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无桥 诚信是舟[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然而,诚信在当代却已成了一个严重的话题。常有这样的现象,当一名顾客走进商店时,东张西望,对商标左看右看,疑心是否有假?当顾客付款时,收银小姐拿着纸币左照右验,怀疑钞票有假?似乎,诚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被淹没了,社会陷入了一种普遍的信任危机,会计信息也受到社会的极大怀疑。我长期在企业从事财务主管工作,面对此情此景内心深感困惑。现就诚信与市场、诚信与企业、诚信与财会人关系的近期思考作点表述。
在今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代表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诚信”二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字是“言”字旁加个“成”字,表示言必果;“信”字是由“人”和“言”两个偏旁构成,表示人言为信,这就是诚信。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这种人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就找不到合作伙伴,也就丧失了市场,叫做“商海本无桥,诚信才是舟”。市场需要诚实交易,信誉经营,有位学者说过:“最有价值的东西是看不见的。”经济学讲诚信是无形资产,伦理学说诚信是道德资源,总之,它是一种生产和经营要素,是一种资本,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和道德凝聚人心的魅力。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和实业家,无不重视和研究运用诚信安邦治国和繁荣经济。诚信、法制和公平竞争这三个基本支撑点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诚,就是尽职尽责;信,表现为相互信任。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要有发达的市场交换和金融体系,而金融是靠信用支撑的,历史和近代所发生的经济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其实就是信用危机。在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实际上靠的是政府信用和命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逐步走向市场化道路,需要以发达的市场信用为基础,看来,维系市场的健康运行既有赖于制度的外在规范,更离不开社会诚信的内在调适。所以说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二、诚信——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是企业的命脉,任何一家企业要以良好的形象自立于市场,诚信是根本。一个企业,缺少资金,可以举债,缺少人才,可以招聘,缺少技术,可以学习,但缺少诚信,必将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寸步难行。可以说,诚信是企业的第一通行证,诚信是无形资产,对企业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诚信更重要,而财务诚信又是企业诚信的核心组成部分,我认为企业财务诚信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其必修要点是:
(1)诚信纳税。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纳税的多少,往往表现为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纳税是无疑的,关键在诚信,一个大型企业,其公司一级的主导产品销售和基本税收是比较清晰的,大企业的子公司和三产部门较分散、门类较多,有必要设置企业税务机构,专司公司的税务管理,熟悉和掌握税法,密切与国家和地方税务局的联系,确保公司依法诚信纳税。
(2)诚信借贷。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经营所需资金主要靠向银行举债,营造良好的银企关系尤为重要。银行能否把大笔资金借给企业,不仅取决于企业的经济状况,重要的在于企业的资信。本人担任企业的总会计师16年,不管是企业经营效益好的时期还是困难的岁月,凡有借贷关系的十多家银行,从来没有发生过对一家银行一笔资金的拖欠,全部按时还本付息,取得了银行的信任。因此,常有银行行长打电话请我们吃饭的情况,还带来了几家商业银行给企业授信额度,一般贷款无需担保的便利。可见,诚信不光是付出,也是一种收获。
(3)诚信付款。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个企业的对外形象,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品的质量和财务的资信,一家大企业的经济合作伙伴可能数以千计,必须严格按相互间的经济合同履约,严格按企业预算付款,一般情况下绝不拖欠,不可对企业的许诺出尔反尔,做到按时支付货款,如遇有特殊情况,就主动与对方沟通。诚信付款是企业财务诚信的重要标志。
(4)诚信自查。大企业的财务机构往往有几个层次,财会人员数以百计,要保证财会信息的客观真实,需要有必要的监督机制。必须确保企业运行的经济数据及时准确的反馈,所有会计信息严格在公司的控制下,这就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认认真真的自查、互查和每年进行审计,凡违背财务纪律不能客观反映会计信息的必须严肃查处。同时,企业财务应随时经得起来自企业外部方方面面的检查。
(5)诚信报账。企业的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是国家宏观决策和企业管理的依据。由于原始数据的采集、输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原因,要保证所有数据都绝对准确是有困难的,但是必须保证所有原始凭证是真实的。没有粉饰业绩的企图,绝不发生做假的授意,确保企业的会计报表中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等主要会计信息不带水分。(www.xing528.com)
(6)诚信育人。由于历史原因,现有财会人员的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家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支好的财会队伍。培养一批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高的财会队伍,是全面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治本之策。诚信是会计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会计人必须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地记好每一笔账,“不做假账”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诚信——财会人的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力大幅度增长,在改革的年代和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国企承担了过多的历史成本、社会成本和本不该由企业承担的改革成本。国企的财务人在执行税制改革、财会制度接轨、参与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公司上市、债转股和在企业内部开展预算管理、实施成本控制和财会电算化等方面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理财,可以说,看似枯燥的工作其实很精彩,不仅在财务管理和会计事业上做出了努力,而且在上交国家财税方面做出了贡献,并对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稳定工作从财力上给予了支持,应该说功不可没。
会计诚信并不全是职业道德问题,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有体制的因素和制度的原因。客观地分析,持有会计证书的普通会计,无论他在哪个单位从业,都难以独立自主地处理各项经济业务,至少在他上面有主办、财务主管和行政领导,现实中的会计只能服从于某位主管而进行工作,普通财会人员处理会计业务的自主权是很有限的。客观地讲,除了极个别会计自身犯罪,一般会计人员没有做假账的动机。因而,会计做假账的人在会计人队伍中的比例绝对是极少数,因此,不必将财会人说得一塌糊涂。凡单位的财会信息有假,多半与单位的领导有关,与财务主管有关。有资料显示,企业负责人的品格对企业信用的影响最大,因为他是企业诚信的第一身体力行者,而财务主管则是单位理财的组织实施者。
目前,我国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经济管理尚在实践过程中,会计环境很不理想,会计诚信时常受到不同方位各种因素的干扰。如企业的经营目标责任制,上级总是希望企业的经济指标逐年上升,而有些企业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中,或有产品制造周期长的特点,并非连续生产,产出是不均衡的,本不均衡的产出还要不得不尽量表现得好一些。有的厂长还立下了任期目标责任状,由于厂长居于企业一把手地位,对财务有相当的影响力。现行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是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的,而职工的工资事实上总体是每年都要做一点加法的。目前的商业银行一般只贷款给盈利企业,报表亏损的企业是很难借款的。还有一些制度原因,如差旅费报销标准本来就不现实,又怎么能叫会计人做到真实呢?可以说,执行现行制度和来自多方面的指令,会计难以真实。企业的财务主管事实上处于矛盾的焦点,在不造假的前提下,不得不进行综合平衡,求出相对合适的数据结合点。据我观察,大多数财务主管,绝没贪财之胆,也无造假之意,完全是出于无奈。会计诚信与社会经济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一样,至今尚未得到真正实现。我认为,现阶段在经济层面,微观信用等方面的基础薄弱,国企被困在各种矛盾的网中央,加之人总有贪婪的本性和侥幸的心理,所以会计信息不实的情况还难以避免,但做假绝不允许发生。我们需要做的是,只能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会计诚信原则,建立和完善制度,严肃程序,建设企业的诚信体系。
朱镕基总理在上海会计学院视察工作时欣然为学院提写校训“不做假账”。这是江总书记“以穗治国”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广大财会人员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时刻铭记在心。
潘序伦先生在创办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时,取名“立信”,意在为人在世几十年,无信不立。一个单位的财会主管在企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担负着参与决策和理财的重任,是在微观经济中把握宏观的关卡。他对外代表单位与税务、银行、保险、海关、审计、证券商、客户等打交道,处理许多重大财会事务,展示着企业的形象;对内带领财会和经济管理层面的许多员工,是财会人的代表,其精神气质、为人德行极为重要。作为财务主管,首先是做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修炼诚信的人格品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做事光明磊落,财会信息经得起方方面面的检查和历史的检验。而今,党和政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会计诚信,尤其是重视总会计师队伍的建设,近两年政府还新办了两所国家会计学院,财会人没有理由不满怀信心地做好微观理财工作,以良好的诚信形象自立于世人的面前。
【注释】
[1]本文刊登在《中国财经报》(2002年9月12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