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探讨:在言语与沉默之间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探讨:在言语与沉默之间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9]在这种情况下,《万象》提倡“关于学术上的研究”[110],就特别引人注目。《万象》在推动通俗文学运动时,也加强了对传统通俗文学的研究。除了古代文学、人物的研究之外,还有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万象》刊登的电影作品研究,也堪称《万象》评论的一个特色。

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探讨:在言语与沉默之间

四、学术上的研究与问题的探讨

1944年6月出版的《文友》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七年来的上海杂志事业”,特地谈到“上海六七年来学术研究的空气淡薄,学术刊物也很少”。[109]在这种情况下,《万象》提倡“关于学术上的研究(问题讨论之类)”[110],就特别引人注目。

于是人们很快就注意到了《万象》上发表的以下论文:魏如晦的《太平天国史料钩沉》,编者认为此文“对于文献上是有甚大的贡献的”[111],还有《〈碧血花〉人物补考》也是值得看的文章。赵景深的《封神演义武王伐纣平话》特别强调了封神演义民俗学研究的价值,郑振铎先生针对《呼名落马》曾作一篇很有趣而且精致的论文。[112]叶德均的《民间故事的前人记述》对“现在流传的故事”《螺女型》、《老虎外婆型》、《灰娘型》、《天鹅处女型》、《水灾型》进行了历史的追述。[113]这都是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至今仍不失其价值。

《万象》在推动通俗文学运动时,也加强了对传统通俗文学的研究。徐文滢《民国以来的章回小说》即讨论了章回小说的历史及其价值和影响,强调“要重估它们潜在民间的广大而悠久的力量”,主张将章回小说作为“文艺大众化”、“文艺通俗化”的一种通路。[114]徐文滢另一篇文章《水浒传中的政治哲学》则有更大的现实针对性。他认为《水浒传》是个政治小说,梁山泊是平民理想中逃避“不良政治”、“反抗恶势力压迫的乌托邦”。该书除了暴露政治制度的不良以外,还描写了社会各层机构的腐败、国民经济崩溃、人民生计困难等等社会革命的根本因素,也描写了一个平民革命集团如何产生、运动如何推进、被压迫者如何与统治阶级斗争、野心家如何利用机会而活动等等。作者强调这些压迫和被压迫的现象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并不生疏,因为元末明初“读书人”的“智谋”是与“今日的我们”即沦陷区知识分子相同的。作者因此着重探讨了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革命定位”,认为读书人是革命的煽动家,是种种暴动的后台人物。进而探索梁山泊革命领袖的形象、革命组织力量的集合、革命运动中的群众力量诸问题,提出《水浒传》中反抗政府的力量形成的公式:“政治、经济、社会的机构不良——造成人民不平,逃避,和反抗——野心家煽动家从而利用之——暴动”。[115]这里对《水浒传》的政治哲学的讨论与沦陷区现实的关系是十分显然的。徐文滢还写有《〈红楼梦考证〉的商榷》[116]一文,也很有见地。(www.xing528.com)

除了古代文学、人物的研究之外,还有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地方色彩与作家》叙述新文艺作家作品中的地方色彩,论及许多作家,如东北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写北平胡同杂院的老舍,写东北乡村的老向(王向辰),沈尹默和朱光潜等京派作家,茅盾、施蛰存、叶灵凤、戴望舒等上海滩的作者,描摹南京政界的张天翼、姚颖,描写长江上的水手生活的阴暗的荒煤。丁玲沈从文的小说湖南气味浓厚,沙汀的《法律外的航线》和《土饼》、巴金《家》和《春》以及《秋》,都取材于四川故乡贵州的蹇先艾和广东的欧阳山也都是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作家。[117]这些论述至今仍不失其启发性。

后期《万象》专门探讨作家作品的《巴金:一个现代的中国小说家》[118]、《漫谈〈离婚〉》[119]、《曹禺论》[120]、《论张爱玲的小说》[121],它们都对后代研究者大有启发和影响。《万象》刊登的电影作品研究,也堪称《万象》评论的一个特色。像《桑弧的作品及其他》集中讨论桑弧和他编剧的四部电影,细致分析得失,总结创作经验,是电影研究中不可多得的力作。[122]还刊载了吴伯箫的《漫谈史剧》,由“九一八”事变以来历史剧创作的繁荣引出对中国史剧传统的探讨,强调中国传统史剧既重视现实性、尊重历史事实,又超越史实、现实,“给予观众以一种特有的幻影”。[123]这些论述都既有现实的启发性,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可以看出,《万象》上的学术论文与问题研究、讨论,所占篇幅并不大,却很有分量,显然为刊物增添了一种厚重感;它与前述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字并置于同一刊物空间里,看似斑驳,却形成互补,正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不同需求。这是在沦陷区特殊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编辑策略。这种斑驳、杂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