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事业发展,共创美好未来(1)
(二○○一年四月十三日)
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二十一世纪,开始了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征程。前不久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我们描绘了世纪之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使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最近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纲要确定了“十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导原则,提出了各项任务和主要措施。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召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认真贯彻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总结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的执行情况,部署“十五”期间的残疾人工作,意义非常重大。现在,我代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九九六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1996~2000年)》。五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九五”计划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
(一)“九五”期间残疾人事业的显著成就
康复任务大幅度超额完成。通过完善社会化的康复服务体系、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四百三十三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比原计划超额百分之四十四;为残疾人提供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三百七十八万六千件;残疾预防得到重视,特需人群补碘、新生儿筛查等多项预防措施逐步落实,减少了残疾的发生。
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视力、听力言语、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高级中等以上教育稳步发展,达到录取分数线的残疾考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省、市、县三级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发展到九百七十所,二百五十一万残疾人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
就业工作全面展开。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四万多家福利企业集中安置了七十三万残疾人就业,七百个地、市,两千零八十三个县、区依法实施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迅速发展,残疾人就业率由百分之七十提高到百分之八十。
扶贫解困成效显著。国家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扶贫攻坚总体规划,同时制定实施了残疾人扶贫专项计划,加大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累计扶持一千三百二十七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其中八百二十九万人解决了温饱。通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各种救济、补助、供养等措施,共使二百六十九万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文化体育生活日趋丰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逐步融入社会公共文化体育活动,适应残疾人特点的特殊艺术和体育得到发展,残疾人艺术团成功地出访了美国、日本等国家,残疾人运动员在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得三百八十六枚金牌,展示了我国人权保障的成就,为祖国赢得荣誉。
社会环境更加文明进步。人道主义进一步弘扬,公众对残疾人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残疾人事业更加深入人心。“全国助残日”、“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法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广泛开展,不仅帮助了残疾人,也优化了社会风气;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影视节目加配字幕,更多的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了手语新闻和残疾人专题节目,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得到改善。
残疾人自强不息,贡献社会。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努力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一百二十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受到国家表彰,二十六名优秀残疾人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一大批残疾人经过培养和锻炼,走上各级残联领导岗位。残疾人作为残疾人事业的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讲求实效,打好基础
“九五”期间的残疾人事业,在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着力做好关系到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确立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奠定了残疾人事业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和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国际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着眼于我国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历史、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和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指南。
二是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协调运作的残疾人事业工作机制。根据残疾人事业跨部门、多领域、业务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国务院和地方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进行调整充实,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各尽其职,认真做好相关残疾人工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扶助;残疾人组织得到加强,“代表、服务、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三是贯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治轨道。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除《残疾人保障法》外,已有近四十部重要法律在相关条款中规定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残疾人事业更加有法可依。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做到各项残疾人工作职责明确,有章可循;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卓有成效;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逐步开展,为残疾人提供了大量优先、优质、优惠的服务和援助;法制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公众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
四是地方工作更加活跃,基层工作得到加强。各地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创造出许多宝贵经验。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探索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路子,西部地区乘大开发的东风加大残疾人工作力度;各地普遍制定优惠政策和扶助规定,解决残疾人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许多地方政府将有关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的项目纳入每年为民办实事的承诺中;一些地方拨出专款,实施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的专项生活保障;“一人捐献一元钱,资助残疾小伙伴”、“千名白内障复明工程”、“爱心助残工程”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助残活动蓬勃开展;百分之九十五的乡镇、街道建立了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工作者发展到八万多人;一百四十一个市(地)、六百四十七个县(市、区)有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日趋活跃的地方和基层工作,为残疾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残疾人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
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的全面完成,使我国残疾人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给广大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新世纪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残疾人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残疾人事业所取得的成就,饱含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浸透着各地方、各部门的辛勤努力,也是社会各界热情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代表全国六千万残疾人及其亲属,向所有关心、帮助残疾人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些方面甚至呈拉大趋势:三千万残疾人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其中九百七十九万贫困残疾人尚未解决温饱;多数残疾人尚未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远低于健全儿童少年,其中盲童更低;残疾人就业机会少,障碍大,就业率低;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自身素质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待进一步提高。残疾人问题仍是一个比较突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顺应国家“十五”大局,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规划了今后五年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强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就学和就业,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这既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的条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家在“十五”期间把发展作为主题,残疾人事业也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残疾人事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只有发展,才能帮助广大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十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这既是广大残疾人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势对残疾人事业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依据国家在这一重要时期的战略部署,“十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四个方面:残疾人状况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文明;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增强;残疾人素质普遍提高。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使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指导原则: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继续贯彻“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方针;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作用。
三、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为重点,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残疾人工作要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为重点,做好扶贫、就业、教育、康复、社会保障等工作。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致富奔小康。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政府扶贫计划统一实施,继续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适当加大用于残疾人扶贫的资金投入,继续推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扶持一千二百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促进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面服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盲人按摩。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特教学校合理布局,推广随班就读,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贫困残疾人学生就学。(www.xing528.com)
继续开展康复工作,帮助残疾人改善功能,提高能力。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五百一十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进一步完善社会化的训练服务体系,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减少残疾的发生。
切实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对贫困残疾人的救济、扶助、供养,帮助城镇残疾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解决好无业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养老问题,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
为加大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工作力度,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批转实施了《长江新里程计划》。这一计划由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先生资助一亿元港币,旨在满足广大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并针对发展需要创造基础条件。这是一项涉及康复、教育、就业和服务设施建设的宏大社会工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该计划的任务指标、配套经费和主要措施纳入本地、本部门的“十五”工作,统筹安排,一并实施。
四、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十五”期间,要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无障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培育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行政,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深入进行法制宣传,增强残疾人的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积极推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发展信息和交流无障碍。在新建或改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重要公共建筑物、居住区以及住宅时,要认真执行无障碍设计规范;推动民航、铁道、交通等行业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逐步加配字幕,服务行业人员学习、掌握中国手语服务用语。
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生活。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活跃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五、加强基层工作,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层,基层是落实各项残疾人工作的基础。“十五”期间,要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建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活跃专门协会工作,密切联系广大残疾人;团结、教育残疾人,激励残疾人的奋发进取精神,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将康复训练与服务、生活保障、劳动就业、文化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加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要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每个市、县都有一所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聋儿语训、职业培训和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办成残疾人之家,切实改变基层基础设施匮乏、服务能力薄弱、残疾人难以得到服务的状况。
六、抓住机遇,加快西部地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西部地区残疾人事业要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西部地区残疾人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把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与争取各方支持结合起来,扎实工作,务求实效。
抓住重点,分步实施。要根据西部地区广大残疾人的实际状况和迫切需求,统筹规划,重点抓好关系到残疾人基本生存的扶贫、康复、教育、就业等各项工作,加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中央财政补贴、残疾人专项扶贫贷款要给予适当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海内外援助、国际合作项目,凡适合西部地区的,优先安排,并在项目责任制、资金运作、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
将残疾人工作纳入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中。有计划、分步骤地支持、组织东部地区残联选派干部到西部帮助工作,西部地区残联输送干部到东部挂职锻炼,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东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提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七、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十五”计划纲要目标的实现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我国人权保障的重要方面。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是小平同志共同富裕理论的具体实践,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将其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树立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切实将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加大投入,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协调各成员单位和有关方面解决好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切实将相关残疾人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之中,积极主动地做好。全社会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倡导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作为残疾人的组织和残疾人事业的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联系广大残疾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要积极参与实施“十五”计划纲要,主动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协助政府,依靠社会力量,认真做好残疾人工作,为国家分忧,为残疾人解难。
广大残疾人要热爱生活,乐观进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自强精神,增强竞争和参与意识,承担起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履行好应尽的社会义务,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同志们,我们肩负着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六千万残疾同胞改善状况的历史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的目标,共创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注释】
(1)这是邓朴方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