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级会计学:财务报告目标的决定性意义

中级会计学:财务报告目标的决定性意义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承担这一功能的载体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它是企业会计行为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般认为财务报告目标由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种观念构成。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中级会计学:财务报告目标的决定性意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与监督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一、 财务报告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帮助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功能的载体是企业的财务报告,它是企业会计行为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应当向谁、提供什么会计信息,这是编制企业财务报告的出发点;财务报告目标定位决定着财务报告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决定着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一般认为财务报告目标由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种观念构成。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可靠性,反映企业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在会计行为中的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模式;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反映信息的有用程度。如果在会计行为中的会计计量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会计行为将会更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但是可能损失会计的可靠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准则是将两种观念结合在一起的,这主要反映我国现实企业的存在、发展状态和调整管理宏观经济、配置全社会有限经济资源的要求。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投资者是企业的主人,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显投资者的地位,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决策无关,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其编制的意义。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及其变化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润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恰当地评价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有助于投资者根据会计信息作出相关的决策,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企业的债权人主要包括向企业提供贷款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向企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供应商。从广义的产权角度看,债权人也是企业财产的产权所有者之一,因为它们提供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部分财产。只是这种“债权人产权”与“投资者产权”在法律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别。向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以及类似银行的金融机构,主要关心其提供给企业的贷款本金与贷款利息能否按期得到偿还和支付;向企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供应商等商业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所欠款项能否如期偿还。作为企业的债权人,主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债务支付能力等情况来判断其债权受偿程度。

政府可能具有两种职能,一是“社会管理者”,为确保整个国家的社会与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二是如果政府为企业出资,则成为企业的投资者,此时,政府便以企业的投资者身份而享有投资者的一切权益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对于政府没有出资的企业,政府仅仅具有“社会管理者”身份,不享有投资者的权益。就企业而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企业提供的有关经济活动的全部会计信息,政府及其经济监管部门可以判别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有效。除监管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外,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还可以作为政府决定经济政策、统计国民收入等的信息基础。

财务报告内部使用者主要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

企业经营管理者包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群体被称为企业的“高管层”,包括企业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以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管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实施董事会作出的有关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的重大决策,并负责管理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与行为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活动,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除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经济监管部门、企业管理层外,社会公众、顾客、证券分析师、企业一般员工等同样与企业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他们也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二、 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基本前提,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只有满足会计基本假设条件,会计核算才能正常地进行下去。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所以会计假设也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 会计主体

意大利人唐·安杰洛·彼得拉(Don Angelo Pietas)在1586年撰写的《最有秩序的教育》一书中最先提出会计主体。他“明确地将所有者和经济活动主体分别看待”。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葛家澍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要严格限定在每一个经营上或经济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地位的单位或主体之内,会计信息系统所接收和所处理的数据以及所输出的信息,都不应该超出这些单位的界限。每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单位,就是“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运行时,要以每一个主体为空间界限,即“会计主体假设”。

2. 持续经营(www.xing528.com)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倒闭、不会缩减生产规模及进行清算。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要求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要以企业持续正常的业务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拥有的资产应按预定的目标耗用、出售、转让、折旧等,企业所承担的各种债务也要按原计划如期偿还。例如,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按取得成本而非清算价格予以计价,并且在持续经营期间视其可用年限将其价值分配转移,将购置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

持续经营前提认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产以原定的用途被使用、消耗。倘若持续经营前提不存在,历史成本计价基本原则,以及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3.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相等的、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考核其经营活动的成果。企业以持续经营为理念,但是债权人和投资人乃至经营者却不能等到经营活动完全结束才知道经营成果,这种需要促使企业将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成等距离的会计期间,分期记录经济业务、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即反映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分期的意义在于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为历史成本计价、权责发生制、可比性等原则奠定了基础。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半年、季度、月度报告。我国的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4.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并以此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为基础进行计量,是由货币的本身属性决定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其他计量单位,如重量、长度等,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不便于会计计量和经营管理,只有选择货币尺度进行计量,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所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三、 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的一种计算基础。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如,本期使用借款应该负担的利息,不在本期交纳,但本期应确认为费用;再如,收到下半年度的租金,不能计为本期收入。权责发生制可以合理地确定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果,可将经济业务所引起的权利和责任在会计资料中反映出来,是最重要的会计核算基础,故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具体可以分解为如下四种类型:

(1) 凡应当记入当期的收入,即使该款项还没有收到,也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

(2) 凡不应当记入当期的收入,即使该款项已经收到,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处理。

(3) 凡应当记入当期的费用,即使该款项还没有支付,也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

(4) 凡不应当记入当期的费用,即使该款项已经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

目前,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

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及其时点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