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
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
在本书的《引言》中,我们曾经简略地介绍了王建《宫词》的内容和它在艺术形式上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它的影响之下产生的另一些用七绝写成的大型组诗。现在,试将这些作品各举数例,以见一斑。
王建在大历十年(775)进士及第以后,任渭南(今陕西省渭南县)尉,和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王守澄认了本家,来往很密。从王守澄口中,他听到了许多外面所不知道的宫廷生活情况,以此为原料,写了一百首《宫词》。由于他掌握了接近第一手的材料,而又具有正义感,所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看出宫廷生活的黑暗面。当然,他写了,甚至于用赞赏的口吻写了宫中庄严、富贵、繁华的生活,但又情不自禁地写出了庄严后面的淫佚,富贵后面的苦恼,繁华后面的凄凉。这种矛盾现象,说明了这组作品的复杂性,需要一分为二,具体分析。有人认为:《宫词》“乃是一时游戏的文章,虽然描绘生动,表现了诗人熟练的技巧,但它是没有任何重大意义可言的。”这种片面的看法,恐怕难以被多数读者所接受。
这一首诗写宫女出猎之前的情况。她们知道要伴随皇帝出宫去射生,头天晚上就打扮得漂亮整齐(射生,用箭射动物,即打猎。宿,这里指昨夜)。发给新的弓箭以后,又将弓拉开,试试它的硬度。上马以前,接受了赏赐的酒,当然要拜谢。可是,她们跪拜时,却没有采用女儿的方式,而改用男儿的方式了。
这幅画的确很生动。这些天真活泼的少女,在入宫以前,即使生在富贵人家,也多少还是有其自由生活的。一旦被送进了如《红楼梦》中贾元春所说的“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就好比鸟儿关进笼中,虽然物质享受可能还不坏,但人身自由就完全被剥夺了。《宫词》中另外几首就曾写道:“闷来无处可思量,旋下金阶旋意床。”“御厨不食索时新,每见花开即苦春。”“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和心绪。那么,一旦听到要出宫打猎,可以到外面的广天阔地之中游玩一下,即使是非常匆忙而短促的,又怎么能不高兴呢?女孩儿们并不一定喜欢打猎,她们渴望的是自由。通过打猎而能获得这短暂的自由,当然是值得珍视的。诗人把握了她们这种内心活动,从而塑造出她们活跃的形象,事实上,也就控诉了将这些少女送进“那见不得人的去处”的罪恶制度。
欲迎天子看花去,下得金阶却悔行。
恐见失恩人旧院,回来忆着五弦声。
这首诗写某一位妃子为了保持恩宠,费尽心机。她想讨好皇帝,特地上殿,奏请赏花。可是,当她办完这事,走下金殿的台阶,却后悔多此一举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去看花,就必须经过另外一位妃子从前住过的地方。那位妃子,曾以善弹五弦琴而博得过皇帝的恩爱,现在虽然已失宠了,但如果皇帝走过她的旧院,回来以后,想起她弹奏五弦琴的声音,那可怎么好呢?对于那些宫妃彼此之间由于争妍取怜而勾心斗角、防微杜渐的心理,真是刻画入微。而她们,无论是失恩人还是受宠人,都不过是被侮辱、被损害者,不但肉体供人蹂躏,而且精神也被人长期压抑,变成了畸形的种种可悲的情况,都在诗中微妙地透露出来了。
私缝黄帔舍钗梳,欲得金仙观内居。
近被君王知识字,收来案上检文书。
这首诗写一位宫女企图出家去作女道士,可是没有去成。黄帔是黄色披肩,女道士的服装。金仙观,是睿宗特为他的女儿西宁公主出家当女道士而建造的一座道观。唐代自认是老子之后,而老子又被认为是道教的创始人,所以道教很流行。许多宫廷及贵族妇女有去当女道士的。这位宫人私下缝好黄帔,舍弃钗梳,准备要求出家了。可是近来又被皇帝发现她有些文化知识,派她收检书案上的文件,所以没有去成。她为什么要出家,诗中没有交代,大概是从未得宠,无可奈何地将当女道士这种并不能算是前途的事硬当作一种前途吧。她认为道观生活胜过宫廷,也就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牢狱性质。
未承恩泽一家愁,乍到宫中忆外头。
新学管弦声尚涩,侧商调里唱《伊州》。
这首诗写一位初入宫廷的少女的心情和生活。为了向上爬,一家子都希望她能选入宫中。在没有得到确信的时候,全都发愁。好不容易将她送进了“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一家人不免欢天喜地,可是她自己却从此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温暖的家庭,失去了一切,怎么能不回忆外头的旧生活呢?她被派学习管乐、弦乐、声乐,但都非常生疏。吹弹的声音,滞涩而不和谐,只能用侧商调唱《伊州》歌曲。她将来能不能如家里所希望的,真正“承恩泽”呢?或者是在这个大囚牢里默默地关一辈子,最后又默默地死去呢?这就不知道了。
从上面这四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建的《宫词》有一部分是以严肃的态度创作出来的,其中发射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他同情那些女奴隶,确切地表达了她们的生活和心情。这,决不是什么“一时游戏的文章”,也不能说它们“没有任何重大意义”。当然,《宫词》中另外许多以歌颂的口吻去描写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的篇章,是应当批判的。但我们既不能将精华和糟粕并为一谈,也不能以这一面掩盖那一面,因为这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与王建同时的王涯,也写过三十首《宫词》,虽然涉及范围没有王建的作品那么宽广,但其中也有一些写得很成功。今举两首如下:
内人宜着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
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内人(宫女)睡醒以后一个短暂时间内的精神活动。她起床以后,穿上可体的紫色衣裳,梳好头发,戴上冠子。一双长长的眼睛,显得十分俊气。但这位打扮得很齐整的姑娘,却有些精神恍忽,遇到人的时候,连向人问好这种日常的礼节都忘记了(胜常,唐人见面时问好的话,犹如现在说您好)。因为她的思维活动,还沉溺在方才的梦境之中。她梦见了什么呢?诗人没有说,也无须说,反正是她现实生活中所缺少而又极其值得回忆和留恋的情事吧。只轻轻一点,就将深宫怨女的苦闷心情、凄凉岁月揭示了出来。手法极简练,内容极丰富。
永巷重门渐半开,宫官着锁隔门回。
谁知曾笑他人处,今日将身自入来。
这首诗写一位失宠宫女被打入冷宫的情况(永巷是汉代禁闭有罪宫女的地方,也就是冷宫)。前两句写宫官领着这位倒运的姑娘来到永巷,将门打开一半,把她推了进去,再锁上门,就转回去了。后两句是她自己的话:从前笑别人关进这里,现在却轮到自己来受罪了。只作她本人的悔恨之词,而皇帝之喜新厌旧,宫女之荣辱无常,就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大凡宫词中揭露帝王私生活阴暗面的篇章,都采用了“直陈其事,而得失自见”的客观描写手法,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天然尊长,诗人在其世界观和伦理观的制约之下,总不免“为尊者讳”,而另一方面,也因为这样写,艺术效果更强。另外,还应当指出,宫词中的这一部分,在实质上,也就是宫怨诗。诗人们在所写宫词中包括这一部分,就使得其所反映的宫廷生活更为全面。一位现实主义的诗人,当他以宫廷生活为题材而进行创作的时候,宫怨不可能被排斥在他的视野之外。(www.xing528.com)
晚唐时代的曹唐《小游仙诗》、罗虬《比红儿诗》和胡曾《咏史诗》也是以七绝写成的大型组诗。它们显然是在王建《宫词》的影响之下产生的。
曹唐曾作过道士,他用七言律诗写了《大游仙诗》,又用七言绝句写了《小游仙诗》。这些诗,就其实质来说,都是道教的宣传品。道教体现了统治阶级贪婪的生活欲望。封建统治者不但希望有非常丰富美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希望这种生活可以永存。道教则捏造出一个神仙世界,并且认为通过某种特殊的饮食男女的享乐手段就可以成仙,而成仙之后,又可以永远保有包括饮食男女在内的一切享乐,成为所谓快活神仙。《小游仙诗》中所描写的,就是这些虚构的快活神仙的日常生活。它事实上是人间生活的翻版,而敷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例如:
玉诏新除沈侍郎,便分茅土镇东方。
不知今夕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凰。
玉诏是皇帝诏书的美称。除是任命。根据古代五行学说,青色代表东方,赤色代表南方,白色代表西方,黑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中央。天子用五色土筑社坛,分封诸侯时,看他的国土在哪方,就在社坛上取那种颜色的土,放在白茅上赐给他。通过这种仪式,诸侯就拥有所分封的国家的权力。诗的前两句写这位姓沈的仙官,新除侍郎,即分茅土,可见玉皇之宠信。后两句写其夜游侍从之盛,说“不知今夕游何处”,可见夜夜出游,人所共知,但今晚到什么地方则不能确定而已。又如:
昨夜相邀宴杏坛,等闲乘醉走青鸾。
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这首诗写夜饮醉归,路遇大风,与前诗之高官得宠,连夜出游,都是人间生活中所固有,但所骑的是白凤、青鸾,并且想象到高空之中,红云塞路,大风破冠,就将人间生活带到仙境中去了。这种幻景奇情,也就引起读者一种新异之感。
《比红儿诗》自序云:“《比红》者,为雕阴(故城在今陕西省富县北)官妓杜红儿作也。美貌年少,机智慧悟,不与群辈妓女等。余知红者,乃择古之美色灼然于史传三数十辈,优劣于章句间。遂题《比红诗》。”据说,红儿是在罗虬一怒之下被他杀了的。他后来深为悔恨,因此写了这一百篇为她传名。如诗序所说,这些诗中的多数都是以前代某一美女来和红儿对比的方法来写的。如云:
薄罗轻剪越溪纹,鸦翅低从两鬓分。
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又云:
金栗妆成扼臂环,舞腰轻转瑞云间。
红儿生在开元末,羞杀新丰谢阿蛮。
前一首起句赞红儿的服装,次句赞红儿的头发。后两句以汉代著名的美人卓文君为比,说如果司马相如偷看了她一面,就不会费心去弹琴挑逗卓文君了(挑字在这里念上声)。后一首起句赞红儿臂环之华贵,次句赞红儿舞技之高超。后两句以杨贵妃宠爱的舞女谢阿蛮作比,说如果她俩生在同时,阿蛮可要羞死了。由于写法多数相同,不免给人以叠床架屋的感觉,但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很有情致。王士禛在《唐人万首绝句选》的例言中,表示很看不起孙元晏的《六朝咏史》、胡曾的《咏史诗》和曹唐的《小游仙诗》,但却选了《比红儿诗》十二首,可见在这位长于绝句的诗人看来,在晚唐大型的七绝组诗中,罗虬的作品还是比较可取的。
古人咏史,大多是借对史事的咏叹以抒发自己的怀抱,胡曾的《咏史》则更近于游览怀古之作,在每首下面,都标出一个地名,所咏即该地所曾经发生过的著名史事。如《姑苏台》云: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绿醅。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灞岸》云:
长安城外白云秋,萧索西风渭水流。
因想汉朝离乱日,仲宣从此向荆州。
前一首写吴王夫差在公元前四九四年打败越王勾践以后,自恃强盛,不听伍子胥的话,反而逼他自杀,从而放松警惕,贪图享乐,没想到二十年后,越王勾践前来复仇,就把吴国灭掉了。后一首写汉末著名诗人王粲(字仲宣)离开长安到荆州去依靠刘表的事。献帝初平三年(192),李、郭汜等人,在长安作乱,王粲即于次年离开长安前往荆州,他曾写《七哀诗》三首,第一首写离开长安时所见乱中景象,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的句子,为后世所传诵。诗题为灞岸,即由于此。
总的说来,晚唐出现的这些大型组诗,无论就思想性或艺术性来说,成就都是不高的,但作为唐代七言绝句在王建《宫词》的影响之下所产生的一种延续现象来看,却应当予以注意。这些作品的出现,说明古代诗人已经尝试以短诗的形式,发挥长诗的作用。这些绝句,每首可以各自独立存在,而若干首合起来,仍然是一个整体,这就大大地扩大了它的容量,可以用来更广阔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如龚自珍在清宣宗道光十九年(1839),即鸦片战争前一年所写的《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就不仅多方面描绘了他个人的形象,而且这个濒于风雨飘摇的封建帝国的政治社会面貌,都在这位敏感的诗人笔下透漏了出来。这位诗人将那么丰富复杂的内容写以七绝,编在一起,不可否认,是受了唐人的大型七绝组诗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