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魂:三皇的起源与神话

楚魂:三皇的起源与神话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典小说开篇常是“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班固所说的三皇,有二皇是肯定的,即伏牺与神农,其余一位是祝融或燧人。(程涛平)图17三皇

楚魂:三皇的起源与神话

16.三皇[9]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开化很早,历史悠久,传说与文字记载也是多方面的。古典小说开篇常是“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定乾坤”。“盘古”、“五帝”是谁,不在本文叙述之列,这里只说“三皇”。

三皇是谁,历来的史学家说法不一致,如: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博士议曰: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国吴人徐整《三五历纪》(今佚):“天皇、地皇、人皇”;唐代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一说三皇,谓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既是开辟之初,君臣之始,图纬所载,不可全弃,故兼序之。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人)。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人)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人),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10]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11]:“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或冬穴夏巢,或食鸟兽之肉。”(后注:陈本书钞百五十八)。又:“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

应劭[12]《风俗通义·皇霸·三皇》:“《春秋运斗枢》说:‘伏牺、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开阴阳,布刚上,含皇极,其施光明,指天画地,神化潜通,煌煌盛美,不可胜量。”《礼号谥记》说:“伏牺、祝融、神农。”《含文嘉记》:“伏牺、燧人、神农。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牺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牺也。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曰遂人也。神农,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美其衣食,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尚书大传》说:“燧人为遂皇,伏牺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牺,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盖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神农悉地力,种谷蔬,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道备,而三五之运兴矣。”应劭又按:“《易》唯独叙二皇(伏牺、神农),不及遂人,遂人功重于祝融、女娲,文明大见,《大传》之义,斯近之也”。

汉代班固《白虎通德论·号》说得较详细,全录如下:

“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牺、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牺、神农、祝融也;《礼》曰,伏牺、神农、祝融三皇也……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谓之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谓之祝融何?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属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谓祝融也。”

班固所说的三皇,有二皇是肯定的,即伏牺与神农,其余一位是祝融或燧人。其实,祝融和燧人都与火有关,可能二人是一人。有关三皇的年代,也是众说纷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都是在黄帝之前。并且这三四人,不是个人的专有名词,而是事物的代号,或者是指一个民族、氏族。(www.xing528.com)

火对于人类是如此重要,但最先使用火的人在我国的古代史上总得记上一笔,他就是“祝融”或称燧人。一个人做了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人们就总是纪念他,时间一久,代代相传,经常就被神化了。

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火神也”;茅盾神话研究》:“明刘基《蛙萤子》竟谓‘祝融有七’,更是离奇”。[13]在古籍中记载南方的祝融,不止七人,而笼统都叫祝融,实际只有两人:一是南方之神祝融,是神话中的神仙,代表南方、炎热、火、丰收,时代在神农以前;另一个祝融是神农的第4代孙,是黄帝臣,详见下面的《祝融八姓》。这里只叙神话中的祝融神。

《太平御览》引《尸子》:“燧人上观星辰,察五木以为火。”也说明燧人不但是火的象征,还能观察星辰,是天上的神仙,同时也是神化了的祝融。

神话随时代赋以新的生命和内容。现在武昌的东湖北面,高峰耸立,林木苍翠,碧波荡漾,湖光山色,胜于杭州西湖。湖滨建有一座新兴的“楚城”,峰顶树立一座铸铁雕像,坐西朝东,遥望日出,就是火神祝融,据像前的石碑介绍:

铸铁雕像,净高5.5米,重6.5吨,面对东方,文献和出土楚国简帛都确认祝融是楚族远祖,最早活动于今河南新郑一带。他原为传说中掌管火种的部落称号,逐渐转为古帝名、神名、人名,后世尊之为火神。史载祝融能观测“大火”(星名,即心宿二)[14],确定春耕时节,掌管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故集看管火种与观测天文于一身。雕像须、眉皆火,胯下烈火腾腾,体现出与火关系密切的特性。左手高擎曾侯乙墓出土“二十八宿图”中的“斗”字,右手抱商代甲骨,上书“东方曰,西方曰……”云云,双目远瞻,脚踏日月,底座九级圆形台阶象征九重天,平台28个石墩分别象征东、西、南、北各七宿,体现了观测天文的特性。雕像胸部以上肌肉发达,双腿下蹲,系参考湖北荆门出土的“大武辟兵”铜戚图案。[15]按文献关于祝融尊凤的记载,背面借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丝织物“三头凤”形象,使发髻和背构成展翅高飞的大凤,体现出远古楚族先民部落尊长的剽悍气质。(程涛平)

img22

图17 三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