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股市涌入了大量的资金,华尔街几乎所有人都为股票而疯狂了。巴菲特悲观而不安,他能察觉到危机正在向华尔街逼近,也正在向他逼近。巴菲特想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在危机到来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些办法是否有用。他小心翼翼地运作公司,生怕走错一步便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与巴菲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尔街狂热的人群,年轻的投资人似乎把股票当成了不停生金蛋的母鸡,只要买下来就能赚钱。
疯狂的投资环境催生了大量新种类的股票,这些股票只要出现,就会有人争前恐后地购买。最先形成热潮的是电子类股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涌来。电子类股票控制了整个华尔街,成了炙手可热的东西。不少股票经纪人刚刚弄懂什么叫电子学,就一头扎了进去。最让巴菲特感到意外的是,就连美国音乐协会这种原来不起眼的公司也居然成了引领潮流的弄潮儿。这个时候,每天都会成立无数的新公司,也有无数的小公司被大公司兼并。
在电子类股票之后,题材股票又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这种股票很不靠谱,只是利用题材来虚构出一个商业帝国。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根本不遵守市场规律,却能在股票市场横冲直撞。疯狂的投资者们将大量资金投入其中,题材股票的价格日益疯涨。但就像生命期不长的草本植物一样,疯狂地生长后就迎来了消亡。一支股票消失,另一支股票马上崛起,投资的人们同样一拥而上,然后迎来再一轮的股票消亡。
这些只是20世纪60年代疯狂华尔街的一个缩影,股票投资成了60年代的主题,所有快进快出的投资项目都被认为是能够赚钱的宝贝。过去的股票投资,盈利周期以年计算,而在这个疯狂的时期,已经被缩短到以季度,甚至是以月来计算。再后来,每周、每天,甚至几个小时都变成了股票投资的主流周期,传统的长线投资已经被彻底地遗忘了。
这种短期投资往往是一些怀着投机心理的投资人在操作,他们的资金飞速地从一支股票转移到另一支股票,在他们眼中,马上就能创造出财富的股票才是好股票。这就造成了杀鸡取卵的情况,他们在一支股票上赚到了钱以后,马上将资金撤出,这支股票的价格就直线下降。他们的具体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先找一支价格波动比较频繁的股票,用自己手中大量的资金将波动的幅度变大,再在低价时大量买进,在高价时卖掉,最终获得巨额利润,散户则因没有及时卖掉股票而遭受重大损失。这些无良投资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弗雷德·卡尔,他经营的拉尔德·查伊曼哈顿基金会是华尔街投资人关注的焦点。
弗雷德·卡尔当时只有30岁,比巴菲特还要年轻。他的家境只能算是普通,但是他在大学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为人博学,谈吐优雅,极其自信,甚至可以说有些自傲。他的穿着很少变化,一直穿着粗条纹的衬衫,系着宽大的领带。作为新一代投资人的代表,挂在他嘴边的大多是新名词。(www.xing528.com)
1967年,弗雷德·卡尔为公司创造了116%的收益,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巴菲特。同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巴菲特对弗雷德·卡尔也非常注意。他对弗雷德·卡尔进行过分析,弗雷德·卡尔热衷于投资那些刚刚出现的公司,甚至那些没登记过的股票他也敢将大把的资金投入进去。他的成功事例一件接着一件,名声也越来越大,媒体对他趋之若鹜,人们对他采取的投资手段非常敬畏,弗雷德·卡尔俨然成了华尔街新的股票之神。这位投资之神完全是以金钱作为根本,他曾说过:“我不会热爱任何东西,如果价格合适,我的衣服和领带也会被我毫不犹豫地卖掉。”这句话在当时被许多人奉为经典,也映射出当时的投资人对于投资是个什么心态。
巴菲特与弗雷德·卡尔的投资风格截然不同,这使他的合伙人不能理解。股票投资的目的不就是赚钱吗?何必在乎钱是靠投资什么来的呢?面对投资人的质疑,巴菲特心里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与这个时代脱节了。巴菲特有过犹豫,有过动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那段时间,他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句话:“热门的投资项目并不合我的胃口,这样的投资不能体现我的智慧,也不能满足我的目标。”
从巴菲特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热爱赚钱,但喜欢的是赚钱这件事,金钱本身对他的吸引力并不大。巴菲特不允许自己用不熟悉的方式去赚钱,那样如果出现了意外,就无法把握了,走上失败的道路只是早晚的事。他的投资方式比较学院派,眼前这些吃快餐一样的投资方式他认为不值得,也不能去做。此时的他对于股票交易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论,不可能放弃这些去做他不了解的投资。
有细心的合伙人发现,巴菲特的办公室与其他股票经纪人的大不相同。股票经纪人最基本的一些材料巴菲特没有,他的办公室简单干净,桌上只放着几张老照片和穆迪手册。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富兰克林的箴言——“傻瓜会把他的钱很快挥霍掉。”令人意外的是,巴菲特办公室的书架上还放着不少关于大萧条时代的杂志和书籍,他用这些书刊提醒自己:万万不可冒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