外国市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进入方式又是如何演变的?(3)是什么决定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经营
国际化经营是指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以产品出口或外部资源利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活动。美国的里基·W.格里芬教授认为,从国内企业和国际发生关系的角度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5种情况:(1)纯属国内性的企业;(2)进出口公司;(3)在国外设立办事处的贸易公司;(4)在国外开办工厂的公司;(5)与国外公司合资经营的公司。
显然,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形式,而跨国经营则是国际化经营的深层次发展;国际化经营强调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竞争,注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而跨国经营则将企业自身完全融入全球经济,注重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国际化经营是一种立足国内的目标取向,而跨国经营则是一种全球经营理念的实践。
(三)跨国经营企业与跨国公司
一家企业从进行第一次对外直接投资并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起,便是跨国经营企业,这不仅仅表现于经营活动的跨国界延伸,还包括了经营组织的跨国界扩展。跨国经营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处在不同的政府和法律管辖之下,连公司的经营决策等行为也受到不同于国内企业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广义上讲,跨国公司的经营包括了跨国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法默和理茨,根据是否涉及海外管理和控制权,把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享有国外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国际服务性经营和工业合作;另一类为不享有国外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活动,包括进出口、政府及金融机构贷款、技术授权、合同安排、国际租赁以及国际咨询等。但跨国公司之所以被称为“跨国”公司,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全面的涉外业务,更主要的是因为其跨越国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于是,享有国外实体管理权和控制权的对外直接投资,便成为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活动方式。狭义的跨国公司经营是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跨国公司是跨国经营企业深层次发展的未来模式。一家跨国公司本身必定是跨国经营企业,凡是跨国经营企业中所具备的一些经营特征,跨国公司也同时具备。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内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的概念。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跨国经营是跨国公司成长的必经阶段和起步阶段。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一)跨国经营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从各个方向上寻求营造竞争优势的新途径。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从以大规模降低成本求效益的“高效企业”,转为以高质量求效益的“优质企业”,并进一步转变为以灵活和快速反应获胜的“柔性企业”和以构建创新能力获胜的“创新企业”。企业必须学会将变化视为机会,进而拟订企业的战略远景和经营规划,适时调整组织以适应国际竞争新环境。
我国“入世”已超过一年,有关国际投资的政策性壁垒正在逐步消除。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几乎所有的工业项目跨国公司都已进入我国。国内企业已无法独享本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众多的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给国内企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跨国经营能使企业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源,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它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也是企业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寻求优势的活动。跨国经营的实质就在于保持及发展原有优势和寻求新优势。
(二)跨国经营是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一个最主要的前提是:企业的跨国经营与国内市场发展相比,有着质的区别和更高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是具备某种竞争者所没有的优势,这是所有跨国公司理论分析的出发点,2被称为“优势前提论”。我们认为,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即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非全球化条件下,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各自的国内市场里可以正常地生存与发展,跨国经营并非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非全球化时期,跨国经营只是企业成长的一种特殊方式。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已使上述条件发生了改变。首先,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诸要素跨国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小;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各种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其中跨国经营活动交易成本的降低最为突出。这使企业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在交易成本上的差别大大降低——在很多情况下已无质的区别,并正在导致“优势前提论”的失效。再者,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全球化,全球化市场加上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改变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即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才能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据美国企业家年会理事会对1250家企业进行的一项长达10年的调查发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取决于企业海外经营业务的发展,例如,开展海外业务企业的销售额比没有海外业务的企业高出50%,在全球每个重要地区都有业务的跨国公司,其股本收益和资产收益远远超过仅限于一两个地区的企业的平均收益。3这足以证明一个仅在国内配置生产要素的企业,面对许多在全球范围内调配生产要素的竞争对手,是难以发展壮大的。因此,在全球化条件下,跨国经营成为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三)跨国经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跨国公司间的竞争。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企业的竞争力上,而企业的竞争力又反映在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上。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就无法参与国际竞争,而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该国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力上。所以,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看,要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就必须促进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积极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从跨国公司的演进过程看,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是从国内市场起步,然后以本国为基地,通过跨国经营,逐步走向世界,最终成长为跨国公司。
总之,跨国经营既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必然,跨国经营必将大大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进程
(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演变
1.发展的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979~1983年,尝试性起步阶段。我国只有中央部委级的大公司及个别省、直辖市所属企业在海外投资,经正式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共61家,中方总投资额4573万美元,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航运服务、金融保险、承包工程和餐饮业,如北京市友谊服务总公司于1979年11月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租船公司于1980年3月同中国香港环球航运集团等合资建立了“国际联合船舶投资有限公司”,总部设在百慕大,并在中国香港建立了“国际船舶代理公司”。中国银行与美国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和中国香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合资,于1980年7月在中国香港创建了“中芝兴业财务有限公司”。
1984~1998年,缓慢发展阶段。对外投资企业数和对外投资总额持续增加。许多有一定国际经验、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的大企业纷纷走出去,投资领域扩大到资源开发(铁矿开采、林业开发、远洋渔业)、加工生产装配等。对外投资由一般贸易型企业为主转向以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和资源开发企业为主。
1999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2月,国务院转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之后,加快了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投资步伐(详见表1—1、图1—1及表1—2)。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类加工和服装加工等行业的企业积极探索以设备、技术等实物资本为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截至1999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境外加工贸易项目151个,中方总投资额为3.3亿美元左右。其中,机电类项目就有64个,占总数的42.4%;轻工类项目35个,占总数的42.4%;服装加工类项目31个,占总数的20.5%。4
2001年我国全年共新设境外企业312家,协议投资总额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中方投资额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境外投资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52万美元,比上年的194万美元提高了29.9%。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已初具规模。2003年1~6月,经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219家,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0.0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6.28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2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0.59亿美元。
截至2003年上半年,经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7178家,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47.89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99.69亿美元。5
例如,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室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累计约为6亿美元,有近600家企业,仅在纽约投资的大型企业就有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浙江丝绸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约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1/10。6
因为中国的官方数据只包括已在政府注册的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额。UNCTAD自行汇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估计数据,根据各年《世界投资报告》提供的数据,中国对外投资情况如下表(详见表1—3)。
表1—17 1979~2000年中国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及对外投资表
表1—2 1999~2002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
资料来源:国家外经贸部统计数据。
表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的比例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各年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计算整理。
2.取得的成就
无论从规模、资本还是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技能等方面,中国企业在总体上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但事实上,中国的大、中、小企业都分别走上了跨国经营的道路,不少企业还直接打入发达国家的内部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入到世界500强的行列中。1999年度我国有9家公司进入《财富》杂志全球500大公司排名(中国石化、中国电力、工商银行、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粮)。2002年列入世界企业500强的中国企业有11家,其分别是: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
根据《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的排名,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具有的最明显的竞争优势仍是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见表1—4)。
表1—4 1996~2002年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排名
资料来源: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6-2002,IMD.
虽然中国尚没有类似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这样的工业巨头型企业,并且对外直接投资额也只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较小比重,但在全球经济浪潮愈演愈烈的今天,面对国际工业巨头的挑战,中国的许多企业在与它们的竞争与合作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一定的竞争优势,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够代表中国企业实力水平的佼佼者,如钢铁行业排名第1位的宝山钢铁集团,家电行业名列前茅的海尔集团,集印刷、包装机械、新型包装材料、房地产、保健品等为一体的神力集团等。截至2001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经营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掌控着超过300亿美元的国外资产,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的全部资本输出总量,拥有大约两万名外国员工,国外销售额达到330亿美元。同时,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也逐渐成为海外投资的主体之一,如万向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均已成为跨国经营的佼佼者。
(2)跨国经营企业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我国的家电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已位居前列,并已经形成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如海尔集团公司,1994年打入美国市场,当时只是通过一家经销商出售电冰箱。2000年海尔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坎姆顿设厂生产家电产品,2001年在美国的销售总量达到150万台,当年实现了赢利。据2002年5月13日的《福布斯》杂志介绍,海尔通过沃尔玛这样的大商场和上千家经销商销售250种不同型号的家用电器,其小型家电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0%。至今,海尔冰箱在全球品牌市场的占有率为5.3%,列世界第2位,洗衣机列第3位;其他企业如格兰仕的微波炉在2000年底生产规模已达1200万台,位居世界第一位;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5%。2002年中国家电企业的跨国经营更上一层楼,如2002年9月,TCL宣布投资820万欧元收购德国老牌家电企业施耐德公司的主要资产。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2002年上半年的集装箱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突破40%,并成为全球惟一能够提供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集装箱产品的供应商,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生产制造体系。
浙江万向集团生产的汽车万向节,于1984年由美国舍勒公司引领进门,打进美国市场。在经历了“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的阶段后,于1994年建立了万向美国公司,开始了“企业走出去”的历程。万向美国公司勇于创新,以“股权换市场、参股换市场、设备换市场、市场换市场、让利换市场”等多种形式,成功地收购了英国AS公司、美国舍勒公司、ID公司、LT公司、QAI公司和UAI公司等8家海外公司。先后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欧美7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了18家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8
据全球权威调查机构国际数据集团(ID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2002年第2季度中,联想家用电脑以3.8%的优异成绩位居世界第三,这是国内IT厂商首次冲入世界前三名,标志着中国IT企业的整体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证实和国际化的认同。
(3)为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积累了经验
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中国企业积累了许多跨国经营的经验,培养了一批跨国经营高级人才,为跨国经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如以海尔为代表的创国际品牌战略模式,以格兰仕为代表的贴牌生产模式,以双星为代表的混合品牌战略模式,以万向为代表的加入全球制造网的战略模式以及与跨国公司结盟战略模式,等等。
(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特点
1.跨国经营企业的现状分析
财政部涉外司和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同组办的一个境外加工贸易研究课题组,在1999年6月~2000年4月对江苏、上海、广东、福建、深圳、珠海、厦门等地的上百家企业,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以及各年外经贸部发布的信息来看:
(1)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拥有较先进的技术
有68.7%的企业认为其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13.2%的企业自认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8.1%的企业在区域内领先,说明跨国经营企业一般具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经营状况良好,或多或少地都具有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企业赢利状况良好的占90.3%,其余9.7%则处于亏损状态,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约占70%。它们对国外市场比较了解,以贸易为先导是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此外,这些企业的产品都处于国内投资母体产品生产周期的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是开展跨国经营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到2001年,企业跨国经营的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一批以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通过在香港、美国等地设立公司,加快了建立国际营销网络的步伐。
(2)企业对外投资的首要目标是寻求扩大市场空间,获取经济效益
在被调查的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中,有64%的企业在选择投资目标国时,主要看其市场规模和潜力如何,是否较容易向第三国出口,以尽量拓展海外市场空间。近90%的目标市场对我国企业的产品有较大需求,与此相应,约98%的企业将境外加工产品选在当地销售或向第三国出口,这说明现阶段我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的最终选择说明,东道国给予的投资优惠政策,以及海外投资所需资金量少,是企业极为看重的两点。这同时也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所进行的海外投资规模较小,近90%的海外投资项目在300万美元以下,技术水平及设备要求不高,基本上是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现阶段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海外投资的能力。
(3)企业投资形式以独资或控股为主
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为规避风险,大部分选择了独资或控股51%以上的方式,以便掌握境外企业的主动权,取得支配地位。根据股权的特点,境外生产型企业有三种模式,即中方独资型(29.1%)、控股合资型和非控股合资型。另外,据1997年调查结果,在英国投资的23家中国企业全部是独资经营,并采用新建形式(鲁桐,2000)。
(4)境外企业的管理以自派人员为主
在境外企业的管理上,存在着三种模式,即生产车间型、自主决策型及本土化型(只有海尔集团采用)。92.7%的企业采取了以自派人员为主的方式,把握住经理、财务、技术等关键部门及岗位。目前23.5%的境外企业只是作为国内企业的一个加工车间(这种现象在纺织服装业更加突出),而实行独立核算(61.8%)的境外企业事实上多数也在国内企业的控制中。
(5)企业大多具有产品上的某一种或几种比较优势
关于企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有52.4%的企业认为自身拥有技术和质量上的优势,有18.8%的企业认为在价格性能比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而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占17.8%,还有11%的企业认为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差异性优势,说明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大多具有产品上的某一种或几种比较优势。
(6)跨国经营企业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为主
在跨国经营企业中,贸易型和资源型企业占60%以上。从整体看,跨国经营的区域主要是非洲(32%),东南亚(20%),拉美地区(18%),中东(9.3%),东欧(8.7%),中亚(8%)及其他地区(4%)〔参见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表和分布图(表1—5与图1—2)〕。跨国经营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机械、轻工和纺织服装等几个行业〔参见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图(表1—6与图1—3)〕。
表1—5 2000年中国对外投资地区分布情况9
图1—2 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分布图
表1—6 2000年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分布情况10
(www.xing528.com)
图1—3 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图
截止到2002年底,“走出去”的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及咨询、农业合作和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投资重点逐渐从港澳、北美地区向亚太、欧洲、非洲、拉美地区扩展,分布日趋均衡。
(7)一批大企业成为跨国经营的主力军
2001年,除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国有企业,一些优秀民营企业如万向集团公司、长沙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也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黑马”。
(8)跨国并购发展迅速
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2001年我国跨国购并累计投资达12亿美元(详见表1—7)。如2002年初,中海油斥资5.85亿美元,收购了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部分油田资产,获得每年4000万桶(约合637万吨)的份额油。这桩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跨国并购项目,使得中海油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2001年11月,中海油又宣布,中海油与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合营伙伴正式签订协议,以3.2亿美元收购西北大陆架天然气项目的上游生产及储量5.56%的权益。依据收购要约,中海油还同时取得了中国液化天然气合资企业25%的股权,该合资企业将会为广东省天然气转运站供应液化天然气。
在矿冶业,10年前,钢铁巨头首钢收购秘鲁铁矿被传为奇闻,10年后的今天,中国钢铁企业的海外资本运作已是家常便饭。继2001年与巴西CVRD公司合资组建宝华瑞矿山有限公司后,2002年6月,宝钢又与世界上最大的采矿公司之一——力拓矿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澳大利亚哈默斯利铁矿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海外合资矿山公司,其中,宝钢占有46%的股份,年产1000万吨成品矿,合资年限为20年。全球铁矿石三大公司中两家已与宝钢“联姻”,不仅成为宝钢建立完备国际化经营格局的起点,也保障了进口矿石的稳定供应,降低了宝钢的原料成本。
表1—7 1990~1999年中国的跨国并购
资料来源:许同茂:《跨国并购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国家计委课题组,2001年。
2.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特点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例如,投资规模小;在进入外国市场方式上大多数采用合资经营的形式;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产品技术含量低且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如服装和纺织、简单食品加工等;缺少名牌产品,广告费用支出较少,并且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等等,尚处于跨国经营后起者地位。但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之所以能在时间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情况下,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迅速的发展,是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的。
(1)跨国经营的主体是国有企业
在投资海外的中国公司中,最大的投资者仍然是国有企业。UNCTAD列出的12家海外资产最多的中国公司全部是国有企业。海运巨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名列榜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紧随其后。这是由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仍处于绝对地位(见表1—8)。
表1—8 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所有制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第52页整理。
与此相适应,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普遍具有为国内经济成长服务的倾向。国家作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不可能不以自己的利益追求来影响企业的决策,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其对外投资活动更直接地贯彻和体现了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战略意图。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并不仅仅限于谋求企业本身的个别优势,而是谋求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综合优势。
(2)跨国经营是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孕育出来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逐渐转变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同时也受其制约。这说明在现阶段,政策因素对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导向作用巨大。
1979年,国务院颁发文件,明确提出要出国办企业之后,中国企业开始对对外直接投资表现出浓厚兴趣,一些企业自发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由于国家宏观管理政策尚未配套,缺乏管理海外企业的经验,开办初期海外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不十分理想。因此,中国企业放慢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使1983年以前的对外投资表现为起步和徘徊的特征。1983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步伐也明显加快。1983年1月,国务院正式授权对外经济贸易部审批和归口管理海外企业工作,从宏观上确定了海外企业的发展方向、地区分布、行业结构和发展重点。研究了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方针和政策,制定了扶持海外企业的具体措施,加强了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引导管理。同时,选择了一批公司进行试点,从而起到了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1985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制定了《关于在国外开设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在海外办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申报及审批程序,以及海外企业的税收管理等。在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政府还推出了对外投资企业税收优惠办法。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进行跨国经营试点。1989年国家又颁布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中国跨国公司的迅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99年的《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意见》,进一步加快了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投资步伐。
另一方面,随着跨国经营的不断深入,企业又常常感到体制的羁绊。如国家政策导向不明显,缺乏统一的管理;虽然原则上鼓励企业跨国经营,但是尚无对外投资的整体战略和明确的倾斜政策;《对外投资法》尚未出台;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缺乏一个权威机构来统一协调,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烦琐,多部门、多层次,限制很多,时间过长;直到今天,还难以找到一份准确全面的跨国经营企业统计数据,反映了现行管理体制覆盖面的严重缺失,即我国绝大部分对外投资处于管理的视野和能力之外。
(3)跨国经营企业处于转制过程中
虽然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相当一部分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520户国家重点企业改制面达到83.7%,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相继在海外上市,得到国际资本市场和战略投资者的认可。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远未得到根本解决,大部分企业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营主体,政企不能从根本上分开,行政干预因素较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产权界定不清晰,国有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尚未健全,使跨国经营的国有企业机制僵化,难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国际经营环境。
(4)跨国经营企业属于后发展型
一般说来,企业跨国经营的初始位置不同,决定了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在路线、策略、行为等方面的差异。而企业跨国经营的位置是由企业所处的国际宏观环境——主要是行业的国际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的条件——主要是技术自主程度所决定的。根据企业跨国经营初始位置的不同,可以把跨国经营企业划分为两大类型: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
先发展型跨国经营企业主要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在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初期,在国际上该行业里还没有或很少有跨国公司,即先行者特征;二是该企业的核心技术基本上是自己发明研制的,即技术自主者特征。
与先发展型相对,后发展型跨国经营者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该类企业开始跨国经营时,其行业的国际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即后来者特征;二是该类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即技术依赖者特征。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就属于后发展型,其跨国经营活动在动机、组织和区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
四、核心问题:缺乏跨国经营竞争优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实力无疑已经得到了增强,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仍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大多数企业缺少跨国经营的经验,管理手段落后,高层次的跨国经营人才匮乏,受技术和资金的局限,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优势。加之信息不灵和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使许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步履维艰。如根据1999年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千家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在问及“本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时,44.49%的经营者回答“不具备”,回答具备的仅占8.25%。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500强企业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缺乏跨国经营竞争优势是中国跨国经营企业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国经营缺乏战略指导
跨国经营是一种复杂的经营活动,困难多,风险大,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创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和全局观念,长远规划、精心谋划,制定出正确战略,才能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赢得跨国经营竞争优势。但是,我们目前在宏观层面上缺乏统一规划,没有一个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国家整体战略,国家对海外投资尚无明确的产业倾斜政策和投资行业导向,结果,各部门各地区之间以及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对外投资的随意性很大,造成海外重复投资,恶性竞争,影响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整体效益。
从跨国经营企业层面看,一大批在国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企业都非常重视制定跨国经营竞争战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缺少长远的考虑,忽视了跨国经营战略的重要性,大大影响到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的发挥。
(二)现有优势缺乏系统整合
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才能够进入国际市场,只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世界市场竞争中获胜。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比较优势产业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上,但生产上的这种优势很难凝结成企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同时,中国企业在国外市场营销及产品品牌方面的优势又相对较弱。因此,既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优势发挥对中国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效应非常有限。
我国具备世界级规模的企业大多是政府主导形成的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它们往往缺乏市场竞争力。由市场主导形成的大型企业竞争力比较强,如海尔、联想,但往往规模还不够大,造成竞争优势不相匹配,具体表现在:
(1)劳动生产率较低,赢利能力较差
反映劳动生产率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额。从2002年世界企业500强与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10个行业首位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比较来看,除了个别企业外,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反映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劣势(详见表1—9、表1—10)。
表1—9 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十个行业首位企业人均收入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第59页,企业管理出版社。
表1—10 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十个行业首位企业人均利润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第59页,企业管理出版社。
我国的境外企业效益更是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境外企业仅是国内企业在外的窗口和接待站,经营业务很难展开。据不完全统计,境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盈亏平衡的占28%,亏损企业占17%,以生产性企业居多。11从上海市的情况看,到1999年底,上海获正式批准的境外投资项目达545家,投资总额为4.27亿美元。但其整体效益为,大约2/3的境外企业步履维艰,甚至亏损,在国际市场上难与外国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
(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
中国企业500强2001年的资产总额为2603169731万元,折算成美元为314392480万美元,世界企业500强2001年资产总额为4866450590万美元。中国企业500强2001年的平均资产规模是5206339万元,折算成美元为628785万美元,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平均资产规模9732901万美元的6.46%。中国企业500强中资产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资产433898523万元,折算成美元为52403200万美元,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日本瑞惠控股公司资产总额的45.9%。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排名最后一位的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拥有资产23151万元,折算成美元为2800万美元,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资产排名最后一位的韩国现代公司资产(102080万美元)的2.74%。
缺乏规模优势反映在跨国经营中就是投资规模小,目前我国企业所进行的海外投资规模较小,据统计,我国海外企业的平均投资额1993年为82万美元,1997年为150万美元。在1997年批准的311家海外投资项目中,中方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仅25家,且大多数为援外项目。2001年境外投资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52万美元,近90%的海外投资项目在300万美元以下。而发达国家对外投资项目的平均投资额在600万美元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投资水平也在450万美元左右。
(3)研发水平低,技术优势不强
2001年,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课题组在全国选择100家大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企业的研发方面,有61%的企业研发力量与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18%的企业认为是国内先进水平;有55%的企业认为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①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有26%的企业不足1%;有44%的企业为1%~3.5%;有18%的企业为3.5%~5%,有12%的企业为5%以上。②企业研发成果利用情况,有78%的企业是主要用于本企业;有22%的企业是以本企业为主,同时部分地向社会转让;3%的企业是基本没有利用。③研发成果转让率,有23%的企业在20%以下;有11%的企业在20%~25%,有66%的企业在25%以上。④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企业新产品开发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占的比例,有20%的企业占到10%以上;有18%的企业在10%~20%;有12%的企业在20%~30%;有15%的企业达到30%~40%;有24%的企业达到50%以上。
另据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2002年9月17日发布的中国2710家企业集团综合实力信息显示,研究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足1%的企业集团高达76.7%。
2002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在研究开发的投入平均也只占到3.8%。而全球500强美方上榜企业是5%~20%。现在,约有2/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新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8%。这表明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企业还远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直接结果就是,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多数为贸易加工型,产品也大多进入低端市场。技术水平及设备要求不高,基本上是投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机械、轻工和纺织服装等几个行业。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的作用急剧增大,这种趋势更进一步导致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竞争优势的减弱。
(4)全球化经理人才匮乏,资源优势不足
要进行跨国经营,全球化经理人才必不可少。跨国经营的实践证明,全球化经理人必须有在3~4个国家工作的经验,具备全球化意识。如美国花旗集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构成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75%的人曾经在美国之外工作过,超过25%的人曾在3个或3个以上的国家工作过。据调查,在国外工作过的企业经理比例,美国为32%、日本为19%、欧洲为47%,而中国则微乎其微。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市场上缺乏称职的高级经理人员,企业也很难获得所需的跨国经营人才,严重制约了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
(三)竞争优势缺乏有效支撑
1.市场与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政府、法律在维护公平竞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总经理的政府委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产权不明晰等政企不分现象,致使企业既有优势不能按自主意愿实现扩张或因政府捆绑扩张而丧失。再如,行政力量和价格扭曲的双重保护使相应的市场进入壁垒失效、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失灵;原来基于政府政策保护的优势逐渐丧失,尚未形成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能力,如冗员、社会保障负担、技术装备陈旧和高负债率等沉重负担,经营者动力不足与企业领导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经验,尚未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管理创新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等;与国外易于从要素市场获得其他非战略资产而难于获得战略资产的普遍情况相对,中国企业在获得资金等非战略资产时的难度也较大,金融市场、股票市场的开放度不能与企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企业实现外部扩张的阻力太大。
缺乏规范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导致管理不力。由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一些重要的经济政策没有形成法律,《对外投资法》至今没有出台。虽然制定了对外投资的前期管理办法,但各部门制定的法规不甚配套,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许多空白点,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海外的现象,不利于企业依法开展跨国经营和政府依法行使管理权。
2.对外投资的管理体制不能满足跨国经营企业的需要
我国政府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实行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宏观协调管理机构,虽以外经贸部为主,而外经贸部内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而是分散在几个下属司局,境外非贸易性企业归国际经济合作司,贸易性企业归进出口司,三资企业境外投资归外资司。同时,国家计委、财政部、银行和外汇管理局管理某一方面,如国家计委负责审批一般对外投资项目,国家经贸委负责对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审批。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经常出现重复和遗漏。从2003年开始,才有了统一的对外投资企业统计制度。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的重要管理方式是审批制。由于审批程序烦琐复杂,分别要经过市、省、国家三个级别,和经贸、外经贸、外汇三条线,通常一个项目审批需要4~6个月时间。审批时间过长,效率低下,经常使企业坐失良机。
3.国家政策导向不够明显,缺乏相关政策的配套和支持
在财政、金融、税收和保险等方面,也是原则上鼓励,操作上的优惠不多。一些跨国经营企业的投资母体既没有对外担保权和对外融资权,也没有自己的财务公司,使境外企业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目前的一些外汇管理政策对企业“走出去”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根据1999~2000年有关部门对100家重点企业的跟踪问卷调查,我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中,融资困难和外汇管理过严位居一二,分别占到28.5%和16.5%。12
4.缺少企业跨国经营的信息服务体系
企业的跨国经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由于缺乏国内的信息服务和支持,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更谈不上建立信息优势了。
通过对20多年来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产物,它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初级阶段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也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健全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使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带有明显的体制交替的烙印。缺乏优势是当前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要成功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企业应具备哪些优势?随着跨国经营的深入,企业应在哪些方面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能否通过正确选择投资的方式和区位来建立竞争优势?怎样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国内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企业能否通过跨国经营来提升竞争优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新的理论加以解决。
【注释】
1.IMF:Balance of Payment Manuel,p408,Washington D.C.1977,转引自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页。
2.尼·胡德、斯蒂芬·杨:《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3.马春光:《国际企业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赵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第53页。
5.石广生:《我国已设立境外企业6700余家》,新华网梅地亚11月13日电。
6.丁刚:《600家中国企业投资美国》,载于《环球时报》2002年11月18日,第18版。
7.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第34页。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第106页。
《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1989年版。
8.夏□:《学艺十余年,徒弟成师傅》,载于《人民日报》2002年3月。
9.《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05页。
10.《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06页。
11.见《国际商报》2001年8月21日。
1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1)》,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