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桂都状元之乡:临桂-广西文化名胜概览

桂都状元之乡:临桂-广西文化名胜概览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桂>>>桂都首邑、状元之乡临桂县位于广西北部,桂林市西郊。从三国到清末,县城都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有“桂都首邑”之称。自唐朝以来,临桂共出了5名状元、2名榜眼、291名进士,被誉为“状元之乡”。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临桂籍唐灵生、肖建刚分别获得奥运会59公斤级和64公斤级举重金牌、铜牌。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临桂的李婷夺得跳水金牌。

桂都状元之乡:临桂-广西文化名胜概览

临桂>>>桂都首邑、状元之乡

临桂县位于广西北部,桂林市西郊。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始安县,为建置之始,距今已两千余年。唐至德二年(757年)将始安县改为现名。从三国到清末,县城都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有“桂都首邑”之称。临桂属多民族聚居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族等,全县总人口47万(2008年末数据),总面积2202平方公里。

临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才辈出。广西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赵观文就是临桂人。自唐朝以来,临桂共出了5名状元、2名榜眼、291名进士,被誉为“状元之乡”。临桂籍的清朝名臣陈宏谋官至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宰相),其玄孙陈继昌三元及第,陈氏一门五代连科。近代,中华民国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号称“小诸葛”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等新桂系首脑人物均为临桂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天佑上将也是临桂人。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临桂籍唐灵生、肖建刚分别获得奥运会59公斤级和64公斤级举重金牌、铜牌。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临桂的李婷夺得跳水金牌。

古桂柳运河

古桂柳运河在离桂林25公里的临桂县会仙镇境内,旧志中称为陡河,于唐长寿元年(692年)开凿,上接漓江,下通柳江,为古代桂林至柳州的水运要道,全长约15公里。旧《临桂县志》把它与兴安的灵渠相提并论,称“北有灵渠,南有陡河”,河床呈石槽形,能航、能排、能灌,对祖国南疆的开发和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广西通史》称其“沟通漓江(桂江)柳江之航运,为桂林通往柳州的水路捷径。开凿前,桂林至柳州的水路运输,系由漓江经梧州,溯西江上桂平北上黔江,又经象州入柳州,航程千余里。运河开通后,从桂林至柳州全航程仅三百里,故称桂柳运河。”近代因陆路交通日便,运河年久失修,陡渠淤积,已不通航。

河内水秀鱼肥,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清晨,千舟竞发;傍晚,轻舟徐归,好一派南国水乡独特的自然风光,曾是著名电影刘三姐》主要拍摄点。

李宗仁故居 (黄吉遇/摄)

陈宏谋宗祠

陈宏谋宗祠坐落在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有屋三栋。一进大门翘首望去,陈宏谋“进士匾”首先映入眼帘,匾左方刻着“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会试中试第一百八名殿试第三甲九名”字样。第二进匾额为陈首壑“解元匾”,匾左方刻有“嘉庆癸酉广西乡试中试第一名举人”。陈继昌“状元匾”赫然居于正中,匾左端镌着“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此外,尚有陈钟琛、陈钟璐、陈兰生、陈兰策、陈兆熙、陈泰熙等人的翰林、进士、举人、拔贡匾额多幅。

从陈氏家谱记载和宗祠所悬挂的匾额来看,自陈宏谋起到陈数功止的190年间,陈氏家族考中科举者有状元1名、翰林2名、会元1名、解元2名、进士4名、举人26名、贡生9名,总共35人,官至巡抚总督以上者4人,可谓盛极一时。故居原有众多厅堂馆舍,现仅存陈氏家祠、陈氏宗祠。

李宗仁故居

李宗仁故居位于临桂县两江镇木田木头村,坐落在气势雄伟的马鞍山下,旁边的崇山峻岭宛如两条巨龙盘旋交会于此,似二龙戏珠。建筑始于上世纪20年代,总面积4430平方米,经多次扩建,现布局有客厅、将军第、学馆、庭院及后院的阁楼、井地、鱼塘和前后对角的炮楼等。琼台楼阁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具有民国初年的大式庄园建筑风格,保留着桂北朴实的民间格调。

美国“飞虎队”遗址

美国“飞虎队”遗址在距桂林西面13公里的临桂秧塘机场,方圆为7公里的空旷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跃在中缅边境的美国驼峰航空运输队在驼峰航线上动用近千架飞机和上万名航空地勤人员来往运送了大量战备物资和相关人员,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当时,美国第十四志愿航空队(俗称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的带领下,驻扎在临桂秧塘机场,为保卫中国南方地区和歼击日本海上运输船只立下了赫赫战功。(www.xing528.com)

陈宏谋(1696-1771)

陈宏谋,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人,清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原名弘谋,因避讳乾隆名字弘历而改“弘”作“宏”,字汝咨,号榕门。自雍正七年(1729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之间,历任浙、滇、苏、陕、赣、鄂、豫、闽、甘、湘及两广等十二行省的御史、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等职,外任时间达35年,后进朝廷任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致仕。为官致力于发展生产,不畏权贵,奖廉惩贪,剔除积弊,改善社会风气,治水利民。曾在云南设立义学700余所,在陕西修治古陵,保护文化。政绩卓著,深为乾隆赏识,多次被召见,传旨嘉奖,赠诗鼓励。治家亦有方,子孙连连中举及第,有“五代连科”之称。其元孙陈继昌,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殿试获第一名,为清代200多年中2名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中的一个,历任翰林院编修、云南主考学政、翰林院侍读、江西巡抚和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及江苏巡抚等职。

陈宏谋著作甚丰,主要有《湖南通志》、《培远堂全集》、《吕子节录》、《五种遗规》等150多种。

李天佑上将 (自治区档案局提供)

李天佑(1914-1970)

李天佑,临桂县六塘镇高陂寨人。1928年,年仅14岁即加入北伐名将李明瑞的部队,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随红七军北上中央苏区,参加了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连长、团长、师长。遵义会议后,调任三军团作战科科长,先后参加了攻打娄山关、再取遵义城、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等战斗。1936年初,参加红军东征,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参加了山城堡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团长、代旅长,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吕梁山区战斗。1938年底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回到延安。1945年挺进东北,历任北满军区参谋长、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攻取四平,参加辽沈、平津战役。1949年任四野十三兵团第一副司令员,率部南下,参与领导桂林的接管工作,后赴南宁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指挥广西剿匪工作,1951年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后历任广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宗仁(1891-1969)

李宗仁,国民党新桂系首领,字德邻,临桂县两江镇木田木头村人。早年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护国战争及护法战争。曾任粤军粤桂边防第三路军司令、定桂军总指挥、广西善后督办、广西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参议院院长、国民党武汉政府分会主席。1929年蒋桂战争桂系失败后,回广西任护党救国军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司令、第五战区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主席及安徽省保安司令。1938年组织指挥台儿庄保卫战,蜚声中外。1943年后,任国民党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副总统,同年12月与程潜等倡导与中共和谈,要求蒋介石下野。1949年1月任代总统,并电邀李济深等策进和平运动;后到美国定居。1965年7月回到北京,发表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统一的主张,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著有《李宗仁回忆录》。

白崇禧(1893-1966)

白崇禧,字健生,回族,临桂县会仙乡山尾村人。人称“小诸葛”,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后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要职,陆军上将。国民党溃败后,逃往台湾。在桂林市秀峰区榕湖北路榕湖饭店大门内有其公馆旧址。

李任仁(1886-1968)

李任仁,字重毅,临桂县会仙镇会仙圩唐边村人,桂系民主派代表人物。16岁入桂林学馆就读,两年后考中秀才。1905年回乡创办会仙小学堂,是白崇禧的启蒙老师。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在桂林等地任小学、中学教员、校长,桂林法政专科学堂和第二师范教员、代理校长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委任为桂林县党部负责人之一,担任过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第五届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广西建设研究会常务委员、广西临时参议会三届议长、广西宪政协进会会长等职务。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9年7月,赴北平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委员、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西省副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以及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