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国外研究
国外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失败原因的探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做了经典性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24]
马克思在作一论述时,最主要的是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唯心主义,探讨的目标是从作为基础的经济事实中引申出政治观念等意识形式。但第二国际的一些正统理论家(如梅林、普列汉诺夫等)却据此将唯物史观理解为“经济唯物主义”,理解为“经济决定论”。过分强调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忽视甚至否认人的作用,似乎只要经济条件成熟,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就会自动到来。但现实却和他们期望不一致。第二国际成立时恰遇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比起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的经济已表现出周期性的危机。比起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西方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要成熟得多。但事实上,无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在条件成熟得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却首先在资本主义并不发达的俄国爆发。更为主要的是,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鼓舞的欧洲许多国家也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但最终的结果不是成功而是失败。面对这种现实,人们不免生出疑问:为什么革命首先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了成功,而在经济相对先进的欧洲国家却反而陷入低潮?
在寻找欧洲革命失败原因的过程中,无产阶级内部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思想的不同态度。有人仍坚持“经济决定论”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革命导师的预言错了,有人则怀疑是不是我们对革命导师的理解错了。
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后,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等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思考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形成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思想的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新见解。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通过“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主客体的统一”等范畴,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还有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它的无产阶级意识。”[25]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表达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而葛兰西则用“实践哲学”来表述马克思主义。虽然名称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反对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认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客观条件的不成熟,而是主观条件的不成熟,即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成熟。因而,要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致力于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培养。
鉴于此,卢卡奇等人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口号。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他们更多地强调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价值的学说,强调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性。虽然包括卢卡奇在内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未指称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但却为将马克思哲学人道主义化开辟了先河。他们的观点后来被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系统地发展成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三部著作的发表,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人道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著作相继发表,马克思思想中“新”的因素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表现出的“异化”思想,引发了对马克思哲学定性的极大争议。有人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理论属于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理论;有人则声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新发现”。由此开始,关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同人道主义的关系、马克思思想中是否包括人道主义等就成为直到今天仍争论不休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理论最高形态
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是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等。虽然不同的理论家的具体理论观点存在着差异,但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一般都肯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和人道主义的内在关联。
(1)关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手稿的德文版最初出版者之一,齐·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在手稿的出版序言中宣称,手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26]。用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理论去统一、去说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
(2)关注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理论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要理解马克思,就必须“看一看异化概念在著述《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中是怎样的占据中心地位”以及“后来在撰写《资本论》的‘老年’马克思的思想中又是怎样地继续占据中心地位”[26],“异化理论并不是什么马克思的尚不成熟的思想,而是与马克思的真正思想存亡攸关的问题”[27]。
“异化”理论透显着马克思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立场。“异化”概念表示了马克思对真正人的肯定。马克思把“异化”理解为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分离,人作为人的存在应具有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失去了人的本质,就是“异化”。“异化”是非人的存在。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正表示了对真正的人、即具有“类本质”的人的肯定。马克思提出人的“异化”,不是为了肯定人的“异化”,而是为了否定人的“异化”,人的“异化”是暂时的,是会被克服的,马克思的价值目标是克服“异化”,恢复人作为人的存在。
(3)强调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意识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哲学“代表一种抗议,抗议人的异化,抗议人失去他自身,抗议人变成为物。这是一股反对西方工业化过程中人失去人性而变成自动机器这种现象的潮流”[26]。霍克海默特别赞赏马克思在致卢格的信中表明的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思想,并认为应该继承这种批判精神:“哲学的真正的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28]。
(4)强调马克思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
齐·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在手稿的出版序言中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中心思想是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发展”作为“历史的真正目的”[29]。弗洛姆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一书中批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曲解为一种只关注人的物质方面的满足而否定人的精神价值的观点,强调马克思的目标是使人在精神上得到解放,使人摆脱“异化”和“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人性得到恢复,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把人本身作为它的基础而重新纳入自身之中,那么,它就将变质为一种非人的人学”[30]。(www.xing528.com)
(5)强调人道主义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
比利时的亨·德曼在《新发现的马克思》一文中指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比马克思的其他任何著作都更清楚得多地揭示了隐藏在他的社会主义信念背后,隐藏在他一生的全部科学创作的价值背后的伦理的、人道主义的动机”、“这种动机是人道主义的,而不是经济的”[31]。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是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30]。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哲学根植于西方人道主义的哲学传统,这一传统的核心就是对人的本质和潜能的关怀,“这种传统从斯宾诺莎开始,经过18世纪的法国和德国启蒙运动一直延续到歌德和黑格尔,这种传统的本质就是对人及人的能力的实现的关心”[26]。马尔库塞认为,“不能把手稿所使用的人道主义概念当作是在以后要抛弃的残迹,或者是我们能摘下的装饰品”[30],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中心地位的人道主义,在马克思的后期仍占据中心地位。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看到了人在马克思(主义)中所应有的地位,回应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责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但是,将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人道主义,在表面抬高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却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矮化的嫌疑。
2.马克思思想内含了“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逻辑
这一观点的代表是法国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开始批判斯大林的教条主义,而主要的批判武器就是人道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发现的历史的“新大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同作为意识形态的人道主义是不相容的。
(1)关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对早期著作采取否定态度
阿尔都塞认为,虽然马克思早期著作有一些与后期著作相接近的思想,但由于这一思想受“人道主义”这一总命题的制约,因此不能把它们列入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对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极力推崇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阿尔都塞认为,“手稿”虽然在写作时间上离马克思思想发生转折的1845年很近,但从思想实质上,“手稿”中的马克思是“离马克思最远的马克思”[26],“手稿”时期的马克思还“处于转变的边缘,转变的前夜,是站在转变的门槛上”,“处在通过一次彻底的改组最终成为马克思自己的门槛上”[26]。相反,阿尔都塞对晚年马克思的著作,尤其是1859年以后的著作评价极高,认为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和《评阿·瓦格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框架最完善的体现”。
(2)强调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断裂”
阿尔都塞认为,每一门学说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上的断裂”,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也是如此。意识形态总是渗透着阶级的偏见,是一种“虚假意识”,它的主要特征是反科学,是应该加以批判和抛弃的。科学则是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规律和本质的知识体系,是求真的学问,是价值中立的,是应该加以捍卫的。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阿尔都塞特别看重马克思认识论上的断裂,认为马克思与意识形态的决裂,也就意味着马克思同人道主义的决裂:“马克思不再把人的本质当作理论基础,不再以人的本质作为全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马克思一举抛弃了旧的人道主义哲学理论框架。所以,真正的马克思在理论上是反人道主义的。
阿尔都塞以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分界,把马克思的思想分为两个时期,之前为意识形态理论框架支配的人道主义时期,此后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时期,这两个时期又可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845年之前,马克思的思想处于“意识形态”阶段。这时候马克思的思想主要是人道主义,马克思的理论建立在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第二阶段,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的思想处于断裂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虽然像一道闪电一样令哲学家惊叹不已,但“闪电的光只能炫目,而不能照明;对于划破夜空的闪光,再没有比确定它的位置更困难的事情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虽对马克思以往的全部理论前提,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及人道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这时马克思还使用着一些旧词表达新的思想:“在概念领域中为我们表演了重新入伍的退伍军官代替正在训练中的新军官的一幕戏……”[32]。第三阶段,1845—1857年,马克思思想的成长期。1845年马克思思想同人道主义断裂后,不可能立即以完美无缺的形式出现,马克思的思想还需要一个成长期。在1845—1857年的成长期中,马克思写了《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以及《资本论》初稿等一系列著作,为以后的理论成熟进行了艰苦的创造和思考。第四阶段,1857年后,马克思思想成熟期。1857年之后,马克思的思想进入真正的成熟期,马克思这一阶段所写的著作,反映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而《哥达纲领批判》和《评阿·瓦格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两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框架最完善的体现。
(3)强调唯物史观不是把人,而是把生产关系的结构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者
马克思思想发生“认识断裂后”,马克思用新概念替代了旧概念,凡思想断裂前谈到主体、市民社会、异化等的地方,思想发生断裂后,马克思都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阶级斗争等概念予以替代。“在马克思用以思考实在的概念中,以理论概念出现的不再是人的概念或人道主义的概念,而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崭新的概念”[32],马克思是从这些科学的概念而不是从“人的本质”的思辨概念中引申和演绎出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必然性的。
(4)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不是批判而是科学
阿尔都塞批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将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缺乏的做法,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不是因为主体意识的缺乏,而恰恰在于所信奉的理论还不够科学。历史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基于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社会的矛盾和对这些矛盾作出科学的估价。
(5)认为马克思在理论上是“反人道主义”的
阿尔都塞认为,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马克思被认为有说服力的文章,“是找不到人这个范畴的,以及它的任何过去的或者可能的伪装物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允许任何人道主义的解释,相反,它们注定要排除这样的解释”[14]。他“坚持认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历史科学并写出《资本论》,只是因为他跟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人道主义理论企图进行了决裂”[14]。
阿尔都塞看到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他却将唯物史观同马克思对人的关注、同人道主义对立起来,则有失偏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