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瑷珲县:旧名还是今名?

瑷珲县:旧名还是今名?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县名,“瑷珲”究竟是旧名还是今名?从后面的“今作爱辉”这句话来看,它显然属于旧名。1956年,国务院决定对一批“生僻难认”的地名用字进行简化,黑龙江省的“瑷珲县”被改成“爱辉县”。从此,作为县名的“爱辉”便从中国的地图上消失了。

瑷珲县:旧名还是今名?

县名“爱辉”今何在?

审稿时碰到一个历史地名“瑷珲”,随手查了案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其“瑷”字下的释文为:

瑷珲(Ài huī),县名,在黑龙江。今作爱辉。

这个解释,似乎说得不够严密。作为县名,“瑷珲”究竟是旧名还是今名?从后面的“今作爱辉”这句话来看,它显然属于旧名。所以释文的“县”字前应当加个“旧”字,才算名实相副。不过,上述解释的主要问题并不在此,而是在于“今作爱辉”四个字。查一下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册,在黑龙江省的版图上,根本就找不到“爱辉”的名称。那么,爱辉县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的瑷珲有新旧城之分。旧城在黑龙江东岸,原作“爱浑”“艾浑”(见《清史稿·地理志四·黑龙江》),后改为“瑷珲”(“珲”古时只有hún一读,与“浑”同音,后来才转读huī)。因其地偏僻,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始在西岸建筑瑷珲新城,俗也称黑龙江城(清黑龙江将军驻此)。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于其地置瑷珲直隶厅,并在瑷珲城北八十里处的大黑河屯置黑河府,同属瑷珲兵备道统辖。1912年(民国元年),黑河府并入瑷珲厅。次年,瑷珲厅与吉林省的珲春厅同时降级为县,从此始有“瑷珲县”之称,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国务院决定对一批“生僻难认”的地名用字进行简化,黑龙江省的“瑷珲县”被改成“爱辉县”。“珲”改作“辉”,我认为不仅是由于字形生僻,主要还是读音上的问题。前面说过,“瑷珲”的“珲”原读hún,与吉林省“珲春县”的“珲”同音。后来前者转读成huī,而后者却没有变。由于字形相同,人们对其读音经常混而不分,读“瑷珲”为Ài huī。为了将两个“珲”字加以区别,就干脆把“瑷珲”改写成“爱辉”。其实“瑷”改“爱”可以说简化,“珲”改“辉”反而多了两笔,怎么能算简化呢?主要还是为了别音。如果因为“生僻难认”而改,那“珲春”的“珲”就也应改成少一笔而且易认的“浑”才对,但事实上“珲春”一直沿用至今而未变。1980年,爱辉城区及其附近地区被析离出来,设置了黑河市。1983年4月,又进而将爱辉县撤销,并入黑河市。从此,作为县名的“爱辉”便从中国的地图上消失了。

链接:

金按:本文发表后,有黑龙江省黑河市读者王冬严来稿指出:作为县名的“爱辉”现在虽已撤销,但它作为黑河市内的区名和镇名却依然存在。本人限于闻见,又未能查检黑龙江省分省地图及黑龙江省志或黑河市志,因而在提法上有疏漏之处,谨此说明,并对王冬严先生的指正表示感谢。至于本文其他方面的论证,我认为仍然能够成立,故未作改动。(www.xing528.com)

爱辉县的撤销既然在1983年4月,而《现汉》修订第2版的出版是在同年1月,当然不可能将后来的变化提前反映在释文中。1993年第144次印刷本出在十年之后,本来应当对“今作爱辉”的说法进行挖改,结果它未能这样做,自然是个欠缺。但由于此本是以旧版重印,似乎还情有可原。让人难以理解的是,1996年7月,《现汉》又推出了它的修订第3版。在这个版本中,其“瑷”字条下的释文仅仅动了一个字,即原来的“县名”被改成了“地名”,而后面的“今作爱辉”却依然故我。这样的改动等于不改。因为不论爱辉是县名还是地名,人们在1983年以后出版的中国地图上,终归是无法找到的。

相比之下,《辞海》的修订就做得比较好。在1979年版的“瑷珲”条下,它的释文是:

瑷珲 旧县名。在黑龙江省北部。1956年改名爱辉县。

当时的爱辉县还没有撤销,这样解释是完全正确的。到1989年修订版中,修订者根据已经发生的新的情况,在释文最后加上了一句:“1983年撤销,并入黑河市。”到了1999年的最新修订版中,“在黑龙江省北部”一句后,又加上了“清设瑷珲厅,1913年改设瑷珲县”。这样,每次修订,都增添了新的内容,把“瑷珲县”从设置到撤并的沿革都正确无误地讲清楚了。

在历史地反映我国县、市地名的变革上,我认为《现汉》是有所忽略的。除“瑷珲”以外,又如“邳”字,它的修订第3版释为“邳县,地名,在江苏”;“儋”字,释为“儋县,地名,在海南”。其实,邳县早在1992年已被撤销,改设邳州市;儋县也在1993年撤销,改设儋州市。出版于1996年的《现汉》最新修订版,理应将国家已正式公布的市县建置变化反映到释文中来,然而它却没有这样做。据我所知,这种情况,在其他不少新编的字、词典中是相当普遍的,应当引起编撰者和出版社的重视。

(原载2000-12,署笔名晓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