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蒙古帝国的形成
庚辰西域清明
耶律楚材
清明时节过边城,
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
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
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
梨花深院鹧鸪声。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政治家、改革家,诗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契丹族人,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传世。(www.xing528.com)
【注释】
鹧鸪:鸡形目,雉科。羽毛大多黑色,主食谷粒及其他种子。分布于我国南方。
此诗写的是耶律楚材随蒙军西征时经过西域一边城的所见所闻。此时正值清明,小城里野鸟相鸣、山花烂漫,怡人景色引起诗人无限情思:如此明媚春色让人心旷神怡,却也让人愁肠百结。异国的景色即使再迷人,也比不上南国故乡一朵梨花的清香、一声鹧鸪的鸣唱。而西征大军即将踏上中亚、东欧大陆,一场血雨腥风不可避免,再美丽的景色也只能让人黯然神伤了。
蒙古帝国的形成
蒙古建国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不断发动掠夺战争,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与西征,南下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南宋和金朝,西征则是公元13世纪上半期蒙古帝国征服中亚和东欧的战争。蒙古西征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宋宁宗嘉定十年至嘉定十六年(1217~1223)的成吉思汗西征,第二次是宋理宗端平元年至淳祐元年(1234~1241)的拔都西征,第三次是宋理宗宝祐元年至宝祐六年(1253~1258)的旭烈兀西征。在宋宁宗嘉定十年至宋理宗宝祐六年(1217~1258)的近半个世纪中,蒙古帝国通过三次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国,即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形成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蒙古西征的经过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和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借口花剌子模杀死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蒙军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于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大败钦察和俄罗斯的联军。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将其打败。蒙古军队越过高加索进入顿河流域,出兵欧洲。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在迦勒迦河联合突厥,与俄罗斯联军决战,俄罗斯诸王公几乎全部被杀。1227年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附近清水县,他去世后,蒙古西征的步伐没有停止。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元太宗窝阔台召开诸王大臣会议,决定继承成吉思汗的事业,继续西征。窝阔台派兵分别攻打波斯(今伊朗)和钦察、不里阿耳等部,基本上征服了波斯全境。
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蒙古诸军进攻钦察,蒙哥斩杀其大将八赤蛮,里海以北地区被蒙古军队占领。拔都率军大举入侵俄罗斯,于宋理宗嘉熙元年底攻占梁赞、莫斯科等14城,宋理宗嘉熙二年二月攻陷弗拉基米尔,次年又攻陷基辅。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蒙古军队进攻孛烈儿(今波兰)、马扎尔(今匈牙利),拔都亲率三路大军大败马扎尔军,其国王逃走,蒙古军队攻掠亚得里亚海东岸及南欧各地。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底,窝阔台死讯传到军中,拔都率军从巴尔干撤回伏尔加河流域。拔都率本部以撒莱为都城,在伏尔加河畔建立了钦察汗国。
宋理宗宝祐元年(1253),拖雷之子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远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十月,旭烈兀率兵侵入伊朗西部,进抵两河流域,目标首先指向木剌夷国(今伊朗境内)。旭烈兀率军携带大批石弩和火器,要求西亚诸王协同消灭木剌夷。宝祐四年,旭烈兀统帅蒙古大军渡过阿姆河,到达木剌夷境内。蒙古先锋将领须怯的不花攻占木剌夷多处堡寨,给予其沉重打击。木剌夷首领鲁克那丁在蒙古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派遣他的弟弟沙歆沙向旭烈兀求和,但旭烈兀要求鲁克那丁亲自来投降。鲁克那丁迟疑不决,十一月,旭烈兀命令蒙古军队发起猛攻,鲁克那丁被迫投降。此后由于蒙古军队被埃及军队打败,旭烈兀才被迫停止了西进,留居贴必力思,建立了伊利汗国。
西征胜利的原因
蒙古西征的胜利,主要原因是在战略上采取由近及远、相继占领的策略,以蒙古大漠为中心,向外一步步扩张。在战术上,蒙古骑兵被称为最富有想象力的骑兵,他们有很多新鲜的战斗方法,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其标准装备是牛皮甲、弓箭、短斧和单勾枪。拔都围攻日尔曼-波兰联军、铁木真击溃金军主力都是经典战例。在这些经典战役中最突出的战役是匈牙利首都佩斯城之战,当时的欧洲人喜欢列队出击,在教堂的钟声中步兵列阵与重装骑兵鱼贯出城,蒙古人则低姿前进,遇到敌人主力冲击就一哄而散,用弓箭阻止敌军的追击。匈牙利人首战告捷,但感觉受不了蒙古军乱射弓箭,就用马车围成一个大圈,上悬盾牌,主力呆在里面等待决战。蒙古人抓住时机进行大迂回,完成包围后故意留下一个口子,当匈牙利人发现这些举动决定突围时,被蒙古军驱逐到沼泽和灌木丛中进行屠戮。这一战充分说明蒙古人理解了战争的真正本质。蒙古军队还注重学习汉人的军事技术,用汉人工匠制造大炮,加强了战术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