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戏曲秦腔《杨七娘》

中国戏曲秦腔《杨七娘》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戏曲·秦腔·《杨七娘》——为德黑兰第十八届国际FAJR戏剧艺术节作中国戏曲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蓄着遥远的源头。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豁透出其时秦腔兴盛之景况。被誉为中国莎翁的汤显祖也对秦腔颇有赞辞。秦腔艺术对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独到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秦腔事业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演出的秦腔《千古一帝》等戏入京献艺,同时

中国戏曲秦腔《杨七娘》

中国戏曲·秦腔·《杨七娘》——为德黑兰第十八届国际FAJR戏剧艺术节作

中国戏曲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蓄着遥远的源头。先秦的原始歌舞祭祀仪式及优人表演,其中已经包含着戏曲的因素。汉代兴盛的百戏,则堪称中国戏剧的摇篮。宋元俗文学异军崛起,一时间元杂剧波涌浪翻、高潮飞叠。随之明清传奇又脱颖而出,气势恢弘,涛似连山,喷雪溅玉。进入近现代社会,戏曲更呈现出一种花团锦簇、五彩缤纷、佳作如林的浩荡局面,活脱出民族文化奇葩的本色。

在浩若瀚海的中国戏曲中,秦腔艺术一枝竞秀,飞扬于昊昊西北大地,是中国戏曲的瑰宝,为九州戏苑的风流。

作为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的秦腔,起源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东一带,流行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陕、甘、宁、青、新等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放眼三秦大地,无论是田间陌土,还是塬头崖畔,男女老少大都能哼几句秦腔,以解闷歇乏、抒发性情、自娱其乐。

关于秦腔的产生形成,古代早期文字记载不多。因之,后人论述,便各持己见,众辞不一。有的认为,《诗经》的“秦风”“豳风”等,当是秦腔的胚胎。有的认为,秦人效法燕贤高渐离之声,应是秦腔始作俑者。有的认为,唐代京都长安,玄宗三郎躬身经营的教坊梨园,宫中歌舞是为天下之最,《秦王破阵曲》《霓裳羽衣曲》盛演不衰,此当秦腔的发端,等等。不过先秦典籍中有关“秦声”的出现确屡见不鲜,《春秋·左传》载吴季札语:“此秦声也,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秦相李斯上书言赵高媚主纵乐之短时说:“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者,真秦之声也。”当然,秦声与秦腔是何等关系,还需要作专门的研究,不可简单地妄言。

诚如每个事情都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一样,作为综合性戏曲艺术的秦腔,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充裕而良好的形成发展条件。历经一个由单一到多面、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秦腔这一名称的正式出现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抄本传奇《钵中莲》第十四出《补缸》,其中有《西秦腔二犯》曲调。所谓“二犯”,即“二凡”,“二转”也;犹言高亢激越。所谓“西秦腔”,是因其方位而言,在中国西部。明初的“秦王府戏班”为最早的一个专业秦腔戏班,曾被派往京城,为皇帝的寿宴演出。明末崇祯年间,陕西周至县谭家张家大户办起了第一个民间秦腔“华庆班”,名噪西府(陕西长安至宝鸡一带)各地。后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从陕西把秦腔带入军旅之中,作为军戏,经常演出(见陆次云《园园传》)。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朝时,秦腔已经形成。清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散而哀。”广阳,即今北京。这就说明早在清初秦腔就已经流传到了北京。

清乾隆年间,著名秦腔艺术大师魏长生几次率领秦班晋北京,下江南,长途演出。“名震京师”,风靡一时。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豁透出其时秦腔兴盛之景况。这一时期先后,许多文人专家为秦腔的特点写下了大量赞美的篇章。徐元九说:“西地梨园三十六,与郎细细辨秦声。”孔尚任道:“秦声秦态最迷离”。被誉为中国莎翁的汤显祖也对秦腔颇有赞辞。日本等外国学者亦纷纷撰文,称颂秦腔之独到魅力。一些著述如《秦云撷英小谱》《燕兰小谱》《扬州画舫录》等,对秦腔的特点也都有广泛而详尽的记载。(www.xing528.com)

秦腔属梆子声腔,即板腔体。因以“梆子”击节,又叫“梆子戏”,俗名“桄桄子”“乱弹”;历史上多称“西曲”“西调”“西腔”“西班腔”“西秦腔”或“琴腔”等,主要弦乐为“板胡”。秦腔具有西北原野“苍苍茫茫”“浑厚深沉”之质地,其风格是“慷慨悲壮,高昂激越,而兼有缠绵悱恻,欢快柔和”。人们常以“调入正宫,音协黄钟,宽音大嗓,急起直落”来形容它的声腔特色。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板式共有六种:慢板、二六、带板、尖板、二倒板、滚板。就板式的曲调而言,除滚板外,又分苦音(哭音)、花音(欢音)二类。节奏分快、中、慢三种。曲牌有200多个,锣鼓谱有百十个。乐队分文武场面,十人左右。角色分门别类,有“十三类网子”之谓,即: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角。老艺人云:“十三头网子,无不能。”说明秦腔包容量之大,分类之细,确实是一个成熟的大剧种。另,脸谱分十二类,眉、眼、嘴、鼻、脑皆有严格的规范与专门的画法。其传统剧目,题材广泛,善于表现历史事件,气势磅礴,场面恢弘。素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三列国”之说。流传唱本约计2700余本。唱段务须偶句,分平、仄声协韵,为十四辙。唱词多为七、十字句;然近来有所变化,常见一些活泼的长短句,或垫字,或嵌字,丰富活跃了秦腔唱腔音乐。演员近百年来,名家辈出,灿若群星,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秦腔的班社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保符班”36个;光绪时有“金玉班”等11个。1921年辛亥革命之后,西安成立了以科班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戏曲人才的“易俗社”。这在全国还是比较早的。特别值得提及的是,1938年,在陕西延安成立了延安民众剧团(此剧团即是当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这个新型的秦腔艺术团体,为秦腔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它不仅演古代戏,在当时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更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编演现代剧目上。这就赋予了这一古老艺术的新生面,把秦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层次上。秦腔编演现代戏,在全国各地方剧种中是较早的。秦腔艺术对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独到贡献。近代戏剧研究家齐如山说:“若想考究以前的法则,当然应该追本寻源,由西安秦腔入手……世界人想研究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一个说:“京剧源于秦腔。”一个说:“中国的戏剧……来源是起于西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秦腔事业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一方面,清除了剧目及舞台上的封建、迷信、落后的东西。另一方面,出新人,出新戏,为人民群众多演出。1959年,建国十年大庆,三大秦班晋京,巡回大江南北,蜚声遐迩。历史车轮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使秦腔艺术进一步适应时代的需要,陕西提出了“振兴秦腔”的口号。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秦腔艺术又出现了新的生机。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演出的秦腔《千古一帝》等戏入京献艺,同时连连出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饮誉海内外,影响颇大。1997年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台新编历史剧西湖遗恨》出访欧洲,在荷兰受到热烈欢迎。另一台新创作历史剧目《蔡伦》晋京演出,引起新的反响。1999年5月,又一台新编历史剧《杨七娘》应邀赴德国参加迈宁根国际艺术节,风靡了各界观众。该剧通过演绎一个宋代杨家将正义之师以殷红的鲜血染透疆场,聚歼顽敌的动人故事,以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舞台上升腾起的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全场观众迸发了荡气回肠的审美共鸣。尤其是剧中激荡的那种典型秦腔韵律,不论是表现战争场面紧张气氛的打击乐,也不论是渲染女主人公阴柔美畅和刚毅武功相融合性格的和弦伴奏,无不传递出酣畅淋漓、响遏行云的“大秦之音”,频频触发着观众如潮的心绪。当音乐戛然而止,帷幕缓缓合上,演员屡屡谢幕之际,击节礼赞的掌声久久不息。

时代在前进,秦腔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今日,它无论在剧本、表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其包容量、表现性都有了较大地扩展、演化和提高。同时,积极而虚心地向姊妹艺术学习,汲取其他剧种的营养,丰富自身。譬如舞台美术、现代灯光,也都普遍得到吸纳运用,现代音乐表现手段、西洋管弦乐等每每恰当融合其中,促使秦腔艺术愈加充盈丰满。当前秦腔的艺术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华裔和港台同胞以及外国专家,纷纷前来黄土地探索秦腔艺术的源流、特色奥秘。人们有理由说:秦腔正在走向世界,秦腔艺术有着更加璀璨的明天。

1999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