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1)
(二○○四年三月十五日)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纪念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共叙友情,展望未来。
二十年前的今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满载着广大残疾人的期望,顺应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在各位爱心人士的参与和支持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诞生了。
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使人们冲破了思想的牢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大潮汹涌澎湃。安徽省小岗村的二十位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自己的手印,冲破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四川省向阳镇的干部群众率先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宣告了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结束;精神刚刚获得解放的人们热泪盈眶地观看《于无声处》、《丹心谱》等一批优秀剧目,酣畅淋漓地宣泄着被压抑了十年之久的内心情感;渔村深圳推土机的日夜轰鸣,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人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如此活跃解放,人们的心情从来没有如此欢快舒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虽然也有迷惘,却以从来没有过的勇气和蓬勃热情,开辟着新的道路,创造着新的生活。
“春江水暖鸭先知”。社会生活中最困难的残疾人群体最先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一种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在这个群体中萌动。他们冲破多年来被当做“废人”的歧视和压抑,勇敢地走出了家门,闯入社会生活。北京的一批残疾人积极分子首先冲破禁忌,成立了残疾青年俱乐部;大连、广州、西安、兰州、唐山等地的残疾人协会、小组、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响亮地喊出了“废字与我们无缘,自强是我们的主旋”,要求康复、就学和就业,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是在那个时期,相继涌现出张海迪、史铁生、刘琦、史光柱等一批优秀残疾人,成为一代青年的楷模。
恰逢此时,联合国发起了“残疾人年”和“残疾人十年”,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提出了残疾人以平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当这股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进步之风吹进我国时,人们是那么欣喜,那么激动,那么豁然开朗。
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五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正式成立了。我们不会忘记,彭真、习仲勋、王震、余秋里、王平、段君毅、胡子昂、赵朴初等领导同志亲自到会祝贺,带来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崔月犁、崔乃夫等有关部门领导,民主党派、宗教团体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人士五百多人出席,会议开得庄严、热烈。广大残疾人欢欣鼓舞,新闻媒体对这个新型的社会团体给予了热切的关注。
基金会成立初期,那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办公地点,向国管局借了一个小四合院;没有经费,靠一位海外朋友的赞助买了些笔墨纸张;办公室不够用,就轮流在院里办公;没有食堂,中午大家自带午饭一起吃,摆“百家宴”。但是大家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小院的灯火彻夜通明,残疾人摇着轮椅,拄着盲杖,打着手语进进出出,许多机关干部、医生、教师、工程师等志愿工作者下班以后直奔小院,为这个还不被人了解的新兴事业奔波忙碌。每天都有新的事物,每天都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大家那种为理想而献身、坚忍不拔的意志,那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作风,那种朝气蓬勃、敢想敢干、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同志们那种饱尝甜酸苦辣、历经喜怒哀乐的工作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从成立到现在走过了二十年不平凡的历程,为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基金会制定的宣传提纲,确立了以弘扬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基本理念,形成动员社会扶残助残的工作原则。基金会筹建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推动了我国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协助国务院进行的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一次摸清了残疾人的基本状况,为国家制订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草案,开启了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的进程。配合政府实施的残疾人事业工作计划,将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等工作纳入了国家大局。积极参加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活动和国际交往。在国际残疾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金会一步一个脚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二十年来,基金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无私捐赠和热情帮助。赵朴老倡议全国八大宗教团体捐赠书画;朱学范老部长推动发行附捐邮票;吴作人等数十位著名书画家挥毫作画发起义卖;李嘉诚、包玉刚、霍英东、何英杰、陈永栽等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捐赠巨款;国际组织和友好人士热情支持;首钢、燕山石化等国有骨干企业解囊相助;解放军和机关团体奉献爱心;民营企业家共襄善举;普通百姓也纷纷捐款。最使人感动的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将毕生的积蓄全部献出,孩子们也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等等等等。四亿八千万元的善款,凝结着华夏同胞和国际友人的拳拳爱心。
基金会成立以来共计支出两亿八千万元人民币,用于改善残疾人状况,为广大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抢救性的三项康复使失明多年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沉寂多年的聋儿第一次喊出了“妈妈”,地上爬行的儿麻患者站立起来。修改高考体检标准、资助特殊高等教育、设立成才奖,帮助残疾人走进高等院校的大门。春雨行动资助众多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支持康复扶贫,帮助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推动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广泛开展体育、艺术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展示了残疾人的才华。无障碍环境建设,拓展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www.xing528.com)
回顾基金会二十年走过的道路。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最初帮助我们开垦这块处女地的人,不会忘记那些二十年来为这绿色的事业撒下汗水的人。他们之中有德高望众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享誉海内外的各界知名人士,有富有爱心、慷慨捐助的企业家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少年儿童,也包括历任名誉理事、理事。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事业的今天;没有他们,广大残疾人的状况不可能得到如此显著的改善。为基金会做出贡献的人们,有的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深深地怀念他们;有的已转换了工作岗位,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更多的人仍在继续为残疾人工作,我们由衷地感谢。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全国六千万残疾人,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年的艰苦奋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人道主义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面旗帜,在全社会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提倡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使我们拥有厚重的文化根基;始终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获得了广大残疾人的拥护,使我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吸纳各界人士参与支持,使我们保持了生机与活力;立足国情、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使我们植根于中国现代社会,获得丰富的营养。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一经贯之地坚持严格、规范、透明的管理,使我们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广大残疾人的认同。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点上。全球化和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广阔而缤纷的舞台。而我们的确还不十分了解这个舞台,也还难以确定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有所作为。但我们将以永不停息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努力探索和实现二次创业。我们必须有紧迫感,有忧患意识,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勤于思考,敢于实践,大胆地去开拓。要继续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以此加强基金会的思想建设,传播现代文明社会的公益文化;要以开放的组织架构,吸纳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要提高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水平,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要更加满怀爱心、诚心和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增进社会公正与和谐、建立和衷共济的现代文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我们的基金会拥有着美好的未来;
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文明的事业,朝阳的事业;
因为基金会正是二十岁的年轻人,他充满活力,风华正茂;
最重要的是因为有大家携手同心,广大残疾人和社会各界朋友与我们一路同行。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让我们共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创造基金会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