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奥马哈,巴菲特决定不再为任何人打工,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公司以家族合作为基础,投资人大多是巴菲特的亲戚和朋友。他们为巴菲特筹集了10.5万美元的资金,另外的资金来自于巴菲特自己和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位忠实投资者。当本杰明·格雷厄姆宣布退出投资界后,这位投资人亲自登门,询问有谁可以做他的继承人。本杰明·格雷厄姆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巴菲特的名字,于是这位投资人又登门拜访了巴菲特。与巴菲特短暂交谈后,他决定向巴菲特的新公司注资12万美元。
巴菲特的公司开始运转起来,他最烦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此时,赚钱这件事情对于巴菲特来说已经不是头等大事了,他最忧虑的事情是自己有钱了以后要怎么办?自己的孩子们在知道父亲拥有数额巨大的财富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巴菲特的想法是不要给孩子们留太多的钱,但他觉得,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事业时,他可能就会改变这种想法了。给孩子们留多少钱?剩下的钱该怎么办?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当时的巴菲特只有26岁,他的公司刚刚起步,他口袋里的钱比下有余,但比上却远远不足。换做其他人,这种考虑可能是杞人忧天,但对于巴菲特来说,这是一种将目光放长远的思考方式。
在那个时候,巴菲特手里只有亲朋好友们好不容易凑起来的30万美元,本人也没有太大的名气。虽然他知道自己在股票投资市场必定会有一番作为,但是他需要更多的资金、更多的投资人的支持。他知道自己的投资理念超前,因此向投资人提出了要求,不允许他们过问自己的投资行为。他好不容易才从公司的束缚下解脱出来,不想再被谨小慎微的客户们束缚住。巴菲特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让投资者们对他百分之一百地信任。不过目前,巴菲特还只是奥马哈投资界的一个新人、一个不入流的投资经理,他没有傲人的战绩,没有说服别人的资本。
机会总会有的,关键看能不能抓住。有一天,巴菲特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对方是一名叫埃德温·戴维斯的泌尿科医生,也是奥马哈人。他打电话的目的是希望巴菲特能够参加他的一个家庭聚会,时间就在那一周的周末。陌生的电话引起了巴菲特的注意,他经过调查,得知埃德温·戴维斯是通过一个朋友知道他的。那个朋友对巴菲特十分崇敬,令医生产生了好奇心,所以才有了这次家庭聚会。巴菲特明白,如果这次家庭聚会进行得顺利,那么埃德温·戴维斯很可能会拿出钱来让他投资。
当巴菲特来到埃德温·戴维斯家时,戴维斯全家人都流露出失望的表情。巴菲特那天梳着短短的头发,稚嫩的脸庞让他看起来像是个刚上大学的孩子。他穿着肥大的外套,衬衣的领口还大敞着,看起来更加过时,与那些打扮精干的股票经纪人完全不同。埃德温·戴维斯的女儿刚看见巴菲特的时候,还以为他是来送水的工人。埃德温·戴维斯赶紧给朋友打电话,以确认那是不是巴菲特,结果引发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埃德温·戴维斯:“你确定他就是你所说的巴菲特吗?”
朋友:“你是不是非常不确定?”(www.xing528.com)
埃德温·戴维斯:“是的。”
朋友:“那我就可以确定了。”
聚会开始后,埃德温·戴维斯对巴菲特完全改观了。巴菲特说话的语速很快,但是吐字清楚,思路清晰,很快就把埃德温·戴维斯吸引住了。巴菲特对于对方的收益问题只字不谈,反而不停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仿佛是对方有求于他一般。埃德温·戴维斯反常地没有生气,也没有质疑巴菲特的话,反而产生了一种这才是真正的股票经纪人的想法。最后,巴菲特告诉戴维斯,每年只在12月21日那天他可以增加、减少或者收回自己的全部投资,并且拿到一年投资的详细报告书,其他时间里,公司不对外办公;巴菲特有限公司会拿走投资收入的25%,其他部分分给投资人。这次谈话后,这位泌尿科医生投资了10万美元,尽管他对投资行业并不太懂,但是他知道他喜欢巴菲特这个年轻人。
这只是巴菲特争取投资人的一个缩影,到年底的时候,巴菲特的公司已经有了5个合伙人,资产超过了50万美元。那一年,美国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道·琼斯指数下跌了8%,巴菲特的公司却盈利10%;第二年,美国的经济有所好转,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9%,巴菲特的公司盈利高达41%;第三年,巴菲特有限公司的所有合伙人投资的资金都翻了一番,而巴菲特还在继续发展合伙人。这个时候,巴菲特已经卖掉了自己居住的老房子,买了一间豪华宽敞的五居室。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没有变过,他一直沿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理论。尽管辛苦,他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地、精确地分析每一家公司的情况,然后低价收购他们的股票。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巴菲特会动用一切合法手段购买股票。例如,美国国民火灾保险公司的股价足够便宜,但是通过常规的方式无法购买,该公司的负责人甚至不让巴菲特查阅股东名单。想要赚钱的巴菲特是任何难题都无法阻挡的,他驾车在内布拉斯加州各交易所寻找购买途径,哪怕是最偏僻的交易所他都没有放过。最终,在他的努力下,这笔交易获得了10万美元的收益。
除了股票之外,其他投资巴菲特也不会错过。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次演讲会上,巴菲特听一个同学说美国邮政系统将会停止“蓝鹰印花”邮票的发行。巴菲特敏感的商业头脑使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个赚钱的机会,他随即拿出10.2万美元购买。不出巴菲特所料,“蓝鹰印花”邮票不久后开始飞快升值,而且其升值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停止。在巴菲特的眼中,世界上的事情只有能赚钱和不能赚钱的区别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