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汗证治疗效果显著-内科临证医案

汗证治疗效果显著-内科临证医案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方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清热;“三黄”则泻火坚阴;配黄芪之温益气固表以止盗汗。在服玉屏风散后,自汗痊愈,今隔2个月,又复劳累自汗,但较前轻,现在感冒、咳嗽,予桑菊饮,嘱其咳愈后,仍服玉屏风散一料,以固表止汗。7月10日二诊,服前方6剂后,汗出恶风及腹中鸣响抽痛等症状均明显减轻,舌质红,苔薄腻,脉细。

汗证治疗效果显著-内科临证医案

四、汗 证

医案一

罗某,男,45岁。1995年11月7日初诊。夜寐盗汗有2个月。寐则汗出,寤则汗止。曾服“六味地黄丸”“枣仁安神液”等药弗效。汗出多时,沾湿衣被。并见胸痛,头晕(血压160/100mmHg),五心烦热,口干睡眠不宁。发热为37.2℃,大便偏干,小便略黄。视其面色缘缘而赤。舌红苔薄黄,脉来洪大。辨为阳盛阴虚,阴被阳逼,营不内守之证。治当泻火滋阴止汗,方用“当归六黄汤”加味。生地黄20克,当归20克,黄芩4克,黄芪14克,熟地黄12克,黄柏10克,黄连4克,知母10克,鳖甲16克,煅牡蛎16克。服药14剂,盗汗停止,血压降至120/80mmHg,诸症皆随之而愈。

【按】 当归六黄汤是治疗发热、盗汗的代表方剂。其病机不仅是阳盛阴虚,营不内守,而且汗出表弛,也有卫外不固之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就充分说明了阴阳相互支持的这种关系。若营阴亏虚,不能滋养卫阳,则卫阳失济而不固。卫外不固,津液外泄,汗出量多,所以本型盗汗程度往往较重。方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清热;“三黄”则泻火坚阴;配黄芪之温益气固表以止盗汗。

引自《刘渡舟验案精选》

医案二

骆某,男,50岁,干部,河北玉田人。1971年8月某日就诊。时届盛暑仍着棉衣棉裤。据云极畏风寒自汗时时,汗出畏风愈甚,脱去棉衣即感风吹透骨,遍身冷汗,因而虽盛暑亦不敢脱去棉衣,深以为苦。其人平素纳食少,乏力倦怠,尚无其他症状。辨证:正气虚弱,营卫失调。治法:调和营卫。处方:桂枝汤。5剂。5天后来复诊,骑自行车而至,已不畏风,且脱去棉衣改穿夹衣,汗亦减少。又嘱服3剂。约半个月后带一病人来,进门即说:“我就是夏天穿棉袄的人”。当时已着单衣裤,并且说已不畏风也不自汗。

【按】 此案系祝氏在早年于河北玉田县带学生实习所治者。病者自汗恶风,表虚卫气不足以固表;食少纳呆,营卫失源而虚弱。虚人病表,当建其中。祝氏以桂枝汤原方投治,滋化源,健脾胃,充营卫,不数剂而愈。药到病除,深悟仲景制方之旨。

引自《祝谌予临证用方选粹》

医案三

张某,女,44岁。患头晕证,1972年10月14日自山西来求诊。诊其脉虚弦,症状:头晕、耳鸣、时时呕吐,常发作,诊断为内耳眩晕症。认为是肝虚郁湿,投以加味抑肝散,先服7剂。复诊:郁湿见去。继投养肝之剂,用治头晕。炒酸枣仁9克,山药9克,五味子9克,当归9克,龙眼肉9克。嘱服多剂,持方而去。1973年春季患者来函述说服药经过。前方共煎服20剂,内耳眩晕症基本痊愈,惟现有自汗不止,恶风,经常感冒,咳嗽,认为她是久病体弱,“表虚自汗”,寄以玉屏风散方:生黄芪120克,白术180克,北防风60克。共为粗末(注意不要碾细,细则不宜煎服),每服9克,煎2次,早晚服。嘱服完1料,以观后效。1973年7月18日,患者来北京复诊。述内耳眩晕症已半年多未犯。在服玉屏风散后,自汗痊愈,今隔2个月,又复劳累自汗,但较前轻,现在感冒、咳嗽,予桑菊饮,嘱其咳愈后,仍服玉屏风散一料,以固表止汗。

【按】 这个方剂出自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风邪久留不散及卫虚自汗不止。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名白术黄芪汤,治风虚汗多。我往年尝以玉屏风散作汤用,大其量,治表虚自汗,3~5剂后,即取得汗收的效验。但不日又复发,再服再效,再复发,似乎此方只有短效而无巩固的长效作用。后见我院蒲辅周老医师治疗这种病证,用散剂,每日服9克,坚持服到1个月,不独汗止,且疗效巩固,不再复发。我才恍然悟到表虚自汗,是较慢性的肌表生理衰弱证。想以药力改变和恢复生理,必须允许它由量变达到质变,3~5剂汤剂,岂能使生理骤复?即复,也是药力的表现,而不是生理的康复。因之现在每遇表虚自汗症,惟取散剂持续治之,比较长期的服用,结果疗效满意。又蒲老用玉屏风散,白术量每超过黄芪量。考白术是脾胃药而资其健运之品,脾健则运化有权,慢性病注重培本是关键问题。此方加重白术用量是有其意义的。

引自《岳美中医案集》

医案四

陆某,女,44岁。1975年7月3日初诊。1972年流产之后,汗出恶风兼腹中鸣响,自觉时有冷风入侵并作抽痛,饮食尚佳,形瘦乏力,经多方治疗至今未愈。舌质红,苔薄腻,脉细,经行甚少。此属气血俱虚,脾胃虚弱,卫阳不固,外风易侵。治以益气健脾,固表敛汗之法。处方:党参12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桂枝3克,白芍9克,淮小麦130克,糯稻根30克,煅龙骨30克,木瓜6克,陈皮6克,大枣5枚。6剂。7月10日二诊,服前方6剂后,汗出恶风及腹中鸣响抽痛等症状均明显减轻,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再予前法。患者即返外地工作,原方带回嘱再服6剂。

【按】 本例因流产之后,营卫俱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入侵而起病。汗出恶风,腹内觉冷抽痛,经久不愈。自汗多属气虚,故以四君子汤补养中气,充实营卫,配糯稻根、煅龙骨以增固表敛汗之力;并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治表虚自汗而恶风;白芍、甘草又能缓急而止腹痛,桂枝兼能温通经脉,配木瓜养肝舒筋以为辅:患者形体消瘦,舌红脉细,乃因汗出已久,阴血亦伤,白芍兼有保护营阴的作用;再用甘麦大枣汤养心安仲。以助脾胃之运化。由于配伍得当,相辅相成,故一举而收效。

引自《黄文东医案》

医案五

李某,男,69岁。病历号:5212453。7年前曾患夜间多汗,晨起床褥印有人形之湿迹,平素最易感冒,当时转战各地,亦未多加治疗。解放后在京任职,夜汗未现。4个月前,因感冒服阿司匹林,汗出甚多,此后每于晨间3、4点钟时即出汗如洗,醒后遍身冰冷,不敢再睡。2个月来不能安眠,精神疲倦,苦恼异常。饮食、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舌胖有齿痕,六脉芤大,沉取无力。辨证立法: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今阳虚不能卫外,汗液易泄,遂成多汗,拟补气固表为治。处方:炙黄芪30克,五味子、五倍子各6克,炒防风3克,云茯苓、云茯神各10克,生龙骨、牡蛎各12克(同打先煎),野白术10克,炙甘草6克,浮小麦30克。二诊:前方服4剂,服至第2剂汗即减少,4剂则汗止,夜汗即除,睡亦通宵安然,精神焕发,希予常服方,以资巩固。处方:炙黄芪30克,炒防风3克,怀山药30克,白薏苡仁30克,五味子、五倍子各6克,野白术10克,生龙骨、牡蛎各12克(同打先煎),米党参10克,云茯苓皮10克,炒远志6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6克,乌梅肉5克。另:龙骨、牡蛎各60克,五倍子、五味子各15克,研为细粉,擦身止汗。

【按】 多汗一证,出自《内经》之脉要精微论等篇。指无天热、运动、服药等引起出汗的正常因素而汗出异常者。多由机体功能低下,表虚固摄无能所致。施师以玉屏风散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其风寒之邪侵袭,伍用龙骨、牡蛎、五味子、浮小麦收敛止汗,“汗为心之液”,多汗易于伤及心液,故以茯神、茯苓、薏苡仁养阴强心而治其本。

引自《施今墨医案解读》

医案六

房某,女,50岁。1987年6月14日初诊。该患者自汗多年,反复发作,曾服用中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2个月加重。出汗前周身烧灼感,面部烘热,心烦,体倦乏力,口干渴,舌质红,苔无,脉数。综观舌脉症,中医辨为火热内扰,阳加于阴,阳盛阴虚,表虚不固。治宜泻火滋阴,兼以固表。处方:当归15克,黄芪50克,黄柏10克,黄连10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五味子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麻黄根15克,白芍20克。6月28日二诊:服上方12剂,出汗时间缩短,余症同前,前方加牡丹皮15克,枸杞子15克,乌梅15克。服上方15剂后,自汗愈,诸症消除。停药观察,亦未复发。(www.xing528.com)

【按】 本案为张琪治疗汗证验案之一。《素问·阴阳别论》中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汗证有自汗与盗汗之别。一般认为自汗属阳虚,为腠理不固,治当益气固表;盗汗属阴虚,为虚热内扰,灼伤阴津,阳蒸阴分所致,治宜滋阴清热。但汗证病机错综复杂,临床诊治不可思维定势,一概而论。《景岳全书·汗证》中谓:“阳证自汗或盗汗者,但察其脉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可见当归六黄汤既治自汗亦治盗汗,而病机关键为阳盛阴虚。本案患者自汗多年,反复发作,伴有体倦乏力、面部烘热,可考虑为气虚不摄、阴火上冲之象,然周身烧灼感,心烦,口干,口渴,舌红,苔无,脉数等,皆为火盛阴虚之证。其病变关键为火热内扰,阳盛阴虚,阳蒸阴分,治法首当泻火存阴,如不泻火则阴津更伤。此类自汗决不可单用益气之法,亦不可纯用滋阴之品。故治以当归六黄汤,用黄柏、黄连清热泻火,釜底抽薪,邪去则正安;用生地黄、熟地黄、龙骨、牡蛎滋阴潜阳;用五味子、白芍酸敛气阴;以黄芪、当归益气养血固表;龙骨、牡蛎、五味子、麻黄根又能敛汗止汗。全方补泻并施,阴阳同调,标本兼顾,而自汗得止。

引自《古今名医医案赏析》

医案七

简某,男,43岁,某院创伤科医生。初诊(2004年5月7日)。主诉:汗多约7年。近来加重,以头面部为主,进餐、活动或情绪稍有波动时尤为明显,近来颈、胸及上肢多有汗出湿衣,就诊时不时以毛巾擦汗,伴小便量少,日排尿次数减少,余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证属膀胱气化失司,予五苓散加味以化气利水,处方如下:桂枝10克,茯苓20克,猪苓20克,白术15克,泽泻10克,白芍10克,车前子12克。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约200毫升,晚间1次顿服。二诊(2004年5月11日):服药后小便次数与尿量明显增加,而汗出减少,只有活动时头部少量出汗,余无不适,舌脉如常。为水走常道,只宜调理善后,乃以桂枝龙牡汤加味,5剂调理阴阳。桂枝6克,白芍12克,大枣10克,生甘草6克,干姜6克,煅龙骨、牡蛎各20克,车前子12克。5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五苓片,5片,3次/日,口服。

【按】 古人有云:“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也为嘻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可见体内津液转化重在脏腑气化。本案中汗多而尿少,膀胱失气化之机,肾失蛰藏之职,水液不循常道所致也,五苓散之用正是所对之方,加白芍、车前子和阴以配阳也。复诊时续以桂龙汤,则是以调和阴阳为主了。

引自《戴裕光医案医话集》

医案八

朱某,男,6岁。初诊:2001年11月4日。周身汗出,恶风,时寒时热,四肢酸楚。舌苔薄白,脉浮缓。证系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桂枝5克,白芍5克,甘草3克,大枣3枚。3剂,水煎服,每日1剂,煎汁300毫升,分3次顿服,每次服100毫升。二诊:药后自汗减,寒热消失。舌苔薄白,脉浮缓。守方再进2剂,煎服法同前。三诊:又连服2剂,自汗已3日未出。停药,粥食自养。

【按】 本案本《伤寒论》之营卫不和,风寒表虚证而治。《伤寒论》中第12条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文中阳浮,指卫阳浮盛于表,与邪抗争。阴弱,指营阴不能内守,与卫阳相对而言,叫做阴弱。“阳浮而阴弱”者即营卫不和之意,治当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营卫和,自汗当愈。

引自《谷清溪临证验案精选》

医案九

曹某,男,56岁,干部。初诊:1980年3月22日。病史及辨证:患者近1个月以来每于夜间寐中出汗,醒后即止,伴头稍昏痛,睡眠差,两腿发软无力,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曾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可疑冠心病。今寐中出汗,此为心火伤阴,阴虚盗汗。治则与方药:治予泻火滋阴,益气止汗。当归六黄汤治之。处方:生地黄12克,熟地黄12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黄连4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1980年3月30日,上方6剂服完,盗汗已止,唯下肢无力,食欲减少,头昏,稍咳,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恐“三黄”之苦寒,“二地”之腻滞影响脾胃运化,导致纳减腿软,故减之。虑其素有脾肾亏虚之征,予以滋补脾肾之法。处方: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莲子15克,薏苡仁20克,山楂12克,甘草6克,麦芽15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砂仁6克,何首乌15克。每日1剂,水煎服。1980年5月4日:患者出差检查工作,将上药带在旅途中服完,已回单位,今来复诊,现食欲增进,脸及下肢水肿已消,头昏好转,下肢较前有力。唯食后稍感腹胀,舌苔薄白黄,脉弦缓。治予原方再进6剂,以资巩固。

【按】 盗汗为阴虚火扰,津液外泄之候。当归六黄汤是治疗盗汗之妙方也。不用三黄之苦寒,则火不降,不以归地之养血育阴,则阴液难复,病必不愈。故无需顾忌苦寒与滞腻影响脾胃运化,只管抓住主要矛盾,大胆用药,病必立愈。若汗止而有纳呆之症,又可助脾益胃。本例服当归六黄汤6剂盗汗即止,竟又出现食欲不振,下肢无力等症,遂改用补脾益胃之法,服后病乃痊愈。余常用当归六黄汤治疗盗汗一症,屡用屡验,无怪乎先贤称本方为治盗汗之神方。

引自《胡毓恒临床验案精选》

医案十

刘某,60岁,女,已婚,干部。1961年2月9日初诊。主诉去年秋后旅居湖南,适逢淫雨10余日,因此感觉身重身酸,困乏无力,头重,有浮肿及夜汗出,口不知味,经服中西药未见效果,旋往两广、福建等地,入冬返京,似觉好些,但2个月来夜间汗出更多,以头及上半身为主,每夜汗出如洗,下肢无汗,汗后觉背冷腹热,并有脸腿浮肿,血压偏高,常波动在150~184/90~100mmHg,时有头晕、心慌、胸闷、烦躁、睡眠不佳,食欲差,口不知味,有黏痰,不咳嗽,大便正常,小便赤黄短少,经中药治疗数月,浮肿已基本消失,但夜汗未止。脉右寸尺沉弱、关弦,左寸细数,左关弦数,左尺沉数,舌质暗,苔厚秽腻,其本体属阴虚肝热,感受暑湿而病,因久服滋阴止涩之剂,以致湿遏郁而化热,湿聚热郁,三焦失调。治宜清热利湿,疏利阳明太阴为主,兼平肝热。处方:菊花二钱,桑叶二钱,蒺藜三钱,焦栀子一钱,香豆豉三钱,大豆黄卷三钱,香薷一钱,郁金一钱五分,建神曲二钱,香木瓜一钱五分,石斛三钱,白通草一钱。服3剂。2月14日二诊:服药后夜汗已大减,入睡后已无汗,醒后头部微汗、头微痛、有疲乏感、血压仍波动,食纳较差,口仍乏味,大便正常,小便赤色减仍量少,脉转弦缓,舌苔已减退,口仍不知味,但脾胃为湿热所困已久,初步好转,宜继续调和胃气,兼清湿热。处方:蒺藜三钱,大豆黄卷三钱,石斛三钱,建神曲二钱,白通草一钱,香木瓜二钱,广陈皮二钱,北茵陈三钱,赤小豆三钱,白扁豆衣二钱,谷芽二钱,荷叶二钱。服5剂。同月22日三诊:服药后上部汗又减,下肢亦能有微汗(已不限于头及上半身),汗后已不恶冷,睡眠转佳,头痛已基本消失,食欲稍差,口仍乏味,尚有黏痰,大便正常,小便仍黄,脉转缓,舌质正常,苔薄白,湿热渐化,三焦渐和,治宜和胃为主,再清余热。处方:蒺藜三钱,大豆黄卷三钱,建神曲二钱,白扁豆三钱,荷叶二钱,茵陈三钱,通草一钱,滑石块(布包)三钱,松节三钱,薏苡仁四钱,法半夏二钱,橘红二钱,竹沥二钱。服3剂。同月27日四诊:服药后夜间略有微汗,口已知味,黏痰亦减,下午有胸腰部闷热感,大便正常,小便仍黄而略少,脉势渐趋正常,舌质正常无苔,宜再清余热,兼和胃利水。原方去蒺藜、法半夏、竹沥,加石斛三钱、猪苓一钱五分、大腹皮一钱五分。服4剂后汗止,食欲增进,一切俱正常而愈。

【按】 本例汗证,素体阴虚肝热,此次得病,由于秋后在潮湿地带,遇淫雨绵绵,连日不晴,由此感受暑湿,遏郁化热,湿热久羁,三焦失利,以致营卫不调,湿热郁蒸,迫使津液上凑,成为上有汗而下无汗,脉、舌均非纯属阴虚肝热之征。其本属阴虚肝热,其标则为暑湿遏郁,在治疗方面,舍本从标,所以用香薷、大豆黄卷、豆豉、桑叶、菊花、滑石、茵陈等祛暑利湿、表里两解之药,祛暑利湿为主,以调脾胃为佐,兼顾肝阴,使郁滞之湿热祛,郁热得解,则三焦得利,胃气得和,营卫得调,而汗自敛。故先服滋阴益气止汗药不效者,因湿热未去之故。由此可证,湿热之邪黏滞,虽在冬末之际,犹潜伏不解,所以治病必明其因,实为临床之重点。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蒲辅周》

医案十一

王某,男,54岁,工程师。左半侧头部、肢体时有汗出,已2年之久。进食或稍事活动,则汗出溱溱。平素不耐风寒,极易感冒,疲乏倦怠,夜不得寐,舌淡,苔白,脉浮虚无力。证属脾肺气虚、心气不足之自汗。治以益气健脾,固表止汗,佐以安神之剂。处方: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五味子8克,白芍12克,炒酸枣仁12克,生牡蛎12克,生龙骨12克,浮小麦12克(炒),炙甘草5克,大枣3枚(剖)。卫气固则能摄汗,方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大枣平补肺脾,益气固卫,卫气足而汗自收;白芍、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咸涩敛液止汗;浮小麦有养心止汗之力;茯神、炒酸枣仁养心安神而治不乐。二诊:服药3剂,自汗减轻。偶因不慎又复感冒,恶风寒,鼻塞头痛。拟益气解表治之。处方:黄芪12克,党参12克,防风8克,菊花10克,陈皮8克,桔梗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方用黄芪、党参补气扶正,正气足则邪退;防风解表祛风,伍黄芪而止汗;菊花治风热之头痛;桔梗宣肺气而祛邪;生姜散体表之风寒;陈皮、甘草调中和胃理气。三诊:服上方2剂,头痛稍轻,不畏风寒,仍时时汗出,夜寐欠安。此正气不复,心液不藏也。再投益气固表、敛汗安神之剂治之。处方:黄芪12克,党参10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麻黄根12克,白术12克,浮小麦15克(炒),炒酸枣仁12克,生牡蛎12克,生龙骨12克,炙甘草5克,大枣3枚(剖)。四诊:服上方5剂,左半身汗出已止,精神转佳,夜寐甚安,脉已和缓较前有力。病虽已瘥,然半身汗出之症仍属可虑。经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良有以也。嘱其多用食补,谨慎风寒,以防中风之患于未然。

【按】 《素问·宣明五气》中云:“心为汗。”《素问·评热病论》中云:“汗者,精气也。”此言汗为心之液,精气之所化,所以不可过泄,泄则为病矣。汗之为病,其有数端,今只指其自汗与盗汗两种。《医学正传》中云:“夫自汗与盗汗者,病似而实不同也。其自汗者,无时而汗出,动则为甚,属阳虚,胃之所司也;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荣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补阳调卫,盗汗宜补阴降火。”此论虽简,但论盗汗自汗之机制、症状、治法,颇得要领。此案属自汗,由气虚阳弱所致,治宜补肺健脾养心敛汗,方用归脾汤加减。阳虚自汗,脉虚缓,奄奄不起,惺惺不寐,此方即是对证要药,故此汗出2年之病人,亦得痊愈。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许玉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