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总水平,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兴衰和经济发展的后劲。狭义的产业结构概念界定为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广义概念上讲,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资源配置的具体载体和资源的转换器,其最终目的是将各种投入要素转化为产品和劳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点是增强结构转换能力。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展开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大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提高一国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国纷纷把注意力从促进经济总量增长转到了产业结构优化上。从根本上来说,一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后劲取决于该国国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优劣。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技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调整方向及效应
1.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一个由不合理到逐步合理、由调整到不断改善和优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三次产业都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发展速度,其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其次是第三产业,再次是第一产业(表9-1列出了1993~2007年的GDP和三次产业量值、增速以及三次产业占比)。
三次产业的这种发展状况导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第二产业占比相对稳定,在40%~50%之间波动,近些年一直维持在接近50%的水平;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在1978年的比例是23.9%,其后在此水平维持了几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增长速度加快,之后呈现波动式发展态势,但是总体趋势是占比在稳定地提高,在2001年达到了41.5%,近几年一直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这显示出我国产业结构在日益高度化,从第一产业主导转变为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主导的格局,进一步高度化的目标是转变为第三产业主导。图9-1显示了1978~2007年三次产业占比的具体情况。
图9-1 中国三次产业比例变动图(1978~2007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进程相适应,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也表现出类似的特征:第一产业的贡献率缓慢下降,从1991年起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第二产业贡献率经历了上升、下降然后又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缓慢地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的贡献率请参见图9-2。
图9-2 中国三次产业贡献率(1978~2007年)
注:笔者发现由于统计数据修订等原因,导致按照三次产业增加值指数推算产业定基价格平减指数存在较大误差,因此计算得出的1990年之前的贡献率数据也应该存在较大误差,仅供参考。
资料来源:1990~2007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 ,1978~1989年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的1977~1989年的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指数等数据,计算得到1978年不变价的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量,推算得出三次产业贡献率。
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还表现在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上。
(1)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畜牧业、水产业、林业、副业发展速度加快,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农产品向高科技和绿色化方向迈进。
(2)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主导高增长行业不断更替,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的轻工、纺织行业,之后是90年代初期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家电产品等,最后是2001年之后的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高增长行业,以及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主导高增长行业的更替助推了中国的三次高增长周期。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工业化规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轻、重工业结构趋于协调,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产业升级的态势,工业结构正逐渐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备相当规模。1990年以来,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教育、科技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增加,对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传统第三产业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说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正发生优化。
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合理化和优化升级,但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结构总体水平低下,结构失衡。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滞后,第二产业超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第一产业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传统种植业比重大,现代农业占的比重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物质基础薄弱、农业科技力量薄弱,使得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对资源和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比重偏高,轻纺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工业产品结构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低,工业产品高加工化、高附加值化、高新技术化不明显,即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中心转向以产品深度加工生产为中心过程缓慢,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工业出口结构有待改善,高附加值、高档次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比重偏低。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比重偏低,不仅低于高收入的国家,还低于中等收入甚至低收入的国家。发展结构不平衡,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同时,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下,与我国强劲的商品外贸形势形成鲜明反差。造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分工细化、产业关联程度不够高,没有产生对服务业的强大需求,导致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缺乏发展动力。
(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低。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偏低。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一直在改善,1978年第一产业就业高达70.5%,2007年为40.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上升到2007年的26.8%和32.4%,然而迄今,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仍比较低下(三次产业具体就业结构参见图9-3)。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低于10%,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大于60%,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三次产业低下的就业结构,直接影响人民的收入状况,进而影响消费结构,也阻碍了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3)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重了基础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导致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图9-3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各产业就业人数/全国就业人员数)(1978~2007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物耗高、能源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主要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万元GDP能耗水平都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落后,资源利用率低,形不成规模经济。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强调要节能减排,倡导新型工业化道路,但这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4)城乡产业存在二元结构、关联与互补性不强、区域协调能力较弱。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导致了城乡产业存在二元结构,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也有潜在的广阔市场,但是基础设施薄弱、信贷系统不发达,很难吸引投资,因此很多地方农村的产业规划很难形成对中心城市经济的依赖、互补关系,很难与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分割的城乡二元产业结构,使得产业链变短,产业之间的联动性变差,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最终导致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造成低技术生产能力过剩。城乡工业结构高度趋同,城乡分工混乱,影响了我国工业的正常发展。
(5)产业素质不协调,技术创新能力差。产业素质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产业间存在明显的技术断层和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许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要依赖进口,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不足以形成全面带动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导力量。而且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和效果较差,许多行业仍然存在很大的通过引进新技术,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迅速发展和壮大的空间。同时,制造业的结构水平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这里,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粗放式经营是主要因素,其导致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将在较长一段的时期内影响我国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结构的升级优化。
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直观表现来看,调整的总方向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协调化。高度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占据更优势的地位,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占据优势比重,高附加值产业、高加工度产业逐渐取代低附加值产业、低加工度产业占据优势地位。产业结构协调化是指各种经济要素在各个产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并且能使产业之间具有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的和谐运动。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优化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从深层次原因分析,内需不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目前产业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扩大内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经济增长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
(1)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马克思说过: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这说明了如果社会生产忽视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和总体需求不足的问题,一味追求扩大再生产,将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产业结构失衡。
市场方式下的生产是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又可以带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产业结构影响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居民消费需求,它通过收入和价格来对生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我国目前内需不足、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深层次的原因,可归结为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过慢的问题。政府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增加居民收入,引导消费结构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体可采取的措施为,进一步调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税征收办法,进一步调整企业所得税征收办法;利用转移支付等手段,增加特定人群尤其是农民和城市贫困群体的收入,向“藏富于民”方向努力;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的软环境,减少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农村居民即期消费。
(2)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强乡镇活力。优化调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要把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科技为突破口;要继续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例,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例;各地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变化,动态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因地制宜地优化调整区域结构。对于都市,尤其是中西部都市近、远郊的农村,应该积极利用东部地区及都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大力承接并发展特色产业,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将产业发展与中心城镇建设相结合;对于偏远地区农村,应该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组织化建设相结合。而政府要理顺乡镇政府的责权关系,扩大农村的投融资渠道,并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建设。
(3)结合区域特征,加强基础产业,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目前,基础产业涉及的链条越来越长,而产业结构整体功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往往不是由结构中最强的产业决定,而是由弱的产业决定。我国基础产业长期投入不足、增长不力,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瓶颈” ,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薄弱环节。这种状态,大大降低了产业结构的配置效率,也阻碍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因此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当从基础垒起,加大投入,开辟更加灵活的融资渠道。同时,主导产业通过前向、后向及旁侧影响,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各个区域的主导产业的选择要着眼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渐将其发展为支柱产业。
(4)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国产业结构的高度。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扶持政策和措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生产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从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能与制造业升级产生良性相互带动作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是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增进竞争;调整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率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支持有条件的沿海中心城市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打造世界级的生产性服务聚集中心。
(5)积极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注重技术进步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利用现有的科教资源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重点推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使科研院所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其人才和科技优势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国家比较优势的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转变在分工中处在较低端的状态,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由粗加工向高加工度化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引进外资应坚持技术导向战略,利用外资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 ,激活我国技术创新机制,加速我国产业升级步伐。发挥动态比较优势,通过有效竞争和资产重组,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
3.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
调整产业结构,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可以助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劳动生产率来体现,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产业结构的状态决定了资本、劳动力、科技进步等要素在经济系统内的配置效率。如果产业结构扭曲、呈刚性且得不到有效调整,有限的资源就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总体上就会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影响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根据笔者的推算结果,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高度化和优化,劳动生产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按照1990年不变价计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从1981年0.189万元/人提高到了2007年的1.296万元/人,提高了5.86倍,这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尤其是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有密切关系。同期,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1981年的0.101万元/人提高到了0.303万元/人,作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只提高了2倍,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6倍,而第二产业提高了6.2倍。全国以及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见图9-4 。
表9-2 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1990年不变价)
注:劳动生产率=实际GDP/ [ (今年年末就业人口+去年年末就业人口)/2 ] 。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中相关数据推断而得。
图9-4 全国及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化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等相关数据,计算得到的年度变化率。
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劳动生产率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具体相关系数见表9-3。
表9-3 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分析(1981~2007年)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无论是增加值占比还是就业人数占比,都与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第二、第三产业占比与劳动生产率呈现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也印证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的极大促进,同时也说明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有助于我国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2)扩大内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扩大内需的根本是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当人均国民收入发生显著变化时,就会使消费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供给结构,供给结构变化的前提自然是产业结构转换升级。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动调整产业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调整带来的损失,缓解产能过剩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为企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争取时间。
在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一点,归结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体手段之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有助于加快国内市场的同质化,推动城乡结构转型。发达国家工业化成就的经验表明,国内市场的同质化是后起国家发展工业并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因素。搞活农村经济,就是盘活了中国经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仅能加强农业的基础作用,提高农业效益,并且可以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有助于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新形势,我国的制造业和外贸必将面临很大困难。此时,引导国内市场的消费结构升级,尤其是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就成了亟须之举。而在国外经济形势的压力下,我们以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扩大对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投资,将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为国内产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带来新的机遇。
(3)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我国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业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征。在第一、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服务业就业人数稳步上升的趋势对于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压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分工和产业链的延伸,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更多地来自于研发、营销等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活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效益,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由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再生性资源消耗在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的比重,充分激活和优化配置制造领域中的各类产业要素。
(4)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原动力。技术进步通过转移经济增长投入要素向更能发挥要素效率的产业集聚,改造原有产业,降低成本,同时创造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旦技术创新在某一部门出现,通过与其他部门复杂的关联,技术进步因素将对产业结构转换产生猛烈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产业之间关联度日益增强,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一体化使结构效益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支撑点。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在经济中的投入是产生结构效益的最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新技术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作用:一是由于创新技术的使用和扩散使生产效率获得提高,同样投入创造了更多产出,使得经济总量增加;二是改良技术的使用促进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两种方式的合力作用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且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轻重工业结构现状、调整方向及效应
1.轻重工业结构特征、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几乎一直高于轻工业。改革开放初期,在优先发展轻纺工业政策的激励下,轻工业产值占比有所上升,到1985年上升到47.4%,之后十余年,轻重工业发展基本保持平衡发展态势,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重工业的工业产值占比与轻工业的该项比例差距明显拉大,中国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2000年,中国重工业占比与轻工业占比分别为60.2%和39.8%,而2007年该比例分别达到了70.5%和29.5%,与2006年的70%和30%基本持平。重工业产值从2000年的51579亿元,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285537亿元,年均增速27.7 %,远远超过同期轻工业19.6%的年均增速(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总产值以及轻重工业产值、占比情况请参见表9-4)。
表9-4 1978~2006年我国轻重工业产值及比重(当年价格)
续表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 , 《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8》 。
重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了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的重要驱动力。2000~2007年,我国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平均为14.3%,而同期轻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平均为11.6%,重工业明显快于轻工业。图9-5显示了重工业1993~2007年的增加值增长率。相应地,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9.9%提高到2006年的69.5%,六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
图9-5 中国轻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993~2007年)
资料来源: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历年。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重化工业化现象,应该认识到这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必然要求,与改革开放前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赶超”和“跨越”模式有本质区别。重化工业有“起飞产业”之称,它包括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以及电力、石化、冶炼、重型机械、汽车、修造船等产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手段和装备,是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新世纪以来,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时期。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目前我国的重化工业、轻重工业结构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增长方式粗放,轻工业转型缓慢,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1)我国重化工业化发展中的结构倾斜化,使得工业发展没有摆脱粗放增长态势。我国目前的重化工业化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源产业的优先发展导致的重化工业的能源产业化发展指向。虽然此次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产业的优先发展适应国内能源需求的急剧膨胀和国际能源市场变化的要求,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规模快速扩张和发展阶段的限制,以及体制、政策的弊端,我国重化工业化发展中结构倾斜化问题,及所内含的我国工业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靠资源支撑,资源和原材料消耗规模大等问题,是不容回避的。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迅速增长,许多重要资源的需求与国内供给缺口日益增大,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增强,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强化。同时,这种结构倾斜导致重化工业中另一个重要部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为我国的加工制造业提供先进设备,不利于实现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
(2)此次重化工业化呈现投资拉动型增长态势,加剧了中国投资、消费失衡的矛盾。中国30年的工业发展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发展。此次包括能源、汽车、房地产等在内的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是迅速上升的需求的强力拉动,以及在这种状况下引发的对于上述重化工业的巨大的投资。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产业链条加长,中间需求环节(钢铁、机械等)、基础需求环节(能源等)对最终需求环节(汽车、住宅等)容易产生过高估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抬高需求预期,加剧投资过度现象。重工业主要生产投资品,同时也产生对投资品的需求。重化工业过度发展,会抑制消费需求,加剧投资需求。而重化工业的资本密集特征,以及建设周期长、规模经济的特点,如果过度发展,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则容易造成大量的银行呆坏账。
(3)重工业比重过高,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由于重化工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有机构成高,虽然对GDP的增长贡献较高,但创造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的能力却较低。与轻工业或第三产业主导发展阶段相比,容易导致“高增长、低就业”格局。近年来工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不同步,就业形势和“三农”形势(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的严峻化,都与我国开始进入重工业化时期有着直接关系。(www.xing528.com)
(4)重工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主导成分重,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现象。重化工业具有产值大、税收高的特点,注重财政收入和政绩考核的地方政府倾向于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各地分割式的投资决策,容易导致争上项目、产业布局重复、低质化现象。由于设备投资巨大、技术具有复杂性和专用性、产业链普遍较长,重工业企业的退出会带来巨大的商业成本,并可能对上下游企业、银行、税收、就业造成冲击。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多出现在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如钢铁、电力、石化、有色冶炼、汽车、建筑材料等领域。这些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主要原因是当地政府的急功近利行为和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尚不完善。
(5)轻工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即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及向扩大服务消费转变。而我国轻工业普遍存在产品加工程度粗、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差等问题,急需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轻工行业的“外贸导向”特点突出,但是出口产品大多以“三低” (低价格、低附加值、低效益)赢得竞争优势,不仅浪费了我国大量资源、能源,还引起了许多国际贸易摩擦。随着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提高了企业成本,而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放缓减少了国际需求,轻工行业将加速分化,竞争力弱的轻工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2.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轻重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化带动重工业化;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避免宏观经济波动;启动农村消费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重化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这又强调了信息化的地位,是从支持生产力到支持生产方式的升级。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兴起的大背景下,以信息化带动重工业化,将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型和高附加值型的重化工业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要在重化工业中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服务质量,达到提升整个重化工业发展水平的目的。
(2)积极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优化重化工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国际经验表明,重化工业的发展往往可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目前中国重化工业化趋势明显的状态下,应该抓住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更新换代和重化工产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机遇,健康有序地深化重化工业的发展。对于进入快速增长轨道的重化工业,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重化工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的进步,以此促进重化工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价值产业,淘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能源消耗型的低附加价值产业,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走出一条节约型、环保型、信息化嵌入型和开放型的新型重化工业化道路。
在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产业中,生产要素集中化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必须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形成大型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组织结构。在此过程中,淘汰效益差、规模小、污染高的企业,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对企业的退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并且通过调整财政、税收关系,来协调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3)提升轻工业产业结构,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对轻工业来说,挑战中也存在机遇。轻工业的发展,应该牢固把握“满足内需型、服务三农型、就业支柱型、出口导向型”的方针,与第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按照十七大报告为又好又快地发展轻工业提供的理论指导和政策保障,长远规划、全新布局,尤其是着眼于广阔的农村市场,通过适销产品研制来刺激农村消费,通过本地化部分生产工序,在降低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的基础上,也可以促进当地就业,促进城市化过程。
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日益明显,消费结构升级速度也开始加快。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开拓农村市场、鼓励农民消费的措施,这给轻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良机。轻工行业应积极提升产品结构,以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观点;改革经营管理机制,提升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的适销产品;同时,改变低附加值、低质量、低价值和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方式,提升企业效益,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着力提高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目前无论在轻重工业中,传统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首先,应该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大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力度,有重点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其次,加快节能、降耗、环保、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关键技术和新兴工艺的推广应用;最后,大力发展先进实用技术产业。
发展高技术产业与发展重化工业、轻工业并不对立,因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部门里,也有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是有效协调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为此,政府应采取扶植措施,鼓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促进制造业技术的升级,并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
工业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是将投资拉动型的产业发展,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驱动的产业发展,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
(1)以信息化驱动重化工业化发展,可使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赶超。关于工业化的演进过程,一般认为主导产业的更替顺序依次为:农业轻纺工业——基础工业——重化工业——耐用消耗品工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通常不会出现结构性逆转。目前有重化工业化发展必然性的争论,实质就是能否跨越重化工业化而直接发展信息产业。而从我国目前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条件看,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并且,如果跨越重化工业阶段直接发展信息化,会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而表现出某些超前的意味。尽管我国目前尚无法跨越重化工业化而实现信息化,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只有在重化工业化发展之后才能发展信息化。我国通过利用信息化浪潮的历史良机,发挥后发优势,将信息化嵌入重化工业化发展之中,通过信息化发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例如原料、资本等,减少原材料的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等,从而帮助解决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避免其他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加快工业结构向现代化结构靠拢的速度,缩短我国工业化赶超其他国家的时间。
(2)引导重化工业化健康发展,可成为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新途径。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立的依赖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增长模式遇到了极大挑战。摆脱比较优势陷阱的办法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国民收入水平,而这又依赖于产业结构升级。从国际经验看,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有助于改善制造业的生产结构,进而提升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外贸发展,提升外贸结构。重化工业常被人诟病的弊端是吸纳就业能力差,这是现实情况,但是也不是绝对的。首先,由于重化工业化而导致的产业链延长,将形成包括产品专业化体系、生产工艺专业化体系和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等完整的产业体系,这将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进入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次,重化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从业人员收入。因此,继续引导重化工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而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刺激国内消费和解决就业问题,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轻工业的内向化,将有助于消除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促使社会和谐发展。积极鼓励轻工业开拓农村市场、向农村和乡镇进行产业转移,既是目前轻工业在面临国内国际的不利条件下的求生存、求发展之路,又可以改善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消除工业化的城乡“二元结构” 。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需要借助于外力推动,这个外力就是城市工业。尤其是农村具有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是轻工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的良好选择。而轻工业向农村的扩散或者转移,显而易见对于增进农民收入、促进乡镇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积极作用。当然,为了促进轻工业产品升级和产业转移过程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应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同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
三、制造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制造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经过近60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行业齐全、规模巨大的制造产业。但制造业结构、生产效率等多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矛盾。具体来说,呈现出五大悖论,即庞大的总量与欠优的生产结构;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偏低的生产效率;行业的门类齐全与优势行业的欠缺;发展势头的强劲与发展潜力的隐忧;出口量的巨大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薄弱。制造业的调整方向:破解悖论,促进经济增长。
破解制造业的发展悖论,是我国制造业结构的调整方向,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又一巨大潜力。我们认为,制造业的现实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战略性的调整,这种战略性的调整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1.方向之一:提高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比重,以技术优势替代劳动力价格优势,这将引发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注重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通信电子、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医药以及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直接相关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制造行业,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设备等装备制造业,在保持总量规模的前提下,提高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的比重,优化制造业的生产结构。同时,在质量上下功夫,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淘汰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差的行业,对一些效率低、效益差的行业,如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木材加工制品、橡胶制品制造、塑料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纤维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将实行限制性发展。在制造业科技投入方面,将加大新产品开发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制造业工人的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劳动生产者的素质。制造业的发展,最终要以技术优势替代劳动力价格优势,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要以技术取胜、质量取胜和效率取胜。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在总量、效率等方面与国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上升的空间还很大,还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因此,提高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一种巨大推动力。
2.方向之二:培植主导制造产业,培植国际知名制造品牌,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潜在诱因
主导产业的特点是:创新率高,能迅速地引入技术创新;同时具有较高的增长能力,其增长率往往高于宏观经济增长速率;此外,主导产业也具有很高的扩散效应,有很强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大。
我国要成为一个制造大国、制造强国,仅靠规模和总量是不够的,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前提必须是世界科技的中心。一方面,要具有最高水准的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众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附加值较高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必须成为制造业产品的主体。因此,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将加快培育自主产品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品设计中心和知识产权控制中心;重要产品必须掌握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生产技术,逐步培养出技术占绝对优势的制造行业,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和世界知名的制造品牌;将加快发展为社会生产提供最终消费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耐用消费品、机器设备等;注重制造业中主导产业的培植,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部分化学制品以及一些精密机械、专用设备等行业增长速率高、增长持久力强,有望成为主导产业;同时,将注重制造行业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促使制造业产品的规模化。
由于主导产业主要是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其将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带动作用加强。一是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升级加快;二是制造业的产业组织调整加快。同时,主导产业的高增长和强带动,会导致企业并购重组的增加(并购扩张比新建扩张来得快),使资源向大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带动产业集中度提高,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这也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又一动力。特别是主导制造产业的形成,也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推动因素。
3.方向之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装备制造业,其中主要是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三大行业,这成为新一轮经济扩张的推动力
制造业分为两大类: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制造业。前者主要提供作为工业或建筑业材料的半成品,如钢材、铝材、水泥等;后者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配,为社会提供消费或生产用的最终产品,如日用品、耐用消费品、机器设备等。制造业的增长规律表明,具有短期扩张能力,能够迅速进入高增长的行业,主要是加工工业;而原材料工业则短期内不能迅速扩张,它受到自身投资周期较长的制约,也受到其上游产业——采掘业的制约。因此,凡是制造业出现高速增长,如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都是加工工业的迅速扩张拉动的,同时也必然带动原材料工业的适应性较快增长。
有资料显示,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在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的条件下,尽管工业投资增幅有较大回落,但2008年1~4月份的工业投资增速仍达到57.6%,制造业投资增长则高达65.1%。不少制造业部门,如纺织服装、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钢铁、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石油加工等,投资增长率仍高达60%~120%。而且,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势头将持续相当一段时期。预计未来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15%。去年和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使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多数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并不能明显减弱,反而有可能加剧。未来几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对制造装配业的提升和改造加速,电气机械、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整个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65%~70%。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接近50% (目前为46%左右),制造业部门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将成为新一轮工业扩张的主要原动力。
四、高增长行业和优先实行循环经济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1.高增长行业与经济增长[1]
(1)高增长行业的现状。所谓高增长行业,是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既超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又超过GDP年均增长率的行业。由此定义,我国的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对我国经济起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轻工、纺织等行业。经过80年代末的调整后,从1992年开始,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其间的高增长行业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路、港口、电力、钢铁等)、新一代家电产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和房地产等。1997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专家们分析,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已经基本解决了吃、穿和部分用的问题,正在向提高住、行、通讯和其他方面生活质量的层次过渡。与消费结构的这些变动相对应的住宅、汽车、机械、电子通讯、钢铁、建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以及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支持的服务业,都有潜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高增长行业。
根据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文军副研究员对我国现阶段的高增长行业的研究:1993年以后,我国有20个行业具有高增长行业的特征,它们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其中,表现突出、增长速度高、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在11%以上的行业从高到低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值得说明的是,建筑业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34%,低于GDP的年均增速,因而不属于高增长行业。
1997年以后,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4%以上,这期间,按增长率的高低排序,12个高增长行业分别为: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等。建筑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仅为7.8%左右,不仅大大低于工业总增加值的平均增速,也低于8%的GDP增速。
在第三产业中,近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中的邮电通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社会服务业5个行业,其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既高于整个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又高于GDP的年均增长率,它们属于高增长行业。1994年后,邮电通信业始终是第三产业位居首位的高增长行业。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以及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房地产业5个行业也一直保持了高增长行业的态势。
(2)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
第一,高增长行业增长势头不减,仍将引领经济增长。
高增长行业之所以形成是与一定的宏观经济背景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相联系的,其背后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重点是食、衣、用三大类,所以食品、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家用电器)行业增长很快。进入9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消费重心发生变化,居民基本消费逐渐向居住、交通、通信等领域转移。同时,日用品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居民日益重视文化教育和智力投资。因此,在支出构成上,恩格尔系数不断减小,日常消费中的吃、穿、用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居住等支出明显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吃、穿、用的食品、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居民生活全部支出的76%以上,而到后期则下降到了65%左右,到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53%;反之,反映住、行、医、教育的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等项支出比例由1990年的19%增加到1997年的29%,并进一步增加到现在的47%左右。
从1993年起,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但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经济过热特征明显。为此,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在严格的调控措施下,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冲击。1993~1996年期间,工业总体平均增长率仅为0.12%,37个行业中14个行业增长速度出现了下滑。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工业生产的潜在增长空间。
消费体现需求,城镇居民消费一直引导着我国消费需求的动向,代表了消费的变动趋势,甚至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产业演进的方向。因此,可以预见伴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一些符合消费升级趋势,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行业会呈现快速扩张态势,引领我国经济的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直接相关行业,第三产业中的邮电通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仍将成为高增长行业,一些基础设施行业、能源行业和先进加工业,如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将加入到高增长行业的行列。它们会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此外,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我国存在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而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进程大大滞缓于城镇,因而可以预期,上述高增长行业中的大多数行业,还将随着未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趋向的农、林、牧、渔服务业等行业,还将持续成为高增长行业,这从另一方面也会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第二,行业效益提升空间大,拉动经济增长。
以国家公布的行业效益指标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进行测度,我们发现:近30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的效益远高于第一产业。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3倍,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7倍。我国第一产业效益和第二产业效益在近20多年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变化具有明显的随机游走的成分,两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显著地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但二者的变动没有均衡性和协调性,效益提升的空间均巨大。
对我国第二产业2位码行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分析表明:我国第二产业行业效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较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行业的效益较好,而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总资贡献率较低,效益较差。统计检验表明,近10年来,我国行业效益之间的差距较大,各年份行业效益的差距也较大。
对第二产业资产负债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各年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这三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 24.4%和19.6%,由于资产负债率为负指标,说明各行业的风险在降低,而后两项效益指标的增长率显示出我国的工业行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在成长,这与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吻合。此外,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各年份行业效益存在显著差异。
横向对比,我国第二产业效益差距也较大。对资产负债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所做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反映,各行业的效益存在显著差异。综合三项指标,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的效益较好,而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燃(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则较差。
特别是高增长行业中,增长速度排名首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除了在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上表现较好外,其他指标均表现不佳,尤其是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三项效益指标甚至不及工业总体的平均水平,也不及轻工业的平均水平。以工业增加值率指标看,10个行业中有8个行业没有达到工业总体的平均水平;以总资产贡献率指标看,有6个行业没有达到工业平均水平;以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看,也有6个行业没有达到工业平均水平;仅有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表现较好,10个行业中仅有3个未达到工业平均水平。特别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虽然增长速度排名第二,但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均较低。因此,整体上看,工业高增长行业的经济效益还不太令人满意,存在挖掘潜力、提升经济效益的较大空间。
此外,我国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缩小农业与工业生产效率间的差距。同时,需要强化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这对经济增长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2.优先实行循环经济行业与经济增长
2008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该法确立了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循环经济的评价考核制度、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重点的监管制度,明确了循环经济活动中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未来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文献。可以预见它将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实行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高消耗、高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发展的破坏和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自2004年起,党和政府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十七大报告更进一步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
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现代工业要求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也就是由过去传统的高消耗、单目标、单方向生产模式向合理投入、适当消耗、深加工、多目标方向转变,以寻求在最佳生态效益下的发展;从注重外部条件、硬性支撑向注重内部协调、内部优化和柔性变换方向转变;从注重发展的数量和指标,向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变。归根到底,现代工业要求,寻求最佳的物质、能源投入产出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减少和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和破坏,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这些转变、达到这些要求的必要途径。而现代农业则要求实行水、土、林等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改善资源状况,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要求人们树立生态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快减轻污染环境,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缩小非绿色技术的使用范围和规模,淘汰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的“远”绿色技术,推广绿色技术特别是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作用的深绿色技术。毫无疑问,循环经济是达到这些目标、实现这些要求的最佳发展模式。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约9.6亿公顷,山地和丘陵占了总面积的1/3。我国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约0.11公顷,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耕地每年减少36万公顷,耕地资源已严重不足。我国大约有2500多万公顷的湿地,其中沼泽、滩涂盐碱地分别有1100万公顷和210万公顷。由于长期忽视湿地保护,许多滩涂沼泽里的野生动物被捕杀,生态环境总体上呈恶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人均淡水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左右,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目前,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达1600万吨,且人均水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构成的75%,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低,燃煤和煤炭加工与开采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能源总储量多,但人均储量少;能源富矿少,勘探程度低,开发利用的难度大;能源与经济的布局也不相配,近80%能源分布于西部和北部,但60%的能源消费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
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左右,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5%,森林和草地资源占有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32%。用材的消耗量仍高于生长量,森林质量不高,郁闭度偏低,大片的森林正在无法控制地退化。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95%的能源和80%的工业原料依赖矿产资源供给,但我国的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很低,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已显不足。由于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矿产开采还存在许多问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不仅造成了矿产资源的损失,而且极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加剧了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据统计,我国因大规模的矿产采掘产生的废弃物因滥堆乱放已造成压占,采空塌陷等损毁土地面积已达200万公顷,现每年仍在递增。因此,我国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
(2)经济增长与循环经济发展如影随形。未来我国经济增长将受循环经济政策和循环经济实践的重大影响。根据国家已经出台的循环经济方面的法规,对于资源多、废弃物排放多的行业将优先实行循环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新鲜水消耗量较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火力发电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煤炭开采业等;燃料煤消耗最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火力发电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燃料油消耗最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火力发电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运输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业等。而工业废水排放最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火力发电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煤炭开采业、医药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火力发电业、水泥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煤炭开采业、食品加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最多的10个行业依次是火力发电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食品加工业、水泥制造业等。
综合的行业对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情况,未来我国的十多个行业有可能优先实行循环经济,这些行业是:火力发电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业、水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橡胶制品业。
循环经济优先发展行业的推行,将加大这些行业的环境保护投入,刺激相关行业的生产,带动经济增长。可能在短期内优先推行循环经济的行业增长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期看,生产资源会得到永续利用,产业结构将得到改善,这对经济增长将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金锫: 《竞争力经济学》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
林峰: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杨治: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尹莲英、高晓红: 《 〈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珍妮: 《从消费需求角度分析我国产业结构改革》 , 《商业时代》2008年第24期。
许文彬: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与流动性过剩》 , 《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8期。
龙波: 《农村消费滞后与工业结构优化——对我国重化工业争论的反思》 , 《农村经济》2007年第5期。
曹越方: 《重化工业新阶段意味着什么》 , 《决策咨询》2004年第10期。
高煜: 《从重化工业化争论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8卷第2期。
吕铁: 《对工业结构变化及重化工业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 《学习与探索》 2007年第5期。
刘昌黎: 《我国重化工业的新阶段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紧迫性》 , 《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6期。
吕政: 《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升级》 , 《开发研究》2007年第1期。
金成晓、任妍: 《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经济纵横》2006年第7期。
樊纲: 《重化工业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本章执笔人:李金华 王静)
【注释】
[1]本部分的分析参阅了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文军副研究员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