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发生?

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发生?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汤武是真正革命家的胸怀。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绵延下来的君主封建专制,而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为什么发生在长江边的武昌?武装革命全赖新军效力。振兴实业,教育救国,操谏新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些强民富国的指导思想为辛亥革命打下基础。

辛亥革命:为何在武昌发生?

81.辛亥革命[51]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与公元前322年楚亡于秦相隔2 200多年,斗转星移,沧桑多变,在江汉大地上仍隐隐约约飘扬着永不消散的楚魂。

楚自炎帝算起到建成楚国有2 000多年,兴亡又千年,其影响2 000多年,楚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过是长江中一段汹涌的波涛而已。

自古都是后浪推前浪,不舍昼夜!

“革命”一词始于《易·革》: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孔颖达正义》疏云:革其王命改其恶俗。王者相承,改正易服,皆有变革。而独举汤武,盖舜禹禅让,犹或因循,汤武干戈,极其损益,故取相变甚者,以明人革也。

尚书·汤誓》有其伐夏桀誓言:《诗·商颂·那》也是祀成汤的颂词;尤其在《商书·汤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汤武是真正革命家的胸怀。

“革命”一词的涵义是与时俱进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中,《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人们改造自然的重大变革,有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等。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即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它的最深刻的根源,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当现成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集中表现。

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绵延下来的君主封建专制,而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为什么发生在长江边的武昌

武汉是楚国兴盛的中心地区,自公元前9世纪楚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开始创建以来,江汉平原就是鱼米之乡,人民基本上是富足康乐的。19世纪,满清的腐败,置江汉人民于不顾;再加上帝国主义入侵,开汉口为商埠,吮吸民脂民膏,内忧外患,民生凋敝,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武汉为首义之区是必然的结果,是其缘因之一。

民智开发更受两湖书院新思潮的影响,一人一呼,万人响应,揭竿而起,义愤填膺。所谓得民心者昌,革命风起云涌;失民心者亡,清廷分崩离析,是其缘因之二。

革命军政府组织迅速,保护外国侨民,深得租界外国人同情,当阳夏之战民军失利时,出面调停,使民军有喘息机会,停战一停而再停,使南下清军动摇、观望;各省则闻风而动,发电响应,星火燎原,势不可挡。此其缘因之三。

武装革命全赖新军效力。起义之日,群龙无首,幸得黎黄陂倒戈,袁项城逼宫,清皇自动逊位。此其缘因之四。

共和国的建立,当然归功于孙中山先生,而张之洞富国强民之策功不可没。振兴实业,教育救国,操谏新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些强民富国的指导思想为辛亥革命打下基础。张之洞在湖北工作,前后22年,先学政总督,办厂、兴学、堤防,经费动撒万亿,但他廉洁奉公,开源节流,死后两袖清风,安葬费还是由生徒自动捐输。这样清廉的大官,全国古今少有。

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传统楚风所致,起义人员都有一致的认识。《史记·陈涉世家》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袒右,称大楚”,“号为‘张楚’。”新军的首义与陈胜、吴广的处境相似,采用的手段也相似;从民军总部所出《安民告示》及年号,以及十八星旗都可以看出:

1911年10月11日(辛亥首义第2天),武昌主要街口贴出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黎”的安民告示:“今奉军政府令,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军到处,尔等勿用猜疑,我为救民而起,并非贪功自私,救尔等于水火,拯尔等之疮痍,尔等前受此虐,甚于苦海沉迷……”落款的日期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八年”;再十八星旗原件今存湖北省博物馆,一目了然。

【注释】

[1]补注:楚文化为东周时期至秦朝末年中国南方的一支高度发达且风格独特的区域文化。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力与研究价值。楚文化其辉煌灿烂的成就举世瞩目,楚族源于中原,与中原华夏氏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楚文明的主源应是中原文明。从地理位置而言,楚的先民长期与华夏先民居住、交往,楚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从统属而言,楚于西周初年被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统治。而且实物资料也表明,春秋以后逐渐形成既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他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楚文化。当然,楚文明并未随着楚国的灭亡而消失,在楚国被秦国灭亡后,楚文明也被秦文明所接受、改造,在楚人亡秦的过程中,楚文明得以部分恢复,随着西汉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建立,楚文明融入更广泛、更深入的汉文明之中。而且,楚文明无论是在成熟期,还是在鼎盛期、衰退期,它在接受、包容其他文明为己所用的同时,也对其他文明产生影响,在其周边区域的文化遗存中都可以找到楚文明影响的影子。正是由于各区域文明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国古文明才在多元、复杂文化因素的融合中发扬光大,并连续发展数千年。

[2]《楚文王》、《说苑》、《合氏春秋》、《新序》均有记载。

[3]语出《左传·鲁昭公十二年》,这些书已亡佚,后人注释,全为猜测,不能统一。

[4]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傅识》可能是《国语·士宜传》太子的注解。

[5]语出《论语·季氏》。

[6]补注:楚乐是中国古典艺术国粹,至今仍熠熠生辉。尤其是编钟音乐,时而金玉交辉,时而凝重深远的天籁之美。听楚乐,可能也会有人觉得不够好听,毕竟古人与今人的音乐审美观是不同的。但是只要你把自己沉浸在青铜时代,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那挥洒自如的乐师,你就会体验到那种具有中国古老诗意的音乐感情,并且会渐渐发现编钟是那么的具有古人的理性光芒,欢乐而不过分。

[7]原文是:“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行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侯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实始作南音。”

[8]《吕氏春秋·古乐》原文:“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革置缶而鼓之。”

[9]《左传·鲁成公七年》。

[10]商、羽、徵,是音乐调名,详见下节。引文出自《文选·对楚王》卷45。

[11]原文是:“晋谷至如楚聘,且泣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谷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

[12]原文是:“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13]《楚辞·大招》出现《劳商》曲名。据朱熹《楚辞集注·大招序》云,《大招》是屈原之徒景差所作,景差必有所据。再《招魂》:“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王逸注:“楚人歌曲也。”

[14]淫祀,《白虎通·五祀》云:“非所当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15]桓潭《新论》:“昔楚灵王骄逸轻下,简贤务鬼,信巫祝之道,斋戒洁鲜,以祀上帝、礼群臣,躬执羽绂,起舞坛前。”《说文》:“友乐舞执全羽友祀稷也。”

[16]补注:汉剧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来又吸收了安徽传来的二黄。早期同徽剧经常相互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定名为汉剧。

[17]语出章太炎《新方言序》序:“考方言者,在求其难通之语,笔扎常文所不能悉,因此察其声音条贯。”(www.xing528.com)

[18]楚国人才济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众多第一流人才。楚国亡后,楚地人才却长盛不衰,辈出不穷。历史上,湖北曾出现几次人才涌现的高峰。先秦以屈原为代表;东汉三国时期,以王逸、黄香、庞统、费祎等为代表;唐代以皮日休、孟浩然、陆羽为代表;宋朝米芾等为代表;明中后期,以张居正、熊廷弼、李时珍、“公安派”、“竟陵派”等为代表。明末清初,湖北人文初况下降。但至清末民初,人才又有上升趋势,这既得益于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新政”,也与自林天擎抚鄂以来的历届官员屡屡呼唤“楚材”有关。

[19]现见于《更生斋集》。

[20]王秋圃:莲的起源地与艺莲史话,《中国莲》,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著,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1]《渤海沿岸地区早第三纪孢粉》,1978年编著出版。

[22]《尔雅疏证》卷八,中华书局影印版,总2627页。

[23]《本草纲目简编》,武汉大学生物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4]湖北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荆门市烹饪协会序。作者服务饮食业近30年。

[25]《墨子·非攻下》原文为:“昔楚熊丽讨(封)此睢山之间。”毕沅注云:“讨字当为封字,睢由即江汉沮漳之沮。”

[26]此语出于楚昭王。《说苑·君道》、《韩诗外传》卷三以及《孔子家语·证论》均载有“楚之望”。

[27]《说苑·贵德》,《孔子家语·致思》。

[28]《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

[29]《初学记》卷二十二。

[30]武汉大学生物系:《本草纲目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25页。

[31]《农政全书》卷三十。

[32]《梦溪笔谈》卷二十六。

[33]《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1、153、154、160、176页。

[34]原文见《说苑·奉使》。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36]补注:《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是战国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提出治理国家的方案。这是一个宏伟周密的方案,不与寻常相等,故托名大禹,企望能够得到实际的施行。《禹贡》全书1 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全书分5部分:a.九州。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b.导山。分九州山脉为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c.导水。叙述9条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d.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e.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37]《夏书》载于《尚书》。《夏书》四篇指:《禹贡》、《甘誓》、《五子之歌》和《胤征》。

[38]语出《孟子·滕文公上》,意为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

[39]古文尚书,亦称逸书,据说汉武帝末年(公元前87年)鲁共王刘馀在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用秦汉以前的“古书”书写。今文是对古文而言,是当时汉流行文字。

[40]补注:郢都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的都城,位于湖北省荆州城北面5公里的纪南城。曾经有二十个王以那里作为都城,历时四百多年,因此成为了当时南方的一个大都会。当时各国之间的商业相当频繁,各国的都城同时都是商业中心,郢都当然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此外,由于它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的中枢,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278年,郢都遭到秦国军队入侵,因而变成废墟。郢都当时的规模十分大,城东至城西长4 450米,城南至城北阔3 588米,城墙的周长15 506米,共有七座城门,城内有四条古河道。当时的城墙以土筑成,至今依然存在,有的地段更高达6.7米。从城内发掘出来的春秋战国文物,现在大部分收藏在荆州博物馆内。

[41]《资治通览》。

[42]引文均见《史记·楚世家》。

[43]《史记·楚世家》。襄王二十一年为公元前278年,这一年楚徙陈,应是楚由纪南城迁陈郢之年。

[44]《史记·楚世家》。

[45]《春秋·鲁宣公十一年》。

[46]《国语·楚上》。

[47]《史记·楚世家》。

[48]张志华,骆崇礼淮阳马鞍冢墓主考略,《楚文化觅踪》,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49]《史记·楚世家》。

[50]《资治通览》。

[51]补注:在父母《楚魂》落笔后的第9年,即2011年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祭奠仪式在武昌首义广场隆重举行,楚人的后裔已经铭记那响彻云霄、回荡神州的祭文:“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规复神州,首功美名扬。挥长剑,挽强弓,射落皇冠,帝制始废除,思想解放;争民权,谋民生,平等民族,共和成正统,图建新邦。英雄襟怀,长风浩荡,'百年辛亥,锐于千载',斯言不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