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想要让财富回归社会,但是却不喜欢捐款,这与他早年的一次经历有关。在一次富豪聚会上,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大家联合为格林内尔学院捐款1360万美元。巴菲特参加这次聚会是一个意外,他当时的经济状况很差。巴菲特拿不出多少捐款,他的一位朋友为他化解了尴尬,他提议将这笔钱交给巴菲特投资,说巴菲特就像是魔术师一样,可以让这笔钱变多。巴菲特非常认真地对待了这件事情,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运作这笔钱。4年后,这笔钱就翻了近4倍,有4800万美元之多。不过这笔钱最后的去向令巴菲特很失望,格林内尔学院根本没有机会用这笔钱改善教育状况,当年的捐款发起人将这笔钱挥霍一空。后来,这个人还厚着脸皮再次发起捐款,甚至又找到了巴菲特。
还有一次,布达拉斯加州立大学的募款人想要巴菲特捐款,但是巴菲特吝啬的声名远扬,为了说服巴菲特,他先去找了巴菲特的母亲。他不了解巴菲特的脾气,也不了解巴菲特和母亲的关系。他先找巴菲特的母亲,这种行为无疑是弄巧成拙,巴菲特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其实,巴菲特一直默默地做着慈善工作,他不喜欢捐款,但是他对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贫困学生从巴菲特手中领取数额不小的奖学金,不过从来不通过任何机构。对他来说,这些机构里难免会藏有蛀虫,悄悄地蚕食这些善款。他甚至放出话来:“我宁可吃掉这些金币,也不捐给任何募款人。”
巴菲特对于自己的慈善事业,就像对待自己的投资一样认真。他必须拥有对自己的善款的监督权,他可不想看见自己的捐款被款项管理人拿出去吃喝玩乐。另外,他对于不同行业的捐助有着不同的标准,例如,对于保护艺术方面,巴菲特是绝对不会拿出一分钱的,但是对于教育、医疗、环保等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他会在认真调查后在支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巴菲特表示,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不同,为了不浪费他的每一分钱,他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
巴菲特基金会是巴菲特回报社会的主要途径。因为基金会每年的收入都不一样,所以基金会的支出也不是个稳定的数字,只能是一个稳定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固定为基金会收入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基金会收入哪里去了呢?巴菲特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这样基金会的钱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例如在1990年,巴菲特基金会共收到380万美元的善款,那一年的支出是230万美元,而基金会的全部资金达到了1800万美元。基金会的管理者是巴菲特的女婿阿兰·格林伯格,但真正掌控基金会运作的是巴菲特本人。巴菲特的妻子苏珊依然有着一定的决定权,女儿苏茜·巴菲特则是公司中权力很小的董事。(www.xing528.com)
1984年,哈佛大学的一位谈判专家正在研究如何防止战争发生,但资金陷入了困难。巴菲特得知以后,马上就捐助了10万美金,并且表示以后还会陆续增加捐款。除了战争问题,巴菲特还特别关心人口问题。巴菲特认为,人口数量必须得到控制,一旦人口数量超过了某个临界点,必将会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导致人类灭绝。巴菲特的妻子苏珊对此并不认同,苏珊觉得应该通过改善妇女的生活和生育环境来提高人口质量,进而解决人口问题。苏珊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操作起来却非常难,尤其在资金缺口上,这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巴菲特的办法显然更加有效,他提倡强制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倡计划生育。对于控制人口的事业,巴菲特每年都会捐出大笔的钱。
巴菲特在给予他人金钱馈赠方面,是非常吝啬的,但是无端接受他人的金钱,巴菲特同样很不愿意。有一次,巴菲特去一家不常去的牛排店用餐,到了付款的时候,巴菲特发现少带了0.5美元。收银员用眼神默默地催促着他,巴菲特陷入了难言的尴尬中。一位老妇人发现了巴菲特的窘迫,替巴菲特付了那0.5美元。巴菲特一心想要偿还这0.5美元,不过等他取了现金后,对方早已离开了牛排店。后来,巴菲特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寻找那位老妇人,只为了偿还那0.5美元。
其实,早在巴菲特赚到第一笔钱的时候,就有无数的人向他寻求经济援助。巴菲特不喜欢这种感觉,好像每个人都盯上了他的钱,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捞到好处,如果他拒绝,那么对方就会败坏他的名声,尽管巴菲特不欠他们一分钱。更让巴菲特厌烦的是,来寻求帮助的人大多没有任何困难,是不折不扣的骗子,他们了解富豪爱惜名声的心理,从富豪身上敲诈钱财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巴菲特并不怕他们,从没有一个骗子在巴菲特那里获得过成功。从小,巴菲特就特别爱惜自己的财富,他小时候的小钱袋,绝不允许别人触碰,哪怕是自己的父母。
金钱对于巴菲特有着非凡的意义,并不是钱多就可以肆意地挥霍,他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都凝聚着他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