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伪统治者的镇压与利诱,上海沦陷区出版文化人的分化,是必然的。范泉将其划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典型:“一种是坚贞卓绝,在苦难里不断磨炼自己的文艺工作者;一种是为名利所诱地把国家民族作为出卖资本的文艺工作者。”[42]柯灵也曾说沦陷上海的文化人“屠刀之下,失地之间,展开奇景:一面是鞠躬与跪拜,一面是流血与抵抗;一面是荒淫与无耻;一面是庄严的工作”[43]。战争所带来的非常时期两种文化人有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
出卖自身的“失节文化人”,被称为“汉奸”、“落水分子”,为了保障身份和名誉、富有生活,他们在日伪政权的庇护下,大力宣传日伪政权意识形态“和平”和“反共”思想以及“大东亚共荣圈的东亚文化”意识。他们参加由日伪政权主持的各种文化活动,强制上海文艺界为此“鞠躬与跪拜”、“荒淫与无耻”,走向“和平文学”和“决战文学”等妥协之路。
还有不顾一切艰难的时代环境,坚持正义和自由以及民族解放的文化人,他们以文字作为战斗武器,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而奋斗。虽然在沦陷区他们处于不自由的状态,而且有的被逮捕,受到严厉的酷刑,如许广平、朱维基、孔另境、柯灵、魏于潜、司徒宗、范泉等。还有夏丐尊、章锡琛、赵景深夫人李希同也被日本司令部逮捕尝到了铁窗的滋味。郑振铎、王统照、唐弢、芦焚他们缄默着在都市中流亡,还有楼适夷、李健吾、锡金、方君逸等人也各自流浪到远远的地方去[44]。散文作家陆蠡被日军宪兵队逮捕后下落不明,郑振铎痛恨地感到“陆蠡的死,最可痛心。他把那些敌人们当作‘有理性’的‘人’看待,结果却发现他们原来是一群兽,于是便殉难而亡”[45]。(www.xing528.com)
许广平被上海日本宪兵逮捕引起了文化界的紧张。作为鲁迅夫人的许广平1941年12月15日凌晨5时被逮捕,这象征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界开始毫不客气地镇压,其镇压的程度将达到极点。因为留居在上海的文化人他们怀有“日本人对鲁迅先生也很尊重,绝不会对你怎么样的”[46]这点希望。可是他们这一点希望完全破碎,日本帝国主义不顾中日文化界间的交流成果,镇压的杀气到了极点。此时中国文化界进步文化人需要有智慧的战略斗争,不能直接冲进去撞碰帝国主义的墙壁。“当她被捕的消息传出来后,许多文化人都隐藏起来”[47],准备避难后继续做抗日文化工作。
许广平被逮捕之后,郑振铎立即离开了家,他“只随身携带着一包换洗的贴身衣衫和牙刷毛巾,茫茫的在街上走着”,“无目的的向南走去。这时候颇有殉道者的感觉,心境惨惶,然而坚定异常”。[48]他“到张干若处商量隐居及改名易姓诸事(后改名为陈敬夫,获得一某文具店职员的假身份证)。后来,又租到居尔典路一个空房隐居,不料对面一高楼后成为大汉奸周佛海的新居,郑振铎曾受到调查和喧闹干扰,但潜居虎穴之旁近四年”[49]。他为了保存中国文化,与张咏霓合作全心全力收购中国珍藏本图书,寄给在香港大学任教的许地山代为保管,“‘国宝’之林的最珍贵古书八十多种,托徐森玉先生带到香港,再由香港用飞机运载到重庆去”[50],因此中国在抗战期间还是保存了“‘量’和‘质’两方面确实同样的惊人”的国家图书。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这许多年躲避在上海,究竟做了什么事?我可以不含糊的回答他说:为了抢救并保存若干民族的文献。”[51]这就是抗战时期文化人的文化责任以及文化选择。
1942年8月2日出版的《杂志》9卷5期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化人何处去》[52]的文章。作者提出文化建设问题,认为文化的存在,其本身属于“一个独立的主体”,是“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一环”,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种种影响,但其存在并不属于任何一种时代的特殊条件。他就战争不能改变“文化独立存在与其自存发展的意义”,强调了文化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战争“所发挥的一时领导作用”是暂时的现象,文化的活力不屈服于战争,“战争的威胁无论怎样大,我们最后总能驾驭之并战胜之”。他强调在举世烽火威胁下,在更为艰苦的境遇下,中国文化人应努力发挥文化经营的精神。他提出战争时期中国需要“自己的发言人”,用批判和理解的精神出来发言,以斗争的精神,掌握“发言的领导权”,消除战时文化贫乏现象,积极参与中国民族文化建设。这就是文化工作者战争时期的职责和任务。他所说的发言的含义有三种,“第一以普遍的发言来恢复文化的活力,来推动新的文化建设运动。第二从普遍的发言中建树一种新的文化的领导精神,以之策励中国的复兴,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进,并求世界和平的早日到临。第三对于正义的信念应始终不变,如何树立正义,从现实的种种变化中,重新考虑方法问题,应该先从文化的观点的发言着手。文化人在动乱的大时代,尤其当祖国遭遇着空前危机之际,应该站在国民之前努力奋斗,树立标识,以领导民族脱离危境,这就是战争时期中国文化工作者的责任”。还有一位作者在谈到战争时期文化人的责任时,也说“静默的时候不是静默。它孕育着未来的高潮。在颓废的时候,文艺家应该静静的把握着这个停滞的时代,并且,配合着这个时代文化的整体,批评它,推动它,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