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高雄信用社
创办信用社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有些衰退,引发了国际贸易萎缩和国际货币动荡,给国际航运和外汇市场带来极大冲击;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外汇额度管理制度逐步弱化,这些都使江南造船厂财务工作面临进入市场经济以来资金严重短缺和汇率风险加大的双重考验。
当时正值国内经济体制逐步发生变化,上海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应运而生,许多具有一技之长的员工纷纷寻机跳槽。仅1992年厂财务处就有6名员工辞职离厂,他们分别到万科房地产、东方商厦、贝克公司和国泰君安等企业工作。虽然这些会计学历不高,在厂里都不在主要岗位,但到新的工作单位后,多数成了财务主管,工资也从厂里的三四百元上升到千元以上,这对在职的财会人员是一种冲击,给江南造船厂财会队伍的稳定和正常运转带来威胁。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作为江南造船厂总会计师深感压力巨大。如何逐一化解这些难题,成为当时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逐步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着手从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入手:首先,对外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的力度,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第一项工作是拓展融资渠道,力求最大限度化解筹资难题。经多方努力终于获得上海市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处(以下简称“市人行金管处”)批准,成功发行了3000万元融资券。虽然融资规模不大,但在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方面,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第二项工作是积极引进国际金融理念和充分应用金融工具。通过加强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合作,采用套期保值等金融产品,成功规避汇率风险,有效控制了出口产品的成本,为企业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对内顺应企业内部改革需要,梳理会计核算体系,合理设置财会机构和岗位,妥善安排财会人员;在此同时,提升财会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和适当改善财会人员的待遇,以期达到稳定财会队伍和加强凝聚力的目的。积极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划小核算单位,强化各部门经济责任考核,以求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酝酿并发起创办城市信用社,为企业在改制中新成立的三产提供结算和信贷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总厂的资金压力,为支持周边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为总厂保留和储备财会业务骨干力量,开辟了有益的通道。
筹办信用社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江南造船厂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根据当时改革开放形势和企业生产经营客观情况的需要,明确提出以造船为主,以修船和发展三产为辅的“一主二翼”方针,适当调整了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
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上海出现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用、多重流通渠道并举的新格局。集体经济、私营和个体经济等“两小经济”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层次。而这一独立的经济层次,客观上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应的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当时,上海一些街面上有城市信用社,我想我们厂能不能也办一家信用社呢?尝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更好地为企业乃至社会众多“两小经济”提供结算和信贷等金融服务。
1992年9月初,我请财务处赵恩棣处长写了一份《关于筹建江南城市信用社的建议》,孟辉厂长9月14日批准同意。同时,我又在厂长办公会上作了关于筹备城市信用社构想的汇报,得到众多领导的一致赞同。
从此,筹建上海江南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工作正式启动,因城市信用社的名称一般冠以所在地路名,故以“上海高雄城市信用合作社”作为正式名称(以下简称“高雄城信社”)。筹建工作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成立筹建班子。厂里明确此项工作由我负责,由时任厂财务处处长的赵恩棣等同志具体负责筹建的日常工作,并抽调原厂技工学校青年教师陈东波先生参与筹建工作,重点是跑上海市人民银行,争取银行的支持和批示。以江南造船厂作为发起单位,上海江华(江达)船舶修理工程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向市人行金管处正式提出申办高雄城信社的申请,并很快获得市人行受理和批准,同意筹建高雄城信社。
其次是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对城市信用社的相关规定,信用社员工约1/3必须是从事过银行业务的。为此,筹建组向工商银行卢湾支行求援,并得到该支行大力支持,委派在职及退休不久的5名银行“老法师”到筹建组,帮助带教年轻员工,做好开业的前期业务准备;筹建组还从江南造船厂抽调和招聘了14名同志,作为高雄城信社的首批员工,他们大多在江南造船厂财务一线工作,特点是年纪轻、学历高、作风正派、工作有干劲;而高雄城信社的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于江南造船厂财务处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为使员工获得较好的业务培训,筹建组安排员工分别到其他城信社跟班操作,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业务技能。
再次是资本金的募集工作。按人民银行规定,信用社资本金为300万元人民币,其中70%共210万元为集体股,共有江南造船厂下属的19家三产企业出资入股,其中,出资20万元的有上海江华(江达)船舶修理工程公司、上海江南企业发展公司、江南船舶配件厂、上海江南船用电气设备厂、江南船舶技术服务工程公司、江南造船厂职工技术协会等六家企业;30%共90万元为社会个人股,共有622个社会个人出资入股,原始投入最多的个人为5000元。经过约三个月的募集,300万元顺利到位。
第四是落实经营用房。此事得到江南造船厂大力支持,调剂出高雄路18号的152平方米沿街铺面房屋作为高雄城信社的经营办公场所,并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进行了装修。
最后是组建理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经过协商并报市人民银行批准,王德宝同志兼任高雄城信社理事长,诸志兴同志(时任工商银行卢湾支行副行长)兼任高雄城信社监事长。经理事长提议,理事会一致同意,并报市人民银行核准,赵恩棣同志任高雄城信社主任,陆廷华同志(曾任工商银行卢湾支行稽核科负责人)任高雄城信社副主任。高雄城信社内部设置存贷部、营业部、办公室等部门。经过大半年紧张而有序的筹备,高雄城信社于1993年7月上旬正式拿到市人民银行的批准文件,同意高雄城信社对外营业。7月8日,高雄城信社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下隆重开业。(www.xing528.com)
高雄城信社是集体性质的股份合作制金融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办社宗旨是“服务为本、信用为根”,经营范围包括:办理城市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存款、贷款、结算;代办银行的各种储蓄存款业务;代办保险及其他代收代付业务;办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业务。
在管理体制上,高雄城信社接受市人民银行的领导、管理、监督、检查与稽核,业务上人民银行委托上海市城市信用社联社管理,内部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在信贷业务上,推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实行了担保和抵押放款制度,有力保障了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的提高。信用社受性质和规模的限制,其业务范围仅限于受理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人民币开户、结算、贷款等,而人民币储蓄业务在当时只是为专业银行办理代理业务。
高雄城信社初创阶段克服了业务从零起步、员工缺乏相应的金融知识和业务技能等困难。经过全社员工的共同努力,高雄城信社在管理和业务上都逐步走上正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业务发展,人员紧张和场地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和赵恩棣主任商量,决定高雄城信社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招收员工。当时报名很踊跃,社会上也有不少熟人打招呼。因为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平台,就开始改变了人才的流向,总算我们的员工不再外流了,我心里得到了些许安慰。经笔试和面试等筛选,从146位应聘者中确定40人进入专业培训班学习,经过前后一个月较为系统的培训,有21人通过了珠算、点钞、金融会计知识和能力测试,被正式录用为高雄城信社员工,都是本科或大中专以上学历。另外,从社会应届毕业生中又招聘了5人,从而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好素质、较高学历和较合理的年龄结构的职工队伍,为高雄城信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改扩建使高雄城信社的用房面积增加到480多平方米。为了加强管理和适应发展需要,1995年7月经理事会一致同意,并报市人民银行批准,李惠娣同志(时任江南造船厂财务处副处长)被任命为高雄城信社副主任。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后来又租赁了打浦路8号约270平方米,作为高雄城信社的第二个营业网点——海华代理业务部。该业务部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截至1995年12月31日,仅4个多月,该业务部的企业开户就达到225户,存款余额2585万。
高雄城信社三年跨出了三大步。1993年底,高雄城信社企业存款余额为5764万元,当年实现利润58万元;到1994年底,企业存款余额为15822万元,累计实现利润418万元;到1995年底,各类存款余额达到22906万元,累计实现利润1220万元。
在为社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高雄城信社还为广大股东创造了利益。高雄城信社成立三年,股东们除了得到丰厚的投资分红回报,其持有的股份还有近一倍的增值。
1995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提出了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要求,并提出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和深圳5个城市合作银行筹备领导小组。经过半年多的筹备,上海99家城信社于1995年12月29日合并,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后更名为上海银行)正式成立。至此,高雄城信社的历史结束。
很有意义的尝试
高雄城信社的创办,不仅方便了江南造船厂三产企业的结算、融资,也为社会,特别是周边众多“两小经济”乃至广大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高雄城信社的职工自身也得到磨练,获得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高雄城信社成立后的第一笔20万元人民币贷款,就是给了当时江南造船厂下属的江南船舶配件厂的一家新办三产——鲜得福面包房。尔后,逐步对江南造船厂三产企业和联营企业发放了总额累计近亿元的贷款。成立于1993年末的上海云春鞋类联合公司新沪胶鞋厂,主要生产布面学生鞋,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该厂由于资金短缺而启动很慢。高雄城信社采取了资金逐步到位、信贷员跟踪检查等办法,前后累计放贷480万元,使该厂生产迅速形成规模,一年为国家创汇80余万美元。高雄信用社附近的居民不仅满意高雄城信社的服务,闲钱都存到高雄城信社,还可以到高雄城信社办理国债买卖业务。
高雄城信社为谢晋的恒通影视公司融资
由于高雄信用社员工的文化层次高,有百年船厂的文化传承,加之他们自身的不断努力,学到了金融知识,掌握了银行业务操作技能和市场营销技巧,他们日后大多成为银行的业务骨干。经统计,高雄城信社的员工除退休外,目前有1人担任中国民生银行某分行的副行长,1人担任上海银行某支行行长,8人调至上海银行总行工作,7人担任部门正副经理,4人担任支行行长,1人担任高级客户经理,2人担任一级客户经理。回想起来,高雄城信社的员工与工厂财务处员工相比较,信用社的员工学车买车的时间早得多,由于上海城市信用社较早推出了职工住房基金,信用社的员工也都率先进入房市,比较便宜地买了属于自己的商品房。
回顾高雄城信社从筹建、成立、合并的历程,虽然前后只有短短三年半的时间,但对江南造船厂这么一个特大型国企,转换经营机制,扩大三产服务业,在改革大潮中积极参与并涉足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为百年老厂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