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创新发展的现状
中国企业创新及创新能力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专利数量已大幅度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专利水平和总量仍不够高
我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科学知识生产方面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比例仅占世界的4.38%;特别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被引用数来看,我国仅排在世界第20位。1985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1.44万件,到2005年增长约30倍,达42.6万件; 1985~1994年企业申请专利比重为43%,而1995~2005年则升至82%。但1985~2005年,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中,中国企业申请的虽占82%,但发明专利不到1/3,市场地位重要的发明专利更少。中国企业产品开发供给能力水平已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有竞争力、较高利润的产品仍然较少。
2.技术创新投入有较大幅度提升,但研发费相对规模水平低
自从1995年以来,我国R&D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保持增长,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且投资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对基础研究的支出额过低。1995年中国的研发费只有349亿元,2006年上升到3003.1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但研发费相对规模的水平较低,1995年研发费占GDP比重为0.6%,2006年只上升到1.42% (见表10-2)。
表10-1 2000~2006年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
资料来源: 《中国科技年鉴》 。
表10-2 2000~2006年中国R&D及占增加值的比重
企业创新投入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与国外企业差距仍然很大。中国一些产业代表企业研发费规模一般都只有外国同业主要公司的1/10 到1/5,甚至更低。
3.企业创新的组织能力提升,但仍然不能满足企业开发的需求
很多大中企业都成立了专门的R&D机构,企业创新网络正在形成,企业创新主要以模仿创新、改良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部分企业已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从总体上看,企业研发管理及内外创新网络整合的能力,以及覆盖企业产品、工艺、市场营销和服务整个创新价值链的组织管理水平仍然比较落后。
4.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产业差异
企业实力和技术能力差异与产业技术特点有关,在技术较成熟或相对较易获得技术的产业,中国企业能较快成长。市场进入门槛的难易也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先进企业一旦进入,后起企业就较难进入,市场经数年竞争就逐步泾渭分明,先进企业能有较高利润继续成长。如发电设备产业和通讯设备产业的市场进入门槛亦较高,有利于领先企业长期有较高份额、获得较高利润[1]。
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综述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假设人口增长率不变,当人均投资占人均收入的比重不再可能上升时,如果没有技术进步,人均收入就会停止增长。这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核心结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自主创新力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获取动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资本积累。
熊彼特在“创新理论”基础上,又提出“经济周期理论” 。他认为,一种“创新”在扩散过程中,能刺激大规模的投资,引起经济高涨;经济高涨导致价格下跌,一旦投资机会消失,经济便转入了衰退。由于“创新”的引进不是连续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的,这样就产生了经济波动或“经济周期” 。熊彼特认为,创新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不断产生的创新的第一次浪潮以及由第一次浪潮引起的第二次浪潮,形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每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爆发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的更新。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由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带来的技术发展和生产扩张,不仅使社会产品迅速增加,并且导致失业人口剧增,社会生产是在加强剥削雇佣劳动的基础上迅速扩大的,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尖锐,这就不可避免地爆发新的危机。马克思认为,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首要原因,是在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普遍加强了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危机频繁、周期缩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各国政府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还采取加速折旧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资,这也促进了固定资本更新周期的缩短。
2.技术进步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
由于生产率增长率反映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因此,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也可以表述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根据钟学义教授提出的纯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我们测算了1978~2005年的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献率和TFP贡献率,见表10-5。并分别测算了1978~1984年、1985~1996年、1997~2005年三个子阶段的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献率和TFP贡献率。具体的测算结果见表10-6。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明显提速。在1978~2005年的27年里,按可比价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近11.6倍,年均增长9.84%。中国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已经变得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表10-5 1978~2005年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献率和TFP贡献率
表10-6 1978~2005年TFP增长率、资本投入贡献率、劳动投入贡献率和TFP贡献率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在20世纪1978~2005年期间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92%。
其次,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主要是由技术效率的上升和制度创新推动的。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若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分阶段来考察TFP的变化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和中后期,TFP的变化趋势有明显的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释放了中国的技术效率潜力,从而改善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国的技术水平的上升和制度创新释放了一部分潜在的技术效率,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改善。
最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下降趋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是投入型的增长方式。从表10-6可以明显地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生产率增长出现了下降趋势。从1997年开始,发现了在保持高速增长的条件下仍出现生产率下滑的情况,这说明技术潜力未能得到很好发挥。根据我们的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相对照的是,1979~2005年期间,我国要素投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1.06%,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是一种典型的投入型增长方式。
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偏低,以及经济生产能力利用水平与技术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其中,投资过度和消费需求不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两方面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中国过高的资本形成率。中国的资本形成率一直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高于发达国家。这种失衡的投资与消费比率可以对中国全要素增长状况做出最好的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在人均收入水平尚处于中下等阶段时就过早地进入资本深化过程,没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来更加有效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进步与技术应用方面进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资本投入、大量资源消耗。但是从增长的阶段性意义来看,中国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尤其当中国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可能会像发达国家那样经历增速下降。因此,从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出发,既要积极提高劳动力与资本积累,更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因此,中国一方面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保持较高的资本积累,提高劳动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应该提高投资质量和资本积累的有效性,将经济增长的重心转到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以给资本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创造新的需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经济转型倒逼出内生经济增长的模式。
3. 2003~2006年部门技术进步对部门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将生产率研究与生产函数方法结合,把生产函数的弹性与投入产出表USE表的中间投入结合,建立产业层次上的生产函数。测算了1988~1992年、1993~1997年、1998~2002年、2003~2006年子周期,以及1988~2006年全周期中的各产业投入增长及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表10-7将2003~2006年子周期按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小进行排序。可以看到从产业分解看,中国整体经济的生产率提高绝大多数来自于第二、三产业的贡献。
从表10-7可以看到,有13个产业的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是负值,其中5个产业中间投入增长的贡献已超过100%,2个产业的资本投入增长贡献率超过了100%,还有6个产业是由三个投入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100%,而使生产率增长率是负值。
表10-7 2003~2006年各产业投入增长及生产率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2003~2006年间多数产业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率都较大,反映出资本投入增长速度快,这说明在这段时间内投资过热,与前面的总量部分的结论是一致的。
根据生产率测度结果,我们做了1987~2006年将近2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源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大多数基础产业(电力除外)及传统产业的特点是中间投入增长拉动着产业产出的增长,表现为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高,甚至是超过100%。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新兴产业,具有高成长性、低投入、高效益的特点,而且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中间投入都是比较低。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是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依次是62.6%、60%、61.8%。
4.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我国, “二元经济”特征极为明显,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很不发达。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基本上处于美国工业化中期水平,农村很多地方仍然处于农业经济时代。这一经济结构与新型工业化目标显然相去甚远,因此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迅速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
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结构(体现为投入产出关系中完全需求系数的变化和最终产品率的变化)、需求结构(表现为最终产品结构的变化)、供给结构及贸易结构等,在诸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技术结构,因为一种产业的形成、发展或衰退,从根本上说起因于技术的进步或落后(技术创新),从而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起因于技术结构的变动。由此,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应依赖于与之相应的技术创新,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一方面,技术创新通过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直接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产业的形成;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会通过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等的影响间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进步与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大致可以归纳为:技术进步与创新使生产力提高,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分工;技术进步与创新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力发生转移,使产业结构产生变化;技术进步与创新产生新兴产业,改造原有产业,淘汰夕阳产业,改变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贸易,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
我们根据钟学义教授提出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模型,测算了29个部门技术进步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从关系式
(1)出发:
利用完全需求系数矩阵B,上式可以改写为
(2)式表示的是基期的投入产出关系。如果用X + ΔX、Y + ΔY和B + ΔB分别表示计算期的总产出向量、最终产品向量和完全需求系数矩阵,那么计算期的投入产出关系就可以表示为
定义基期的总产出结构向量x为
x = X /(eTX)[2]
因而有
同样可以定义计算期的总产出结构向量x + Δx为
x + Δx =(X + ΔX)/(eT(X + ΔX))
从而得到
类似地,定义基期的最终产品结构向量y为
y = Y/ (eTY)
因而有
于是对于计算期的最终产品结构向量y + Δy同样有如下的关系式
还要定义基期的最终产品率σ为
这样一来,就得到
从而对于计算期的最终产品率σ + Δσ就有如下的关系式
将(4) 、 (6)和(8)三式一起代入(2)式,经整理就得到
同样地,将(5) 、 (8)和(9)三式代入(3)式就得到
将(11)式与(10)式相减,最后得到
(www.xing528.com)
这就是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进行数量分析的数学基本模型。(12)式等式左边的Δx表示计算期相对于基期的总产出结构的变化,它可以分解为(12)式等式右边所示的三个部分之和:第1部分Δσ (B + ΔB) (y + Δy)表示同期最终产品率的变化对于总产出结构变化的影响;第2部分σ·ΔB (y + Δy)表示同期完全需求系数矩阵的变化对于总产出结构变化的影响;第3部分σ · B · Δy表示同期最终产品结构变化对于总产出结构变化的影响[3]。除了第3部分表示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外,第1部分和第2部分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规律性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这正是我们进行数量分析所要计算的结果。
类似地,如果从(1)式出发,同样可以从另一视角建立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进行数量分析的数学基本模型。为了简便起见,记D =[I - diag(eTA) ]-1, (1)式可化为
定义增加值结构向量v为
又定义增加值率μ为
于是(13)式就可以化为
这就是基期的投入产出结构关系。计算期的投入产出结构关系就可以写出如下:
将(17)式与(16)式相减,经整理就可以得到
这是与(12)式完全类似的数学模型。 (18)式等式左边的Δx表示部门产出结构在基期与计算期之间的变化,其变化动因可以分解为如(18)式等式右边所示的三项因素:第1项Δμ· (D + ΔD) · (v + Δv)表示同期增加值率变化的影响;第2项μ·ΔD· (v + ΔV)表示同期投入产出系数变化的影响;第3项μ·D·Δv表示增加值结构变化的影响[4]。
从表10-8至表10-11中可以看到,在产业结构变化中比重下降的产业有:农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商业餐饮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文教用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油炼焦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缝纫及皮革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商业,旅客运输业,煤炭采选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饮食业,机械设备修理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比重略有上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制品,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机械工业,货运邮电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
从这个变化来看,主要重工业比重有增加,但变化不是太大。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上数据是按当年价计算的。世界各国及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联合国统计署等,也都是以各国当年价格计算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各产业间价格指数差异极大,特别是重工业产品价格指数低于农业及各种服务产品的价格指数,因此,主要工业产品的比重变化不大。
如果我们排除了价格指数的干扰,用可比价总产值计算比重就可发现,情况就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重工业,电力、石油、化工、非金属矿制品、金属冶炼、金属制品、机械、交通设备、电气机械、信息技术产业、仪器仪表的比重之和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服务业的比重略微有下降。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比重,只有主要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大幅度增长,农业及主要轻工业的比重大幅度跌落,服务产业、建筑业的比重也都在下降。以上数据显示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我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
导致这些产业的结构比重下降的原因不尽相同,既有最终产品率变化的影响也有最终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其中农业结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最终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最终产品率变化的影响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则起着延缓比重下降的作用,这说明农业虽然面临结构比重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维持并强化农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坚持并推进农业的技术进步措施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长期任务。
表10-8和表10-9是从最终产品结构的变化来显示导致产出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表10-10和表10-11则是从增加值结构变化的视角来探求导致产出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可以作为依据表10-8和表10-9所做的分析进行有益的补充。
从上表10-8至表10-11可以看出,1997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技术进步或落后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并不是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产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即不同行业间的要素边际报酬正在趋同。但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因素的影响,资源的反配置效应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扩大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如第二产业存在资本过度配置,资本生产率偏低,第三产业存在劳动过度配置现象,劳动生产率偏低。
表10-8 1987~1997年产出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之一
表10-9 1997~2006年产出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之一
表10-10 1987~1997年产出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之二
表10-11 1997~2006年产出结构变化的因素分析之二
1998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迁效应的增强、技术进步或落后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日渐突出。中国经济从较多地依赖于要素投入增加和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过渡到更多地倾向于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5.技术创新为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技术先导
技术创新为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而新型工业化在本质上就是技术进步主导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决定了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基本上是靠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环境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已经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状况不堪重负,无法再维持下去。我国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走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极其特殊的国情和需求:人口众多,要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庞大劳动力就业、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社会老龄化、公共卫生与健康等一系列重大需求;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所有这些是世界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各国经验表明,依靠技术进步是解决这些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研究表明,从现在起到2020年,如果没有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将难以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因此,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各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5]
三、技术创新对拉动内需的潜力分析
1.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21世纪将是一个技术创新的世纪,一个国家、地区走在了技术创新的前列,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领先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许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例,尽管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0%,但是,1995~1999年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0%。在许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多的将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技术型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的今天,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进步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已经明显超过劳动力的贡献率。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1996年报告估计, “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了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 。据世界银行测算,东盟国家技术创新在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约占40%。由此明显看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之源。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确保我国经济有较高的增长率。这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将要从20世纪80年代到2020年保持40年左右这一世界近现代史上少有的高增长率,而且也意味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在制造业发展上,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在迅速成长,许多产业领域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当前,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如何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构建有独特优势的产业技术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和利益,迫切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农业发展上,目前的技术约束非常突出。一方面,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至今仍未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国情和现实需求的农业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大量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成果长期沉淀在科研单位和技术人员中,难以真正为农民所用。我国农业人口众多、土地有限和气候差异大等极其特殊的农业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抓住当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会,大力推进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使农业成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使农村经济成为持续增长和就业增长的经济,这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基本战略任务。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比重偏低,生产性服务更低。特别是金融、电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增长,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制约了市场的有效开拓,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因此,加速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多层次需求,高效、便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支持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对技术进步提出了现实和紧迫的需求。当前,迫切需要加快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为城乡居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以新的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6]。
3.科技创新能力已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中国虽然有相对完整的科学技术基础和规模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但科学技术总体能力和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上述模型计算的结果也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产业技术的进步基本靠引进,本土的科技能力未能给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是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科技发展战略调整的动因。
四、加强技术创新,拉动内需的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依靠资本大量投入逐步转变为依靠资本和技术的双重投入,技术进步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我国广义技术进步明显快于狭义技术进步,大规模城乡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广义技术进步显著提高,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面对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进一步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推进我国的技术进步,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在今后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R&D费用投入,调整投资结构
政府应通过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引导,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增加全社会的科技投入。同时,调整R&D的投资结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环境、健康、国家安全等公益性、战略性研究的支持。
2.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认真总结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科技发展的有益做法,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作用和生力军作用。尤其要注意通过制度安排,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建立促进创新的网络。
3.开发人力资源,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研究工作的特点,依照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培养。其次,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后,要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让公众理解科学。
4.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就是要通过在国家层面上形成目标一致、相互协调的政策法规,合理确定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归属,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我国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和个人积极从事创造发明活动,提高知识产权的形成能力和保护能力,大幅度提高我国企业和公民拥有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同时,合理控制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外专利技术垄断,促进技术应用[7]。
同时要加强对国家科技计划资助形成的知识产权的管理。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权属政策;对科技计划成果实行分类管理;加大对职务发明人的保护和激励;对设在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的政府资助的各类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行委托管理模式,明确受托单位的责权利和知识产权权属,规定转移和扩散技术的责任,并建立一套运行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
5.全面推进科技、教育、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促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在创新体制上,从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转变;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建立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通过深化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6.改善高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高技术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不仅是由于金融体制的原因,更涉及多方面的体制机制。鉴于高技术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应该通过政策集成,在较短时期内切实改善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8]。
参考文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 , 《经济》2007年第2期。
李京文: 《关于创新、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 《中国经贸导刊》 2006年第10期。
“ ‘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李志军):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陆新明: 《专利战略的定义研究》 , 《知识产权》1996年第5期。
傅家骥: 《技术创新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 (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
吕政: 《论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年第4期。
泰岩、李德标: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选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本章执笔人:王宏伟)
【注释】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技术创新”课题组: 《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报告》 , 《经济》2007年第2期。
[2]严格地说,应该定义为x = X/襓X襓,但因X的分量都是非负的,襓X襓= eTX。后面出现类似情况时将依此处理,不再一一注释。
[3]如果将最终产品再加以细分,就可以更详细地分析结构变化的动因。
[4]如果将增加值再加以细分,就可以更详细地分析结构变化的动因。
[5]“ ‘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李志军):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6]“ ‘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李志军) :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7]李京文: 《关于创新、技术创新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 《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0期。
[8]“ ‘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和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李志军):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