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以后,他们租了一套很便宜的房子,房租每个月要65美元。两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才真正地感觉到生活的艰辛。巴菲特还好,从小养尊处优的苏珊开始渐渐产生一些不满。巴菲特在追求她的时候曾许下无数关于美好未来的诺言,如今的穷困生活与巴菲特当初描绘的富贵荣华相去甚远。他们所租的房子条件很差,气温低的时候,老鼠甚至会钻进他们的鞋子取暖。巴菲特抠门的性格也渐渐地显露出来,在他们有了第一个女儿的时候,巴菲特没有专门去为她买一个摇篮,而是拿下了苏珊梳妆台的一个抽屉,将女儿放在了里面。
生活虽然艰辛,巴菲特的事业还是很顺利的。他将事业的重心全部放在了他曾经望而却步的股票上,经过一番斟酌,最终锁定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教导之下,巴菲特对于股票的理解已经远非当年可比。巴菲特自信地将所有资金陆续投入到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中,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就上涨了两倍之多。工作之余,巴菲特没有停止学习,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每年发行的股票分析是他研究最多的东西。
巴菲特的股票事业越来越好,堪萨斯城市生活股票、杰纳西峡谷天然气股票和西部保险证券不停地为他创造财富。在巴菲特眼中,这些商机是如此明显,利润是如此丰厚,他不禁担心会不会有人与他竞争。没多久,巴菲特就发现他这是杞人忧天。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理论虽然在华尔街得到了应用,但大多数人对此还不了解,小部分了解的人对此也并不放心,还抱着观望的态度。独得丰厚利润的情况让巴菲特欣喜若狂,他明白早晚会有一个人将这些廉价股票统统收购,并依靠它们积累巨额的财富,成为在投资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未来毕竟是未来,还是有些遥远的。巴菲特当时的收入还很微薄,只是靠做证券分析和代理投资来养家糊口。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名声赫赫,但在华尔街,还只是个无名小卒,更不用说在整个美国庞大的投资市场了。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想法使大多数投资者对巴菲特并不信任,他先进但却与主流截然不同的投资理念更是让投资者们望而却步。为了赢得客户,巴菲特经常要改变自己的说法,隐藏自己的理念,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巴菲特非常努力,但肯信任他的投资者还是凤毛麟角。有些投资者对巴菲特的理念产生了兴趣,但也只限于听个新鲜,到了拿出真金白银要投资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那些老成持重的经纪人。怀才不遇令巴菲特又气又恼,那些客户最后选择的经理人在他眼中不过是些投机分子和三流分析师而已,他们的理论巴菲特也会,但是那种落后且不科学的东西是他所不屑于使用的。客户不找巴菲特咨询,反而去找那些三流的经纪人,巴菲特觉得非常耻辱。巴菲特的年纪成了他的致命伤,许多客户觉得巴菲特没有经验,尽管他已经为很多人带来了收益。
在投资界的遭遇令巴菲特心灰意冷,他开始将眼光投向别处。他选择了房地产行业,并进行了一些投资。可惜这些投资带来的收益实在是太少了,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不赚不赔而已。在股票投资方面,他始终坚持向本杰明·格雷厄姆推荐股票,不管格雷厄姆是否需要他的推荐,因为他依旧想要去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或者让格雷厄姆为他推荐一份理想的工作。(www.xing528.com)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段时间,巴菲特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在房地产业的投资,也不是股票交易,而是听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了一堂戴尔·卡耐基的公开课。卡耐基的语言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巴菲特,下课后的巴菲特心潮澎湃,尽管他还没想到要如何运用,但他已经明白自己必须要掌握语言的艺术。巴菲特上完戴尔·卡耐基的公开课之后,找到了运用自己口才的地方,他成了奥马哈大学的夜班教师,负责教授经济学。
晚上来上经济学课程的自然不是那些正常上课的年轻人,巴菲特的学生都是三十至四十多岁、事业小有所成、手中有闲钱要投资的人。他们面对仅有22岁、穿着破旧、个子瘦高、毫无气势的巴菲特,不禁在下面窃笑。尽管他们是自愿来上课的,但是他们不觉得巴菲特有教课的资格。甚至有几个学生想,巴菲特开始上课后就给他来个下马威。巴菲特留意到了学生们的情况,他并没有介意,开始照常讲课。短短五分钟以后,所有人都不再轻视这位年轻的老师了。他们被巴菲特所讲的东西深深地吸引住了,想转移注意力都难以做到。
巴菲特讲课的内容主要以《聪明的投资者》为蓝本,整个课程涉猎广泛,内容丰富,他连续讲了好几个学期也没结束。他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讲课的技巧也越来越纯熟。渐渐地,巴菲特讲课除了知识丰富之外,又增加了幽默风趣的特点,他的课堂上总是能听见学生们的笑声。
巴菲特的学生伊丽莎白·察恩回忆说:“巴菲特是如此的有魅力,有吸引力。他的话言简意赅,耐人寻味,从来不繁杂重复。我们甚至会觉得他事先打好了草稿,但我们知道他并没有。在课堂上,他经常会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他会在教室中来回地踱步,有时会因为过于投入而撞到墙上。但撞墙对于他来说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他马上就会转过身去继续踱步,然后再撞在对面的墙上。”还有一位学生是个律师,他回忆说:“巴菲特有着非凡的魅力,我相信在税法这个区域,他一定比我,甚至比所有律师都更加专业。”
巴菲特与本杰明·格雷厄姆一样,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毫无保留地教给自己的学生。但是他也有要保留的东西,就是那些传说中的内幕消息。有的学生希望从他口中得知内部消息,甚至想尽办法从他口中套话,而巴菲特口风很紧,从来没有泄露过半句。他反对学生们去打探小道消息,原因很简单,有价值的消息,谁会无缘无故地告诉别人呢?能够告诉别人的小道消息,肯定是没什么价值的。那些小道消息真假难辨,就算是真的,听到的人可以拿来使用,放出消息的人更可以用。他认为,那些传播甚广的小道消息往往是庄家设下的一个骗局,只有靠着自己的本事,凭着官方给出的消息进行抽丝剥茧,才能将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