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屈赋》的影响
《屈赋》的特点对我国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在文学上创始了赋体,在楚学上补充了战国时期有关的历史。[157]《屈赋》较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楚、秦、齐等国的政治斗争,当时“纵横学派”的史实,说明了楚国开始衰败直至灭亡。《屈赋》虽晚于《诗经》约500年,但其文学价值可与之媲美,并且自成系统。据皮锡瑞[158]《经学通论》诗部云:“楚辞未尝引经,亦未道及孔子。”可见他是楚学,非儒学。《屈赋》是楚文化的结晶,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文化系统,具备着原始的活力,流畅的联想,有充分自由的表现。《屈赋》是汉代赋体文化之祖,它不仅是楚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汉文化的代表。楚汉文化是不可分的。其汉文学艺术思潮给予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有极大影响。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就是其中之一。19世纪中叶,《离骚》就有了外交译本,陆续被译成各国文学,而成为世界文学宝贵的遗产,同时它又是楚学的主干。
“楚学”,是20世纪末湖北省及武汉市的楚史和文化协会提出来的。名称早见于朱熹《楚辞辩证·目录》[159]:“若扬雄则尤刻意于楚学者,然其《反骚》实乃屈子之罪人也。”
楚学自楚近祖粥熊以《鬻子》创始,后由老子继承、发展,到《出赋》得以巩固,一直流传至今。正如宋代黄伯恩《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云[160]:“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楚辞。”楚学就是楚史和楚文化之学。
《屈赋》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我国近代学术思想的启蒙者之一梁启超,从新的文学角度研究《楚辞》,他说《楚辞》是“南方新兴民族所创之新体”,“大端将情感尽情发泄”;《诗经》“三百篇为极质正的现实文学,《楚辞》则富于想象力之纯文学”;“表情极回荡之致,体物尽描写之妙,则一亦进步也”[161]。
2 000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品格和浪漫主义艺术,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除司马迁作传外,下面举出历代学者的评价:
刘安《离骚传叙》:《离骚》兼有《诗·国凡·小雅》的长处,可“与日月争光”。
王逸《楚辞章句》:“屈原之辞,诚博远笑。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杜甫《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惘怅千秋亦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李商隐《楚吟》:“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www.xing528.com)
李白《江上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又《惜余春赋》:“又之曲兮江之潭,把瑶草兮思何堪;想游女于岘此,愁帝子于湘南”;又云:“春不留兮时已失,老衰飒兮逾疾”。(当是晚年潦倒江夏,仿《离骚》而作。)
陆游《屈平庙》:“委命仇雠事可知,章华荆棘国人悲。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162]系颈时。”
文天祥《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坠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汪遵《屈祠》:“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入沧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全唐诗》收一卷)
王夫之《楚辞通释》:屈赋“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滴,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体之兴,皆祖于此”。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屈原的作品“影响于后来的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之上”。
胡适《吾国历史的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在吾国史上大创见也。即以韵文而论:《三百篇》变而为《骚》,一大革命也。又变成五言、七言、古诗,二大革命也。”
屈原的弟子(直接传承人)没有史料的根据。据《史记·屈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以后楚日益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汩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谊)。”宋玉、唐勒、景差三人,都是屈原以后作赋的人,不能视为承传弟子,他们的身世也不详细,现分述如下:
宋玉见于《屈原列传》简短介绍外,又见《新序》卷一:威王问于宋玉,宋玉对以“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如确系楚威王,则其生年稍晚于屈原;《韩诗外传》卷七:“宋玉因其友见楚襄王。”不知是否同一宋玉?而《汉书·艺文志》著录《宋玉赋》16篇,则是可靠的。现见朱熹《楚辞集注》有《九辨》、《招魂》;《昭明文选·赋》收《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和《风赋》。
景差,据朱熹《楚辞集注·大招序》:“《大招》不知何人所作?或曰屈原,或曰景差,自王逸时已不能明也。其谓(屈)原作者,则曰词义高古,非原莫及;其不谓者则曰:《汉志》定著原赋二十五篇,今自《离骚》以至《渔父》,已充其目也,其谓景差,则绝无左验。是以读书者,往往疑之。然今以宋玉《大小言斌》考之,则凡(景)差语,皆平淡醇古,意亦深靖间退,不为词人墨客浮夸艳逸之态,然后乃知此篇决为差作无疑也。”
唐勒,据《汉书·艺文志》有赋四篇,现亡佚。《大言赋》“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灵之台”,有以为系唐勒所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