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楚蒸文化
蒸是一种用热的水汽蒸熟食物的方法。我国长江流域产稻米区的多数家庭,都是采用各式各样的甑来蒸熟米饭。这种方法,在长江流域已经绵延了五六千年,直到汉朝仍普遍流行。《汉书·项羽传》:“引兵渡河,已渡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特三日粮,示亡卒必死,无还心。”随时代的不同,甑的样式不断地变换。制甑的材料,由陶制改进为青铜,再改为木制,现又改为钢精、铁皮样式,材料日新月异。而蒸的原理都未改变,因而形成为楚国的蒸文化。
《说文》:“蒸,火气上行也。从火丞声。”《诗·大雅·生民》:“蒸之浮浮。”孔颖达《疏》:“炊之于甑,衅而蒸之,其气浮浮然,言升盛也。”这都是以器皿盛水,器下举火,热水。在世界上以我国最早,而我国利用蒸汽只是限于饮食方面,没有像瓦特一样利用蒸汽作为动力,改造蒸汽机适用于工业、轮船、火车。瓦特的创造,促使欧洲各国自然科学的生产技术大改变,而形成18世纪世界工业大革命。
随着时代的不同,制甑的材料得以改进,价廉物美,其样式也发生变化,经久适用,正体现了文化的与时俱进。早在新石器时代,用具以陶器为主,制甑的材料也是陶制。出土文物均有所发现,如屈家岭文化的考古就发现有陶制的带盖甑[35],青龙泉三期文化的考古也发现有陶甑,河姆渡和江苏吴县草圭山都出土有陶甑,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发明。《古史考》“黄帝始造釜甑”和《世本·作篇》“黄帝火食旃冕”,都是可信的。
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有传热快的特性,制甑的材料很快得以改进,蒸的原理和样式仍同于陶制品,而文化却有着飞跃的进步。甑的大小和花样翻新,更适于使用,在艺术美化上更注意美观,进而成为装饰品或明器。
塥是改进了的甑,一是鬲与甑结合而成,是蒸饭器。《说文》:“圭(户圭切),甑,空也。”《离骚》:“圭璋杂于甑圭。”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空,用以盛米,斗甑;下为鬲,盛水,中间隔篳一层。《说文》:“篳,蔽也,所以蔽甑底也。”《淮南子》:“蒸食不如竹篳。”有汽眼的箆,使热气通于甑中,其形状各异。
饮食的改进过程是楚人一切物质文明的基础,因为它根植于楚人生活之中。食物品种逐渐增多,器具不断改进,烹饪方法也与之俱进,蒸的范围扩大,而形成楚人的饮食习俗。
荆州的蒸菜,监沔的三蒸,现在已经扩展到国内外。烹饪简便,又易保鲜,一甑一蒸可以做几个菜,节约时间。因此,蒸的方法迅速在各地区发展,而所蒸的蔬菜珍馐的品种也与日俱增,现可随便举出一些品种:
荷包圆子 清蒸鳊鱼 红蒸鱼(鱼肉微红,北京)(www.xing528.com)
蒸鲭鱼 粉蒸鲜鱼 蒸大红羔蟹(广东)
煎蒸带鱼(北京) 香肠蒸鸡(上海)
豆酱蒸肥鹅(广东) 笼蒸全鸭(山东)
凉拌茄子(重庆) 八宝饭 蒸藕 蒸筒蒿
品种繁多,不胜详载。
竹篾蒸笼具有浓厚的楚文化特色。楚筚路蓝缕,充分利用了山地竹产,楚地竹丛独丰。《楚辞·九歌·山鬼》:“余处竹篁兮终不见天。”形容丛竹密厚,不见天日,可见楚国竹产的丰富。晋代戴凯之《竹谱》赞美楚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或茂沙水,或挺岩陆。”楚国人利用丰富的竹篾,编织各种器物,精美适用,无与伦比。现已出土的编织竹器有竹席、竹箱、竹筐、竹笥、竹篮和竹扇等。编织手工艺精巧,细致紧密。现在虽然还没有发现有竹蒸笼出土,但以出土的编织竹器来看,编制竹蒸笼的手艺是具备的。
编织竹篾为材料,价廉物美,最精细的是完全密闭,尽可能不使热气外逸,内分数层,充分利用热气,容量大,蒸一次可成饭和几个菜。现在,两湖各县的多数家庭,都备有这种蒸笼。机关单位的大锅饭需要更大的容量,进而以不锈钢为材料,制造大蒸笼,内通蒸汽,一次可供百人饭菜,大量节约人力和物力。蒸文化的发展在饮食上是无可限量的;并且由于锅炉普遍使用,蒸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内涵未变而外延无止,在生活和生产上将永远造福于人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